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by echoflying @yahoo.com 和外灘相遇,一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很小的時候隨父母過來,已經記不得是六歲 或是十歲的事情,實在沒有什么印象。只記得石砌的堤壩對我挺高(十几年后再 去已經是不用跳起就可以看到江面的金屬欄杆),夾在一對對情侶之間跳著趴在 堤壩上看了一陣子江水,父母半笑半罵叫我走,怕我再往上爬出事是一個考慮, 另外,現在想起,明顯已經干扰了別人。外灘在父母嘴里已經說過多次,很知道 到上海是一定要去外灘的。外灘只是當時年紀的我所去過諸多景點中的一個,基 本沒有特別的感受。 第二次是去年,出差上海,和一個同事晚上簡單逛了南京路,順著就到了外灘。 那次給人的感受是上海的确是一個大都市。晚上的外灘,一排的歐式風格的老房 子,給人很貴族的感覺,五彩的燈光打在沿街一排的牆面上,街盡頭是雀巢和柯 達大幅的霓虹燈廣告,路上車輛來往,岸邊是來自南北的游人,再有黃浦江對面 爭著搶人注意的廣告,外灘熱熱鬧鬧的。一直對上海沒有好感,上海的男人奶气 ,女人勢利。這次的上海之行卻讓我對上海的印象改變不少。上海的确是一個大 都市,百年經營出來的气魄是簡單克隆不了的。單從這點看,上海要成為中國或 亞洲的金融中心并不夸張。 第三次再次見到外灘是在几個月前,中秋前夕。傍晚登東方明珠塔,空中再俯瞰 上海。終于明白了埔東、陸家嘴和黃浦江的位置關系。高處看外灘并沒有特別的 感受,倒是在上百米高的塔上給父母寄了張明信片,祝他們中秋快樂。 這次是第四次,外灘卻讓我感到吃惊和對上海的一絲遺憾。晚上9點多坐大巴過黃 浦江,不識路,又問人又兜圈子,才到了外灘。先見到的是和平飯店。同行的人 都開笑說當年周潤發如何如何在此威風。大笑。和平飯店的房子倒是古色古鄉, 石砌的房子,入口的門不大,沒有一點招搖和張揚。建筑本身從材料厚實和裝修 古朴中無形透出些華貴,所謂"富而不驕"即此也。 我們進入這條街的地方在外灘地域的中間,左拐前行,然后折回頭到另一頭。老 房子的建筑多是條石砌成,整條街首先給人的感覺就是气勢非凡。居在房中的是 類似友邦保險、花旗、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之類有錢的公司,把店開回到几十年 前的原址,找一份舊都市老大的感覺。大鐵門(亦或是銅的)都是后來重新鑄的 ,很古朴的樣子,開始還以為是把老古董翻了出來,直到農業銀行還是中國銀行 門口,中間很明顯的標記才讓我們恍然大悟已經沒有什么東西是老的了。 讓我吃惊的卻是外灘街上未被現代商業巨子收編還在做老行當的房子。我們找到 外灘街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沿路照亮房子的彩燈都已熄了,外灘已不是 燈火輝煌富貴而華麗的大上海繁榮的象征。少人和車的街如一條普普通通的城市 道路,是真的上海的一面。 我們在气勢非凡的老房子的腳下打了個來回,發現至少有估計有一半的房子并沒 有象想象的那樣被人用來怀舊,該怎么用還是怎么用,沒有任何的修飾。很象在 別人看戲的時候一個人跑到后台,偷看還沒上妝的演員都長啥模樣。 這些房子的窗戶一般都用三合板之類的封住,很好奇從窗縫向里看。有兩家給我 的印象特別深。一家象是一個木工車間,里面堆了一堆沒有加工的木頭,扔了几 把鋸子刨子之類的家什。四五個中年男子穿了背心之類或蹲或坐圍在一起打牌, 吵著讓我半懂不懂的上海話。另外一家是一個車間,几台半鏽的舊机床,象是六 七十年代的產品,一個男子正收拾東西准備關燈走人。黝黑而油膩的房間完全可 以不用收拾就作為"上海灘"的外景地。 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似乎有點過分了。不過,那天晚上卻讓我看到了平時不易見 到的上海的一面,也許是更真實的一面。即使是在外灘這樣顯赫的位置,所能做 的也就是拿木板將朝街的窗戶封了,窗戶外面的鐵柵欄重新涂上和外牆很配的黑 色。奢華的外灘和金貿大廈給每一個上海人,富的或窮的,以同樣的自豪感和" 阿拉上海人"的滿足感。 跑到后台看沒上妝的演員臉上是否有青春豆已是不應該,看完后還大聲嚷嚷就更 是過分。不過,我想,我只是說了些事實和我真實的感受。作為上海人的你不會 很計較吧。 -- Origin: ︿︱︿ 小魚的紫色花園 fpg.m4.ntu.edu.tw (140.112.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