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北京時間 23:12:09 2000/04/20 杭州是個溫柔的地方。 不僅僅是因為它有西湖。 新周刊上說西湖是那种不能去第二次的風景胜地。做為一個媒体的工作人員,我深 深 為新周刊每期都別出心裁的選題折服。但是做為一個杭州人,我要說,寫那段文字 的人只 是西湖的一個匆匆過客,他只來過一兩次杭州,看了几眼西湖,便匆忙地下了那個 結論。 西湖不是這樣的。杭州,這個美麗的城市,我愿意一輩子都在這里生活。有人說, 熟 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但是我在湖邊走了二十几年,都不曾有這种想法。 所以,你一定要來杭州。 而來杭州之前,請一定要先听我講講杭州。 這是老早壓箱底的舊作,翻出來給大伙儿下酒吧。 那塊石頭就在天竺山上。 過了靈隱寺前那塊寫著"咫尺西天"的照壁,往前行去,入天竺, 道旁有清可見底的小溪。行不多遠,便見路邊有一座小石橋,過橋,由 小路上山。只五六分鐘,那塊石頭就佇立在眼前。這地方很安靜,鮮有 人聲,惟有風和風中傳來的遙遠而隱約的梵唱。 石頭上鐫著它的名字:三生石。這是個美麗的名字,讓人浮想連翩。 但其實這只是一個佛教故事。三生,也是就佛教輪回中的"三世": 前世,今世,后世。 故事說的是唐朝高僧圓澤与好友李源出游,途中遇到了一位在江邊汲 水的孕婦。圓澤嘆息說這婦人就是他后世的母親,便圓寂了。坐他前他与 李源約好,十三年后在杭州天竺寺外相見。十三年后,李源依約前往," 聞葛洪川畔有牧童扣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呤風不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异性長存'"。這牧童就是圓澤的后身。 到了今天,已經不知道是先有故事,才有這塊石頭,還是先有了這塊 石頭,才有了這個故事。"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多少年 過去,現代中人,說到三生石的時候,多是情意綿綿地与自己的愛人在一 起。再清醒的人到了愛情面前也湖涂起來,人究意有沒有輪回是不必說它了, 但是愛情呢,大家都愿意相信自己的愛情從前生就開始了,到下輩子還會 繼續。就像在紅樓夢中,那段凄婉的木石奇緣,也還是開場在三生石畔…… 于是尋尋覓覓前來看這三生石的人,便都是些熱戀中的情侶。他們雙 雙前來,在三生石畔許下"執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以期兩人能 守生生世世…… 并沒有多少人在意三生石的典出何處,是否与愛情有關。從遠唐到今 天,多少個輪回都過去了,傳說已漸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只留下這塊 靜靜立在山坡上的石頭,傾听著情人們的誓言。 其實誰都知道,縱是有輪回,喝了孟波茶的人也總是要遺忘前生的一 切。在三生石畔許愿也無用,說那樣的誓言,也只是為了給身旁的那個人 听。 望湖 關于西湖,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傳說和詩句。這些傳說和詩句讓不少人慕名而來。 但并不是每個地方都适合望湖的。 且跟著我的腳步前來。 如果你沒有看到過西湖,那么,別心急。 出了火車站,先把自己安頓好。然后,去寶石山。這個地方很好找,最簡單的辦法 是 打一輛車--杭州出租車相當方便,一般來說,夏利的起步价是8元,桑塔納和富康 是10 元。杭州出租車都是打表的,不用講价。你要和司机說,要爬寶石山,在保叔路上 山的那 個路口下好了。 下了車,不用奇怪,那條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石板巷正是向山上走的路。 這條路白天人不多。來這里的都是本地人,早晨則是鍛煉身体的場所。 慢慢走上去吧,不要怀疑。 且上且上。忽然之間小路邊出現一片空地,來,把腳步停停再走。 往空地左邊看。是啊,看到湖水了,但是請先把眼光收回來,看到了什么? 只有一塊石頭。 這便是我請你看的第一樣東西。 一塊石頭。 總是被人們匆匆的腳步略過了的一塊石頭。 卻就是這塊石頭,當西湖還不成其為西湖時,便已經安安靜靜地在這里了。 這塊石頭有個名字,叫做"系纜石"。系的,是秦始皇的纜。 兩千多年前,西湖尚是一片海灣,杭州還被叫做"錢塘"。秦始皇巡視江南,他的船 直 開進海灣,船纜便系在這塊石上。 請站在這塊石邊吧。 湖水就在眼前,輕輕晃著,鑲著條桃紅柳綠的邊。這是你看到的第一眼西湖。這么 個 距离,正好。太遠,看不明白,太近,又有些恍惚。就站在這里,扶著石頭,看一 會吧。 這是你和西湖的第一次交流,一聲招呼,一個會意的眼神。 石頭邊有一條很容易被忽略的小路。 試著往下走走看。不要擔心走進的是個安靜的小院落。 從小院落里往上看,你才會發現石頭原來如此巨大--慢著,你發現了什么?這石頭 像什么?像一尊佛? 這石頭原還有一個名字,便叫大佛。古時曾有人將系纜石雕成一尊大佛,大佛頭就 是 剛才你曾撫摩過的那一塊。 這小小院落,以前便是個寺廟,叫大佛寺。 歲月流逝,大佛只剩下依稀可辯的輪廓。佛來了又走,石頭卻還在。在石頭的眼里 , 西湖原來只不過只有兩千多歲罷了,怪不得尚有少女的嬌媚。它是看著海水一點點 一點點 褪去,終于成了湖。然后才有了白堤、蘇堤,有了湖邊的小路,有了絡繹的人群… …滄海 桑田,就是這么個意思,石頭原是最沉默的,無怪乎曹雪芹一部香艷的紅樓夢,卻 叫做"石 頭記"。 回到上山的小路,再往上走。 山一點也不高,走走就到了山頂。那儿有几塊大石頭,很滑,不太好爬。不過年輕 人 總喜歡往那上頭爬。你要不就爬上去,要不就坐在保叔塔下的空地邊,靜靜地望湖 吧。 西湖在你的眼前完全地展開來。 這就是你夢中的西湖,在陽光下微微地泛著波光。 春光正好,白堤蘇堤上一片朦朧的綠。還有桃花。 從你坐的這個角度看過去,白堤就橫在你的眼前。靠左邊的第一座橋就是斷橋,橋 當 然不斷,也沒有許仙和白娘子,惟有許許多多的游人。但這并不礙事。西湖,從來 就是被 游人所喜愛的。 白堤最右邊的橋是西泠橋。中間一大片小山,便是孤山。在寶石山上看到的那面, 正 好是"梅妻鶴子"的林和靖隱居的地方,那里有不少建筑,都掩映在綠樹里,看不清 楚了。 但是這樣不是正好嗎,留一片遐思給你…… 發現杭州之--湖水 寶石山上望湖是個好去處。 事實上,因為西湖不小,和城市又貼得近,所以在杭州市中心 一帶,稍高一點的樓都能看見西湖。我們單位已經离得遠了,可是 我的辦公室在十六樓,從窗子里望出去,還是可以看見西湖。當然 ,隔了重重的樓房,西湖只是依稀的一點點輪廓,可是第一次從窗 子里看見西湖,心里還是沒來由地涌上一陣親切与溫柔。 在杭州,找西湖也非常之方便。我常在路上碰到問路的外地人 ,便向西湖的方向一指,和他們說:"直奔那去就行了。"外地人 往往一臉錯諤。其實我一點也沒瞎說,杭州真是有不少路直奔向西 湖的,一點也不夸張。沿著西湖很大半圈都是很好的馬路,車來車 往的。很多杭州人上下班,都要沿著西湖走上一陣--記得我念大 學是走讀,每天騎車上下學,從家里上學校可以不走湖濱路,但是 我每天放學都要繞很遠的道,從北山路過白堤再走湖濱路回家。那 一路,天啦,沒住在杭州的人怎么能明白它的好處!而且看西湖也 不用收門票,不像有的地方,一點破風景就搞個牆圍起來,賣錢。 咦,走遠了。回來回來。 還是說寶石山。寶石山有個名目,叫"寶石流霞",說的是西 湖早上的風光。不過我是沒見到過(起不了床啊)。但我向各位推 荐,寶石山确實要早上去。早上的寶石山十分清新,而坐在寶石山 上望湖,湖水上還籠著層薄霧,像是個剛剛睡醒的美女,慵懶著, 不肯掀開她的頭紗。 好了,現在我們看過了系纜石,看過了第一眼西湖,可以下山 了。往你來時的路下山,注意,有沒有在路邊看到兩扇大門,上邊 寫著"什么別墅"的?嘻嘻,是什么別墅我也忘了,那字也很難寫 ,我寫不來。不過那里沒有第二家就是了。 找到了,就往門里進去。這個地方非常之好玩,原來應該是某 個大家族的別墅,現在則分住了很多人家。里面有很多房舍,而這 些房舍在山下是掩映在樹叢里,蠻難看見的。我也是因為好奇,每 次經過這里都要進去看看,終于有一次進去了,才發現能從這里下 山。記得我第一次進去時十分惊訝杭州還有這樣一個住人的地方。 不過里面很多住家都已經搬了。所以如果晚上去的話,很陰森恐怖 (帶女孩子去好像不錯;))。關于這里,我一直沒找到相關的資料 ,但從這里下山是不會錯的,至少比別的路有意思。:) 下了山,就是北山路。從這里看到的西湖,是所謂的里西湖( 西湖被白堤和蘇堤分成三部分的)。夏天的時候,大半個里西湖都 是荷花,遠遠便聞得到清香。 先往右走,慢慢欣賞欣賞里西湖的小巧秀麗,還有對岸孤山上 隱約可見的樓台亭閣。要沿著湖邊走,除了看景,還可以看看人。 西湖邊上談情說愛的人多,閑坐喝茶的人也相當多。外地人看杭州 人,總覺得悠閑,那是對的。杭州人就是好個享受。半個城市都是 名動天下的西湖,你要杭州人怎么辦呢?所以每逢假日,杭州人就 圍在湖邊喝茶。 北山路不長,一走就走到白堤。那就上白堤逛逛吧。 首先要過的,就是西泠橋。站在橋上,我請你先抬頭看看眼前 這段堤。這是白堤上最干淨也是最安靜的一段,一邊种著梧桐,一 邊种著柳樹,各有各的風采。西泠橋的欄杆都是上了年代的青石板 ,值得你好好撫摩(不過已經有兩塊被汽車撞斷了,該死的車!) 往前行几步,這里是白堤的一個轉折,轉彎處种著棵大柳樹。 請在樹下駐足,安靜地,望一望西湖。 湖水就在你的腳下,輕輕晃著。我始終想不出另一個詞來形容 西湖水的波動,我覺得那就是在晃著。輕輕地,不動聲色的,晃著 。頭上的柳枝也在晃著。車聲人聲,都遠了。你所見到的,只有遠 山近水。看久了,你的心也會隨著湖水晃起來。西湖的美,是帶著 一點點憂傷的。哪怕是在白天,陽光明媚,湖面上一葉葉舟來舟往 ,你看久了,便會覺得心一點點浮起來,离開了這些明媚的快樂, 看見了西湖的本質:一面憂傷的湖水。這個時候,倘若眼里有淚, 請不要拭去,淚水和湖水是同源的,美好的東西,總是從心里流出 來…… 琅當岭 有一天,我問一位前輩,為什么那岭要叫作"琅 當岭"。   問這話的時候,我們正坐在上天竺山間的台階 上。他抬頭想了想,說:"我也只知道其中一個說 法。"   我催他講,他說:"吊儿郎當這個詞,你總明 白吧?十里琅當,据說就是因為上山時很累,可到 了山頂,便可以輕輕松松,吊儿郎當走過那十里山 路,所以,人們便把那十里山路叫作是琅當岭。"   我喜歡這個說法。那以后,每次往琅當岭上爬, 我都會跟自己說:"一會儿就可以吊儿郎當地走路 了!"   但是我卻喜歡把那兩個字寫作"琅當",有一 种悠閑自在的感覺。S207把這個詞寫作"鋃鐺", 作金屬聲,我不喜歡,感覺上并不像這山。   上琅當岭,我只會走一條路:從云栖走小路上 山,先到五云山探望那株老銀杏,然后回頭走琅當 岭,翻過南高峰,從天竺下山,看看三生石,過靈 隱門前那塊寫了"咫尺西天"的照壁,然后坐七路 車慢慢回家去,一路上還可以經過九里松、植物園、 湖濱……人已經有點累了,心還是歡快著。是美好 的一天。   這條路走的都是本地人,外地人很少來這里, 除非是那些精力充沛的大學生。人少,山路上常常 走半天都不見一個人,只有山風。春天的時候,映 山紅開得無比燦爛。   其實,從云栖開始,人就少了。我們通常會坐 公交車到最近的站頭,然后打車進來,因為從大路 到云栖這一段很長,我們要保存點体力。   云栖竹徑很幽靜,在西湖的景點里,這里是最 安靜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偏僻。青石板路在竹林間 靜靜地舒展著,半路上有個水池,邊上一個小亭子, 題著"洗心池"三個大字。水不甚干淨,但是在水 邊的石頭上小憩片刻,心情是會變得干淨而透明起 來的。竹林一年四季都綠著,風吹過時,有些微的 聲響。   竹徑走到頭,是茶室。茶室倒是熱鬧的。這里 有個度假山庄,生意仿佛不錯。杭州人到了哪里都 是打牌,這里也不例外,照例是一桌桌的牌局,也 算是杭州特色。   從小路上山(說不明白往哪上,但是我并不知 道大路在哪里,因為從未從大路上山過)。的确有 點累,但是半山坡上有個地方,長了一大片書帶草。 在那里可以歇腳,坐在草叢里,舒服地嘆口气。   終于到了大路,一條石階出現在眼前。往右轉, 上五云山。   關于五云山也有好几种說法,一种說法是有五 座山峰,這個在張岱的《西湖夢尋》里可以找到。 張岱寫五云山:"五峰森列,駕軼云霞,俯視南北 兩峰,若錐朋立。長江帶繞,西湖鏡開,江上帆檣, 小若鷗鳧,出沒煙波,真奇觀也。"但也還有一种 說法,說是個誰來這里,看到有五朵云盤旋在山間, 因此此地便叫作五云山。后來修山路,便在當時五 朵云盤旋的地方,就鑿了五朵云的花樣--鑿在台 階了。我曾特地去找過,還真找著了兩朵,在兩處 轉彎的地方,已經有點模糊了。我不知道該信哪個 好,也許都對。   五云山頂有個破敗的廟。我對它印象一直不太 好,因為好多年前我第一次上山,大伙儿經驗不足, 到了山頂水沒有了,同行的男生向廟里的人借,回 來和我們說那里的人說了,這水女孩子不能喝。我 們半信半疑,還是喝了。雖然沒什么事,但從此便 覺得這廟不歡迎我。不過五云山頂有一樣東西是必 須要看的--一株銀杏樹。這株銀杏樹是杭州最 大、最老的銀杏了。山頂還种了一片銀杏林,秋天 的時候,銀杏林變得金黃,地上落滿了金黃色的心 形葉子,頗為艷麗,而且那种黃色有一种尊貴之气。 從山頂遠眺,可以看見錢塘江和西湖。所謂"長江 帶繞,西湖鏡開"也。   回頭,走琅當岭。   既是岭,路便大都在山脊上起伏不定,但坡度 很小,的确可以"吊儿郎當",散著手走。四周都 是山,江南的秀麗的山。路邊有野花。山間有風。 有几段路在山腰,山壁上涂著紅色的大字,"小心 火燭"之類的,但是忽然,有一句奇怪的話出現了, 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停下來看看四周,并沒有 什么特殊的景色,不曉得為什么會有這么句話。仔 細想想,明白了,這字跡分明和"小心火燭"是一 樣的,明明就是那個人寫的,也許是一時興起,便 在這山道上信手寫下這一句。他要和誰相會呢?再 往前走,又是一句"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那么不曉得他愛的理由是什么呢?這個在山路上寫 字的人,是個浪漫主義者。   山路走伏,彎彎曲曲,每一個起伏每一個轉彎 都是風景。走累了,正好看到個高台。上去歇腳, 人站得高了,便往回看:原來不知不覺已經走了那 么多路。再看遠處,重重山外,有隱約的水,不由 地想發一聲大喊,因為已經不知道該做什么。   春天的映山紅。夏天的樹林。秋天的金黃。冬 天的蕭瑟。琅當岭兀自美麗著。   再往前,往前。   進天竺。漸漸有了人聲。這一帶寺廟眾多,香 火鼎盛,善男信女個個臉色祥和。我們對迎面而來 的每一個人都微笑。   為什么不呢。那個寫字的人在山路上告訴我 們:"有緣千里來相會"。我們對這個世界滿怀著愛 情,理由?琅當岭算是一個。 -- Origin: ︿︱︿ 小魚的紫色花園 fpg.m4.ntu.edu.tw (140.112.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