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漢字簡化常識 方舟子 一、漢字簡化簡史 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 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 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 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我們今 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例如“營”、“壽”、“盡”、“ 敵”、“繼”、“燭”、“壯”、“齊”、“淵”、“婁”、“顧”、“獻”、“ 變”、“燈”、“墳”、“驢”,等等。唐代顏元孫著《幹祿字書》和王仁﹝日句﹞ 著《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簡體字 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範圍,數量大大增多。 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 合為繁體字共1604個,平均每個繁體字有3.9個不同的簡化字,與今天使用的 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實”、“寶”、“聽”、“萬”、“禮”、“舊”、“與”、“ 莊”、“夢”、“雖”、“醫”、“陽”、“鳳”、“聲”、“義”、“亂”、“ 臺”、“黨”、“歸”、“辦”、“辭”、“斷”、“羅”、“會”、“憐”、“懷” 等等共達330多個。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 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 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也簡化。 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 得到陸基、黎錦熙、楊樹達的聯署。這是歷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主張 把過去只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作為正體字應用於一切正規的書面語。它提出的八種簡 化漢字的方法,實際上也就是現行簡體字的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復、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 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匯》, 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 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 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 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 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個簡 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 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草 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 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產 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字 表》,收字555個。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的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 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400個異體字。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把其中的261個字分 3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 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 收字減少為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為54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 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布,在全國推行。 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化字總 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 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 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為2236字),這就是今天中國 大陸的用字標準。 而在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同樣也在簡化漢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簡體字502個,除了67字(稱為“異體簡化 字”),均與中國公布的簡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簡體字總表》,收簡體 字2248個,包括了中國公布的所有簡化字,以及10個中國尚未簡化的,如“ 要”、“窗”。1976年5月,頒布《簡體字總表》修訂本,刪除這10個簡化字 和異體簡體字,從而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馬來西亞:1972年成立“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年出版《簡 化漢字總表》,與中國的《簡化字總表》完全一致。 泰國:本來規定華文學校一律不準用簡體字教學,在聯合國以簡體字為漢字標準 後,宣布取消原來的限制,於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華文學校都可教學簡體字,發 行簡繁對照表手冊,並在小學課本上附加簡繁對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漢字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民間也長期流行一些簡體字。1946 年日本內閣公布《當用漢字表》,收字1850個,其中有131個是簡體字,與中 國簡體字相同的有53個,差不多相同的有9個。 南朝鮮:1983年《朝鮮日報》公布第一批簡體字90個,在《朝鮮日報》上 使用,與中國相同的有29個,差不多相同的有4個。 二、漢字簡化的原則和方法: 漢字簡化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也就是說盡量採 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種“ 簡體字是共產黨發明的”、“簡體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來的”的笑談,不過是國民黨 的宣傳。 漢字簡化的方法是以錢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為基礎的,共有七種: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如“從”、“眾”、“禮”、“無”、“塵”、“雲” 等等,這些字都見於《說文解字》,比繁體字更符合“六書”,有的繁體字反而是寫 錯了的(參見方舟子《字源和漢字簡化》一文)。 2、草書楷化。如“專”、“東”、“湯”、“樂”、“當”、“買”、“農”、“ 孫”、“為”等。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雞”、“觀”、“戲”、“鄧”、“ 難”、“歡”、“區”、“歲”、“羅”、“劉”、“齊”等。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份。如“聲”、“習”、“縣”、“醫”、“務”、“ 廣”、“條”、“鑿”等。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遼”、“遷”、“郵”、“階”、“ 運”、“遠”、“擾”、“猶”、“驚”、“護”等。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龜”、“慮”、“愛”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為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里” 和“裡面”的“裡”合併,“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麵”合併,“皇后”的“ 后”和“以後”的“後”合併,“憂鬱”的“鬱”和“鬱鬱蔥蔥”的“鬱”合併。這 些合併在現代文中不會引起辭義的混亂,簡化字的使用者從未感到不便,反而是些從 未用過簡化字的人在那裡想當然地杞人憂天。 有幾個常用字特別值得一提:“龜”字,繁體近二十筆,簡直是一筆一畫在畫一 隻龜,難寫(我至今不知其正確筆順、筆畫),難記(經常閱讀繁體字書籍的尚且我 認得寫不得,何況小學生),簡化後保留其輪廓,僅剩七筆。“憂鬱”的“鬱”,繁 體多達二十九筆!寫法極其複雜,也很難記(據說有一次漢學會議上有人靠寫出這個 字贏得一片掌聲),簡化後以“蔥鬱”的“鬱”代替,僅八筆。“籲”繁體字多達三 十一筆,也極難記住寫法,簡化後改為“口”形“於”聲的形聲字,好記得很,且不 過六筆。“釁”的繁體字二十六筆,寫法也相當古怪,明白了其字源也未必能記得其 寫法,簡化後僅十一筆。 -- 算一算已多年沒有見過你的人 這些年我也不曾有過愛的人 還記得你離開前我們許下的諾言 一轉眼我等了千千萬萬年 手中還握著你送的籤 一刻也不曾離開我身邊 籤上的諾言卻已變成了戲言 我才了解沒有不散的筵席 歲月的風沙改變了我容顏 過去的諾言卻像浮雲遊戲在天邊 回不到我身邊又離不開我視線 心中的感覺你可曾了解 思念是最痛苦的纏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