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據統計,清代加封親王、郡王稱號的皇子近七十個,但北京的王府卻有四十個左右。這 是因為所有王府均是由朝廷批準、撥款後按規制而建的,王府的產權屬朝廷所有。假如 獲得封爵的皇子沒兒子或因罪被廢黜,朝廷有權將王府收回,再由皇帝將它賜給其他被 封爵的皇子。 北京有史可查的四十多個王府主要設在東城和西城。目前座落在東城 區,殿宇建築和外 觀保存尚好的王府有十一處:一、睿王府。第一代睿親王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 爾袞,府址在南池子,明代南內洪慶宮。 封爵後府邸改為瑪噶喇廟(今普度寺)。乾隆 年複爵後又於今外交部街賜新府,府地即今一二四中學處。二、豫親王府。府址在東單 三條今協和醫院處。三、肅親王府。府址原在南玉河橋東,即今正義路。庚子事變後該 府圈入使館界,後來王府遷往北新橋南的船板胡同,今東四十四條西頭路北北京襪廠處 。四、安親王府。府址在臺基廠南,後來叫慶公府,今東交民巷十五號院內。五、淳親 王府。府址在玉河橋西,今正義路五號院內。六、怡親王府。府址最初在煤渣胡同,後 遷朝陽門內大街,同治初年,怡親王府改賜孚郡王(道光的第九個兒子),所以也叫九 爺府,今科學出版社處。七、□親王府。府址在大佛寺北路西,後為榮壽公主府,今美 術館後街中醫院處。八、雍親王府,即今雍和宮。九、循郡王府。府址在方家胡同十三 號院內,今外交部宿舍。十、僧忠親王府。即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府,在今炒豆胡同。十 一、超勇親王府。即蒙古親王那王府,在寶鈔胡同。尚有部份遺址的王府有三處:一、 □親王府。府址在朝內燒酒胡同路北。嘉慶朝改為◎王府俗稱五爺府。二、履親王府。 在東直門內針線胡同,因乾隆第四個兒子永城過繼襲爵,俗稱四爺府。三、和親王府。 府址在東四十條,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處。其他還有饒余親王府、溫郡王府、裕親 王府、理親王府、廉親王府、惠親王府等,均已無址可尋。 目前座落在西城區,殿宇建築和外觀保存尚好的王府有九處:一、禮親王府。府址在西 黃城根南街路西。民國時期曾為華北大學,新中國成立紡織工業部,現為國務院辦公機 關。二、鄭親王府。府址在大木倉,原有花園名惠園,極有名,現已廢,王府基址現為 教育部所在地。三、順承詐王府。府址在太平橋大街,今全國政協所在地。四、克勤郡 王府。府址在新文化街,今新文化街二小內。五、愉郡王府和鍾郡王府,府址在柳蔭街 ,北京十三中學處。六、新舊醇王府。光緒之父奕*封為醇親王,府址原在太平湖,該 府原為榮親王府杤今中央音樂學院內。光緒登基,原府為潛龍邸,按例上繳,在後海北 岸另賜新府,今衛生部和宋慶齡故居處。七、兩處恭王府。順治第五個兒子常甯封為恭 親王,府址在東四十條,後稱承公府。道光第六個兒子也被封為恭親王,府址即今對外 開放的恭王府。尚有部份遺址的王府三處:一、誠親王府。府址在新街口東街積水潭醫 院處。二、恂郡王府。府址在半壁街,後門在西直門大街。三、慶王府。府址在定阜大 街西頭路北。此外尚有十餘處已無建築或僅存部份殘跡的王府如莊親王府,原府址在西 四北毛家灣,庚子事變時毀于八國聯軍,辛亥革命後又被軍閥拆遷,府內建築基本無存 。端親王府,原府在官園兒童少襼活動中心一帶,建築已蕩然無存。 從以上情況可知目前王府建築保存基本完好的僅有十多處,而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的 王府,不過五六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06.167.174
max2:收精華 03/31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