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 http://beijingfox.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14.html 青島是座很年輕的城市。紅瓦、綠樹、黃牆的建築群,主要建於1897到1914 年德國佔領青島期間,那個時候的青島還名為膠澳。 德國人對膠澳的城市規劃,將德人與華人的居住區進行區隔。今德縣路、保定路 以南為德人居住、辦公區,一律蓋西式樓房。今天主教聖彌愛爾教堂後方的四方 路、膠州路一帶,為高等華人和華商居住。而台東、台西兩鎮則為中下層華人的 居住區。 (圖)青島火車站。中間有尖頂的是老建築,兩側平頂的則是後來增建的站房。 散步的第一站是青島火車站,這是膠濟鐵路的起點。依據膠澳租界條約,德國人 取得在山東修建鐵路的權利,沿線30里的開礦權,以及山東開辦各項事業的優 先權。膠濟鐵路由1898年動工,一直到1904年竣工,這是山東境內第一條鐵路。 (圖)警政署辦公樓鐘樓。 在青島火車站斜對面,有一座漂亮的德式鐘樓與火車站的鐘樓遙遙相對。 (圖)前海棧橋。 棧橋最早是貨運和軍用碼頭,德占期間曾經在棧橋上鋪設了輕便鐵軌,順著棧橋 回望正是青島老城的主幹道,百年商業街,今天的中山路。橋頭的回瀾閣是1930 年代初期國民政府修建的。 (圖)膠澳總督府。 德占時期的城市規劃正是以膠澳總督府及其前方的市政廣場為中心,四周的馬路 呈放射形延伸,襯托出總督府建築的重要地位。 (圖)膠澳帝國法院舊址。 (圖)沂水路9號,德國海軍營部舊址,建於1899年。 (圖)太平路23號,?井貞一宅第舊址,建於1929年。 (圖)德縣路3號,總督牧師宅第舊址,建於1901年。 (圖)湖北路17號,水師飯店舊址,始建於1907年。 (圖)廣西路31號。最早是一間藥店,現在是紅房子旅館。 我有到這裡看房間,只剩下一樓馬路邊的一間標間。恩…只能說房間內部也真 的很「古老」… (圖)中山路17號,德式建築,始建於1897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223.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