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blog.roodo.com/nosomutravel/archives/9322845.html 2009/1/10, 1/11 (六,日) 西安市區加班、買土產 出差終於進入第九週,再過八天就回台灣了... 今早都窩在在科技路的starbucks,這家分店是離我們宿舍最近的, 我坐在二樓,邊上網處理公事,邊從玻璃窗欣賞外頭街景、回顧這兩個月的西安生活。 Point: 高新區 - 西安的「新竹科學園區」 漂亮的玻璃維幕廠辦、低調奢華的五星酒店、穿著時尚的來往行人。 走在高新區,感覺與咱們新竹或內湖園區很像,而跟西安古城區的氣氛完全不同。 高新區聚集了國內外各大科技廠進駐,是目前、也是未來西安的產業發展重地, 來自整個大西北地區的年輕學子,在西安交大、西北大等重點學校畢業後, 很多人就不回老鄉,而繼續待在西安就業,甚至打算下半輩子在這定居。 學術機構多、教育體系成熟、且外商及本土企業亦不斷進駐、就業選擇大, 這兩股力量讓西安一直處在正面循環,不斷吸引週邊各省的年輕學子前來就學就業。 跟我合作的RD,幾乎都不是出身西安市,而是從週邊的寶雞、漢中、澄城, 或陜北陜南其他從沒聽過的小鎮過來西安上班的 (同team還有位QA來自遙遠的新疆) 這裡工程師的教育程度好、配合性高、普通話及英文均能溝通、 更重要的是薪資要求遠比台灣低,無怪各大廠陸續進駐... 離開星巴克前,挑了幾款城市杯,準備帶回台灣給朋友當歐咪呀給。 隨行杯或馬克杯,上頭的Xian字樣一定搭配大大的兵馬俑大頭,很有西安特色XD 下午跑了一趟回民巷,把老媽交代的乾貨買齊。 Point: 在回民巷一次購足西安紀念品 自從她知道我要出差西安,每次看到大陸旅遊節目有什麼農產品或新鮮玩意, 就會問說這西安有沒有,有的話就帶一點回來XD 我這次在回民巷買了: 陜北農產品: 紅棗、灘棗、狗頭棗、彌猴桃乾、核桃乾 (給老媽煮火鍋的配料) 回民料理常用的孜然粉 (給平常有在下廚的朋友當香料,及家族烤肉時調味用) 瓊鍋糖、及陜西十大怪、八大怪等名產禮盒 (這是用陜西各名產製成餅乾糖果禮盒,送朋友用的) 我挑的東西多是吃的,或比較實用的城市杯系列 另外一位同事還買了鼓樓旁的蜈蚣小風箏、五星帽、和美少年版的毛主席撲克牌 =.= 這些東西都可在回民巷一次購足喔~ 隔天是週日,繼續加班T_T 2009/1/17 (六) 西安市區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半日遊 最後一週。 好快,明天就要上飛機回台灣了,今天是待在西安的最後一個整天。 我想利用最後的時間,去陜西歷史博物館看一看,並買完同事交代的東西。 09:30 進公司, 將印鑑及交接事項搞定後,跟幾位還在加班的西安同事說掰掰, 也謝謝他們再這兩個月的照顧,不論在工作或生活上... T_T 09:50 出公司, 招計程車前,我在人行道先散步了一下, 好好地將公司門口、及高新區街景看最後一遍,因為下次出差西安不知是何時了... 10:15 搭車到歷史博物館,看最後一個景點。 陜西歷史博物館 1991年建成後開放的現代化展覽場地, 整個陜西(或西安)的精華文物全都從濃縮在這了。 裡頭的展示按年代排列、從石器土陶時代,一路展覽到近代、 不但收藏豐富、且展示手法相當活潑新穎、親切易懂, 跟以往死氣沉沉、枯燥無聊的博物館印象完全不同。 我個人覺得,這間博物館比士林故宮「更好逛、更精采」, 目前持台胞證可換免費的入場券,且他就位在市區內 (小寨商圈旁,大雁塔不遠處) 強烈建議來西安玩的朋友,到這裡來看一看。 10:18 在門口的發票處,拿台胞證換取門票。 然後再到存放處寄放隨身包包後 (隨身行李強制寄放,但可帶相機、筆記本入館) 開始逛裡面~ 第一展廳 一樓的第一展廳, 依次展出陜西地區的石器時代、周朝、秦代的歷史文物。 人猿揖別 - 史前時期 西元前2100年以前 一進到展覽室,我就深刻地感受到館方的用心, 他們並不光呆板地的陳列文物,還製作相當多史前村落的模型、史跡分布地及考古資料的統計。 陜西各個史前村落的文物,都挑出了幾樣代表作陳列。 西安並不是從周秦的王都才開始建設發展, 而早在石器時代就有眾多部落進駐、陸續開發。 Point: 西安的史前景點 史前景點散布整個陜西,其中以藍田、半坡最為有名。 而半坡村史跡是距離西安市區最近的,屬於仰韶文化的一支,就在現在的城東客運站過去一點點, 本來也有排這景點,出差時間太短,擠不進行程表,下次有機會時再去看看。 鳳鳴岐山 - 先周與西周 西元前2100年~前771年 進入西元前2100年之後,一支叫「周」的部落從岐山發跡,建都於此。 「周」部落成為入主西安的第一個王國政權,西安也從此成為王都 (定都在西安的政權共有14個王朝,西周正是第一個) 西周對後世最大的影響,就是他們的政治、經濟體制、及精妙的青銅冶製技術。 館裡的西周銅器很精采,有好幾個文物漂亮到難以想像, 邊看邊讚嘆兩千多年前就有這麼美的工藝品... 印象最深的,是這支蛞蝓造型的青銅工藝品。 蛞蝓左右兩身不對稱、身上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立體浮刻及花紋, 雖是硬梆梆的青銅器、但那軟趴趴像極外星生物的質感卻做得相當好... (好漂亮) 此外還有牛形爐、鳥頭玄武壺及其他精選青銅器,以獨立的展覽箱陳列在這, 每箱都圍繞許多拿大砲相機的觀光客仔細欣賞、拍照 (可拍照,但不可以用閃光燈) Point: 西安的周代景點 從西寶高速公路往西邊開,在西安和寶雞中間的岐山一帶,就是當年西周的發跡地。 後來西周建都的丰京、鎬京,就位在現在西安都會區的西南角,高新區在往外一點的地方。 而岐山、鳳鳴、鳳翔、寶雞一帶,也留有相當多周朝史跡。 我前幾週去了蔡家坡的五丈原,原本想順便去旁邊的釣魚台風景區看看的, 那裡是姜子牙隱居地,後來他輔佐周文王、推翻商紂,成為西周建國的功臣之一。 據說他坐著釣魚的那顆石頭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勾)還在, 超想看但這此沒去成,也是留待下次去看T_T 東邊的驪山風景區也有周朝遺跡, 山頂那座烽火台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事發現場。 東方帝國 - 秦 西元前770年~前201年 周朝東遷後,改由一支叫「秦」的部落進駐咸陽 (西安市過渭河往北一點的地方) 「秦」屬於華夏族,從西方的甘肅天水發跡,最後定居在這。 在東周(春秋、戰國)的動亂中,秦國經過變法維新,從原本的貧弱小國,搖身成為西方最強勢力, 最後由秦王贏政(秦始皇)滅六國,終結亂世,統一天下。 秦始皇功過兼有、一生爭議不斷, 不管怎樣,他統一文字、錢幣、度量衡的創舉,成功地將整個大中原及周邊地區加速統一。 尤其是文字,讓後代不論再怎麼分分合合、口語腔調互異、風俗習慣不同, 都始終有統一的文字系統,不同地域各民族保有一股潛在的認同感。 戰國七雄所用的貨幣及文字都不同, 這種在文化及商賈交流所遇到的轉換困難及問題,在強制統一後幾乎消失不再。 館內的秦代武器,戟、戈、矛、劍、鏃。 有一尊造型奇特的青銅龍,讓我駐足好久。 館方沒說明這是幹麼用的,推測是梁柱下方的銅鎮、或水道接口用的銅管, 這尊盤繞在地上像大蟒蛇的巨龍造型,實在是創意十足, 我很喜歡看這種古人用動物實體,加自己幻想後所成形的作品, 邊看邊想他們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想出這麼有趣的造形設計... 秦公一號大幕出土的金啄木鳥、金怪獸, 這金飾只有拇指大小,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出精巧。 秦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館方也挑了幾具陳列在這。 這邊還有6000多具兵馬俑的大頭照展示牆,每張臉孔都是獨一無二的。 也是秦皇陵出土的青銅鶴、石鎧甲。 青銅鶴體態優美,鶴身「銹」得好漂亮@@ 石鎧甲粗曠厚重,近看他的鐵絲鎖片真的好精緻... (館內展的都是精挑細選、萬中選一的精品,我才逛到秦代展區,就已覺得陜西歷史博物館好經典了) Point: 西安的秦代景點 秦始皇陵,主陵體和兵馬俑陪葬坑就位在東線的驪山山腳下, 秦代兵馬俑已成西安的觀光招牌兼吉祥物,是西安少數聞名全球的觀光資源。 至今許多歐美觀光客,就是衝著兵馬俑而來西安的。 除了兵馬俑,市區西北西方向,還留有秦末阿房宮遺址, 阿房宮雖被項羽一把火燒光,但地基及土墩一直都在,保留至今。 秦二世胡亥的墓也在西安市區內,但聽同事說小小一座,經過時沒特別注意的話還不容易發現。 再來進到第二展廳~ 大漢雄風 - 漢 西元前206年~西元220年 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後,定都長安 (現在西安市西北邊,渭河以南的地區) 這是西安登上國際大城的第一個高峰,當時的大漢國力強盛, 長安城裡行商貿易的各色人種數量遠超乎現在人想像。 打通西域商路後,西安不但是中國的政經中心,還是對外交流貿易的絲路起點。 古詞中「秦磚漢瓦」裡的西漢瓦當。 青玉璧、漢銅鏡、及歷史課本提過的五銖錢 張騫像 絲路模型 (那點點星光就是絲路上的通商城鎮) 絲路出土的金餅及漢代絲綢。 絲綢薄如紙,已風化到一碰就碎。這是當時出國賺外匯的重要輸出品。 Point: 西安的漢代景點 漢塚陵闕在渭河南北岸一字排開,保存至今。 老牌的觀光漢陵,以漢武帝的茂陵最有名,一直是西線的大景點之一。 漢景帝的陽陵(俗稱漢陽陵)則在近年急起直追, 因為裸體陶俑出土,加上超前衛玻璃空廊可直達地宮,已成為西安僅次於兵馬俑的觀光大點。 啊對,台北南海路那家歷史博物館,2009/6/E~9/E將展出100多件漢陽陵文物,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握機會去看看喔~ 其他還有十來個漢陵,像長陵、杜陵、霸陵、文陵等等一堆帝陵, 都散佈在西安周邊,只是不若茂陵及陽陵那麼觀光化而已。 隔天載我到機場的寧師傅,他家在西安市東南角,西漢杜陵就在他家旁, 他說每天在陽台曬內衣褲時,一抬頭就能看到杜陵=.= 而古長安城的中心-未央宮,位在現在西安市西北角, 地上建築雖已不在,但地基土墩還是留著, 對漢代有興趣的遊客還是可以到當地遺址,遙想大漢風情。 至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景點,西安內外也是多如牛毛。 董卓帶著西涼兵馬入駐長安,酒池肉林的未央宮 (西安是西北角) 馬超力抗曹操的渭水潼關之戰 (陜南,位在西安往河南方向的邊境) 黃忠斬夏侯淵的定軍山之役 (漢中近郊,從西安翻過秦嶺往南) 諸葛亮對決司馬懿的五丈原古戰場 (蔡家坡南邊的台地) 衝突融合 - 魏晉南北朝 西元220~518年 在大漢之後,西安經歷了三百多年的黑暗期。 之所以稱為黑暗期,是因為這段期間戰亂不斷、政權更換超乎想像地頻繁、 當時在西安的政權沒一個超過35年的,每個都是剛定都,傳個一代或來不及傳又被搞下臺。 因不同的北方民族,在陜西地區角逐、內徙、衝突、融合, 中華文化在此時注入多股新血,所謂純粹的漢族已不再, 每人身上,都可能流有當年被稱為蠻夷戎狄的外族之血, 「中華民族」從此成為一個模糊又廣義的名詞。 彩繪武士俑、騎兵俑。 這是當時漢人眼中的胡馬胡兵,後來都融入大中華生活圈中。 這段期間的出土文物,呈現相當濃厚的地方色彩及民族融合特徵。 接著看第三展廳~ 盛唐氣象 - 隋唐 西元581~907年 來自山西太原的李家,結束了隨末亂世,建立大唐帝國,定都長安 (現在整個大西安都會區都是) 這是西安在歷史舞台上,最輝煌、最如日中天的高峰。 盛唐時期的西安,是全中國,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最繁榮的大都市, 中國在這時代積極與世界廣泛交往,文化交流也兼容並蓄,達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唐代展區入口,古長安城的今昔對照圖。 這張地圖超有趣,西安市民可以對照此圖,了解自家屬於當年長安城的哪個區塊。 我們宿舍位在古長安的禮泉區,下面一點的高新區入口就是當年的西市 :p 題外話,日本京都的街道設計,就是從古長安城縱橫方列學了過去。 唐代錦緞,花紋錦、獸文錦 唐代金飾,赤金走龍、鎏金鉄心銅龍 北方民族風格紋銀壺、金銀平脫鏡、 及法門寺出土的紋銀籠 古唐鏡 唐代的金頭飾 (頭上插了近百種大小飾品,這是當年的豪門婦女才能享受的排場) 瑪瑙獸首杯 唐代婦女生活展 這是當時男性眼中,「女性之美」的代表作 (還真的沒一個是瘦的,連雙下巴的彩俑都有=.=) 蠻好玩的唐代仕女化妝順序,哈哈哈 唐代婦女畫眉樣式的演變, 這是從現存的各古墓壁畫及殘留手卷所統計出來的。 PS. 西歐、穆、貴鬼一脈相傳的點痣眉,正是大唐畫眉的一種=.= (倒數第三個) 還有婦女額間的花卉畫飾種類 (類似現在的人體彩繪) 及歷代多種點唇樣式 (電影星際大戰首部曲王女的下半唇紅點造型,在清代的帝后像就出現過了@@) 後半區是唐代最有名的唐三彩,天王俑及鎮墓獸展區 有尊天王俑超前衛,像外星人一樣,古椎到不行XD 怒髮衝冠的造型設計 像媽豆般扭腰翹臀的剖斯 腳踩一臉驚恐的馱獸 (腳踩駝獸是每尊天王像的必備特徵) 唐代展區最後面的絲路特展 此時的輸出物除了絲綢外,茶葉及紙張也逐漸成為大宗。 西安不但是東西陸路的貿易中心,同時也是收納整合海路商線的樞紐。 唐代的極端開放與民族包容,讓當時的商業與文化交流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可惜唐後逐漸鎖國封閉,曾有過的輝煌與繁榮就一去不復返了... 絲路貿易的重要交通工具,駱駝的唐三彩 Point: 西安的唐代景點 東線_驪山風景區的華清池、 西線_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法門寺 市區內的大小雁塔、或說整個西安市區都在唐代長安城的範圍內。 告別帝都 - 唐以後的陜西 西元907年~至今 從唐代以後,中國的政治中心東移, 西安從此揮別帝都的歷史,轉為元、明、清、及現代大西北的重鎮。 千年繁華雖落幕,但西安至今仍是中國第六大都市, 只是不若北京、上海、香港那般耀眼而已。 明秦簡王陪葬用的儀仗隊 原本每個陶俑手上都有木質樂器,但因年代久遠均已腐朽,只留下陶質身軀。 舉世無雙的提梁倒注壺 此壺無掀口,注水時要將壺到過來,從底下的小孔注水, 注滿後直接將壺體擺正,可正常使用,滴水不漏,是耀州窯的經典作品之一。 五代的佛窟石雕模型 陜西歷史文物展到此結束, 最後最後,館方擺了一張西安古王都的大圖,曾在這定都的14王朝都有註明。 略過幾個短命王朝不看,我們可以發現西周、秦、西漢、唐、明等歷代的西安城, 主要都分布在渭河南岸的這塊土地上,尤其是盛唐時期的長安城,規模超大, 而到了明代就萎縮得好小,我們現在騎腳踏車的明城牆,包圍的那部分的就是明代的西安城。 11:42 告別精采的博物館,心滿意足地離開~ 出館後,中午繞去小寨幫同事買碟 下午再去鐘鼓樓、回民巷看最後一眼,算是告別西安... 然後回宿舍作最後的打包。 2009/1/18 (日) 跟西安說再見T_T 西安→香港→台北 中午搭公司安排的計程車,到咸陽機場。 沿路跟師傅聊天,回顧在高速公路上經過的各景點。 抵達咸陽機場後,辦手續入關、登機。 下午抵達香港,利用轉機間的空檔在香港機場到處逛逛,傍晚再轉機回台灣。 出了桃園機場,接觸到濕冷熟悉的空氣,啊啊~我總算有回到家的感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4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