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a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post/37029131 這次的福建行是應海旅會的邀請來廈門參加海峽兩岸旅遊研討會,所以這幾 天的食宿行程都不是自己安排,都是去一些旅遊團去吃的餐廳。小三通到廈 門之後,驅車直達晚上用餐地點,將軍府大酒樓。 這家酒樓主要接的客源大概也是以觀光旅行團為主,從餐廳的樣子看得出端 倪。 其實廈門的餐廳跟台灣很像,尤其是海鮮餐廳,在裝潢佈置上極為相 似。同時,在菜色與口味方便,也與台灣略同,畢竟都是海島以及閩南文化 的影響地,自然有許多相像之處。 風味拼盤 一上桌就有的風味拼盤,其實都是很不陌生的小食,滷花生、木耳、鴨肉卷 、燻鴨肉。尤其是後兩者,就與宜蘭的鴨賞略同,當然在口味上也大同小異 。 酥炸五香卷 這五香卷吃起來倒像台灣的雞卷,只是個頭較小一些,裡頭包肉漿,表皮香 酥。 廈門春捲 記得看過一篇韓良憶的文章,講的便是泉州的春捲,春捲是閩南的特色食物 之一,廈門也有。廈門春捲與台灣不太相同,台灣的春捲通常是指油炸的, 而廈門春捲在台灣應該稱作潤餅,通常裡頭的食材會包高麗菜、豆芽菜、花 生粉和紅燒肉。可廈門春捲的料就比較不同了,大多是細碎的蔬菜,加了豆 干、荷蘭豆、筍子、三層肉、香菜、雞蛋等料,十分豐富,味道也較重一點 ,與台灣的潤餅十分不同。 南乳香酥肉 乍看之下像是紅麴醃製油炸的紅燒肉,不過其實是用南乳去醃成紅色裹粉油 炸的五花肉,可吃起來也像台灣的紅燒肉,外皮香酥,口感彈嫩,不會太油 ,帶點微酸甜的南乳滋味。 海蠣煎 廈門一帶十分著名的小吃,與台灣的蚵仔煎有著相同淵源,不過樣貌與作法 或有不同,恐怕也不能視為同一種食物,只能說是相近的食物。廈門的海蠣 煎其實比較像蚵仔煎蛋,不像台灣蚵仔煎的主體是太白粉漿,海蠣煎以雞蛋 為主,加上大量蔥花,煎得焦香。且海蠣煎的蚵仔個頭較小,遍佈整片雞蛋 ,口口都吃得到小蚵仔,滋味挺鮮,只是焦蔥的味道較重。 燒汁四季豆 這是道功夫菜也是該店的特色菜,四季豆的腰身纏上肉漿與魚漿混和的肉漿 燒熟。四季豆口感爽脆搭著一點肉漿的彈嫩,醬汁口味則以甜為主,十分富 有閩南風味。 鮑肚參三絲羹 這道羹湯在台灣的辦桌菜中也不少見,雖說味道與食材不一定一致,但口味 與概念倒是差不多,就像是台菜常見的魚翅羹。雖說鮑肚參三絲,但羹湯裡 不太見有這三絲,食材並不明顯,湯頭甜而帶點醋酸味兒,實在是很像台灣 的羹湯,味道不錯,挺解膩的。 海蠣窩 宜蘭近幾年有新興小吃蚵蛋包,是用麵皮將雞蛋、蚵仔和韭菜包起油炸的炸 物小吃。這海蠣窩讓我聯想到宜蘭的蚵蛋包,不過兩者作法差距頗大。海蠣 窩是將軍府的獨創菜,主要使用了蛋白、吐司和蚵仔。吐司上百著蚵仔裹上 蛋白油炸,蛋白炸完膨起,看似蛋糕一般,也像煎包。 吃的時候用筷子把 蛋白壓扁,方便入口。油炸過的蛋白蓬鬆柔軟,麵包亦然,中有鹹香的蚵仔 ,整體口感倒有點像棺材板,只是蛋白與麵包都容易吸油,因此略嫌油膩, 吃一個還好,吃多了大概受不了。 麵線糊 同樣是廈門特色小吃,其實廈門的小吃跟台灣實在有許多相像之處,畢竟菜 出同源,也不太令人意外。因此來到廈門吃東西,好處是吃得習慣,壞處是 沒有新意。不過這麵線糊與台灣的還是稍有不同,台灣麵線糊通常用紅麵線 ,以柴魚湯頭做底,加入大腸、蚵仔為料。這裡的麵線糊則用白麵線,以大 腸、豬血為料,還加了切片杏鮑菇。味道方面也卻有不同,除了吃起來帶點 醋酸味外,豬大腸的異味也頗為明顯,個人並不是很喜歡,只略嚐幾口便罷 。 開胃海蜇頭 一般海蜇都是做成涼拌的,但這裡卻是做熱菜,與酸辣醬一起拌炒,底下墊 上油炸小饅頭片。海蜇口感彈脆,而酸辣醬的滋味倒是挺像泰式風格的酸辣 醬,可口味不重,微酸重甜不怎辣,同樣是台菜中很熟悉的調味。 養生三素 黑木耳、筍子與青菜清炒的一道素菜,口味恬淡,可是非常一般,畢竟是素 菜。 清蒸青斑魚 台菜、辦桌菜中常見的作法,只是這裡的醬汁味道很重,鹹得很。魚肉倒是 非常新鮮,肉質與台灣石斑非常不同,台灣清蒸石斑的魚肉通常非常軟嫩, 可這裡的魚或許是野生的,肉質比較扎實有彈性,可也稍有點乾老。兩種魚 肉口感都不錯,看個人喜好。 燒肉粽 廈門的名小吃之一,最有名的在中山路上。這肉粽顏色較深,簡直快要成了 黑色,口感則是接近台灣北部粽,味道也是,只是還要再糯一些,不像北部 粽的油飯口感,糯米又軟了一點,可口味就是北部粽的味道,其實也不算特 別。 將軍府大酒樓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五緣灣商業區B區9號 電話:0592-5770888 -- 一個人的美食、旅行與生活...柔藍食單 http://bluehero.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