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e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五章 沙陀 第一節 沙陀的起源、內遷及與唐朝的關系      一、沙陀的起源與內遷      沙陀原名處月﹐為西突厥別部。處月分布在金娑山(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格多山﹐一說為尼赤金山)南﹐蒲類海(今新疆東北部巴裡坤湖)東﹐名為“沙陀”的大沙漠一帶﹐因此號稱沙陀突厥﹐簡稱沙陀3。沙陀亦作“沙□”。   唐代文獻將沙陀原來的名稱處月﹐譯寫成“朱邪”﹐作為沙陀統治者氏族的姓氏。   633年(唐貞觀七年)﹐處月部首領曾隨西突厥貴族阿史那彌射至長安朝見唐太宗李世民。後來﹐處月隸屬於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642年(貞觀十六年)乙毗咄陸可汗攻唐伊州(今新疆哈密市)﹐又遣處月、處密(亦作“蜜”)二部圍天山軍(治所在今新疆托克遜縣東北)。唐安西都護郭孝恪擊退西突厥軍﹐並攻克處月俟斤(官號)所居住的城。4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四月﹐西突厥葉護阿史那賀魯降唐﹐處月朱邪闕俟斤阿厥也內屬於唐。5   651年(唐永徽二年)賀魯反﹐沙陀的朱邪孤注響應之。但是射脾俟斤沙陀那速反對他們﹐唐高宗即以賀魯原來的官職授予沙陀那速。652年(唐永徽三年)春正月﹐弓月道行軍總管樑建方、契苾何力等生擒朱邪孤注。6翌年﹐唐朝撤銷瑤池都督府﹐在原先處月分布的地區优c媒鷳□5懲傭□蕁?657年(唐顯慶二年)﹐唐安撫大使阿史那彌射至伊麗水(今新疆及其迤西伊犁河)﹐當時已西走的處月部向他歸降。阿史那賀魯叛亂平定以後﹐處月部屬昆陵都護阿史那彌射管轄。1   662年(唐龍朔二年)﹐處月首領沙陀金山跟隨左武衛將軍薛仁貴敗鐵勒於天山。2沙陀金山因功被授予墨離軍討擊使之職。   702年(唐長安二年)﹐沙陀金山升任金滿州都督﹐封張掖郡公。他死後﹐其子輔國嗣。712年(唐先天元年)處月部因避吐蕃﹐遷居北庭(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輔國率其部屬至長安朝見唐玄宗李隆基。   714年(唐開元二年)﹐輔國復任金滿州都督。唐玄宗封其母鼠尼施氏(西突厥五咄陸氏族之一)為鄯國夫人。後來輔國進封永壽郡王﹐死後﹐子骨咄支嗣。   742年(唐天寶元年)﹐唐朝任命骨咄支兼任回紇副都護。安史之亂起﹐骨咄支參加平叛有功﹐唐肅宗李亨授予他特進、驍衛上將軍。他死後﹐子盡忠嗣。盡忠升任金吾衛大將軍﹐封酒泉縣公。8世紀中葉以後﹐吐蕃佔據河西走廊等地﹐沙陀與唐朝的聯系受阻而中斷。   唐貞元(785─804)中﹐沙陀部七千帳歸吐蕃。吐蕃遷沙陀部至甘州(治所在今甘肅省張掖縣)。後來回鶻取涼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吐蕃首領懷疑盡忠暗中與回鶻勾結﹐準備遷沙陀至黃河以北地區。沙陀部人為此非常害怕。盡忠與其子朱邪執宜商量﹐執宜說﹕“我世為唐臣﹐不幸陷污﹐今若走蕭關(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自歸﹐不癒於絕種乎﹖。”3808年(唐元和三年)﹐沙陀部3萬人東遷。吐蕃軍追擊﹐沙陀部且戰且走﹐沿洮水(今甘肅省黃河支流洮河)至石門關(位於今寧夏固原縣西北)﹐戰鬥數百次﹐部眾大半戰死﹐盡忠陣亡。最後﹐負傷的朱邪執宜率領余眾近萬人﹐帶著3000匹馬﹐逃到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唐朝安排沙陀部在鹽州(治所在今陝西省定邊縣)居住﹐並為之設置陰山府﹐任命朱邪執宜為陰山府兵馬使。沙陀部的老弱陸續至鹽州會合。盡忠弟葛勒阿波也率殘部700人投奔靈鹽節度使范希朝。唐朝任命葛勒阿波為陰山府都督4。這是沙陀內遷之始。      二、沙陀與唐朝關系      朱邪執宜至長安朝見唐憲宗李純。憲宗賜給他“金幣袍馬萬計﹐授特進、金吾衛將軍”5。   809年(唐元和四年)﹐范希朝調任河東節度使。唐朝命沙陀跟隨范希朝遷往河東。范希朝挑選該部驍勇的騎士1200名﹐組成“沙陀軍”。其余的沙陀部眾被安排在定襄川居住。從此﹐朱邪執宜以神武川(今山西省山陰縣東北一帶)的黃花堆(今山西省山陰縣東北黃花樑)為根據地6。沙陀部改稱陰山北沙陀。   810年(唐元和五年)﹐唐憲宗命河東范希朝等四軍討伐鎮州王承宗﹐朱邪執宜率沙陀軍700為前鋒。王承宗軍數萬人埋伏在木刀溝(今河北省行唐縣南至安平縣東北之承滋河)﹐沙陀軍至﹐箭如雨下﹐執宜率軍橫沖敵陣﹐後軍繼進﹐大敗鎮州軍。朱雅執宜因功升任蔚州(治今河北省蔚縣)刺史。   813年(元和八年)﹐唐朝命朱邪執宜屯天德軍(時治所在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右旗西南“西受降城”)﹐以防回鶻南下。   814年(元和九年)﹐唐朝伐吳元濟﹐調執宜隸屬李光顏軍。平元濟後﹐朱邪執宜因功進升檢校刑部尚書。   821年(唐長慶元年)﹐執宜入朝﹐留宿衛﹐任金吾衛將軍。大和(827─835)中﹐唐朝委執宜治雲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朔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朔縣東北馬邑)塞下11處廢府﹐以防御北邊﹐號稱代北行營﹐由他擔任行營招撫使﹐兼陰山府都督1。   朱邪執宜死﹐子赤心嗣。   839年(唐開成四年)﹐回鶻宰相掘羅勿送給赤心良馬300匹﹐約他一起進攻回鶻彰信可汗。可汗兵敗自殺。   843年(唐會昌三年)﹐唐朝伐潞州劉稹﹐命赤心率領代北行營3000名騎兵為前軍。赤心率軍破石會關(在今山西省太谷縣南昌源河上遊東岸)﹐又助忠武節度使王宰攻克天井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太行山上)2。河東都將楊棄與劉稹約為兄弟﹐亦反。次年春二月﹐赤心與監軍使呂義忠等生擒楊弁3。潞州平定後﹐朱邪赤心因功升任朔州刺史﹐仍兼代北軍使。   847年(唐大中元年)五月﹐吐蕃論恐熱趁唐武宗李炎去世之際﹐進攻河西。河東節度使王宰率領代北諸軍反擊。沙陀朱邪赤心擔任前鋒﹐從麟州(治所在今陝西省神木縣北)渡黃河﹐在鹽州打敗恐熱。吐著軍撤退4。在這一戰役中﹐朱邪赤心勇冠三軍﹐所向披靡。敵軍畏之﹐說“吾見赤馬將軍火生頭上”5。戰後﹐赤心調任蔚州刺史﹐兼雲州守捉使。   868年(唐咸通九年)﹐戍桂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徐州籍士兵起義﹐推糧料判官龐勛為首﹐轉輾回徐州。唐懿宗李漼派大將康承訓為徐州行營都招討使﹐進軍徐州。1康承訓以朱邪赤心為太原行營招討、沙陀三部落軍使﹐隨之一同出征。鎮壓戍兵起義後﹐朱邪赤心因軍功升任大同軍節度使。唐朝賜予國姓“李”﹐名“國昌”﹐並賜京城親仁裡官邪一所。不久﹐李國昌先後調任鄜延節度使、振武節度使﹐晉升檢校司徒2。   878年(唐乾符五年)﹐李國昌子沙陀副兵馬使李克用殺大同(治所在雲州﹐即今山西省大同市)防御使﹐自稱留後。3唐朝幾次征討李國昌。李氏父子戰敗﹐率宗族逃入達靼族分布區。李克用驍勇善戰﹐軍中稱之為“李鴉兒”。他一目失明﹐顯貴以後﹐又號“獨眼龍”。他能在百步以外射中針或馬鞭﹐達靼人很佩服他4。   880年(唐廣明元年)冬十二月﹐黃巢率起義軍進入長安。   881年(唐中和元年)﹐沙陀都督李荍r鶼虼□奔嗑□戮八冀ㄒ櫧鷯美罟□□缸印L瞥□餉飫罟□□□蚊□羈擻夢□□荽淌罰□嫘謾4□□□艉螅□時靜烤□沖穌骰瞥病@羈擻糜幟即秣爸畈客蛉舜泳□4文曄□□攏□羈擻蒙□窩忝漚詼仁梗□示?4萬人至河中(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西蒲州鎮)。883年(唐中和三年)夏四月﹐李克用攻入長安。五月﹐李克用加官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隴西郡公﹐時年方28歲﹐在替唐朝收復京師長安之戰中﹐“功第一﹐兵勢最強﹐諸將皆畏之”5。從此﹐李克用由鎮壓黃巢起義發跡﹐依仗其軍事實力﹐成為唐末政治舞台上風雲人物之一。   李國昌是時被任命為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6。   李克用繼續參加唐朝鎮壓黃巢起義的軍事行動。   884年(唐中和四年)夏五月﹐李克用追起義軍至山東冤句(治所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北)﹐糧盡而回。他途經汴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時﹐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朱溫)忌李克用功高且桀邁難制﹐在城內上源驛宴請李克用﹐將他灌醉後發兵圍攻驛館。李克用被親兵拼命救出﹐部下300多人被殺。從此李克用和朱全忠結下深仇大恨7。   李克用回太原後﹐大規模招募和訓練軍隊﹐並向唐帝八次上表控告朱全忠﹐要求出兵報仇。當時唐朝已經衰落﹐無力幹預藩鎮之間的紛爭。唐僖宗隻能派遣親信的宦官進行調解﹐並於是年八月間晉封李克用為檢校太傅、隴西郡玉8。   在這以後﹐李克用開始逐鹿中原﹐主要是同朱全忠爭霸。885年(唐光啟元年)﹐控制唐僖宗李儇的宦官田令孜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發生沖突﹐派邠寧節度使(治所在今陝西省彬縣)朱玫、鳳翔節度使(治所在今陝西省鳳翔縣)李昌符等進攻王重榮。王重榮向李克用求救。是年十二月﹐王、李聯軍打敗朱玫等。李克用進逼京城。田令孜奉唐僖宗逃往鳳翔﹐接著又迫傅宗西去寶雞﹐再遷興元(治所在今陝西省漢中市東)。9   887年(唐光啟三年)二月﹐李克用之父代北節度使李國昌卒。10   888年(唐文德元年)三月﹐唐昭宗即位。李克用被晉升為檢校太師兼侍中。890年(唐大順元年)四月﹐朱全忠上表給唐昭宗李曄﹐要求與河北三鎮一起﹐出兵剿除李克用。五月﹐唐帝采納宰相張濬的建議﹐剝奪李克用的官爵與國姓的屬籍﹐以張濬為河東行營都招討制置宣慰使﹐朱全忠為南面招討使﹐並調集其它藩鎮軍隊﹐進攻李克用。張濬軍戰敗。李克用上書唐昭宗表白自己蒙受不公正待遇。翌年正月﹐唐帝恢復李克用所有官爵﹐二月又加官為守中書令。1   895年(唐乾寧二年)秋七月﹐邠寧節度使王行瑜之弟與鳳翔節度使節李茂貞義子為爭奪唐昭宗至其兄或義父鎮守之處﹐互相攻擊﹐京城大亂。唐昭宗逃入長安南山﹐遣內侍下詔書召李克用討伐王行瑜。季克用進軍渭橋﹐迎唐昭宗回京。十一月﹐王行瑜敗逃﹐被部下殺死。十二月﹐唐昭宗封李克用為晉王。2   897年(唐乾寧四年)秋八月﹐李克用因幽州節度使劉仁恭抗拒命令﹐並囚禁其使者﹐欲殺害所派駐的戍將﹐親自領兵進攻劉仁恭。九月﹐李克用至蔚州東安塞軍。幽州騎兵前來進攻。李克用軍出擊﹐天大霧﹐在木瓜澗中幽州軍埋伏﹐傷亡大半。3李克用敗回太原。   898年八月﹐唐昭宗自華州(今陝西省華縣)回長安﹐改元光化﹐遣使調解李克用和朱全忠怨仇。朱全忠因兵力強大﹐仍戰鬥不止。901年(唐天復元年)二月﹐朱全忠軍攻入河中。河中節度使王珂是李克用女婿﹐李克用因進軍道路被對方封閉﹐無法救援﹐女婿、女兒被俘。4三月﹐朱全忠令其將氏叔琮等攻入河東。李克用曾被困於晉陽。氏叔琮因軍中大   疫才退兵。從此﹐李克用由於雙方兵力懸殊﹐不再與朱全忠爭高低。1   904年(天復四年)八月﹐朱全忠弒唐昭宗﹐立輝王李祝為昭宣帝(哀帝)。907年(唐天祐四年)四月﹐唐昭宣帝被迫禪位於朱全忠﹐唐亡。朱全忠建立樑朝(史稱後樑)。是年﹐割據四川的王建勸李克用“各王一方”。李克用回信說﹕“僕經事兩朝﹐受恩三代﹐位叨將相﹐籍系宗枝”﹐“誓於此生﹐靡敢失節”2。表達了對唐朝的忠心﹐謝絕王建的建議。908年(後樑開平二年)正月﹐李克用病卒﹐享年五十有三。 第二節 沙陀族建立的四個政權   一、後唐(公元923─936)      五代十國時期的唐朝﹐由沙陀族統治者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因為沙陀朱邪氏原先由唐朝賜國姓“李”﹐並歸入李氏鄭王支系的屬籍﹐3所以李存勖以故唐宗室自居﹐所建立的新政權仍以“唐”為國號﹐史稱後唐。   後唐以東都洛陽為首都﹐以長安為西都。由於後唐的疆域包括其前身晉國、兼並的河北三鎮等地和所滅的後樑領土﹐版圖差不多比後樑大一倍。其轄境最大時大致包括今山西、河南、山東三省﹐陝西、河北兩省的大部分﹐以及甘肅、寧夏、湖北、安徽、江蘇等省的部分地區。   後唐歷莊宗、明宗、閔帝、末帝四朝﹐前後僅14年。   李克用死後﹐李存勖繼晉王位﹐為獨立的割據政權晉國之主。晉仍用唐朝年號“天祐”﹐存勖時年二十四﹐由其叔父振武節度使李克寧掌握兵權。李克寧受其妻和李存顥(李克用的養子)挑唆﹐企圖“兄亡弟立”繼李克用為晉王。先擅殺大將李存質﹐並伺機再謀殺李存勖。李存勖接到告密後﹐殺李克寧。4從此﹐他自己掌握全部軍政大權。   李存勖“乃下令國中﹐禁盜賊﹐恤孤寡﹐征隱逸﹐止貪暴﹐峻堤防﹐寬獄訟”5﹐因而得到人民的擁護。他又嚴格訓練軍隊﹐規定騎兵不見敵人不得乘馬﹐隊伍排好以後不得亂走﹐行軍期限確定後不得誤期等等﹐違者必斬。6因此晉軍的戰鬥力大為提高。政治和軍事措施為其“王霸之業”奠定了基礎。   910年(後樑開平四年)冬十一月﹐樑太祖朱溫(朱全忠)企圖兼並鎮、定二州﹐趙王王鎔求救於晉。李存勖派周德威率軍屯趙州(治所在今河北省趙縣)﹐以援鎮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縣)王鎔。十二月﹐樑太祖派王景仁為北面招討使﹐率精兵7萬伐王鎔。王景仁設營於柏鄉(今河北省柏鄉縣)。翌年正月﹐李存勖親率晉軍與樑軍大戰於柏鄉附近。樑軍大敗。晉軍殺敵2萬人﹐奪馬3000匹﹐擒樑將285人。7這一仗﹐樑的精兵龍驤、神威、神捷諸軍幾乎全部喪失﹐實力受到嚴重打擊。1晉軍則以少勝多﹐在樑、晉抗衡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王鎔所統的鎮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縣)在910年已恢復使用唐朝天祐年號和成德軍名稱2﹐至此進一步和晉結成反樑聯盟。   912年(後樑乾化二年)六月﹐樑太祖朱溫子朱友珪弒父篡位。翌年二月﹐朱友珪弟友貞攻之﹐友珪死。朱友貞即位﹐是為樑末帝。後樑連經內亂﹐勢力削弱。是年冬十一月﹐李存勖攻佔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滅燕。翌年正月﹐鎮州趙王王鎔、定州北平玉王處直推舉李存勖為尚書令﹐實際上尊之為盟主。3915年(後樑乾化五年)三月﹐後樑魏博節度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賀德倫因兵變﹐向晉“奉幣乞盟”﹐請代平亂。六月﹐李存勖進入魏州﹐兼領魏博節度使之職。翌年二月4﹐李存勖率軍在魏州附近重創樑大將劉鄩軍﹐樑軍步兵7萬人幾乎全部死亡。這次大決戰以後﹐後樑的軍事實力急劇下降。晉軍乘勝在半年之內連取衛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汲縣)、磁州(治所在今河北省磁縣)、洺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永年縣東南)、邢州(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相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安陽市南)、滄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南)、貝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西)等地。5從此﹐河朔之地盡歸晉有。李存勖兵臨黃河﹐對後樑構成莫大威脅。   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是為後唐莊宗﹐改元同光。當“時唐國所有凡十三節度、五十州”6。   是年十月﹐李存勖親率大軍南渡黃河﹐進攻後樑。一路勢如破竹。第三日即破樑中都﹐擒後樑大將王彥章以下將吏200多人。第八日晨﹐後唐大將李嗣源進抵後樑都城﹐開封府尹開城門迎降。當天唐莊宗進入開封﹐樑文武百官在馬前謁見。樑末帝被其部將所殺。後樑亡7。十二月﹐後唐遷都洛陽。   925年(後唐同光三年)九月﹐唐莊宗派皇子李繼岌及郭崇韜伐前蜀。十一月﹐蜀主王衍降﹐前蜀亡。後唐“得(蜀)節度十﹐州六十四﹐縣二百四十九”8。   後唐莊宗李存勖平樑以後﹐驕奢淫逸﹐政治趨向腐敗。他自幼擅長音樂﹐寵幸伶人﹐有時自己也粉墨登場演戲。伶人稱之為“李天下”。諸伶出入宮廷﹐侮弄群臣﹐接受賄賂﹐賣官鬻爵﹐蠹政害人。李存勖並派伶人景進為耳目﹐探聽外界消息。景進趁機進讒﹐幹預政事﹐將相大臣莫不畏之。9。   遷都洛陽以後﹐後唐莊宗又重用宦官。他本來已有內侍500人在左右。924年(同光二年)正月﹐又下令將前朝內官、諸道監軍﹐以及屬於私家的內侍﹐不論貴賤﹐一律收進宮闕﹐使宦官總數增加到近1000人。給予宦官優厚待遇﹐使之成為心腹。本來自從903年(唐天復三年)誅殺宦官以後﹐宮中諸司使都以文士充任﹐至此又改用宦官﹐使其得以幹預政事。又恢復諸道監軍制度﹐不論節度使出征或留駐京城﹐軍府中的要事都由監軍決定。這些由宦官擔任的監軍﹐凌駕主帥之上﹐仗勢爭權﹐引起諸藩鎮憤怒。1   莊宗為了滿足其窮奢極侈的欲望﹐任用孔謙為租庸使﹐大肆搜括民財。孔謙“峻法以剝下﹐厚斂以奉上﹐民產雖竭﹐軍食尚虧。加之以兵革﹐因之以饑饉﹐不三四年﹐以致顛隕﹐其義無他﹐蓋賦役重而寰區失望故也”2。由於剝削過重﹐因此廣大人民和士兵難以生活﹐普遍怨恨莊宗。   926年(同光四年)﹐戍守瓦橋關(今河北省雄縣)的魏博鎮兵期滿回原籍。當他們途經貝州時﹐莊宗下詔令其即在當地屯駐。二月六日﹐這些駐軍兵變﹐擁裨將趙在禮為首﹐回魏州。莊宗派蕃漢總管李嗣源率軍征討趙在禮。三月﹐李嗣源至鄴都(位於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城下﹐所率軍隊兵變﹐迫其為帝。3當李嗣源猶豫之際﹐其婿石敬瑭亦勸之。突騎指揮使康義誠說﹕“主上(指李存勖)無道﹐軍民怨怒﹐公(指李嗣源)從眾則生﹐守節則死。”4李嗣源從之﹐進軍大樑(今河南省開封市)。後唐諸軍紛紛倒向李嗣源。   四月﹐後唐莊宗親軍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反。後唐莊宗中流矢身亡﹐稱帝僅三年。   李嗣源進入洛陽﹐先稱監國﹐後即皇帝位﹐是為後唐明宗。改元天成。他也是沙陀人﹐本名邈佶烈。當十三歲時即善騎射﹐隸李克用帳下。後被李克用收為養子﹐取名李嗣源。5   李嗣源大力改革後唐莊宗的弊政﹐當尚稱“監國”時﹐即列舉“租庸使孔謙姦佞侵刻窮困軍民之罪”﹐斬之﹔並廢除孔謙所立一切苛斂之法﹐又撤銷諸道監軍使。由於後唐莊宗因重用宦官而亡國﹐因此命令各地節度使殺死所有監軍的宦官。6他大量裁減宮內人員。唐僖宗時六宮有萬人﹐後唐莊宗一次即奪魏軍諸營婦女一千多人入宮。後唐明宗登基後規定﹕“後宮內職(宮女)量留一百人﹐內官三十人(莊宗時近千人)﹐教坊(樂隊等)一百人﹐鷹坊二十人﹐御廚五十人﹐其余任從所適。諸司使務有名無實者並停”7。又規定節度使、防御使一年之中隻在四大節日適當向皇帝進一些貢品﹐以表示情意﹔刺史雖逢四節也不進貢﹔州府不得科斂百姓﹔諸州雜稅應規定合理的征收項目﹐不得為難商旅。8   後唐明宗關心農民疾苦。過去夏、秋兩季田賦﹐每鬥加征一升損耗﹐他決定停收這項附加稅。9   931年(長興三年)六月﹐他“命諸道均民田稅”。九月﹐下令放五坊養的獵鷹回歸山林﹐以後任何人都不得進貢鷹隼。他停止狩獵﹐為的是怕打獵時追獸入田﹐損壞莊稼。10   又下“詔開鐵禁﹐許百姓自鑄農器、什器之屬﹐於秋夏田畝(稅)上﹐每畝輸農器錢一文五分”1。   後唐明宗在位七年余﹐政局基本上穩定﹐“年谷屢豐﹐兵革罕用﹐較於五代﹐粗為小康”2。人民生活有所好轉。但是他當時已67歲﹐年老多病。933年(長興四年)十一月﹐病重。其子秦王李從榮為奪繼承權﹐領兵攻皇宮端門﹐兵敗被殺。明宗聞從榮死﹐受驚昏厥﹐病情加重﹐六天後卒。3   這年十二月﹐李嗣源子4宋王李從厚即位﹐是為後唐愍(閔)帝。翌年正月改元應順。閔帝聽從臣下的謀劃﹐企圖削弱勢力強大的藩鎮李從珂和石敬瑭。為此﹐他於二月間調整六處節度使和留守。鳳翔節度使潞王李從珂不服從調任“權北京留守”的命令﹐起兵反叛5。三月﹐閔帝派去鎮壓的軍卒倒戈﹐投向李從珂。李從珂率軍東進﹐一路所經之處大都歸順於他。閔帝逃往衛州﹐後被李從珂派人前往縊殺之。閔帝僅在位4個多月而亡。   934年四月﹐李從珂即皇帝位﹐是為後唐末帝(一作廢帝)6。改元清泰。李從珂本姓王﹐因生於後唐光啟元年(885)正月二十三日﹐即以“二十三”為名。7鎮州平山(今河北省平山縣)人。母親魏氏年輕守寡﹐被路過平山的騎將李嗣源掠奪為妻。王二十三於十歲時找到生母。李嗣源收養為子﹐取名李從珂。8李從珂驍勇善戰﹐屢建殊勛﹐深得李嗣源信任。李嗣源臨死前還說﹕我和李從珂冒箭、石定天下﹐他幾次解救我脫離危險﹐我將把軍權交給他。9   李從珂在鳳翔起兵時動員軍士說﹕進入洛陽後﹐每人賞百緡錢。當時每緡為一千文錢10。登基後命有司千方百計搜括民財﹐僅得六萬緡。大怒﹐將所有過期不交錢的人盡投之於獄﹐日夜拷打逼款﹐獄中人滿為患﹐因而自殺的人絡繹不絕。市民群聚在一起罵軍士說﹕你們為君主奮力作戰﹐立功也不容易。但是卻使我們俟打﹐出錢作為賞金。你們還揚揚得意﹐不覺得良心有愧嗎﹖後唐未帝取出全部庫存財物﹐加上諸道貢獻的錢財﹐甚至太後、太妃也捐出器服簪珥﹐一共才湊齊二十萬緡。他隻得分給從鳳翔開始就追隨他的將官每人兩匹馬、一匹駱駝和七十緡錢﹐軍士各二十緡錢﹐後來在京歸順的軍人各十緡錢。他言而無信﹐引起軍人普遍不滿。   李從珂和石敬瑭都是能征慣戰的勇將﹐是後唐明宗的左右臂﹐但雙方一向互不相讓。李從珂即帝位時石敬瑭不得已入朝祝賀。李從珂的親信大都向他建議﹕將石敬瑭留在京都。石敬瑭的岳母曹太後和妻子魏國公主幾次向李從珂要求放他回任。李從珂見石敬瑭當時已病重﹐即令其仍舊出任河東節度使(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源鎮)。1   其時﹐契丹多次侵擾後唐北部邊境。北面行營總管石敬瑭擁重兵守邊。   935年(後唐清泰二年)六月﹐石敬瑭領大軍駐忻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忻縣)﹐朝廷遣使賜軍士夏衣﹐軍士呼萬歲﹐石敬瑭斬為首歡呼者。後唐末帝得知此事後﹐更加懷疑石敬瑭。七月﹐末帝任命武寧節度使張敬達為北面行營副總管﹐領兵屯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縣)﹐以削減石敬瑭的權力。2   936年(清泰三年)三月﹐石敬瑭以資助軍費為借口﹐將他存放在洛陽等地的財物全部運回晉陽(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營西)﹐作發動叛變的準備。3五月﹐後唐末帝調石敬瑭任鄆州節度使(即天平節度使﹐治所在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北)。石敬瑭拒命而反4。末帝派張敬達領兵討伐之﹐圍晉陽。七月﹐石敬瑭“稱臣於契丹主﹐且請以父禮事之”﹐向契丹求援﹐“約事捷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之”。當時手下的大將劉知遠曾勸道﹕稱臣就可以了﹐當兒子未免太過份﹔多給財物就足以誘使契丹出兵﹐不必割地﹐以免將來形成大患。但是石敬瑭不聽5。九月十五日﹐契丹主耶律德光率5萬騎兵在晉陽城外大敗後唐末帝的軍隊。後唐步兵死亡近萬人6。   閏十一月﹐石敬瑭與契丹主領兵南下。契丹將高謨翰任前鋒﹐率後唐降卒先行。至上黨(治所在今山西省長治市)﹐契丹主留駐﹐命其將太相溫率領5000騎兵護送石敬瑭前往河陽橋(在今河南省孟縣西南黃河上)。石敬瑭至河陽(治所在今河南省孟縣南)。末帝見大勢已去﹐與曹太後、劉皇後、皇子雍王李重美﹐及馬軍都指揮使宋審虔等﹐帶著傳國玉璽﹐登玄武樓集體自焚。末帝時年五十有一﹐在位僅二年余。後唐亡7。      二、後晉(936─947)      五代之一的晉朝由沙陀人石敬瑭建立﹐史稱後晉。他的先輩隨朱邪執宜歸唐﹐移居陰山府。父臬捩雞善射﹐從晉王李克用征戰有功﹐官至洺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永年縣東南)刺史。石敬瑭原隸李嗣源麾下﹐為李氏婿。其妻即永寧公主﹐後稱魏國公主、晉國長公主。石敬瑭助李嗣源奪得帝位後﹐被任命為保義軍節度使(治所在河南省陝縣)﹐賜號“竭忠建策興復功臣”﹐兼六軍諸衛副使。8   後晉疆域﹐除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外﹐大致與後唐相同。建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歷2帝﹐共11年。   936年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作冊書﹐命(石)敬瑭為大晉皇帝﹐自解衣冠授之”9。於是﹐石敬瑭築壇於契丹主牙帳所在的柳林(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南)﹐身穿契丹服飾﹐即皇帝位﹐是為後晉高祖。他當即將幽(今北京市)、薊(今河北省薊縣)、瀛(今河北省河間縣)、莫(今河北省任丘縣)、涿(今河北省涿縣)、檀(今北京市密雲縣)、順(今北京市順義縣)、新(今河北省涿鹿縣)、媯(今河北省懷來縣)、儒(今北京市延慶縣)、武(今河北省宣化縣)、雲(今山西省大同市)、應(今山西省應縣)、寰(今山西省朔縣東馬邑)、朔(今山西省朔縣)、蔚(今河北省蔚縣)等16州割讓給契丹﹐並每年送與契丹帛30萬匹1。石敬瑭改是年為天福元年。   937年(後晉天福二年)夏四月﹐石敬瑭至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改汴州牙城名為大寧宮﹐作為行宮。七月﹐召留在洛陽的百官全部遷汴州。次年冬十月﹐契丹冊封石敬瑭為“英武明義皇帝”。後晉以汴州首都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2   石敬瑭事契丹甚謹﹐不僅奉表稱臣﹐稱契丹主為父皇帝﹐歲輸金帛30萬﹐還“吉兇慶吊﹐歲時贈遺﹐玩好珍異﹐相繼於道”。又經常給契丹太後述律氏、元帥太子、偉玉、南北二王﹐以及韓延徽、趙延壽等大臣分送禮物。契丹君臣稍不滿意。就派人來責罵﹐石敬瑭常為此向他們道歉。後晉的使者到契丹去﹐大都受蔑視甚至挨罵。使者回晉國後說起這些事﹐朝野都感到恥辱。隻有石敬瑭敬奉契丹毫無倦意﹐所以他從來沒有同契丹發生過糾紛和沖突。後來契丹主不讓他稱“臣”﹐隻要他在表文上自稱“兒皇帝”﹐像自己家裡人一樣就行。3。可是石敬瑭(892─942)的年齡﹐比契丹主耶德光(902─947)還大十歲。   石敬瑭及其臣僚搜括民財自肥﹐並大量向契丹貢獻﹐加上水旱災害﹐以致百姓普遍一貧如洗﹐負債累累﹐民不堪命。   940年(後晉天福五年)春正月﹐他不得不下詔﹕“應天福三年終﹐公私債欠﹐一切除放。”4翌年三月﹐又下詔﹕“天福四年終已(以)前﹐百姓所欠夏秋租稅﹐一切除放。”5。   942年(天福七年)五月﹐石敬瑭病重不能登殿視朝﹐六月卒6。宰相馮道和馬步都虞侯景延廣認為石敬瑭子重睿尚在童年﹐國家多難﹐應該立年長之君。石敬瑭其它五子都已早死﹐於是立齊王李重貴為帝﹐是為後晉出帝(少帝)。7944年七月改元開運。   後晉出帝本是石敬瑭兄石敬儒之子。石敬儒早死﹐石敬瑭以石重貴為子。石重貴少年忠厚﹐善騎射﹐曾任河東節度使、東京留守等官。8   出帝向契丹報晉高祖之喪時﹐稱孫而不稱臣。契丹主大怒﹐派遣使臣責問﹕怎麼不先向我稟告﹐即自行繼承帝位﹖宰臣景延廣答復時出言不遜。契丹盧龍節度使(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趙延壽企圖取代晉朝而稱帝﹐趁機多次煽動契丹進攻後晉﹐契丹主表示同意。9   943年(天福八年)十二月、944年(開運元年)正月之際﹐後晉平盧節度使(治所在今山東省益都縣)楊光遠密告契丹說﹕後晉境內發生嚴重饑荒﹐非常困難﹐趁此機會進攻可以一舉成功。契丹主調集山後(今河北省太行山、都軍山、燕山迤北臨近地區)及盧龍軍共5萬人﹐由趙延壽率領為前鋒﹐進攻後晉。1契丹軍迅速深入。944年二月﹐後晉馬軍都指揮使李守貞等﹐敗契丹於馬家口(今山東省鄆城縣北)﹐契丹騎兵數千人溺死於黃河中﹐被俘被斬者亦達數千人。三月﹐耶律德光親率大軍10余萬人列於澶紨除孜銦撒旬楞梒A〃□糲嗇希╔潛保□牒蠼□齙鄱哉蟆A驕□嗾街漣□恚□□剿郎瞬患破涫□H漳海□醯□□吠恕〞?   是年十二月﹐契丹軍又大舉進攻後晉﹐遭晉軍頑強抗擊﹐契丹軍北撤。3翌年三月﹐契丹8萬多名騎兵又南下。在陽城(位於今河北省安國縣境)附近白團衛村﹐後晉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杜重威的大軍被契丹軍層層包圍﹐糧、水均盡。又逢東北風大作﹐屋破樹折﹐契丹軍順風放火突擊。後晉軍士卒憤怒﹐大呼不能等死﹐要求立即反攻。馬步都監李守貞率藥元福、符彥卿、皇甫遇等將逆風冒死出擊。契丹軍大敗北撤。退往幽州。4   這兩次契丹軍南下﹐後晉處於劣勢﹐全靠沙陀、漢兩族將士用命拼死抵抗﹐才轉敗為勝。由於契丹軍連年出征﹐後晉疲於奔命﹐邊民生命塗炭﹐契丹人民及其畜群損失也很多﹐國人厭戰。甚至述律太後也有和解之意﹐對其子耶律德光說﹕即使你得了後晉的土地﹐也不習慣在那裡居住﹔萬一有什麼閃失﹐你後悔就來不及了。5   946年(開運三年)十月﹐後晉派杜重威和李守貞領兵北上﹐接應詐降的契丹瀛州刺史劉延祚和趙延壽。十一月﹐後晉軍至瀛州﹐隻見一座空城﹐連忙南撤。杜重威等一路上焚燒民房﹐搶奪婦女﹐至滹沱河(在今河北省西部)﹐與契丹軍夾河對峙。十二月﹐契丹軍包圍晉軍﹐內外斷絕﹐軍糧將盡。貪財怕死的杜重威妄想也當“兒皇帝”﹐率諸將降於契丹。契丹軍順利南下。降將張彥澤率領2000名騎兵首先攻入開封。出帝自焚未果﹐降契丹﹐6後晉亡。      三、後漢(947─950)      五代中的後漢朝﹐由沙陀人劉知遠建立。史稱後漢。定都於汴。其疆域﹐除秦州(治所在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鳳州(治所在今陝西省鳳縣東北)、階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武都縣東南)、成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成縣)轉歸後蜀所有外﹐其余大致與後晉相同。歷2帝﹐共4年。   劉知遠原為後唐明宗時偏將﹐曾在戰場上救過石敬瑭。石敬瑭即帝位後﹐任命劉知遠為侍衛親軍都虞侯﹐領保義軍節度使(治所在今河南省陝縣)。941年(後晉天福六年)﹐任河東節度使(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945年(後晉開運二年)﹐後晉出帝封他為北平王。1   947年後晉亡以後﹐契丹主縱兵到處搶劫﹐謂之“打谷草”。又以獎勵“平晉”之30萬契丹兵為名﹐搜括原後晉國境內府庫及民間財富﹐以致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起義2。   是年二月﹐劉知遠在太原即皇帝位﹐是為後漢高祖。改這一年為天福十二年。相州、代州、晉州、陝州、潞州等地紛紛歸附後漢。3   劉知遠準備搜括民財﹐用以犒賞將士。其妻李氏勸說﹕初創大業﹐還沒有帶給百姓任何好處﹐反而掠奪他們賴以生存的資財﹐這決不符合新皇帝救民的宗旨。不如把宮中所有的財物都拿出來勞軍﹐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人們決不會因此而有怨言。劉知遠采納其言﹐贏得了軍民的擁護。4   這時﹐中原東部的起義軍鳳起雲湧﹐收復了宋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毫州(今安徽省毫縣)、密州(治所在今山東省諸城縣)。宋州在開封東﹐相距不遠。契丹主聞訊大驚5。三月﹐耶律德光以天氣轉暖﹐難以久留為借口﹐北歸﹐任命其舅兄蕭翰為宣武軍節度使﹐留守汴州。四月﹐耶律德光途中病死於欒城(治所在今河北省欒城縣西)北。五月﹐蕭翰也北歸。汴州空虛。六月﹐劉知遠至汴州﹐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6   947年(天福十二年)九月﹐劉知遠出兵北征。十月﹐攻鄴都﹐十一月杜重威降。十二月﹐劉知遠回開封。948年﹐改元乾祐。正月﹐劉知遠病故﹐在位不滿一年7。   劉知遠傳位於第二子劉承祐﹐是為隱帝。   948年三月﹐護國節度使李守貞在河中(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西)自稱秦王。他聯合鳳翔節度使王景崇、佔據長安的趙恩綰﹐發動“三鎮叛亂”。隱帝發兵征討﹐諸將不肯進攻﹐久而無功。八月﹐任命郭威為西面軍前招慰安撫使﹐督諸軍作戰。郭威築連城圍李守貞8。949年(乾祐二年)七月﹐郭威部將郭從義殺趙恩縮。郭威攻入河中外城。李守貞見大勢已去﹐自焚死。9   “三鎮叛亂”平定以後﹐後漢隱帝更驕縱﹐重用姦臣和宦官﹐誅殺重臣。   950年(乾祐三年)十一月﹐隱帝殺樞密史楊邠、侍衛都指揮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並誅其九族。又下密詔要殺樞密使郭威等。澶州節度使李洪義將密詔送交郭威。郭威援鞳摹炙隉撞噾j□狻R□郾簧保□杲齠□□〞?   郭威議立劉知遠之侄徐州節度使劉贇為嗣君﹐郭威請太後臨朝。是時遼(契丹)軍南侵洺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永年縣東南)。十二月﹐郭威領大軍北征﹐至澶州。將士以黃旗披於郭威身上﹐呼萬歲﹐擁戴為天子。即日回軍南下開封。太後命郭威監國。第二年正月﹐郭威即帝位﹐國號周(史稱後周)。後漢亡1。      四、北漢(951─979)      五代時期十國之一的漢國﹐由沙陀人劉崇建立﹐史稱北漢。劉崇是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官居河東節度使兼中書令。951年(後周廣順元年)正月﹐周太祖即皇帝位﹐後漢亡。又殺劉崇之子劉贇。劉崇於是月即帝位於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營西古城)﹐以晉陽為都城﹐仍用後漢乾祐年號。北漢時有並(治所在今山西省晉陽縣)、汾(今山西省汾陽縣)、忻(今山西省忻縣)、代(今山西省代縣)、嵐(今山西省嵐縣)、憲(今山西省靜樂縣西南婁煩)、隆(今山西省祁縣東南)、蔚(今河北省蔚縣)、沁(今山西省沁源縣)、遼(今山西省左權縣)、麟(今陝西省神木縣北)、石(今山西省離石縣)十二州。2其地絕大部分在今山西省北部﹐隻有兩州分別在鄰近的今河北省和陝西省。北漢依附於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後被北宋所滅。歷4主﹐共29年。   北漢立國後﹐國小財乏﹐宰相月俸從後樑時的200緡(千文)﹐減為100緡﹐節度使僅30緡﹐其余官員隻略有津貼﹐大多數官吏貪污公款、勒索百姓﹐國內很少廉潔奉公的官員。3   劉崇登帝位後即與遼朝聯系﹐準備效法後晉﹐向遼求援。   951年四月﹐劉崇遣使前往遼朝﹐自稱“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請求冊立。六月﹐遼朝派燕王述軋等﹐冊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劉崇改名劉旻。4   劉崇稱帝不久﹐即向外擴張。當年二月﹐次子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劉承鈞先後攻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隰州(今山西省隰縣)﹐都沒有成功。九月﹐遼穆宗耶律璟即位﹐劉崇遣使前往祝賀﹐又稱遼穆宗為叔﹐並請發兵一起攻晉州。十月﹐遼朝派彰國節度使(治所在今山西省應縣)蕭禹厥率領奚、契丹軍兵5萬人﹐5同劉崇率領的2萬名士兵一起﹐攻晉州。十一月﹐周太祖派王峻為行營都部署﹐領兵救晉州。十二月﹐劉崇久攻晉州不下﹐大雪﹐軍乏食﹐遼兵思北歸﹐聽說王峻大軍將至﹐連夜燒營撤退。後周騎兵追擊至霍邑(今山西省霍縣)﹐北漢軍傷亡慘重。6   北漢土地貧瘠﹐人民貧窮。百姓既要供應朝廷和軍隊的需要﹐又被迫向遼朝輸送財物﹐因此負擔過多的賦稅和沉重的勞役。由於民不聊生﹐許多人逃入後周境內。7   952年(廣順二年)二月﹐劉崇派兵3000余人進攻後周的府州(治所在今陝西省府谷縣)﹐被當地的防御使折德扆打敗。折德扆乘勝奪取北漢的岢嵐軍(治所在今山西省奇嵐縣)1。   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病卒。其養子、內侄柴榮繼位。劉崇聞周太祖去世﹐向遼朝借兵﹐準備大舉進攻後周。二月﹐遼朝派政事令楊袞率領“鐵馬”騎兵1   萬多人和奚族等部族軍五六萬人﹐助北漢﹐劉崇自己率軍3萬人﹐和遼兵一起進軍潞州(治所在今山西省長治市)2。三月﹐周世宗柴榮領兵前往迎戰。劉崇的中軍列陣於巴公原(在今山西省晉城縣東北)﹐見周軍少於自己的軍隊﹐十分輕敵。北漢軍進攻﹐後周的右軍潰散。後周將趙匡胤(後來的宋太祖)等拼死抗擊﹐北漢軍大敗。遼軍楊袞因與劉崇發生矛盾﹐又見後周軍勢盛﹐隻顧保全自己﹐匆匆撤軍。3傍晚劉崇收兵﹐尚有萬人﹐又遭周後軍乘勝追擊﹐傷亡殆盡。劉崇披褐衣戴笠帽﹐率領殘存的百余騎由雕窠嶺(在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日夜奔馳﹐逃回晉陽。4四月至六月﹐後周數十萬大軍包圍北漢晉陽城﹐因遼朝派出數萬名騎兵來援﹐連敗後周軍﹐周世宗撤軍南歸。5   劉崇自從在高平大敗﹐又被圍於晉陽﹐優憤成疾﹐從此將國家交其子劉承鉤治理。954年6十一月﹐劉崇病卒﹐享年六十。北漢遣使告哀於遼﹐遼派驃騎大將軍劉承訓冊命劉承鈞為帝﹐是為北漢孝和帝。他繼位後改名劉鈞﹔“勤於為政﹐愛民禮士﹐境內初安”。他給遼帝上表時自稱男(兒子)﹔遼帝的詔書稱之為“兒皇帝”7。   劉鈞於957年改元天會。   959年(周顯德六年)冬﹐他和遼朝協同進攻後周。翌年正月﹐周恭帝命趙匡胤北征﹐軍至陳橋驛發生兵變﹐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擁立為帝﹐後周亡﹐宋朝始建。從這年夏天起﹐北漢的軍隊屢敗於宋。8   劉崇在世時﹐凡事必稟告遼朝。劉鈞改年號、出兵支援昭義節度使(治所在今山西省長治市)李筠、殺內樞密使段常﹐都沒有向遼朝請示﹐因此遼朝待之日益淡薄。9   北漢地域狹小﹐物產匱乏﹐而每年又必須輸送大量物資和錢財給遼朝﹐因此國家財政十分困難。為此劉鈞任命五台山僧繼□為鴻臚卿。繼□本是已故燕王劉守光之子﹐為人多智慧﹐善理財。他每年將五台山佛寺從契丹取得的馬數百匹﹐獻給劉鈞﹐又在柏谷山(在今山西省長治市北)開礦煉銀﹐使北漢有足夠的財源。繼□後來官至太師、中令書。10   宋太祖趙匡胤曾經通過邊界上的情報人員轉告劉鈞說﹕以前你家和周朝是世仇﹐現在我們之間並無仇恨﹐何必使這一帶的人民遭難呢﹖你若有志於中原﹐應該下太行山來決一勝負。劉鈞答雲﹕河東的土地甲兵不及宋朝十分之一﹐我守在這裡﹐隻是為了使漢國的祖先能常受祭祀。趙匡胤同情劉鉤所說﹐並轉告他﹐我給你開一條生路。從此以後﹐直到劉鈞死﹐宋朝再沒有出兵進攻北漢。1劉鉤終因勢力衰弱﹐國家窘迫﹐優慮致疾﹐於968年(宋乾德六年)七月死。在位13年﹐享年四十三。養子繼恩即位。2   劉繼恩本姓薛﹐是劉崇的外孫。其父薛釗死後﹐母親改嫁何姓。劉崇因劉鈞無子﹐命收薛繼恩為養子。繼恩告哀於遼朝後登帝位。九月﹐被供奉官侯霸榮刺死﹐年僅三十四﹐在位僅60天。人們都懷疑﹐行刺劉繼恩的主謀是參議中書事的顧命大臣郭無為。郭無為立劉繼恩弟繼元為北漢國主3。   劉繼元本姓何﹐是繼恩的異父同母弟。父母死後﹐也由劉鈞收為義子。繼元為人殘忍﹐將其叔父除一個裝傻者以外全部殺光﹐又殺其養母劉鉤妻郭氏。4劉繼元亦依附遼朝。   969年(宋開寶二年)春﹐趙匡胤親征北漢。閏五月﹐宋軍引汾水灌晉陽城。北漢宰相郭無為主張投降宋朝﹐被劉繼元所殺。宋軍駐紮在草地中﹐因連遭暑雨﹐軍士多病﹐宋太祖無奈﹐撤軍。5   976年(宋開寶九年)八月﹐宋太祖又發兵征北漢。九、十月間連敗北漢軍。因太祖去世﹐太宗趙匡義即位﹐召宋軍撤回。6   979年(宋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進攻北漢。宋軍數十萬圍晉陽城﹐自春至夏﹐矢石如雨﹐晝夜不停﹐城中大懼。五月﹐劉繼元降宋﹐宋太宗授之為特進、檢校太師、右衛上將軍﹐封彭城郡公。北漢亡。劉繼元於991年(宋淳化二年)死﹐被追封為彭城郡王。7   自808年(唐元和三年)沙陀族內遷鹽州﹐歷經唐、五代至宋滅北漢為止﹐前後共171年。他們以山西北部為基地﹐馳騁中原﹐先為強藩﹐後建三朝一國。與此同時﹐沙陀人長期生活在廣大漢族人民中間﹐人口又較少(內遷時僅近萬人)﹐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相互影響﹐終於逐漸融合於漢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金波、吳峰雲﹕《西夏後裔在安微》﹐載《安徽大學學報》1983年第1期。   4李紹明﹕《傳為蒙古族之西昌〈余氏族譜〉考辯》﹐載《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5吳天墀﹕《西夏史稿》。   6參見五世達賴﹕《西藏王臣記》﹔石泰安著、耿升譯、王堯校﹕《西藏的文明》。   1《新唐書》卷一二人﹐第6153頁。   2《資治通鑒》卷一九六﹐第6177頁。   3《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3頁。   4《資治通鑒》卷一九九﹐第6277頁。   5《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4頁。   6《資治通鑒》卷二○○﹐第6327頁﹔《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4頁。   1《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4頁。   2《資治通鑒》卷二三七﹐第7651─7653頁。   3同1﹐第6155頁。   4《資治通鑒》卷二三七﹐第7660、7661頁。   5同1﹐第6155、6156頁。   1《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6頁。   2同上書﹐第6157頁﹔《資治通鑒》卷二四七﹐第7993、7998頁。   3《資治通鑒》卷二四八﹐第8030頁。   4《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6頁。   5《資治通鑒》卷二五一﹐第8120、8121、8131頁。   6《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6頁。   7此年份與李克用官銜各書記載不一﹐今從《資治通鑒》卷二五三﹐第8195、8196頁。   8《新五代史》卷四﹐第32、33頁。   9《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8、6159頁﹔《資治通鑒》卷二五四﹐第8240、8246─8248﹔《資治通鑒》卷二五五﹐第8283、8293、8295頁。   10《新五代史》卷四﹐第33頁。   1《資治通鑒》卷二五五﹐第8305、8306頁。   2《資治通鑒》卷二五六﹐第8312、8313頁。   3同上節﹐第8327─8329、8332頁。   4同上書﹐第8345頁﹔《新五代史》卷四﹐第33頁等書作中和三年(883年)死。   1《資治通鑒》卷二六三﹐第8569、8570頁。   2《舊五代史》卷二六﹐第361頁。   3《新唐書》卷二一八﹐第6156頁。   4《舊五代史》卷二七﹐第367、368頁。   5同上書﹐第370頁。   6《資治通鑒》卷二六六﹐第8696頁。   7《舊五代史》卷二七﹐第371─373頁。   1《資治通鑒》卷二六七﹐第8736頁。   2同上書﹐第8729頁。   3《舊五代史》卷二七﹐第383、384頁﹔《新五代史》卷五﹐第42頁。   4《舊五代史》作三月﹐《新五代史》記於正月之下。此據《資治通鑒》卷二六九﹐第8800頁。   5《新五代史》卷五﹐第43頁。   6《資治通鑒》卷二七二﹐第8881─8883頁。   7《舊五代史》卷三○﹐第411、412頁。   8《資治通鑒》卷二七四﹐第8946頁。   9同6﹐第8904、8905頁。   1《資治通鑒》卷二七三﹐第8912頁。   2《舊五代史》卷一四六﹐第1945頁。   3《舊五代史》卷三四﹐第469、473、474頁。   4《資治通鑒》卷二七四﹐第8969頁。   5《新五代史》卷六﹐第53、56頁﹔《舊五代史》卷三五﹐第482頁。   6《資治通鑒》卷二七五﹐第8980、8981頁。   7《舊五代史》卷三六﹐第495頁。   8同上書﹐第496頁。   9同上書﹐第495、496頁。   10《資治通鑒》卷二七七﹐第9061、9062頁。   1《舊五代史》卷四二﹐第583、584頁。   2《資治通鑒》卷二七八﹐第9095頁。   3同上書﹐第9093、9094頁。   4《新五代史》卷七﹐第69頁﹐作第五子。《舊五代史》卷四五﹐第613頁﹐作第三子。   5《舊五代史》卷四五﹐第618頁。   6《舊五代史》卷四六﹐第625頁﹔《新五代史》卷七作廢帝。   7《舊五代史》卷四五﹐第625頁﹔《新五代史》卷七﹐第71頁﹐作“阿三”。   8《新五代史》卷七﹐第71頁﹔《舊五代史》卷四五﹐第625頁﹐注引《唐廢帝實錄》。   9《資治通鑒》卷二七八﹐第9093頁。   10《舊五代史》卷四六﹐第632頁。   1《資治通鑒》卷二七九﹐第9119、9120頁。   2同上書﹐第9131、9132頁。。   3《資治通鑒》卷二八○﹐第9139頁。   4《舊五代史》卷四八﹐第659、660頁。   5同3﹐第9146頁。   6同上書﹐第9148頁。   7同上書﹐第9159、9161、9162、9163頁。   8《新五代史》卷八﹐第77、78頁。   9《資治通鑒》卷二八○﹐第9154頁。   1《資治通鑒》卷二八○﹐第9150、9154頁。   2《資治通鑒》卷二八一﹐第9173、9180、9191頁。   3同上書﹐第9188、9189頁。   4《舊五代史》卷七九﹐第1037頁。   5同上書﹐第1046頁。   6《舊五代史》卷八○﹐第1061、1062頁。   7《資治通鑒》卷二八三﹐第9237頁﹔《新五代史》卷九﹐第89頁﹔《舊五代史》卷八一﹐第1067頁﹐作少帝。   8《新五代史》卷九﹐第89頁﹔《舊五代史》卷八一﹐第1067頁。   9《資治通鑒》卷二八三﹐第9242、9243頁。   1《資治通鑒》卷二八三﹐第9256、9260頁。   2《資治通鑒》卷二八四﹐第9268頁。   3同上書﹐第9281、9282頁。   4同上書﹐第9288─9290頁。   5同上書﹐第9293頁。   6《資治通鑒》卷二八五﹐第9312、9314、9315、9318、9321頁。   1《新五代史》卷一○﹐第100頁。   2《資治通鑒》卷二八六﹐第9334、9335頁。   3《新五代史》卷一○﹐第100、101頁。   4同2﹐第9343頁。   5同2﹐第9346頁。   6《資治通鑒》卷二八六﹐第9348─9350、9356頁﹔《資治通鑒》卷二八七﹐第9363、9366頁﹔《新五代史》卷一○﹐第102頁。   7《舊五代史》卷一○○﹐第1338─1340頁。   8《資治通鑒》卷二八八﹐第9391、9396、9398頁。   9同上書﹐第9410頁。   10《舊五代史》卷一○三﹐第1369─1372頁。   1《舊五代史》﹐第1374─1377頁﹔《資治通鑒》卷二八九﹐第9447頁。   2《資治通鑒》卷二九○﹐第9450─9453頁﹔《舊五代史》卷一三五﹐第1810頁﹐記劉崇為漢高祖從弟。   3《資治通鑒》卷二九○﹐第9454頁。   4同上書﹐第9460、9462頁。   5同上書﹐第9456、9463、9466頁。《新五代史》卷七○﹐第865頁也作“五萬”﹐然《舊五代史》卷一三五﹐第1811頁作“五千騎”。   6《資治通鑒》卷二九○﹐第9467頁。   7同上書﹐第9470、9471頁。   1《舊五代史》卷一三五﹐第1811頁。   2《資治通鑒》卷二九一﹐第9501頁﹔《新五代史》卷七○﹐第865頁。   3同上書﹐第9504─9506頁。   4同上書﹐第9506、9507頁。   5《資治通鑒》卷二九二﹐第9514、9515頁﹔《新五代史》卷七○﹐第866頁。   6此據《資治通鑒》卷二九二﹐第9519、9520頁。新、舊五代史均作顯德二年(955年)。   7《資治通鑒》卷二九二﹐第9520頁。   8《宋史》卷四八二﹐第13934─13936頁。   9《新五代史》卷七○﹐第868頁。   10同上。   1《新五代史》卷七○﹐第869頁。   2《宋史》卷四八二﹐第13936頁。   3《新五代史》卷七○﹐第869─870頁﹔《宋史》卷四八二﹐第13937頁。   4同上書﹐第870頁。   5同1﹐第870頁。   6《宋史》卷四八二﹐第13938─13939頁。   7同上書﹐第13939─13941頁。    -- 奈何風乍起﹐輒憶蓴羹鮮。 ※ 來源:‧水木社區 http://newsmth.net‧[FROM: 59.66.8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