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ineseOper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當代招牌戲登滬 李爾在此再創新聽 【記者紀慧玲/上海報導】   繼上月於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成功演出《等待果陀》之後,創團20年的吳興國,再次帶 著當代傳奇劇場「招牌」登滬,參加「實驗中國.文化記憶」演出,明晚將演出獨腳大戲 《李爾在此》。   回望歷程,吳興國有感而發地說,20年了,「當代傳奇劇場」才第一次登上大陸舞 台,「20年耶!」儘管他已斐聲國際,儘管他對傳統戲曲的創新與實驗探索一路領先,大 陸京劇卻是第一次正式「面對面」看到他的作品。明晚的演出,上海京劇院將出動80人前 來觀賞,並邀吳興國22日赴院演講。然而,10月即將在台灣慶祝20年團慶的當代傳奇,下 一階段已要展望國際,吳興國說,這一步他走得辛苦,希望可提供大陸戲曲必要借鏡。   「實驗中國.文化記憶」由德國柏林世界文化中心、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主辦,去年於 德國首次呈現。內容是邀請台灣吳興國、大陸趙志剛、田蔓莎、柯軍、李小鋒,分別代表 京劇、越劇、川劇、崑劇、秦腔頂尖且被視為具有創新意識的傑出表演家,各推一台大 戲。移到上海演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加入折子戲,五位藝術家各加演兩齣傳統、創新折 子戲,16日開幕,《李爾在此》是壓軸。   吳興國前晚及今晚分別演出折子戲《擊鼓罵曹》、《李爾在此》片段,演後座談不斷 有觀眾詢及當代創作路線,及戲曲創新探索問題。當代傳奇製作人林秀偉說,戲曲面對接 續傳統,又必須與當代接軌的大哉問,即使在大陸,也有人質疑為何一定要借用西方經 典,而她只能回答,當代做的不僅是尋求戲曲的當代性,也是尋找跨文化的可能,西方經 典提供了橋梁。就像12月即將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的譚盾作曲英文歌劇《秦始皇》, 借用中國題材,也是反向找了一個跨文化的可能。   吳興國說,2002年北京京劇院購買他的創團作《慾望城國》版權,由他親赴北京排 戲,在保利大劇院演出五場,其中兩場由他與魏海敏主演,曾引起熱烈反應。但後續無 力,因為私人劇團出訪不易,經費、人員借調都是問題。2002年迄今,他才算第一次帶著 自己的團登「陸」,感觸良多。   吳興國參與「實驗中國.文化記憶」演出備受重視,譚盾已返回上海,也將兼程趕赴 觀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是上海話劇團、上海青年藝術劇院合併成立的演出場地,包括一 個600人座中型「藝術劇院」及兩個小型的「藝術沙龍」、「D6劇場」,《李爾在此》20日 晚將於藝術劇院演出。「上話」表示,「文化記憶」是「上話」第一次推出的戲曲節目, 不少年輕觀眾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觀賞戲曲,藉由「上話」搭建的橋梁,也拉近年輕觀 眾與戲曲的距離。 【2006/05/19 民生報】 @ http://udn.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2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