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行事風格之轉變 尖嘴雁 2005-01-18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頓1920年代把人的行事區分為四種風格 D Dominance (支配,指揮者) I Influence (影響,社交者) S Steadinness (穩健,支持者) C Compliance (服從,思考者) 最近接觸到一門訓練課程:長處管理與長處發展,這個課程 把人區分為四種風格: 支持退讓 SG 掌握接管 CT 持穩固守 CH 順應妥協 AD 這個分類與馬斯頓的DISC分類,應該是差不多的。 關於這個課程的簡介請參考 http://tjy.fhl.net/LIFO.ppt 大概四種風格的特性如下: 支持退讓 SG 基本價值觀 卓越 個人目標:被看作一個有回應與有價值的人 基本取向:如果我認真負責,並證明我的價值,則我不必要求也會得到獎勵 重要問題:這件事的目的與價值?為什而作?是否符合利益? 關鍵訊息:品質 公益 適當性 華人在傳統的儒家思想下頭,大部分的人會擁有SG的風格,也就是說: 追求團體的「卓越」是大部分人的目標,默默的犧牲的貢獻自己。但是這 樣的人容易否定自己,變成愚忠。 掌握接管 CT 基本價值觀 行動 個人目標:被看作一個主動與有能力的人 基本取向:如果我想要事情發生,我必須使它發生 重要問題:對我們有什麼利益?由誰掌管?何時完成? 關鍵訊息:機會 效率 挑戰性 這種「行動」派的人最適合去創新研發,若是教會裡頭有這樣的人,活 動一定多,可能可以因此招聚很多的人。他們會把握任何一個機會,衝 衝衝!但是容易被認為沒有耐性、好爭辯。 持穩固守 CH 基本價值觀 理性 個人目標:被看作一個客觀與合理的人 基本取向:我必須維持我現有的一切,並運用現有資源,謹慎而有條理的在 過去的基礎上建立未來 重要問題:是否有類似的經驗?是否有成功的實例?能和現有的資源相結 合嗎? 關鍵訊息:替代方案 步驟 程序性 團體中這樣的人實事求是,講求事實與證據,算是維持團體的重要風 格。但是可能流於過度保守小心、難以溝通。 順應妥協 AD 基本價值觀 和諧 個人目標:被看作一個讓人欣賞與受歡迎的人 基本取向:只有我能先滿足別人的需求和情感時,我才能期望得到鼓勵 重要問題:如何創造和諧? 如何維持形象?如何受人歡迎? 關鍵訊息:別人想要什麼?別人對我的看法?大家一起做 這類的人以維持團體和諧氣氛為目的,是很好的交際者,團體有他們會 更融洽。但是可能會成為妥協者、牆頭草等等。 其中每種風格沒有對錯好壞,只能看運用的合宜與否。每個人每個風格 都多少有一點,但是可能會比較偏重一兩種風格,這就顯現出每個人的 獨特的風格。而且順利時與遇到困難時展現出來的個人風格可能會不一 樣。 人們若是可以了解自己的風格,加以管理,即可讓風格發揮最大的功用 ,這就是優點了。人們的缺點呢,其實常常只是風格長處的表現過當罷 了,換句話說:人的風格若是運用的當,就是長處;運用過當,就是缺 點了。而個性風格沒有好壞,我們只要認識自己的風格,好好的管理自 己的風格,就能成為我們的長處。 這跟之前我所想的:「我有某些個性是缺點,應該趁早把它改掉,換成 另種好的個性。」是不同的。原來每個人的風格並沒有好壞之分,如何 去管理讓長處發揮出來才是。 而,認識了這四種風格之後,我們可以比較容易跟人相處。因為觀察我 們的同事、上司、家人、朋友之後,我們可以稍稍把人歸類為四種風格 的某一種,對於他們的某些可能激怒我們的言語、行為我們就可以比較 釋懷。同樣的認識了對象的風格之後,我們可以採用那種風格比較容易 溝通的方式與其溝通,如此溝通會比較順利。 最近的評估,我現在的風格是屬於:「順應妥協AD」和「持穩固守 CH」 的混合型。「和諧」與「理性」是我最常用的方式。 其實這個風格是會改變的: 幾年以前我應該是屬於「掌握接管 CT」和「持穩固守 CH」的混合型。也 就是「行動」與「理性」是之前我常常想的東西:之前在教會裡頭有事情 要做,我會去主導,問預計完成時間,追進度。我主持的開會,絕對不會 超過一小時。會後我一定發meeting minutes,然後去追每一點決議的 action owner,看看他們的進度如何。 幾年前在公司裡頭當工程師修機器,機器一有問題,我常常是用跑的到達 現場的,想搶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機器修好。那時我心中想:畢竟機器一 台三千多萬台幣,機器一秒鐘的成本是1.5元台幣,我怎能浪費每一秒鐘呢 ?! 而我有一百多台機器。如此,我的胃怎能不疼呢? 這幾年來,在禱告裡頭,閱讀裡頭,我發現我該調整了。那時剛剛接了group leader 職位(手下管了八個人)的我,來到一個全新的組裡頭,我在禱告中 求問上帝該如何處理,一邊我也摸索著該如何作。後來我體會到了管理的重要 ,團體講究 team work,「和諧」變成了我掌握整個組的重要因素。慢慢的, 我讓我的「行動」特性變少一些,我的胃就不再常常痛了。「理性」倒是還常 是我的思考模式。 除了要掌握團體,所以我讓「和諧」多過「行動」之外,為了我的胃著想,我漸 漸把「行動」放下來,讓它不再有那樣多的比重。之前要準備主日學的故事或是 查經班、或是分享的內容,我都得一個星期前就開始準備。後來我強迫自己一天 前才開始準備,讓自己不再那樣緊張。我告訴我自己,要「混」一點,免得自己 的胃抗議了。後來我發現,原來我的「混」竟然比別人的「認真」還要認真,出 來的成果也比別人的好很多。顯然我之前是太緊張、太認真了。 經過了幾年的調整,我的胃痛不常再發作了,而我服事的成果、公司裡頭的考績 卻一直都不錯。這算是個性改變嗎?我不知道,但是確實是往好的方向走。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希望我們可以在禱告中更認識自己,求上帝讓我們把自己的管理的好,以致於我 們可以在教會、在工作場合、在家庭裡頭更能榮神益人,結出聖靈的果子。 -- -- 基督徒最大的掙扎,莫過於在知識上的欠缺:對於周遭所發生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事無法 提出一個既不簡化事物(通通撥歸撒但的作為)、又不取消其真實性(除傳福音外,別無 關懷),但仍具解說能力的理論結構,好為人提供一個安身立命,以及面對未來的指導。 ..摘自「信仰的反思」梁家麟著 尖嘴雁的文章蒐集在 http://tjy.fhl.ne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70.131 ※ 編輯: rewrew 來自: 59.104.170.131 (01/18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