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解經十大原則 在宇宙中,聖經是一件太大的東西。除了我們榮耀的主,榮耀的神之外,我 信在宇宙中最重大的一件東西,就是我們的眼睛所看得見,我們的手所摸得著的 這本聖經。聖經既是這樣重大,我們來讀牠,來領會牠的時候,就非要有正確的 講解不可。這個講解一定要有牠的規律,有牠的定律,有牠的原則,不能隨著我 們的高興,要這樣領會就這樣領會,要那樣領會就那樣領會。 所以我們知道了聖經是甚麼,也曉得了聖經是怎樣寫成的,並且也知道了聖 經怎樣一步一步的繙成各種各樣的方言,擺到我們手中,成為我們可讀可講的一 本書之後,我們就需要找出一些讀牠,講解牠的定律和原則。這一個不僅能幫助 我們明白聖經,更能幫助我們免去許多錯誤。 一切的規律都是保障。火車若沒有兩條鐵軌,不只行動不便利,並且也沒有 保障。有了軌道擺在那裡,火車行在上面,不但便利,且有保障。讀經也是這樣, 若是盲目隨意來讀,隨意來講,那就很難明白,並且相當危險,常常犯了錯誤。 因為我們的思路常是沒有規範的,若是怎樣想就怎樣斷定,怎樣看就怎樣講解, 就相當危險。所以我們若要好好的讀經,準確的領會,就必須有一種規範的講解; 而要有規範的講解,就必須找出那些解經的原則,解經的定律來。我們在這裡要 點出十個原則來。 一.盡力按字面解 第一個原則是,解經必須盡力按著聖經字句的字面來解牠,領會牠的意思。 我們要抓牢一件事,神當日默寫聖經的時候,完全是用我們人所能領會的話來說, 所以我們今天來領會聖經的時候,也必須嚴格的,準確的照著那些字句的字面來 領會神的意思。我們不要以為說,只要是神默示的,必定是超過人的文字,而在 那裡有了所謂的靈然解,這是相當的危險。我們必須按著聖經字面來解。不論照 我們看,從字面來說是多難,多不合,都得嚴格的按著字面來解。 現在舉幾個例子。頂明顯的一個,就是舊約以賽亞書,豫言主耶穌要從童女 而生。在今天,主耶穌已經從童女而生了,我們聽來,讀來,一點也不覺得希奇。 但在以賽亞那個時候,他剛剛把以賽亞書寫出來,人讀到那裡說,必有童女懷孕 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你想想看,人的頭腦能不感覺難處?童女生孩 子,人會感覺這裡有難處。可能人因此就會靈然解,認為說,這個童女或者是甚 麼甚麼,不一定就是指著實實在在的童女。但是等到這個豫言應驗的時候,完完 全全是照著字面解,就是童女,一點不差的是童女。 再看舊約撒迦利亞書,豫言主耶穌末了一次進耶路撒冷,是騎著驢駒。在那 個時候,人讀了也許會覺得難解,因為這位被人高呼和散那,應當稱頌的王,是 以色列人所最推祟的一位,祂要進京,怎會騎在小毛驢上面?人會覺得騎驢駒有 一點不合理論,可能又是認為指著甚麼甚麼,又把牠靈然解。但是等到豫言應驗 的時候,還是完完全全照著字面,字面說是一個驢駒,事實就是一個驢駒。 所以我們來讀聖經,不錯,常常需要接受靈感,但不應該把字面的講解改作 靈然。只有聖經中的一些豫言,或是比方,裡頭有一些說法,若按字面來解,非 常的荒謬不正經,惟有這時纔可靈然解。但這樣的地方並不太多。 要領會該不該字面解,該不該靈然解,這裡有很大的講究,需要慎重。我聽 見有人讀到啟示錄,講解那些蝗蟲就是今天的飛機,雹子從天落下就是飛機丟下 炸彈,聽了覺得好笑。所以請大家要謹慎,不能隨意解識。 二.一句,一節,或一段之內,不可兼有靈然解和字面解 在一句聖經,一節聖經,或一段聖經之內,不可以上文是靈然解,下文是字 面解;也不可上文是字面解,下文是靈然解。要靈然就都得靈然,要字面就都得 字面。譬如主耶穌在約翰三章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很多解經家把這裡的水都靈然解,說是指著神的道。但是底下的聖靈卻字面解, 說是指著聖靈。這種解法是不通的,違反解經的原則。後面的聖靈既是按字面解, 前面的水也得按字面解。如果前面的水靈然解,後面的聖靈也得靈然解。既然後 面的聖靈無法靈然解,前面的水也就不能靈然解,必須按字面解。 再如馬太三章,施洗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在我以後來的那一位, 能力比我更大,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祂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祂的場, 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也有好些解經家把這裡的火靈然解, 解作苦難,試煉。還有的人解說,這是指著聖靈像火一樣來焚燒。他們都把火靈 然解。但在這一節裡面,施洗約翰說的水就是水,聖靈就是聖靈,是按字面解, 後面的火就不能靈然解,也當字面解。如果後面的火是靈然解,那麼前面的水也 得靈然解;但這是不可以的。這是解經一個重要的原則。前後文,上下文,要字 面解就都得字面解,要靈然解就都得靈然解,不可兼有。 三.一處的經文不能代表完全的真理 我們解經的時候還得注意,一個地方的聖經節不能代表一個完全的真理。換 句話說,沒有一個真理是僅僅一處的經文就能說得完全的。所以讀經解經的時候, 必須注意『經上又記著說』這一句話。這是馬太 4章 7節主耶穌說的話。當主受 試探的時候,魔鬼引用舊約詩篇91篇的話對主說,神必定差遣祂的使者用手托著 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所以現在你可以從殿頂上跳下去,一定安全無事, 因為舊約聖經有了這個應許。這是魔鬼引用舊約片面的豫言來試探主耶穌。主耶 穌一聽見,馬上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這給我們看見,我們不 能光看一面的聖經話語,還得有兩面,三面,多面的聖經話語。 若是我們忽略了經上又記著說的這個事實,光是單面的取用聖經話語,常常 就中了魔鬼的詭計。魔鬼若是不能叫你不根據聖經,就是叫你單面的根據聖經。 當然,撒但巴不得我們作任何的事都不根據聖經,但在很多的時候,他知道沒有 辦法叫我們不根據。凡是愛主的人,敬畏主的人,一定要照聖經行事,魔鬼沒有 辦法叫我們不遵照聖經,不根據聖經。但牠另有個詭計,就是叫我們根據單面的 聖經,偏到一面去,忘記了聖經還有『又記著說。』 這個『又』字,是太大的一個字,我們應當把牠圈一圈。這給我們看見,我 們要根據聖經的時候,不要根據單面的,要根據雙面的,甚至多面的。因為沒有 一個地方的聖經能彀代表一個完全的真理,正如一所房子,沒有一面能代表全面 的一樣。連我們這個人都是這樣,若是從後面拍一個照片,一個孔也沒有;若是 從前面拍一個照片,清清楚楚的有七個孔。人任何的一面都不能代表一個完整的 人。聖經的話也是如此,任何一處的經文都不能代表完整的真理,必須面面顧到。 所以要記住『經上又記著說』這個原則。 四.每一節聖經都包括所有的真理 任何一節聖經都不能代表一個完全的真理,但是每一節聖經卻包括所有的真 理。這個意思就是說,任何一節聖經,雖然不能把一個真理完全包括在裡面,要 明白這個真理,不能光憑這一節聖經,還要去看其他好多節的聖經;但是另一面, 無論斷定那一個真理,卻都得把每一節聖經都看過。聖經裡頭的每一節聖經,都 包括所有的真理。 曾有一位弟兄說過,任何一節聖經都需要全部聖經來解釋牠。這話實在對。 你要明白創世記第 1章第 1節,就需要明白全部聖經。一面說來,創世記第 1章 第 1節不彀包括一個完全的真理;但另一面來說,創世記第 1章第 1節卻包括聖 經裡頭所有的真理。 所以我們對於任何一個真理的斷案,都不能光憑一個地方的聖經,需要憑著 全部聖經裡頭的話。同樣的,對於任何一節聖經的解釋,也不能光憑著牠的本文, 必須用全部聖經的話來解釋。彼得後書 1章20節說,聖經的豫言不可隨著人的私 意解說。這句話原文的意思是指著,聖經的豫言都不可以照著豫言所在那個地方 的本身意思來解釋。這就是說,要斷定任何一處的豫言,你都必須把全部聖經的 豫言拿過來,用全部聖經的豫言來斷定,這樣纔能完全。 五.不能犧牲任何少數經節 當我們要斷定一個真理時,好多有關的聖經節看來都是某一種意思,獨有一, 二節或二,三節講不通,這時你不能說,哦,只有一,二節講不通,讓牠去罷, 我們就照大多數經節的意思來斷定這個意義罷。若是這樣,你就犧牲了少數的經 節,這是作不得的。只要有一,二處聖經,對一個見解通不過,這個見解就不該 採取。我們必須尊重每一處的聖經,要全部聖經都能和諧講通了,那個斷案纔是 可靠的。我們必須尊重每一處的聖經,要全部聖經都能和諧講通了,那個斷案纔 是可靠的。任何一處聖經,對於任何一個真理講不通時,你都不能犧牲牠,還得 把這個講解停下來,再等等看,等候神的啟示。你若這樣讀經,就不容易出事情。 六.凡是對偶的句子,都是相等的 聖經中有許多處是對偶句子,凡是這樣的句子,各句都是相等的,不是不等 的。如同馬太五章裡面所說的九福,那裡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 的;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這就是對偶的,上下對句的。在這樣 的地方,每一福的前面都是得福的條件,後面都是所得的福。凡是對偶句子,都 是相等的,前面是條件,就都是條件;後面是福,就都是福。這也是一個原則, 一個規律。 七.不要被背景約束,也不可忽略背景 解經不要被背景約束,也不可忽略背景。譬如在主耶穌的山上教訓裡,有好 些話有猶太的背景,如同主說,你到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等 等,這個到壇上獻禮物,完完全全是猶太教的背景。你要懂得這句話的本意,就 不能忽略當時的背景。當時猶太人到祭壇那裡獻禮物,乃是要親近神,與神交通。 你抓住了這個原則,就知道主這話乃是指著人到神的面前有所奉獻,和神交通說 的。所以我們不能忽略背景,應該懂得背景。 但在另一面,我們卻不能接受背景的約束。我們不能因為主耶穌說過這話, 所以就教導人說,我們現在也應當到壇上去獻禮物。你若是受這背景的約束,那 就不得了。所以我們要在這裡看見,人不能忽略背景,因為一忽略,就不明白聖 經的準確意義;而在另一面,卻要當心,不要受背景的約束,免得陷入錯誤。 八.必須注意時代的分別 聖經裡神對人說的話,是分時代的。有的是在律法時代之下,神對人說的話; 有的是在恩典之下,神對人說的話。你來領會牠的時候,必須分清那個時代,不 可以把律法時代的話領會到恩典時代。今天安息日會的人守安息日,就是犯這一 個錯誤。守安息日乃是律法時代,神所給人的一條誡命;到了恩典時代,是另一 件事。但是安息日會的人抓牢了出埃及第20章,說,神明明說當守安息日,為甚 麼我們今天不守?不錯,神是說當守安息日,但這是從前律法時代的事,不是今 天恩典時代的事。 再如在詩篇裡有這樣的話,肉身所生的兒女,乃是神的祝福。要記得,這也 是舊約時代的話,到了新約時代,就不是這樣。你找不出來新約裡有話說,肉身 的兒女是祝福。我雖不敢說肉身的兒女是咒詛,但我敢擔保,肉身的兒女是累贅, 是功課。在今天恩典的時代裡,屬靈的兒女纔是祝福。 同樣的原則,在舊約的時候,神允許祂的子民在地上興隆發達,境界開展, 但在新約時候完全相反。你若今天站在講臺上根據舊約裡的話語,告訴弟兄姊妹 說,感謝神,祂應許我們,只要我們敬畏祂;祂就叫我們的地土擴展,家家戶戶 都變作大地主;這就完全錯誤了。在聖經裡有這個應許,但這應許不在恩典之下, 乃在律法之下。到了新約時代,神乃是說,要撇下你的田地,變賣你的田地,分 給窮人,這完全與舊約時代相反。 所以雖然都是聖經的話,都是神所默示的,但不能把前一個時代的話,拿到 這一個時代來應用。天主教和許多改正教的人,他們許多時候就是在這一點上犯 了錯誤。在天主教裡面,很多的事情,都是從舊約猶太教裡面搬過來的,連他們 神甫所穿的袍,那些敬拜的儀式,都是從舊約搬過來的。不錯,那些東西是聖經 裡說的,但卻不是今天我們這個時代的。所以講解聖經,領會聖經,不能說,這 不是聖經裡的話麼?既是聖經裡的話,我們就得遵守。不能這樣說。你要分別時 代,要查清了是那一個時代的話。你不是那個時代裡的人,那個時代裡的話與你 就沒有關係。以後我們會有專題來說聖經裡的時代。 九.必須注意對象的不同 解經也要注意聖經中的話是對甚麼人說的。有的是對猶太人說的,與外邦人 和教會無關;有的話是對外邦人說的,與猶太人和教會無關;有的話是對教會說 的,與猶太人和外邦人無關。 林前10章22節說,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就是外邦人),是神的教 會,你們都不要使他跌倒。在聖經裡頭,神對人說話,最少分作這三種對象:猶 太人,外邦人,和教會。在舊約聖經裡,大部分的話,是對猶太人說的。在新約 聖經裡,有相當多的話,是對教會說的。同時,無論在新約,在舊約,還都有一 部分的話是對外邦人說的。我們讀的時候必須分清楚,那個話是對甚麼人說的, 是對猶太人說的,或是對外邦人說的,或是對教會說的;先把對象分清了,然後 纔能下斷案。 譬如讀經的人,對於馬太這一本福音的對象就有很大的爭執。有不少解經家, 一直主張說,馬太這本福音,說話的對象乃是猶太人,不是教會。他們舉出馬太 福音裡那些話的猶太背景來,說,你看,主耶穌明明說,到壇上獻禮物,這不是 對猶太人說的麼?主耶穌明明說,有公會的審判,公會就是猶太人的一種組織。 他們又指出,馬太24章說,你們看見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那個聖地不是猶 太人的麼?並且主又說,你們遇到大災難的時候要祈求主,不要遇見安息日,難 道教會還守安息日麼?既然聽這話的人守安息日,那豈不是猶太人麼?他們舉出 好多這樣的例子,來證明馬太福音是對猶太人講的。若是這樣的話,那就不得了 ,整本馬太福音都不是我們的產業了。 我們仔細讀過馬太福音之後,就得承認,在馬太第五章裡頭的話,不錯,有 猶太教的背景,但卻不是對猶太人說的,乃是對著天國的子民說的。天國的子民 不光包括猶太人中間得救的人,也包括外邦人中間悔改歸主的人。天國的子民就 是教會。因為在天國的子民當中,有一部分原先是猶太教裡面的人,他們有猶太 教的背景,主耶穌當日在山上教訓的時候,乃是對著這些人說的,所以難免偶而 應用猶太教的背景。到了24章,25章,就更有講究。你仔細讀,有一部分是對猶 太人說的,有一部分是對教會說的,還有一部分是對外邦人說的。從24章 1節到 30節,是猶太人說的;從24章31節到25章30節是對教會說的;從25章31節到末一 節是對外邦人說的。你讀經的時候,要下一個斷案,要有一個講解,都得先把說 話的對象確定,然後纔能領會得準確,講解得準確。 十.舊約的人、事、物,若新約未明說是豫表,解經時就不可當作豫表,只可借 用作比喻我們知道,在舊約裡頭有許多的豫表,有的是一個人,如同以撒豫表主 耶穌作承受的兒子;利百加豫表基督所得著的新婦──教會。有的是一件事,譬 如以色列人過逾越節,是指著我們接受被殺的基督作救主,在神面前得救了;再 如以色列人出埃及,是指著我們從世界裡走出來了。還有的是一些東西,譬如羔 羊是豫表基督,銅蛇也是豫表基督。 在舊約裡,好多的人,事,物,都是豫表,但不能由我們自己來推斷,必須 到新約裡頭找出明顯的根據來。若是在新約裡面,沒有說到舊約裡頭的一件東西, 或者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是豫表的話,就不要太過於斷定說,那是豫表。我們 最多只能借用那些人,事,物,作比喻,來比方新約裡頭的道。因為一說到豫表, 那就重了一點;說到比方,那就輕了一點。 以上這十個解經的原則,我們都不過是簡單的點一點,擺在這裡。這些原則 乃是經過幾百年,也許一二千年的工夫,從許多讀經的人多年的經驗中,慢慢產 生出來的,如同奶油和蜂蜜一樣,所以是相當的寶貴。盼望大家能記清楚。這些 都是我們的幫助,也是我們的規範。盼望弟兄姊妹從這時候起,都能運用這些原 則來讀聖經。你若是應用,就會看見,你的聖經是另一個意義,你能領會得更好 一點,更準確一點,也更透一點。 (摘自『認識聖經』第四篇,臺灣福音書房出版,李常受弟兄著) -- 今天 主恢復的聖徒同心同德遵循李常受弟兄的職事 充滿著一定要把主的恢復推向新的高潮的旺盛決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1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