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hristiani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回應S : 不符合人為操作? (笑) 我的原文是寫「結果」不符合人為操作,而不是說舊約裡看不出人為操作, 因為我亦指出舊約正典的編輯過程是幾派傳統間的衝突、妥協過程,詳參下。 你說的沒錯,是君權和神權的鬥爭 但你忽略的是,(歷史上)編輯聖經時,有權勢的是你所謂的君權這方, 而不是你所謂的神權這方 [我之前的區分是體制與體制外的,因為君權或體制(君王和祭司)那邊也講神 權,但跟體制外(先知)講的不太一樣] 或者說你忽略了一個更細緻的區分,P典(祭司)雖然強調神權統治, 但其實是體制、權勢這方的; E典和P典是衝突的兩派觀點,雖然好像都強調神權。 權勢階級的兩個傳統為:J典(大衛王朝這方),和 P典(祭司階級,利未支派一出生就保證這輩子有錢領、被尊敬、不愁吃穿), 君王和祭司其實是共生結構,是同黨的(例如大衛和所羅門都積極的想蓋 聖殿); 邊緣的是E典(反體制、不進入體制的先知), 卻是整體舊約的神學發展基調 例如說,出埃及記中,亞倫是P典傳統的代表(第一個祭司), 摩西是E典的代表(強調上帝的超越性;第一個先知), 照理來說,P典是你所謂的「神權領導階級」,但卻是最被負面陳述的 做個整理,E典、J典、P典其實是三種宗教觀點, E典強調超越神觀,反對任何的世俗化,可說是先知傳統, J典強調政治神或戰神,亦即將政治的成敗與雅威信仰掛勾,是君王傳統, P典強調聖殿禮儀崇拜,將雅威信仰與聖殿崇拜的興盛與否掛勾,是祭司傳統。 在被擄之前(大衛王朝晚期),是J典與P典傳統達到鼎盛的狀況, [就現在學界觀點,舊約正典編輯是從被擄之後開始的] 被擄之後,一些人經反省,重新回復E典的先知傳統,但這些人無論如何在猶 太社會中是邊緣化的。 在摩西五經中,J典和P典(權勢方)佔了大部分篇幅,但神學基調卻是E典, 這或許是當時編輯委員會的妥協之道,這點的確是人為的, [雖然已被擄,但君王/貴族派和祭司派的仍是強勢者,尤其是祭司派] 但其歷史效果卻絕對不是人所能想到的, 因為猶太信仰若仍持守政治及聖殿路線來證成自己,則猶太信仰不可能保存至今, (畢竟王朝再興無望和聖殿一再被毀)並有今日蓬勃發展的空間(D典代表的律法 或經學傳統)。 在猶太學中,被擄之後才是現代所謂猶太文化的開始,而不是之前王朝和 聖殿崇拜鼎盛的時期; 有保存及發展猶太文化、宗教能力的要素更多是E典或D典的傳統, 而更少是J典及P典(不是沒有)。 這是從歷史結果來看出妥協的成品卻造成意想不到的宗教後果。 就信仰者角度,會說這是聖靈的運作;就唯物論批評者而言,可以說這是巧合。 基本上我只有回應你第一句話,其他部分,因為我們閱讀時的前設、出發點有差距, 暫不處理。 2.回應A a. : 那其他所謂體制內的世俗經典,留下來何用? 雖然是體制內的,但編入正典內,當然就不會是世俗經典啦 問題在於他們原先的政治用意(J典)、人為的宗教用意(P典)卻被轉化了 例如說,官史再怎麼講他想引發的政治用意,只要再加上一個小註腳, 反過來就變成對原來政治含意的諷刺 而J典和P典亦不是完全世俗化的, 他們的用意只是想要「本土化」或「普世化」, 問題在於過與不及上面。 E典也可以是另一種過於極端的傳統:這位上帝似乎完全不管人事生活了 舊約正典裡包含了各種觀點,就信仰的角度言, 這正是上帝利用人的限制去啟示他自己的方式。 而各種衝突觀點其實會生出一些全新的、更整全的觀點, 這是黑格爾的辯證邏輯。 b. : 又早期基督教會那種符合人為操作的正典選編,又該怎麼說呢? : 我覺得真正有趣的是這幾點。 新約正典相對於希伯來聖經(舊約)是另一個故事了,暫時不適宜深入。 我先跳出來,再迂迴談一點我對新約正典的看法。 綜觀二位所言,宗教進化/唯物史觀對正典的批評不外兩種, 一是將宗教經典的神聖性還原到其政治社會環境、動機,所謂的人為操作; 二是強調宗教經典可還原為其他宗教經典或元素的拼湊產物。 第一種批評是蠻難站得住腳,因為我們在宗教經典(這裡鎖定的是 舊約和新約)中可以找到太多出於真誠的宗教情感的段落, 批評者頂多可以進一步說這些宗教情感其實出於錯誤的情感(Freud) 或思路(費爾巴哈)[二者可統稱為心理學還原], 但亦不能由此而支持政治社會還原。 而從宗教現象學角度,無論那些宗教情感能否還原為其他心理運作, 但我們能觀察到的宗教情感就是長這樣, 除非我們否定宗教情感的一切意義,而放棄對宗教情感的宗教意義探究。 第二種批評或許可以如S強調的有一些蛛絲馬跡, 第一個回應是,那些蛛絲馬跡的臆測性其實仍是很高的, 故頂多我們承認有這種可能,卻不能說這就是確定的事實。 第二,即便我們假設這個可能為事實,但事實上最後發展成的猶太教與 上古那些所謂被他偷學的宗教,其間差距實在太大, 猶太教的學也是一種具創意的學,而宗教本來就是一種統合的思維, 或者我們用「普遍啟示」這講法,也可以用「集體潛意識」概念, 上帝的啟示本來就散佈在諸原始文化中, 而重點是,舊約正典最後形成一個嶄新的獨特信仰, 正典的編輯過程,起碼就猶太人而言,是上帝啟示的最終完成過程。 當然就基督徒來說,要加上新約才會完整:p 對於新約的回應,基本上與以上回應兩種批評的原則類同。 關鍵在於,最後編輯成的整體的神聖性, 而不是只停在拆成部分後找到的衝突、人為成分; 上帝的啟示本來就是透過人的有限方式進行(俯就論), 故在正典中找到人的有限成分是很正常的, 問題是,一個宗教徒讀其宗教經典是讀整體(所謂「以經解經」原則) 而不是如研究者、批評者只讀部分,並只停在部分 簡略回應如上,疏漏、不清晰處難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105.183 ※ 編輯: theologe 來自: 59.105.105.183 (01/06 05:46)
doomwing:大推阿~真可惜現在沒有人可以M 218.175.186.33 01/06 06:43
※ 編輯: theologe 來自: 59.105.105.183 (01/06 07:43) ※ 編輯: theologe 來自: 59.105.105.183 (01/06 12:44)
strongshort:真有趣 我開始懷念起之前回你文章的뼠 219.84.125.52 01/06 21:55
strongshort:樂趣 可惜我的回文在這沒人有興趣 219.84.125.52 01/06 22:00
strongshort:就不需要把時間浪費下去 219.84.125.52 01/06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