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omp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是從1999年7月號的0與1 byte裡找到的笑話,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那篇文章... ******************************************************************** 文章名稱:徹底推翻你的思維 -- 量子電腦(上) 作者:胡嘉璽 (因為沒註明原作者,也沒說是編譯,所以假設就是作者本人) Page 80: (前略) 我們常常在電腦雜誌上看到所謂的"0.25次微米 製程","0.18次微米製程".何謂"次微米"?其數字又 是代表了什麼? 事實上,這些數字及單位都是都是製 作微處理器中最重要的資料.簡單來說,所謂的0.18 次微米,就表示在這顆微處理器中,兩條線路之間的距 離為0.18次微米,而一次微米就是10-9米,可見兩條線 路之間的距離,比一個細菌大不了多少,這也難怪在微 處理機製造過程中,必須在所謂的無塵室中,以免一個 灰塵掉在兩條線路中,造成短路. 根據微處理機設計的基本原理,如果希望一顆微處理器 的速度加快,最快速而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同樣大小的 體積中塞入更多的電晶體.從上面的例子來看,如果製程 中的線路距離越短,表示能塞入的電晶體更多. 縮小製程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每個電晶體之間的距離 都縮短了,因此不需要太高的電壓就能讓兩個電晶體間 產生不同的電位差,用的電壓小,產生的熱量也小,就不 會發生電子游離現象(參見附文)了. ******************************************************************* 註:如果看不懂,這裡說明一下,沒有次微米這種單位, 一微米是10^(-6)米,製程低於一微米的稱為次微米, 這位作者完全沒有物理和積體電路方面的背景,所以 所有"微米"都寫次微米,還把換算寫錯了,這絕對不 是筆誤. 這篇文章另外對"量子力學"有非常"精闢"的見解,各位如果 學過量物,不妨也去看一下. -- ※ Origin: 鳥窩 (BirdNest.infoX.Net) ◆ From: user.hga.com.tw > -------------------------------------------------------------------------- <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Ti), 看板: CompBook 標 題: Re: 9月號0&1 byte的笑話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Tue Jul 13 22:59:00 1999) 轉信站: Ptt!news.ntu!ctu-gate!news.nctu!newsfeed.nthu!news.cs.nthu!maple 英文 Byte 已經停刊 目前只保留 www.byte.com 停刊這件事在美國電腦界是相當大的消息 DDJ 的 Editorial 也討論過這件事 Byte 是相當有份量的媒體 只是不曉得現在的 0 & 1 是拿哪裡的稿子刊登 感覺上整體水準下降太多了 實在下降太多了 如果 Acer 真的有心做軟體與技術的話 好好把旗下的電腦雜誌弄的像樣些 目前的情況太讓人失望了 ※ 引述《[email protected] (超弦上的兔子)》之銘言: > 這是從1999年7月號的0與1 byte裡找到的笑話, >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那篇文章... > ******************************************************************** > 文章名稱:徹底推翻你的思維 -- 量子電腦(上) > 作者:胡嘉璽 (因為沒註明原作者,也沒說是編譯,所以假設就是作者本人) > Page 80: > (前略) > 一微米是10^(-6)米,製程低於一微米的稱為次微米, > 這位作者完全沒有物理和積體電路方面的背景,所以 > 所有"微米"都寫次微米,還把換算寫錯了,這絕對不 > 是筆誤. > 這篇文章另外對"量子力學"有非常"精闢"的見解,各位如果 > 學過量物,不妨也去看一下. -- ※ Origin: 楓橋驛站<bbs.cs.nthu.edu.tw> ◆ From: h226.s253.ts3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