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onfucian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石碏大義滅親(隱公三年、四年)── 讓自然本能服從於道義   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1﹐曰莊姜2﹐美而無子﹐衛人所 為賦《碩人》也3。又娶於陳1﹐曰厲媯(5)。生孝伯﹐早死。其娣戴 媯﹐生桓公﹐莊姜以為己子。 公於州吁﹐嬖人之於也1﹐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 石碏諫曰3﹔“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淫、 泆(10)﹐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若 猶未也﹐階之為禍(11)”。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12)﹐降而不憾”﹐憾而 能□者(14)﹐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 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 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15)。君人者(16)﹐將禍是務去﹐而 速之﹐無乃不可乎即”弗聽。其子厚與州吁遊﹐禁之﹐不可。桓 公立﹐乃老(18)。(以上隱公三年)      四年春﹐衛州吁弒桓公而立。…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問定君於石子。石子曰﹔“王覲為可(21)。”曰:“何以得覲﹖”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陳、衛方睦﹐若朝陳 使請(22)﹐必可得也。”厚從州吁如陳”。石蠟使告於陳曰﹕‘衛國褊小 (24),老夫耄矣(25)“﹐無能峞摩f4碩□蘇擼□顛憊丫□□壹賜賈□﹗? 陳人執之﹐而請□於衛(26).九月﹐衛人使右宰醜□殺州吁於濮、石 臘使其宰孺羊肩□殺石厚於陳(27).   君子曰﹕“石臘﹐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28).‘大義滅親’﹐其 是之謂乎﹗” 【注釋】    (1)初﹕當初﹐從前。故事開頭時用語。(2)鄭武公﹕春秋時諸侯國鄭國(在今河南新鄭)國君﹐姓姬﹐名掘突﹐武為謚號。申﹕諸侯國名﹐在今河南南陽﹐姜姓。(3)武姜﹕武謚鄭武公謚號﹐姜謚娘家姓。(4)莊公﹕即鄭莊公。共(gong)叔段﹕共是國名﹐叔為兄弟排行居後﹐段是名。(5)□(wu)生﹕逆生﹐倒生﹐即難產。(6)惡(wu)﹕不喜歡。(7)亟(qi)﹕多次屢次。(8)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虎牢關。(9)巖邑﹕險要地城邑。(10)虢(guo)叔﹕東虢國國君。(11)佗﹕同“他”。唯命﹕“唯命是從”地省略。(12)京﹕鄭國邑名﹐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13)祭(zhai)仲﹕鄭國大夫﹐字足。(14)雉﹕古時建築計量單位﹐長三丈﹐高一丈。(15)參﹕同“三”。國﹕國都。(16)堪﹕經受得起。(17)焉﹕哪裡。辟﹕同“避”。(18)何厭之有﹕有何厭。厭﹕滿足。(19)所﹕安置﹐處理。(20)圖﹕課﹐治。(21)斃﹕僕倒﹐倒下去。(22)鄙﹕邊境上得邑。貳於己﹕同時屬於莊公和自己。(23)公子呂﹕鄭國大夫﹐字子封。(24)若之何﹕對他怎麼辦。(25)庸﹕用。(26)廩延﹕鄭國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27)暱﹕親近。(28)完﹕修繕。聚﹕積聚。(29)繕﹕修整。甲﹕鎧甲。兵﹕武器。具﹕備齊。卒﹕步兵。乘(sheng)﹕兵車。(30)夫人﹕指武姜。啟之﹕為他打開城門。(31)帥﹕率領。乘﹕一車四馬為一乘。車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32)鄢﹕鄭國邑名﹐在陵境內.(33)五月辛醜:五月二十三日.古人記日用天幹和地支搭配.(34)城穎西北。(35)黃泉﹕黃土下的泉水。這裡指墓穴。(36)穎考叔﹕鄭國大夫。穎谷﹕鄭國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封人﹕管理邊界的官。(37)舍肉﹕把肉放在旁邊不吃。(38)羲﹕調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肉。(39)遺(wei)﹕贈送。(40)繄(yi)﹕語氣助詞。沒有實義。(41)闕﹕同“掘”﹐挖。(42)隧﹕地道。這裡的意思是挖隧道。(43)賦﹕指作詩。(44)融融﹕快樂自得的樣子。(45)泄泄(yi)﹕快樂舒暢的樣子。(46)君子﹕作者地托。《左傳》作者常用這種方式發表評論。(47)施(yi)﹕延及﹐擴展。(48)這兩句詩出自《詩‧大雅‧既醉》。匱﹕窮盡。錫﹕同“賜”﹐給予。 【注釋】 1衛﹕諸侯國名﹐姬姓﹐在今河南淇縣、滑縣一帶。齊﹕諸侯國名﹐姜 姓﹐在今山東臨淄一帶。東宮﹕指太子。得臣﹕齊莊公的太子。2莊姜﹕ 衛莊公的妻子、莊是丈夫謚號﹐姜是娘家的姓。3《碩人》﹕《詩‧衛 風》中讚美莊妻的詩。4陳﹕諸侯國名﹐媯姓﹐在今河南開封以東﹐安 徽毫縣以北。5厲媯(gui):衛莊公夫人。(6)娣﹕妹妹。戴媯﹕隨歷 媯出嫁的妹妹。(7)嬖(bi)人﹕低賤而受寵的人。這裡指寵妾。(8) 石碏(que):衛國大夫。(9)納﹕人。邪﹕邪道。(10)泆(yi)﹕放縱 (11)階﹕階梯。這裡的意思是引誘。(12)降﹕指地位下降。(13)憾﹕恨。 (14)眕(zhen)﹕克制。 (15)速禍﹕使災禍很快到來。(16)君人者﹕為 人之君者。(17)無乃﹕恐怕﹐大概。(18)老:告老退休。(19)和其民: 使其民眾安定和睦。(20)定君﹔安定君位。石子﹕指石碏。(21)覲﹕諸 侯朝見天子。(22)朝陳:朝見陳桓公。使請﹕求陳鎮公向周王請求。 (23)如:往﹐去到。(24)褊(biao)小:狹小。(25)耄(mao)﹕年老。 八、九十歲叫耄。(26)□(li):前來。(27)右宰﹕官名。醜﹕人名。濮﹕ 陳國地名。(28)宰:家臣。孺(niu)羊肩:人名。(29)與:參與﹐一起。 【譯文】 衛莊公娶了齊國太子得臣的妹妹為妻﹐名叫莊姜。莊姜長得 很美﹐但沒有生孩子﹐衛國人給她作了一首詩叫《碩人》。後來衛 莊公又娶了一個陳國女子﹐名叫厲媯。厲媯生下孝伯﹐孝伯早死。 厲仍隨嫁的妹妹戴媯生了衛桓公。莊姜把櫃公當作自己的兒子對待。      公子州吁是莊公寵妾的兒子﹐受到莊公寵愛﹐喜好武事﹐莊 公子加禁止。莊姜則討厭州吁。大夫石碏勸莊公說﹕“我聽說疼愛 孩子應當用正道去教導他﹐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驕橫、奢侈、淫 亂、放縱是導致邪惡的原因。這四種惡習的產生﹐是給他的寵愛 和俸祿過了頭。如果想立州吁為太子﹐就確定下來﹔如果定不下 來﹐就會釀成禍亂。受寵而不驕橫﹐驕橫而能安於下位﹐地位在 下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很少的。況且低賤妨害高貴﹐ 年輕欺凌年長﹐疏遠離間親近﹐新人離間舊人﹐弱小壓迫強大﹐淫 亂破壞道義﹐這是六件背離道理的事。國君仁義﹐臣下恭行﹐為 父慈愛﹐為子孝順﹐為兄愛護﹐為弟恭敬﹐這是六件順理的事。背 離順理的事而效法違理的事﹐這就是很快會招致禍害的原因。作 為統治民眾的君主﹐應當盡力除掉禍害﹐而現在卻加速禍害的到 來﹐這大概是不行的吧﹖”衛莊公不聽勸告。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 吁交往﹐石碏禁止﹐但禁止不住。到衛桓公當國君時﹐石碏就告 老退休了。   魯隱公四年的春天﹐衛國的州吁殺了衛桓公﹐自己當上了國君。   州吁無法安定衛國的民心﹐於是石厚便向石碏請教安定君位 的方法。石碏說“能朝見周天子﹐君位就能安定了。”石厚問﹔ “怎麼才能朝見周天子呢﹖”石能答道“陳桓公現在正受周天子寵 信﹐陳國和衛國的關系又和睦﹐如果去朝見陳桓公﹐求他向周天 子請命﹐就一定能辦到。”石厚跟隨州吁去到陳國。石碏派人告訴 陳國說﹔“衛國筏N較列。□夷曇屠下□□揮惺裁醋魑□恕@吹哪? 兩個人正是殺害我們國君的兇手﹐敢請趁機設法處置他們。”陳國 人將州吁和石厚抓住﹐並到衛國請人來處置。這年九月﹐衛國派 遣右宰醜前去﹐在濮地殺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懦羊肩前 去﹐在陳國殺了石厚。   君子說﹔“石碏真是一位純粹正直的巨子。他痛恨州吁﹐把石厚也一起殺了。‘大義滅親’﹐大概就是說的這種事情吧﹗” 【讀解】 有句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這意思是說﹐猛虎性情雖然兇 殘﹐但依然要恪守親情的界限﹔兇殘是對外。而對自己的親生骨 肉﹐卻以慈愛之心相待﹐絕不可能將其化為腹中餐。 愛 老虎這樣做﹐是動物的天性﹐沒什麼可說的。對人而言﹐人 做事也要按天性﹐親情是人之天性所不能免的﹐父母兒女之間的 親情﹐是自然的法則。世上哪有不疼愛自己親生骨肉的父母呢﹖如 果說人性這東西也存在的話﹐父母兒女間的親情就應當屬於人性 之列﹔如果說人性是永恆的話﹐這種親情也是永恆的﹐否則﹐便 是喪失了人性﹐喪失了天良﹐就不應當再冠之以“人”這個稱呼了。   在另一方面﹐人作為超越了動物本能的有思想、有理性的存 在﹐又不能完全憑本性、天性、本能行事﹔還得要服從社會的法 則。道德倫理的法則﹐理性的法則。自然的法則還得要服從社會 的、道德的、理性的法則。如果沒有這一個方面﹐人也就與其他 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了。   這樣一來﹐天性和自然法則往往要同社會的、道德的、理性 的法則發生沖突﹐並且經常是不可避免的﹔必須面對的、必須作 出選擇。所謂“大義滅親”﹐正是這種沖突的體現﹐是選擇讓天性 服從社會、道德、理性法則的結果。   要做到這一點﹐要有很高的革命覺悟和革命自覺性﹔要有很 高的道德修養和很強的理性力量。大多數人都難以做到﹐否則﹐大 義滅親就不是值得稱讚的一種高尚美德了。人們大多難以割舍親 情﹐難以脫出天性這條強大的紐帶﹐常常寧可讓社會、道德、理 性法則屈從於天性和自然法則。這樣﹐像石碏那樣的人﹐就顯出 了與眾不同﹐顯出了偉大和高尚﹐讓人景仰。   不過﹐能夠大義滅親是一回事﹐固然可敬﹐而對那個“義”還得講究。就是說﹐“義”所代表的東西﹐要值得人們為之付出滅親 的代價。在古時﹐臣軾君、子殺父、妻害夫﹐都是大逆不道的 “大不義”。國君是上天之子﹐體現了上天和神明的意志﹐是小民 百姓最初的父母﹐怎麼可以隨隨便便冒犯甚至殺害呢﹖這罪過比 殺害自己的親生父母還要大﹐真稱得上是“彌天大罪”。在這種情 況下的滅親是理所當然的正義之舉﹐可歌可頌。   “義”本身的內容是隨著時代、觀念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過 去的為合乎“義”的東西﹐今天未必合乎“義”。我們總是站在今天的立場上來決定對“義”的取舍﹐從而在行動上作出選擇。 -- 紗雲拭皎月﹐月色益鮮潔。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166.111.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