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e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漫談唱片工業 (The Music Industry): 唱片業,既然名為唱片 "工業",那就與工業脫離不了關係. 唱片的生產流程,舉凡創意,製作,編曲,混音,後製,輸出,包裝,行銷,宣傳, 通路,販售,每道環節都如同一般傳統工業一樣,得依賴許多專業的技術人員, 以及專業的機械與生產設備. 以工廠為例,一間食品工廠要開發銷售一種零食, 必須經過許多研發人員的研究,創意,精心研究每一種食材與調味料, 再經由工廠裡的許多機械設備來製作,包裝,最後行銷宣傳舖貨販售. 流入消費者手中. 唱片工業亦同,每張唱片的生產販售,亦是經由許多音樂人集思廣益, 收集參考許多音樂型態與創作者的創意,再經由專業的編曲師,混音師, 錄音工程師以及專業的音源機,合成鍵盤,取樣設備,混音錄音設備, 聲音訊號處理設備,各是各樣的效果處裡器與前後級,後製技術, 平面封面,包裝設計,版前處理,印刷,壓片,射出,CD 封裝, 文案,文宣,公關,業務,通路商,銷售點,再到消費者的手上. 再論生產設備: 既名為工業,一般工業與唱片工業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 1.兩者皆需要許多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從事生產,製作,研發的工作 2.兩者皆需要許多的生產設備做輔助 而成品的好壞,則取決於技術人員的研發能力與生產設備的品質掌控. 這就如高價的專業雷射印表機所輸出的成品, 自然會比廉價的家用噴墨印表機印出來的圖案還要漂亮. (廢話) 相對的,高級的專業音源/混音/錄音/設備,能做出來的音質, 自然也會比廉價的電子琴+麥克風+音效卡來的好. (又是廢話) 不過,設備是死的,需要人去操作設定運用, 沒有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縱使有再好的生產設備也是枉然. 反之,優秀的專業人才不一定需要高檔昂貴的生產設備才能工作. 就好比許多樂手,光靠一把吉他,一台鋼琴加一支麥克風, 不需要任何昂貴的錄音設備 or 就能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 (進錄音室,過編曲師之手,只是錦上添花,好還要求更好) (有實力的樂手就算作 Unplugged 的 Live 演出也能做的很屌) 而一些音樂製作人/音樂總監空有百萬級設備, 卻得靠著竊取改編業餘創作人投稿的佳作,才能作出好作品. 那麼,專業設備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又,到底是必要還是非必要呢? 我只能說,因人而異..... 就如好的 DJ, 你給他任何款式的唱盤 or Mixer 他也能把場子做的很 High 菜鳥,你就算給他 CDJ1000+DJM 600 他拍子還是會對不準. So.....設備這種東西是看人用的...... 一個鍵盤高手就算給他 25 鍵的 Oxygen 8,他還是彈的出貝多芬的曲子 一個完全不會彈琴的人,就算買了 Motif 也不會變成高手 專業的設備,應該是給有需要並且能妥善運用的專業人士所使用的, 若是非專業的人,就算給他再好的器材也沒辦法用,只是浪費.... 以上.............. -- 這就是為什麼 DTM 一直強調 "不是專業人士就不要去買專業設備" 的理由吧.... 因為有了專業設備你不一定就能成為專業人士 就如同買了黑膠,唱盤跟 Mixer 並不代表你就能去舞廳當 DJ 一樣的道理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djpilifire 來自: 61.230.53.162 (11/19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