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外蒙獨立,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有錯, 最根本的原因是那時候中國太弱, 沒有實力,一切都是扯談. 中蘇(俄)兩國政府外蒙古問題的幾次交涉 1860年《中俄北京續增條約》的簽定﹐不僅割讓了大片的中國領土﹐ 而且強行規定了中俄西部邊界走向﹐這為沙俄進一步侵略中國西北地區創 造了條約依據﹐成為分裂外蒙古地區的一個隱患。此外,這兩個條約還使得 俄國在蒙古地區獲得了一系列的特權。條約規定俄羅斯在蒙古地區享有免 稅和自由貿易特權﹐俄羅斯可以在蒙古地區增設領事館(條約簽定以後﹐ 沙俄立即任命派遣傅巴爾伊經為駐庫倫首任領事﹐修建庫倫領事館﹐直接 指揮和操縱沙俄在外蒙古地區的活動)﹐以及沙俄在蒙古地區享有領事裁 判權等內容。1861年﹐尼古拉一世主持阿穆爾委員會在討論俄國對蒙古和 滿洲的政策時認為﹕進軍滿蒙將使歐洲列強加緊對中國其他部分的瓜分﹐ 從而迫使俄國不得不同遠比中國危險的歐洲近鄰打交道﹐因此武裝佔領並 不是上策。次年﹐阿穆爾委員會指出﹕“為了俄國的政治和商業利益﹐以 及廣闊的陸地邊疆的安全...一旦清帝國覆滅﹐我們的一切活動應能使蒙古 和滿洲組成獨立的領地為目的。”由此確定了要對蒙古實行以和平方式為 主的征服政策﹐逐漸使這一地區實現在俄國保護之下的獨立。 沙俄政府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不斷從各個方面加緊對外蒙古的滲 透﹕在經濟上不僅進行貿易壟斷﹐而且得到了修建鐵路﹐開采礦山﹐設立 工廠﹐進行稅收等一系列特權﹔通過《伊犁條約》獲得了在科布多和烏裡 雅蘇台設立領事的權益(1881年)﹔在第一次日俄密約中﹐將外蒙古劃入俄 國的勢力范圍(1907年)﹔拉攏喇嘛上層人士﹐使俄國的勢力和影響在蒙古 地區迅速增長。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中華民國的建立﹐ 標志著中國從此結束了封建統治時代。然而在一個封建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中華民國﹐不可能有著強大的政治力量。因此中國不久就進入了混亂的軍 閥割據時代。外蒙古的獨立活動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的。 1911年﹐武昌起義獲得成功﹐引發了一系列反應。中國各省紛紛響應﹐ 宣布獨立﹐擺脫清政府的統治。在清政府統治末期﹐針對俄國在外蒙古活 動頻繁﹐勢力不斷擴張的情況﹐為了鞏固邊防﹐清朝決定在蒙古地區推行 新政﹐以求遏止俄國勢力的南下。但是改革和新政的措施首先觸及到了外 蒙一些民族宗教上層的特權和利益﹐因此遭到抵制。俄國見有機可乘﹐便 從誘惑和煽動外蒙古王公活佛入手﹐策動外蒙獨立﹐並驅逐清朝庫倫辦事 處大臣。外蒙古雖然同中國其它各省一樣﹐都是在上層統治者帶領下宣布 獨立。然而不同的是﹐處心積慮要瓜分中國的沙俄﹐經過多年的經營、分 化、瓦解﹐已在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完全操縱了外蒙古。當武昌起義 後宣布獨立的中國各省開始為重新統一、建立中華民國而開展各種政治活 動的時候﹐外蒙古脫離了這一進程﹐開始宣布獨立建國。事實上﹐外蒙古 成為沙俄的保護國。 中華民國的政權由孫中山轉到袁世凱的手中後﹐開始了與沙俄的談判﹐ 這是中俄之間就外蒙古問題進行的第一次交涉。談判自1912年11月底開始, 直至1913年11月5日﹐中俄雙方在北京簽署了中俄《聲明文件》﹐內容主要 包含俄國承認中國在外蒙古之宗主權以及中國承認外蒙古之自治。中俄雙 方又進一步在1915年簽定了《中俄蒙協約》﹐對《聲明文件》的內容作出 了具體規定。這一協約的簽定﹐從表面上看外蒙由獨立改為自治﹐中國爭 的了對外蒙古的宗主權﹐但是由於外蒙古的財政﹐法律訴訟﹐軍事等均掌 握在沙俄的手中﹐同時協約又賦予外蒙與外國締結工商業條約的權利。這 些情況使得協約中中俄兩國均不幹涉外蒙內政的條款形同虛設。但是客觀 地講﹐在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無論是政治力量還是軍事實力都比較弱小﹐且 國內軍閥割據的情況下通過談判達成這種結果﹐至少從表面上維護了國家 領土的完整性。 1918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徹底推翻。由沙俄扶植的 博克多格根“自治政府”不但失去了以往沙俄的支持﹐更面對蘇俄紅軍不 斷向西伯利亞挺進的危脅。1918年5月﹐外蒙古外交大臣與都護使陳毅會 晤﹐議定北京政府派兵進駐外蒙。9,10月間﹐中國軍隊進駐庫倫。同年8 月﹐陳毅與外蒙王公喇嘛進行了談判﹐初步達成了取消外蒙自治的協議﹐ 並擬訂《外蒙取消自制後中央待遇外蒙及善後條例》。10月主掌中國政局 的段祺瑞政府任命的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司令徐樹錚抵達庫倫﹐接替了 當時正與外蒙古進行談判的陳毅﹐徐樹錚改變陳毅的懷柔政策﹐將撤治條 例簡化為八條﹐並強令外蒙王公喇嘛接受﹐並最終達成了外蒙撤治﹐外蒙 古重新徹底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但是﹐徐樹錚所采取的強硬政策卻使中國 失去了外蒙古上層王公的人心﹐為蒙古後來的分離埋下了禍根。1920年﹐ 直皖戰爭爆發﹐皖系軍閥段祺瑞下台﹐徐樹錚因受通緝而外逃﹐進駐外蒙 的中國軍隊軍心不穩﹐外蒙古也處於混亂狀態。此時﹐被蘇俄紅軍趕到外 蒙古的沙俄恩琴白匪勾結外蒙古上層王公﹐向中國駐軍發難。中國駐軍寡 不敵眾﹐被迫撤離庫倫﹐一部分返回內地﹐一部分轉移到買賣城﹐準備再 戰。 此時﹐十月革命的影響波及到了外蒙古。貧苦牧民出身的蘇黑巴托爾 和喬巴山組建了蒙古的共產黨組織-蒙古人民黨。1921年﹐蒙古人民黨的 軍隊在蘇俄的大量武器裝備援助下﹐開始向買賣城的中國軍隊進攻。中國 軍隊因麻痹輕敵﹐不幸戰敗﹐被迫撤出買賣城。從此中國軍隊再沒有進入 外蒙古。 1921年3月19日﹐蒙古人民黨領導的“蒙古臨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了。 這與在庫倫的蒙古上層王公和恩琴匪幫形成了對立。由於實力相差懸殊﹐ 蒙古人民黨決定邀請蘇聯紅軍入蒙參戰。1921年5月﹐蘇聯紅軍進入外蒙古﹐ 在買賣城外打敗了恩琴匪幫﹐隨即於7月佔領了庫倫。 7月11日﹐蒙古上層 王公與蒙古人民黨共同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外蒙古再次宣布獨立。 外蒙古宣布“獨立”和建立“蒙古國”的消息傳到內地後﹐引起各界 的強烈反應﹐但是無論是北京政府的曹錕和吳佩孚還是位於東北的張作霖 都因內戰原因而不願出兵外蒙。作為一種外交形式﹐北京政府發布了一份 措詞嚴厲的聲明﹐譴責外蒙古企圖分裂中華民國的行徑﹐不承認外蒙古的 “獨立”。 自此蘇聯紅軍就一直駐留在外蒙古。這期間﹐那些在蘇俄控制下被剝 奪了權力的蒙古上層王公開始醒悟﹐後悔背叛中國的行為﹐紛紛逃到中國 要求發兵收回蒙古主權﹐趕走俄國人。但是蘇聯不斷增加駐蒙軍隊規模﹐ 阻撓中國收回外蒙古主權的行動。從此﹐外蒙古在蘇黑巴托爾和喬巴山領 導下﹐逐步推行蘇維埃制度﹐也因此與中國逐漸拉開了距離。 1923-1924年間﹐中蘇就恢復外交關系進行了談判﹐外蒙古問題成為這 次談判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也是中國與蘇俄政府間就外蒙問題的第二次交 涉。談判幾經反復﹐於1924年5月31日簽定《中蘇協定》﹐規定外蒙古主權 屬於中國﹐蘇俄將在第二年將蘇俄紅軍撤出外蒙。這一協定雖然明確指出蒙 古為中國的一部分﹐但是並沒有廢除承認外蒙古為獨立國家﹐同意蘇軍駐紮 外蒙的《蘇蒙條約》﹐使得問題仍然沒能夠得到最終解決。蘇聯紅軍實際也 並沒有遵守協定如期撤軍﹐甚至在外蒙局勢出現異常時再度向外蒙古增兵﹐ 中國軍隊也因此於29年與蘇俄紅軍發生小規模的沖突。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國的注意力主要集中於抗日當中﹐外蒙古的 問題暫時被擱置下來﹐直至1945年的中蘇談判中﹐兩國第三次就外蒙古主權歸 屬問題進行了談判。 早在1945年2月關於結束二戰的雅爾塔會議中﹐﹐美、英為爭取蘇聯參加 對日作戰﹐從而減少自己的損失﹐不惜出賣中國利益﹐答應了蘇聯的要求﹐接 受外蒙古的現狀﹐即承認並要求中國政府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這筆交易 實際上是在羅斯福和斯大林之間進行的。因此在中蘇談判中﹐蔣介石政府得不 到美國的支持﹐又面對斯大林的壓力﹐因此在外蒙主權問題上作出了巨大的讓 步。1945年8月16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定﹐在條約中指出“茲因外蒙 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之願望﹐中國政府聲明於日本戰敗後﹐如外蒙古人民 投票証實此項願望﹐中國當承認外蒙之獨立”。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正 式發布了外蒙古獨立的文告﹕外蒙古人民於民國34年10月20日舉行公民投票﹐ 中央曾派內政部次長雷法章前往觀察。近據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務人員之報告公 民投票結果﹐已証實外蒙古人民讚成獨立。茲照國防最高委員會之審議﹐決定 承認外蒙古之獨立”。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在與蘇聯談判簽訂《中蘇友 好互助同盟條約》的過程中﹐為了得到蘇聯的使蘇聯承擔防務義務和獲得蘇聯 的經濟援助﹐同時也由於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和斯大林強硬的立場﹐使新中國 的領導人不得不放棄討論黑龍江以北的土地、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土地和外蒙古 問題﹐最終在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時﹐承認了“蒙古人民共 和國”。 1953年赫魯曉夫上台後﹐決定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系﹐開始著手與中國 解決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通過談判﹐蘇聯歸還了旅大軍港﹐歸還了東北 鐵路的管理權。但是當周恩來提出蒙古問題時﹐赫魯曉夫表示了拒絕的態度。 隨即蒙古采取行動﹐與中國交換地圖﹐舉行談判﹐劃定邊界。自此外蒙獨立成 為不可改變的現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2.6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