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簡體繁體的問題 我建議大家去椰林中國文學版精華區 看大陸學者彭小明寫的文章 德文改革和漢字改革隨想 我覺得非常中肯又有道理 不能隨意轉貼過來,我貼一點點跟教育有關的 其它的請自己去看 ◇ 簡化不符合教育規律 (上略) 台灣沒有推行簡化字,卻基本沒有文盲。這一對比告訴我們,學校教育中多若 干筆划沒有根本影響。決定性的問題是國家撥出的教育經費(保証師資和校舍)、 不分階級出身的全面義務教育和沒有頻繁政治運動折騰的教育環境。 抱怨漢字難學難記最厲害的是中國下層社會幼年失學的文盲和半路出家學習漢 語的外國人。他們都是錯過了學齡而要學習漢字,所以叫苦不迭。瞿秋白、吳玉章 當年面臨的多半是中國的城鄉貧民、蘇聯遠東地區的華工和蘇共的對華聯絡干部。 所以容易得出廢止漢字的結論。 (中略) 在海外中文教學中有一種反映,學生在簡繁共存的時候,傾向簡化字。是的。 筆划簡單。但是筆划簡單只是減省了若干書寫的勞作,兒童和文盲當然希望減少若 干筆划的描摹,所以造成錯覺。實際上一個字無論繁簡,它的音、形、義,都要通 過視覺、聽覺,發聲器官和大腦的理解反饋多次,才能建立記憶。字形,作為一個 整體的視覺圖像被傳輸,繁體字是一個視覺圖像單位,簡化字也是一個視覺圖像單 位。視線掃描的面積也是相同的字形方塊。簡化字的空白雖然多一些,可是視線掃 描并不能忽略這些空白,空白和筆划在傳輸信號意義上是同等信息量的信號。所以 簡化字和繁體字建立記憶的過程是一樣的。漢字不容易記憶的問題,簡化字并沒有 解決。學童少寫几個筆划,并不能加快對這個簡化字的記憶。反而倒造成了一種錯 覺,似乎簡化字有利于兒童教育和掃盲,這一錯覺應當破除。 根據這一經驗可知,簡化字和繁體字一樣也要同時記住音形義,十分有限的多 几筆和少几筆,對于適齡學童几乎一樣的容易,對于成年文盲几乎一樣的困難。簡 化字有什么好處?   或許簡化字節省了時間,方便了生產和生活?閱讀,繁體簡體一樣快。書寫呢 ?我們不妨做一個實驗。請兩個成年實驗者,一個來自中國大陸,一個來自台灣, 年齡相同,中學以上教育程度也相同。聽寫同一篇通俗的文稿。不要求書寫規范, 只要能看懂,能跟上朗讀的速度,象平常做筆記一樣。結果是几乎一樣快。為什么 ?主要是中國文化界早有一套約定俗成的“速記系統”(行書和草書則是它的高級 藝朮典范),它沒有確切規范,卻也世代相傳。中國大陸的簡化字很多是從這里選 出來的,被賦予了合法地位。在台灣民間社會它也長期傳承,可能摻雜了一些日本 簡化字罷了。兩岸知識分子閱讀、書寫几乎一樣快,簡化字有什么好處? (下略) 我不再貼了 不過他後面還是有很多很有道理的 我想請大家務必去看看 或是問問看板主可不可以轉過來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55.123.196
Eudraco:推 謝謝你告訴大家這篇文章! 推140.112.227.103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