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溫世仁投資5000萬美元,成立了『千鄉萬才』科技公司,計劃在大陸各地建立 『網路城鄉示範中心』,在西部培訓出1萬名電腦軟體人才。『千鄉萬才』計劃從2000年 在甘肅的黃羊川開始,2002年4月『黃羊川網路城鄉中心』建築工程開始動工。 溫世仁的目標是在大陸各地的窮鄉僻壤複製1000個黃羊川模式,而目前他已經在 56個鄉建起了這樣的『網路中心』。他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在西部培育的『軟體人才』 現在每月已能掙到一、兩千元人民幣。 溫世仁認為,台灣優勢在資訊科技的發達、台灣廠商的全球化佈局、運籌和商業 行銷能力、開放社會的創意。以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台灣比其他國家都高上數倍, 唯有利用這些優勢,才能建立台灣的價值,維持相對競爭力。 這個台灣平台必須是開放、有遠見、有創意的,因而就需要建立起相關的政策與措施。 包括了開放的兩岸經貿關係,國際市場與分工為導向的運籌,以及維持台灣創意而來的 寬闊的胸襟。在這樣的構思裡,台灣是與大陸一起成長的,並且為了大陸整體環境的 安定著想,台灣要協助大陸走出貧困,建立穩定發展的社會。 於是溫世仁提出援助大陸貧困農村的計劃,協助農村建立網路,以期打通市場, 為農村經濟找出路。 事實上,這幾個觀念也曾見諸國民黨執政時期的「文獻」裡。 亞太營運中心,即是以高雄港的深水港優勢,試圖打造一個大陸東南沿海商品 由台灣轉口的整體航運計劃。 如果台灣掌握大陸的出口轉運、工業與科技技術、國際市場、創意能力, 則台灣當然更有能力掌握大陸的經濟命脈,對台灣安全有利。 然而,亞太營運中心的整體規劃,就在「戒急用忍」政策下,胎死腹中。 甚至境外航運中心,也只是一個被綑綁的航運中心。 而高雄港在大陸深水港開闢完成後,已經失去優勢,世界排名直落至第七。 當二○一○年東亞國協與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區」的構想逐步完成, 台灣的邊緣化恐怕會難以扭轉。 這些年來,台商的出走大陸佈局,或遠至東南亞設廠,已經由製造業,擴大到電子業 、科技業,這不是台商放棄台灣,而是全球化佈局的一環,也是無可逆轉的趨勢。 台灣要做的,絕不是關起門來,而是用更大的胸襟,去迎接新趨勢的變化。 否則,台灣會被全球化的大潮流所淘汰。 以上摘自【2003.12.09 中國時報,中時社論】 -- 對於哥倫布而言 投資報酬率是無意義的 你如何去衡量發現一個新大陸的報酬率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