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法關系大事記 王朝暉 1964年1月27日﹐法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法同時發布聯合公報﹐內容是﹕“中 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系。兩國政府商定在3個月內 任命大使。”短短的兩句話﹐卻猶如“外交核爆炸”一樣在國際上引起了連鎖反應。 此後﹐西方國家紛紛效法法國﹐改變孤立中國立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3年9月11─17日﹐喬治‧蓬皮杜總統訪問中國。他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法國國家 元首﹐也是西方國家元首訪華第一人。訪問結束時發表《中法公報》﹐表達了兩國政 府進一步發展雙邊關系的共同願望。雙方商定﹐將研究發展經濟關系的現實可能性﹐ 以及在技術、工業等方面加強交流的問題。雙方決定簽訂海運協定﹐並加強航空運輸 方面的合作。雙方還談妥了遼陽化工項目﹐合同總金額達12億法郎。這是多年來中法 之間最大的一宗合同。 1975年5月12─18日﹐鄧小平副總理訪問法國。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正式訪問西方國 家。訪問期間﹐兩國決定成立經濟貿易混合委員會﹐商定兩國外長不定期地就重大國 際問題進行磋商。 1978年1月19─24日﹐雷蒙‧巴爾總理訪問中國。中法簽訂了科技合作協定。這是中 國同西方國家簽定的第一個科技合作協定。 1979年10月15─1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華國鋒訪問法國。這是中國總理首次訪問法國 ﹐其間兩國簽署了“關於1980年至1981年文化交流計劃”等文件。 1980年10月15─21日﹐瓦萊裡‧吉斯卡爾‧德斯坦總統訪問中國﹐同鄧小平等領導人 就國際重大問題和發展雙邊關系深入交換了意見。中法雙方商定兩國外交部官員進行 定期磋商﹐簽訂了關於設立領事機構的協議﹐決定兩國在上海和馬賽互設總領事館。 雙方還談論了在廣東建造大亞灣核電站項目問題。 1983年5月3─7日﹐弗朗索瓦‧密特朗總統訪問中國﹐同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主要就 雙邊關系和柬埔寨問題舉行了會談。密特朗表示﹐希望建立工業上的合作﹐中國可以 從法國獲得設備和投資﹐法國可以向中國轉讓技術。他還表示法國重視加強同中國在 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並進一步采取相應措施﹔法國今後的主要任務是使已 經達成的協議更加具體化﹐使雙方的合作更具有活力。訪問期間﹐中法簽署了關於核 電合作的備忘錄和廣播電視合作的議定書。 1984年5月30日─6月3日﹐趙紫陽總理訪問法國。兩國政府簽署了相互鼓勵和保護投 資協定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雙方還就合作建造大亞灣核電站和電訊合作項目達成原 則協議。 1986年6月16─19日﹐胡耀邦總書記訪問法國﹐就廣泛的國際問題和進一步發展兩國 友好關系深入交換了意見。 1987年11月7─12日﹐李先念主席訪問法國。這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法國。中 法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財政議定書。根據議定書﹐法國政府在1987年向中國提供總額 為6.4億法郎的混合貸款。 1989年6月18日﹐米歇爾‧羅卡爾總理在法國國民議會宣布凍結同中國的各級關系。 次日﹐法國外長在議會指出﹐這一“凍結”關系的決定“適用於軍事方面的一切合作 ”和“整個政治關系”。中法關系開始出現倒退。 1991年9月27日﹐法國政府宣布批準向台灣出售6艘“拉法耶特”護衛艦﹐金額20億美 元。另10艘由法國出售技術﹐讓台灣建造。16艘潛艇總金額約45億美元。9月28日﹐ 中國政府對此提出嚴厲抗議﹐要求法國遵守中法建交原則和國際關系準則﹐不向台灣 出售武器﹐不與台灣建立任何官方關系和進行任何官方接觸﹐並將法台關系嚴格限制 在民間經貿關系的范圍內。此次出售潛艇事件對兩國關系造成了嚴重損害。 1992年11月18日﹐法國達索等公司簽訂向台灣出售60架"幻影2000-5"戰鬥機合同﹐總 金額38億美元。後經中國政府多次警告無效﹐法國政府堅持批準這一軍售合同。 1992年12月23日﹐中國外交部要求法國在一個月之內關閉其駐廣州總領事館。中法政 治關系和經濟關系遭受重大打擊﹐進入嚴重困難時期。 1994年1月12日﹐中法發布聯合公報。雙方認為﹐中法兩國應在建交原則的基礎上﹐ 恢復傳統的友好合作關系。法國確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 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國政府承諾今後不批準法國企業參與武裝 台灣。中法兩國表示加強政治磋商﹐舉行定期會晤﹐發展兩國間的經貿合作。公報的 發表標志著法中關系翻過了困難的一頁﹐在政治上為法國企業界發展同中國的經貿合 作創造了新的有利條件。 1994年2月22─26日﹐莫諾裡參議長訪問中國。他此次訪華是為同中方進行對話、加 強相互了解﹐也是為巴拉迪爾總理來訪創造良好的氣氛。莫諾裡表示﹐隨著兩國關系 的改善﹐法中兩國議會和教育界的交流與合作將會得到發展﹐他將為此做出努力﹐並 希望法中關系中的困難時期盡快結束﹐使兩國關系恢復和諧氣氛。這次訪問表明﹐中 法關系已經走上了正常軌道。 1994年4月7─10日﹐愛德華‧巴拉迪爾總理訪華。雙方討論了在重要項目上的合作可 能性﹐並商定﹐雙方將保持高層互訪的勢頭﹐加強政治磋商﹐並確認雙方達成的兩國 外長、副外長等舉行定期會晤和磋商的諒解。巴拉迪爾總理高度評價了法中關系的重 要性﹐認為兩國合作的潛力很大。 1994年9月8─14日﹐江澤民主席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適逢中法建交35周年 ﹐又正處於世紀之交﹐可稱為中法關系史上意義深遠的一次訪問。訪法期間﹐江澤民 主席會見了法國總統密特朗、總理巴拉迪爾、法國參議院議長莫諾裡等法國領導人。 中法雙方一致同意面向21世紀﹐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持續穩定地發展雙邊關系。 雙方簽署了19個經貿合作的合同、協議和意向書﹐總金額達181億法郎。此外﹐中方 還提供了可供法方參與競爭投標的大型項目的名單。 1996年4月9─13日﹐李鵬總理訪問法國。訪問期間﹐他同希拉克總統和朱佩總理及法 國其他領導人就廣泛的問題進行了交談﹐並就國際形勢和雙邊關系等一系列問題達成 共識。中法兩國政府和企業界共簽訂合作項目13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向法國 購買3架A340空中客車飛機和30架A320空中客車飛機的協議與合同﹐協議總金額為 18.9億美元。 1997年3月25─31日﹐喬石委員長訪問法國﹐與希拉克總統及眾、參兩院議長等領導 人會見﹐談論了促進兩國間友好交流與合作的各個問題。此次訪問使中國全國人大與 法國議會間的友好合作得到強有力的推動。 1997年5月15─18日﹐雅克‧希拉克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法元首簽署聯合聲 明﹐決定中法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全面伙伴關系”。《聲明》指出﹕“中法兩國 應承前啟後﹐建立長期的全面伙伴關系﹐從而使中法關系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雙 方決定進一步密切合作﹐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支持在尊重多樣化和獨立的基礎上﹐ 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反對國際事務中任何進行支配的企圖﹐實 現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安全和均衡的世界。”這是自1964年以來中法關系中最重要 的文件。此外﹐中法還簽署了《環境保護合作協定》、《發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 》、《衛生和醫學科學合作協定》、《研究與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合作協定》等一系列 協定﹐承諾雙方在環保、和平利用核能、衛生、農畜業、利用外層空間等方面進行政 府間合作﹐法國保留駐香港總領館。雙方還簽署了中國預訂30架空客飛機框架協議﹐ 中國采購10架ATR飛機合同﹐以及100座級民用噴氣客機合作項目的框架協議。兩國在 金融領域的合作也進一步加強﹐一家法國保險公司和一家法國銀行將在中國開展業務 。 1998年4月6─7日﹐朱鎔基總理訪問法國。這是他當選總理後首次訪法﹐與法國總統 、總理、議會議長就國際問題與雙邊關系舉行會談。雙方對建立“全面伙伴關系”後 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感到滿意。希拉克總統表示讚賞中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中“負責 任、有勇氣”的態度﹐承諾人民幣不貶值﹐使危機免於進一步的惡化。他還表示﹐法 國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並繼續大力促進。 1998年9月24─26日﹐利奧內爾‧若斯潘總理訪華。若斯潘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法 國與中國的貿易聯系。中法兩國簽署了財政議定書、中法關於信息新技術的行動綱領 、兩國政府關於知識產權的合作協定、中國科技部與法國國家電力公司合作協議以及 14項商務協議﹐總金額為3.45億美元﹐內容涉及水處理、金融、環保等方面。兩國中 法還決定發表關於成立農業及農業食品合作委員會的聲明。 1999年9月13─18日﹐克裡斯蒂昂‧蓬斯萊參議長訪問中國。兩國表示將加強議會間 的交流﹐進一步推動在經濟、工業和貿易等領域的合作文化、教育交流。 1999年10月21─26日﹐江澤民主席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與希拉克等法國領導人舉行 會談。兩國對世界多極化發展達成一致看法﹐認為歐中之間應進一步加強對話與合作 。雙方還《反彈道導彈條約》等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地交 換了意見﹐在許多問題上取得了共識。為進一步加強合作﹐法中兩國決定建立兩國元 首間的熱線電話﹐並加強兩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之間的磋商機制。法國重申堅持一個中 國政策﹐並表示支持中國盡快加入世貿組織。這次訪問﹐為拓展兩國面向21世紀的伙 伴關系打下了重要基礎。 1999年12月﹐法國政府批準企業向台出售軍民兩用衛星﹐在中法關系中再掀波瀾。 2000年10月21─23日﹐希拉克總統借中歐舉行峰會之機﹐再次訪問中國。中法雙方再 次確認﹐不售台衛星問題成為發展兩國關系中的障礙﹐將從戰略的高度和兩國關系長 遠發展的大局出發﹐更密切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合作﹐鞏固和加強兩國面向21世紀 的“全面伙伴關系”。兩國同意為促進相互了解和在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的交流 ﹐兩國將在對方國家舉辦文化年。雙方還簽署了關於建立元首間熱線的協議。 2001年11月1─5日﹐胡錦濤副主席訪問法國。中法雙方表示﹐在復雜多變的新形勢下 ﹐將加強國際磋商與合作﹐就多極化、全球化、反對恐怖主義、打擊跨國犯罪等重大 國際和戰略問題進行探討﹐並進一步挖掘中法關系潛力﹐擴大經貿、科技、文化、教 育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胡錦濤在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發表了題為《21世紀的中國 與世界》的演講﹐就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全球化、中法及中歐合作等發表了中 國的看法。 2002年11月29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這是中國在西方國家投資建立的 第一個文化中心。當日﹐正在法國訪問的李嵐清副總理與法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 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於設立文化中心及其地位的協定》。 2002年9月26─28日﹐朱鎔基總理相隔4年再度訪問法國。中法雙方就深入發展中法“ 全面伙伴關系”及重大國際問題交換看法。訪問期間﹐兩國簽署《中法政府間文化合 作協定》。 2003年4月25─26日﹐讓-皮埃爾‧拉法蘭總理訪問中國。此次訪問正值“非典型肺炎 ”肆虐時期﹐他仍堅持如期訪華﹐表達了法國對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鬥爭的真誠 支持﹐是法中友好和相互信任的標志﹐顯示了法國對發展與中國“全面伙伴關系”的 高度重視。中法雙方簽署了《中方購買30架空客飛機的總協議》、《四川白馬電廠有 關設備采購和技術轉讓合同》等三個協議。 2003年6月1─2日﹐胡錦濤主席赴法國埃維昂參加“八國峰會”之外的南北國家領導 人的“非正式對話”﹐並與希拉克總統單獨會面。兩位領導人都認為﹐中法“全面伙 伴關系”不斷鞏固和充實﹐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也形成了高質量、多層次的良好局面 ﹔兩國在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機構中 保持了密切磋商、協調和合作。今後﹐雙方將保持更密切的高層交往﹐完善雙邊戰略 對話和磋商機制﹐鼓勵和支持兩國有實力的企業深化合作。兩國元首還就伊拉克戰後 重建、朝鮮半島局勢、解決巴以沖突等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和看法。 2003年10月6日﹐中國在法國舉辦“中國文化年”。在"古老的中國、多彩的中國、現 代的中國"三大主題的統領下﹐舉辦300多項立意新、質量高的文化、教育、科技、廣 播電視、青年、體育、民族、宗教、建築等方面的展示活動。這是中國在國外首次舉 辦文化年。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 中國網 2004年1月26日 -- 生於齊魯 遊於吳越 灌水於神州四海天地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09.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