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姜恩柱:美參院臨時議長訪華達到增進了解目的 【北京消息】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姜恩柱表示,美國參議院臨時議長史蒂文斯率團訪華,是中美議會交往中的一件大事。中國領導人及有關方面在同史蒂文斯一行會面時,談到了共同關心的一系列問題,討論氣氛友好、坦誠、務瞗A既強調共同點,又不回避分歧,達到了增進相互了解的目的。 史蒂文斯一行是于八月一日抵達北京的,結束在北京的行程後,他們在昨天下午離開北京前往甘肅和新疆等地參觀訪問。姜恩柱就史蒂文斯一行訪華的有關情況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表示,這次訪問,對加強全國人大同美實國會的經常性接觸和對話、推動中美關系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姜恩柱說,史蒂文斯此次率團訪華,是近七年來正式訪華的美國會最高級別代表團,也是今年中美之間的一次重要高層交往,雙方都很重視。胡錦濤主席、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分別與史蒂文斯一行會見和會談。奀華仁副委員長和史蒂文斯臨時參議長以交流小組雙方主席的名義共同主持了三次工作會談。 據了解,這次訪華,美方組成了高規格代表團,成員包括參院多數黨領袖以及撥款、情報、能源、農業、商業等重要專門委員會的主席和重要成員,都是美資深參議員。史蒂文斯本人作為“飛骯隊”成員,曾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與中國人民並肩戰鬥,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弗裡斯特參議員曾在去年四月率九位參議員訪華,表達了對中國人民抗擊非典的支持。 據姜恩柱介紹,中美關系和台灣問題是討論的重點。雙方積極評價建交二十五年來中美關系的發展,強調中美作為世褕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發展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系,不僅符合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中方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盡最大努力,爭取以和平方式解醃台灣問題,但絕不容忍“台灣獨立”,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要求美方切實履行承諾,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恪守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反對“台獨”,不向台灣當局發出錯誤信號。美方重申了布什總統和美行政當局一個時期以來關于中美關系和台灣問題的立場。 中方還闡述了在香港政制問題上的立場,強調指出,香港事務是中國的內政。美方對中方詳細介紹香港政制問題的背景和有關方針政策表示讚賞,認為這些介紹有助于增進對香港問題的了解。 雙方就中美經貿關系交換了意見。一致認為,中美經貿合作是中美關系的重要組成部滅。互利共贏的中美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發展的重要基礎,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雙方應本著友好合作的精神妥善處理存在的問題和摩擦。 雙方還就朝核、伊拉克、反恐、防擴散、以及中東、非洲局勢等問題交換了意見,認為應繼續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磋孖與合作。 姜恩柱說,中美雙方還就交流機制今後運作問題達成共識,雙方同意進行定期交流,並為推動中國全國人大與美參議院各層次的友好交流、開展實質性對話作出努力。雙方商定,盛華仁副委員長將應邀于明年訪美,舉行雙方交流小組的第二輪工作會談。 姜恩柱表示,中國全國人大和美參議院之間交流機制的啟動,是繼一九九九年全國人大與美眾議院建立交流機制後,雙方為推動兩國議會間交流與合作而採取的又一重要步驟。至此,中國全國人大與美國眾參兩院的定期交流機制已全面建立。據稱,中美雙方對交流機制的建立和啟動都持積極態度。美方多次講,這是美參院迄今同為數不多的國家建立的定期交流機制之一。 【時事點評】昨天,我們曾經“蜻蜓點水”地提及美國參議院代表團訪華。東方評論員認為,這次雙方的“再接觸”,就如姜恩柱所說的那樣,標志著“中國全國人大與美國眾參兩院的定期交流機制已全面建立”。 在我們看來,如果能夠切實加強中國人大和美國國會之間的聯系,預示著今後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在關系處理上必將發生深刻地變化。 北京有必要從美國內部培養自己的代言人 東方評論員認為,台灣方面在美國國會的確有不小的影響力,在我們看來,這不僅在于美國國內內部的確有很大一批同情台灣的議員,也在于台灣在“如何培養”同這些美國議員的感情上、的確“有那麼一套”。 由于美國政治結構上的原因,美國國會對白宮的對外政策影響很大。我們認為,北京應該充分利用中美政治、經濟方向的密切聯系,下大氣力加大在美國國會中的影響力,從而盡可能a從美國內部建設自己的利益群體、培養自己的代言人。 這一次“呂大嘴”並沒有信口雌黃 昨天,我們注意到台灣的呂秀蓮談到美國大選後的格局,她擔心克裡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可能台灣有所不利。但她又非常有信心地表示,美國國會中的“朋友”會幫台灣,而白宮在國會的阻力下也不敢對台灣怎麼樣。 眾所周知,呂秀蓮向以呂大嘴著稱。但東方評論員認為,這一次“呂大嘴”並沒有信口雌黃。在我們看來,如何削弱美國國會裡“支持台獨”的政治勢力,正是北京要認真處理的一件事兒。 事實上,美國國會內的確有那麼一股強大的反華、支持台獨的勢力,每每在關鍵時刻都跑出來,不是攻擊中國,就是“拉台獨一把”、施加壓力阻止美國政府作出不利于台灣的決定。 據我們觀察,這些支持台獨的國會議員的目的也各自不同,有的是死硬的仇華派,有的和美國特殊的利益集團、如軍火商過住甚密,還有的則是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在畯怓搢荂A北京如何利用自己的龐大的政治、經濟實力去影響美國國會、從美國國會內部著手削弱台獨的根據地,是一個非常實在、也非常緊迫的“課題”。   台灣“酸溜溜”,說大陸開始“挖台灣的牆腳” 東方評論員還記得,早在幾個月前,在中美安排這次“兩國議會定期交流機絊”的時候,我們就曾經分析過台灣的心態。在當時,正值台灣“大選風波”最熱鬧的時候,當時,一心埋頭于“島內選務”的台灣,在無暇顧及國際風雲的同時,台灣島內各界仍然表現出一種“酸溜溜”的心態來,說什麼大陸開始“挖台灣的牆腳”。 現在,這個機制已經正式啟動,在拫們看來,這不僅意味著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交流管道更加拓寬了,也意味著大陸“挖台灣的牆腳”、以光明正大的方式正式開始。 對此,首席評論員指出,隨著這一機制的生效,如果北京能有效地利用、並運用自己的實力“進一步拓寬這一渠道”,那麼,不僅對台灣、就是對白宮而言x今後在“台獨”上的自由度是“只會少,不會多”。 在我們看來,北京以前在這方面不夠重視,現在加強也為時未晚。 俄羅斯專家否認俄協助朝鮮發展了新型彈道導彈   【英國《獨立報》報道】世界上權威軍事周刊《簡氏防務周刊》撰文稱,西伯利亞的導彈專家幫助朝鮮設計這種彈道,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在退役的前蘇聯潛射導彈R-27的基礎上制造了這種導彈。前蘇聯R-27潛射彈道導彈是一種單階段液體燃料推進潛射彈道導彈,該導彈于1968年在前蘇聯海軍部隊服役。該型導彈重達14200公斤,彈體長9.65米,導彈直徑為1.5米,射程為2500公裡。最初版本的R-27導彈可攜載一個核武器重返大氣層載具,後期的R-27U型導彈則可以攜載三個核武器載具,每個載具攜帶的核武器當量相當于20萬噸TNT。 對于有消息稱俄羅斯幫助朝鮮發展兩種新型彈道導彈系統的報道,一些同俄羅斯政府關系親密的專家表示不屑一顧。他們認為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據說,這兩種新型的彈道導彈射程相當遠,可以攻擊美國大陸,並且可以攜帶核彈頭。第一套系統是一種射程估計在2500公裡至4000公裡范圍的陸基機動中程彈道導彈;第二種是射程至少為2500公裡的潛射彈道導彈和艦射彈道導彈。   同時《簡氏防務周刊》周刊指出,位于西伯利亞的車裡雅賓斯克城的俄羅斯導彈設計專家們自1992年以來,就在幫助發展航天裝置的借口下,數次前往朝鮮。同時該雜志還暗示說,朝鮮通過在1993年購買俄羅斯退役的12艘潛艇獲得了更加致命的導彈技術。   簡氏新聞指出,R-27導彈對于朝鮮來說,是發展一種新型系統極好的選擇,這種液體燃料推進導彈技術適合朝鮮的工業技術水平。更為重要的是,R-27導彈發動機是由Isayev設計局發展制造,目前該型發動機已經被發展成為9D21發動機,被用于朝鮮軍方的“飛毛腿B/C”導彈,其改進型發動機被用于“勞動”導彈。   但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前指揮官昨天形容這@說法完全是“荒謬的”。他表示這樣機密的導彈技術從俄羅斯轉讓給朝鮮是更本不可能的事情。同時俄羅斯在將所有的R-27導彈退役之前已經將其完全摧毀了。   他証實稱,在俄羅斯的第二代戰略潛艇上裝載有R-27型導彈,但是在1990年初的時候這些導彈就退役了,整個的北方和太平庮艦隊都不再裝備。導彈的彈頭以及引導裝置被拆卸下來了。剩下的只是一個金屬的外殼,除了做廢品就沒有其它的用途了。同時賣給朝鮮的潛艇也完全被拆卸一空。 【時事點評】事實上,這些天來我們一直在注視著朝鮮半島。時事評論員總覺得在朝鮮身上一定會爆出什麼新聞。在我們豫來,如果布什在朝核問題看不到希望的話,那麼,“這樣的一道猛料”爆得正是時候。 普京十月份訪朝 與金正日舉行會談 我們注意到,日前,俄羅斯一位外交消息人士曾經表示,普京計劃10月14日訪華,而後訪問朝鮮。分析人士認為,朝俄兩國首腦將主要討論朝核問題,但虍俄羅斯的那位外交消息人士還透露說,連接西伯利亞鐵路(TSR)和朝鮮半島鐵路(TKR)等議題也將是普京訪問朝鮮切和金正日談的重點。 首席評論員認為,由于“朝核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了“中美問題”,因此,各國都清楚,在台灣問題沒有進展的情況下,朝核問題“是不會展開自己的行程的”。 因此,在我們看來,普京挑在“那個時候”訪問朝鮮可以說是“大有文章”。在以前的《東方環球時事》中,我們曾經多次提及朝鮮周邊國家是如何在圍繞“朝鮮經濟改革”布局。現在,東方評論員認為,各國各展身手的“這一布局”已經過了“計劃階段”、到了“蒛曏邦瞗赤漲a步了。 如果我們的分析不錯的話,普京此次赴朝鮮和金正日要談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建設朝鮮”和“如何給朝鮮提供其需要的防衛手段”,而非什麼“朝核問題”。 東方評論員認為,在“如何參與朝鮮建設”方面,“朝核問題”會談的“六方”中除了美國之外,可浶是“人人有份”。不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對這一“前景”都寄予了厚望。 穩定朝鮮半島的目的,為何俄羅斯前後“相差甚遠”? 對俄羅斯而言,如何利用與朝鮮的傳統關系、以及朝鮮獨特的地理位置,實現俄羅斯同亞洲三個最主要國家:中、日、韓國的“經濟接軌”,通過自己手痐龐大的自然資源,將俄羅斯經濟融進亞洲經濟,對其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在我們看來,要實現這種戰略目的,朝鮮半島的穩定就顯得至關重要。這同俄羅斯早期參與“六方會談”的“目的”已經相去甚遠。當時莫斯科拼命擠進“六方會談”的目的僅在于防止有人借機搞跨金正日政權。 但現在的情況是,華盛頓擺明了不打算近期內解決朝鮮問題,首席評論員更是指出,如果布什能夠僥幸連任的話,起碼在他的任期內、朝鮮半島要想實現穩定恐怕非常困難。在我們看來,做出這種判斷的根據就在于,朝鮮半島的穩定根本就和白宮的“新保守主義者”制定的全球戰略不禳C 美國將戰略重點轉向亞洲不過是一種“假象” 我們的觀點是,美國將戰略重點轉向亞洲不過是一種假象,東方評論員並不認為華盛頓現在就願意“將手從中東拿開”,事實上,華盛頓的手也“確實拿不開”。 現在,對美國而言,中東的風險正在積聚,“伊拉克”還沒有完,伊朗的核問題又開始激化,再就是,最大的產油國、親美的沙特王室現在也是芨芨可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基地”頻頻施襲正是與“皇室權鬥”白熱化密切相關。 真實的情況是,沙特國內有著與王室對立的政治勢力、縱容甚至暗助“基地”分子對付西方人。在形勢上來看,我抳{為,如果美國不出手的話,沙特王室有可能被推翻,至少會引發內戰。 東方評論員認為,對美國而言,如果沙國王室政權真的垮掉,失去這個最大石油供應國,全球產值將失去10%,這對于美國這個“以地球為市場”經濟體,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在中東掗個“美國全球利益樞□”存在有“如此之多問題”的時候、歐洲人仍然對中東虎視耽耽的時候,華盛頓又怎麼可能“真的”將其主要戰略力量東移? 華盛頓的意圖就是要把“大國環伺”的朝鮮半島“巴爾幹化” 而在戰略力量“無法真正地”投向亞洲時,首席評論員指出,這一界美國政府的意圖就是要把“大國環伺”的朝鮮半島“巴爾幹化”。很顯然,一個不穩定朝鮮半島、再加上一個搞台獨的台灣,整個亞洲的精力都將被牽扯住,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或者是韓國、都有如有把柄被操持在華盛頓的手中一般。 因此,在“新保守主義者”看來,一個穩定的朝A半島,絕對是對美國在亞洲現實利益的侵蝕。 東方評論員認為,布什政府對“朝核問題”有著其獨特的著眼點、也的確有著長遠的戰略計劃,上面所說的就是其長遠計劃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白宮又有其極其明顯的“功利動機”,欲贏得大選的布什,眼下“最上心的”倒不是什麼將朝鮮半島巴爾幹化,而是要“朝核問題”能夠按美國的要求“呈現出一絲解決的曙光”。 首席評論員認為,就是為了往自己的競選進程中“塗□上”這“一絲曙光”,布什可以說費了很大的勁卻仍然是一無所獲。在我們看來,布什在朝核問題上的“勞而無功”就在于他的亞洲政策充斥著坏椄犎M對立”。 下面,我們再來讀一段報導,之後,東方評論員將繼續這個話題。 分析:美國大選與中美關系的深層互動 【《□望》報導】美國總統大選漸進佳境,中美關系與美國大選的互動關系以其傳統的重要性正逐漸吸引著人們的深層思考。《□望》周刊載文稱,美國愕選的角逐雙方都將重視中美關系話題,尤其在貿易、人權、台灣等方面;“中美戰略關系”盡管可能在大選期間“熱而不熱”,但卻仍將是中美之間長期的、核心的議題。 媒體普遍關注中美關系能否成為本次美國選戰的核心話題和本次大選會否影響未來中美關系的走勢。文章指出,痐國問題不會成為此次大選的焦點問題,但中美關系中的個別議題,如貿易、人權、台灣,會登上大選辯論舞台。 文章稱,由“反恐時代”美對中美關系的期待到反恐主題淡化美對中國戰略需求的減少,中美關系由“蜜月期”走向低谷,美對華戰略調整勢在必行;而且美國決策層已經糖始思考調整對華政策,未來數年中美對華政策裡“圍堵”的分量可能會加重。 “中國崛起”使得美國決策層感受了壓力 “中國崛起”使得美國決策層感受了壓力,文章稱這種壓力應該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在歐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只是時間問題,美歐裂痕繼續擴大;二,在亞太,去年的APEC會議上“熱中冷美”,美國首次在亞太地區感受到“邊緣化”的危險;三,在中東、俄羅斯,美國面臨同樣的危機局面。 美國對上述不利局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對華“圍堵”反應。文章列舉稱,一,美思想庫“先天下之憂而憂”,數月來出版大批涉華報告,憂心美國利益被什磭I佔;二,美再次加大操弄台灣牌、香港牌的力度,玩弄制衡中國的老把戲;三,美近期在亞太地區搞“夏季脈動2004”、“龍嘯”等密集軍演以“向中國發出明確信息”。 美國對華戰略調整不可能在選前展開 盡管如此,文章認為未來3個月內中美關系可望保持相對穩定,且對隙戰略不會成為美大選熱點,對華戰略調整也不可能在選前展開。 分析原因有三:首先,美國內問題和伊拉克問題是今年美國大選的關鍵議題,中國問題退居次要地位;其次,共和黨不願在選前破壞中美關系,留此為“重要政績”以減少民主黨攻擊的借口;第三,戰略安全關系歷來不是藪主黨強項,民主黨不準備就“中美戰略關系”挑戰布什。 文章強調,在美對華政策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在經貿、人權、台灣等具體問題上美國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政策。“中美戰略關系”中的個別問題還是注定要卷入大選,其中最突出的是貿易和人權問題。 文章最後指出,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裡的中國觀值得重視。《華盛頓時報》日前攻擊克裡在中國政府的性質、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和台灣問題上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文章認為在今後幾個月中,美對華政策調整可能主要體現在這一方面。 【時事點評.續上】東方評論員認為,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對目前痐美關系、和世界局勢的一個很好的概括。 請大家注意這一點:文章認為“未來3個月內中美關系可望保持相對穩定,且對華戰略不會成為美大選熱點,對華戰略調整也不可能在選前展開”。對此,東方評論員深以為然。 北京先手調整“對美政策”,讓布什難受 在我們看來,布什想競選再幹四年,所以其對華戰略調整“的確”不可能在選前展開。但是讓布什難受的是,北京似乎已經開始先手調整“對美政策”了。針對華盛頓“再次加大操弄台灣牌、香港牌的力度,玩弄制衡中國的老把戲”,北京卻有意擺脫過去那種被動應付的策略,採取主動出擊的政策。 首席評論員指出,北京的做法是將“朝核問題”“泛利益化”,不僅將朝鮮問題變成了中美問題,更是有意將其導引成“周邊國家與美國的問題”。 事實上,在去年的APEC會議上“出現的追逐中國的現象”,的確給了華盛頓決策層很大的刺激。在我們看來,那是美國在歐洲感受到“邊緣化的傷痛”之後,又首次在亞太地區感受到“某種邊緣化”的尷尬,華盛頓在亞洲地區的領導權威遭到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中國的威脅。 就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從那之後,華盛頓在對華政策上,進行了一番調整,希望利用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對中國的“一種天然的警惕”來遏制中國的影響力。 東方評論員認為,從來都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我們看來,這種模式似乎在國際問題上“更能體現出其實用性”來。 由于中國影響力的提升“並不是依靠什麼革命輸出”,而是中國日益壯大的經濟活動對周圍各國的經濟發展的拉動來體現的,因此,華盛頓這種“冷戰式的遏制中國的思維和手段”、其動機和效用、在亞洲遭遇了廣泛的懷疑。 美國遏制中國的“ 兩只鐵錨”和“兩支長矛” 在我們看來,華盛頓通過加強操弄台灣牌、香港牌的力度、繼而在中國的門口--朝鮮半島制造緊張氣氛、來牽制北京的手腕,由于這也給周圍的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的“現實利益”帶來了極大地損害,因此也被這些國家所警惕、而加以排斥。 以安全問題為例,從美國今天全球的戰略思維來講,它的亞洲和東亞戰略是在維持現狀中抑制中國,同時壓制朝鮮。在它的大棋盤裡,日本和韓國是兩只用于穩定其安全體系的“兩只鐵錨”,缺一不可;而朝鮮問題、台灣問題則是華盛頓用以遏制北京的“兩支長矛”,這樣,華盛頓一來可以抑制中國的崛起,也可以同時切實控制朝鮮半島的穩定與發展進程,這就是美國目前的整體思路。 首席評論員認為,在這種戰略思維中,朝鮮的核武器雖然打不到美國,但是可以攻擊韓國和日本,甚至在某種程度也可以威脅中國、俄羅斯的安全,從而,這些國家也就必然地會為朝鮮的“無核化”而同美國進行各種戰略上的配合。 華盛頓這一手“借力打力”的招式雖然是非常老到,然而.....? 首席評論員表示,不難看出,華盛頓這一手“借力打力”的招式還是非常老到的,然而,在我們看來,華盛頓這一策略在總體上還是失敗的,其失敗之處就在于、這種策略的本身其實就與亞洲主要三個國家的在“最大國家利益”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換句話來講,華盛頓的做法,是不顧“亞洲盟國”的感受! 以韓國為例,近來,韓國國內的“反美趨中”越來越強烈,而推動這種趨勢的主體是韓國的新生代政治力量。在他們看來,最大的敵人是美國,而並非有如他們的長輩那樣、認為是朝鮮。 對他們而言,美國是韓國利益的最大障礙,他們認為美國是在有意造成朝鮮半島不穩定,就是要阻止朝鮮半島的統一進程,而這種“阻止”,對美國的好處是,美國可以繼續利用目前的緊張局勢對韓國利益“強取豪奪”(韓國被迫向伊拉克派兵就是一例)、還可以阻止韓國企業提高競爭力,因為朝鮮廉價的勞動力、和與韓國的經濟互補性、對韓國的經濟進一步提高將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日本而言,朝鮮的不穩定和朝核問題的無法解決,雖然有利于日本的擴軍政策,但是,日本清楚,只要朝鮮半島繼續目前這種狀態,日本仍然是懸在亞洲之外孤島,控制著海洋的美國、也就更有辦法全面控制日本。 東方評論員認為,日本知道,如果能借用朝鮮的開放、利用自己的資金、技術上的優勢來重回亞洲大陸,並同俄羅斯的龐大資源整合起來,日本擺脫美國的全面控制也就指日可待了。 對中國和俄羅斯,朝鮮半島的穩定所帶來的巨大戰略利益、在整體而論、更是“不必多言”,單是能保持朝鮮政權穩定這一點,對兩國來說,就已經夠了。 北京成功分化美日、美韓同盟,華盛頓放風“圍魏救趙” 首席評論員{為,在北京看來,能讓日本和韓國這兩只美國賴以布局亞洲、遏制中國提升影響力的“戰略之錨”去幫助自己維持朝鮮半島的穩定,無疑就是一種巨大的成功,成功就成功在分化了美國和日本、韓國之間的戰略協調,從而將華盛頓推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美國既不能對麻先發制人,又不願真正顯示靈活,足見布什在總統大選年特別是在伊拉克仍然是大問題的時候、在處理朝核問題上的繼續僵化和十分無奈。朝鮮目前的政策很明確,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上盡可能地“拖”下去,不會放棄“待價而沽”的立場。 但是,現在,由于在台灣問題上,北京和華盛鈇之間的齷齪太大,北京顯然在支持金正日提高對美國的要價,因此,華盛頓在與北京在台海對峙的同時,放風說在台灣遭受大陸的攻擊的時候,準備要對朝鮮進行軍事行動,以達“圍魏救趙”之效。 東方評論員認為,這種“風聲”並非全是空穴來風,我們也曾經加以點評,在我們看來x美國要在大陸軍事打擊台灣的同時,對朝鮮進行軍事打擊是可能的,但是要想如“消息”中所說的那樣,借以威脅中國的東北安全、來要挾大陸罷兵,則太過牽強。 F-117‘夜鷹’要在韓國呆到美國大選結束 大家也許還記得, 6月29日至30日,美國空軍的10架F-117‘夜鷹’隱形戰鬥機出人意料地飛抵朝鮮半島的美國空軍基地,展開為期四個月的‘熟悉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其周邊海域’的特別訓練任務。 眾所周知,F-117是近年來美軍發動戰爭點燃戰火的“絕對首選”,而且這次出動的數目又佔美軍總數的五分之一,訓練時間又是如此之長,剛好到美國大選結禲C因此立即引起了亞洲各國和國際軍事觀察家們的高度關注。 更令人矚目的是,此次訓練行動的美軍指揮官公然宣稱,10架F-117赴西太意在‘反恐’!並強調說,這次行動與當地的局勢‘沒有任何關系’。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根本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後來,我們注意到x韓國國防部曾經一語道破了天機:這10架F-117隱形戰鬥機是部署到韓國境內的美國空軍基地的,將在這裡滯留三到四個月的時間,熟悉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其周邊海空域。它們將在這裡熟悉韓美聯合部隊司令部制定的朝鮮半島作戰計劃!” F-117針對朝鮮的可能性幾乎是唯一的 東方軍事評論員認為,顯然,這是駐韓美軍人數裁減後加強作戰能力的做法。我們注意到,美軍在大幅度裁減駐韓美軍人數的同時,也拋出了總投入110億美元的駐韓美軍加強戰力戰略計劃。這次F-117長時間駐訓說明,美軍打算在朝鮮半島常用F-117隱形戰機,從而大大增強駐韓美軍的作戰鄐O;其二,展示美軍迅速介入朝鮮半島事務的能力。這次F-117從本土直飛韓國,意在顯示一旦朝鮮半島或者周邊地區發生‘危機情況’,美軍將會毫不猶豫地啟用F-117戰機。 軍事評論員認為,如果說美軍啟用F-117戰機的目標是台海,那麼,就理論上而言,F-117就只能起飛一次,因為這些美軍基地將會立刻招來中國的軍事打擊,從美國放風說要“圍魏救趙”來看,從現實情況來判斷,F-117針對朝鮮的可能性幾乎是唯一的。 華盛頓也在有意試探相關國家對此的態度 東方評論員認為,此舉表明,華盛頓也在有意試探相關國家對此的態度。據我們觀察,北京的反應非常迅速,稍早,一個解放軍的高級代表團已經去過平壤;而在6月9日至30日,俄羅斯又在最東南的濱海邊疆區舉行了代號為“機動───2004”軍事演習。此次大規模的陸海空戰役戰略演習,是俄軍最近15年來最大規模的遠程機動演習,所調動的參演部隊機動距離之遠、規模之大、兵種之多是俄軍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首席評論員認為,在今年二月結束的近20年規模最大的核演習“剛剛塵埃落定”,俄軍方又“直擊遠東戰略方向”,而且在時間上又和F-117飛赴韓國基地如此巧合,其目的卻在“反恐”,這種拿“F-117反恐”的說法,是典型的美國式的“假話真說”,其對警告的“強調”意味明顯,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密切關注。 特別是,台灣局勢是更加緊張,解放軍在美國大選之前軍事打擊“台獨”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東方評論員認為,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們無法將這些發生在一起的事情真的當成是“巧合”。 再就是,美國選擇這個時候爆出朝鮮和俄羅斯之間的“導彈技術瓜葛”的意義何在,各國對此是什麼態度?東方評論員將在明天的《環球時事》中繼續點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6.111.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