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日經濟專家:沒想到這麼容易打敗“中國威脅論” ---------------------------------------------------------------------------- 2004年02月26日 09:39   中新網2月26日電 2003年下半年以來,日本經濟出現復蘇跡象。第四季度的GDP名義 增長率為1.7%,折算成年增長率達7%,創日本13年來最高增長率。在這個過程中,除了 日本國內的數碼消費拉動內需,設備投資大幅增加外,以“中國特需”為主要牽引力的 出口增長成為重要推動力量。   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上席研究員關志雄先生近日在接受日本《中文導報》採訪時談 到,過去3年多來,我一直在跟“中國威脅論”交鋒,事實証實了我的觀點,只是沒想到 會贏得這麼容易。   關志雄先生稱,自去年SARS結束以後,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牽引論”逐漸取代 了“中國威脅論”,現在的“中國特需論”是對中國牽引因素最直接的表述。媒體輿論 一邊倒,比我的觀點還激進。現實証明,從國際分工角度來看,日中經濟關系的現實是 互補,不是競爭。   關志雄曾對中日兩國2002年出口到美國市場的10000種工業產品進行過細致比較,發 現中日產品的“競合度”(重復度)為20.5%,遠低于中韓之間的41.1%,中台之間的57.1%, 中港之間的64.4%,而中國與印尼和泰國之慼的出口產品“競合度”分別高達83.5%和 76.1%。所以,從產業分工角度看,中國對日本尚不存在威脅。   日本有人擔心中國的“喜馬拉雅山”會覆蓋甚至取代日本的“富士山”,這是以日本 社會自暴自棄、產業發展停滯不前作為假想前提。如果日本不斷創出新產業,這種現實就 不會出現。但在過去十幾年裡,日本政府投資150兆日元用于景氣對策,實際上是保護衰退 產業,效果不顯。所以,日本真正的產業戰略應該是投資未來,放棄缺乏競爭力的勞動密 集型產業。   關志雄認為,“中國特需”牽引日本經濟復蘇,主要表現在第四類的出口增長上。中 國經濟增長強勁,意外地帶來了日本經濟好景,是雙贏效果。   關志雄最後指出,從經濟原則來看,中日建立FTA才是最根本的。目前兩國的政治隔膜 阻礙了經濟交流,讓許多重要的大生意因吵架而做不成。同時,日本企業留不住優秀人才 也是老問題。由此種種,中日經濟的互補關系還沒有完全得到發揮。(楊文凱) ※ 編輯: tarpanta 來自: 219.223.172.78 (02/26 11:26) > -------------------------------------------------------------------------- < 作者: nangle (難哥) 看板: CrossStrait 標題: Re: 日經濟專家:沒想到這麼容易打敗“中國威脅論” 時間: Thu Feb 26 11:29:04 2004 ※ 引述《tarpanta (木魚)》之銘言: : 日經濟專家:沒想到這麼容易打敗“中國威脅論” 可惜日本經驗不能適用於台灣 台灣和日本的產業結構根本不一樣 -- ▉ ▅▅█▅▅ █ █▉██▉███ █ ◥ 情盈 ▋▉ ▅▅█▅▅ █ ▊▉█▆▉█▆█ █████ █▆▆ █ 人月 ▋▉ ▅▅█▅▅ ███ ▊▉█▆▉█▆█ █ █◣█ █ 去繁 █▉ ▇▇▇▇ █ █ ▊▉█ █ ███████ █▅█ ██◤死星 ▉ █▅▅█ █ █ ▉█ █ ◢◤ ◣ ◤ █ █ ◣去支 ◥▉◥█ ◢█ ◥██ ███ ▉█ ◥█ ◢ Ms.twbbs.org-AntiLover 死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