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社論/言論/天下事 2003-01-10 我看到的中國和印度 ● 程一恆   1991年﹐我第一次和叔叔從九江搭江輪到上海。剛經過燈火通明的寶山鋼鐵廠﹐內 心還盤算著﹐這麼大的投資﹐怎麼會像報道那樣栽在日本人手裡。耳邊就傳來擴音器的 聲音﹕“左邊是浦東﹐右邊是浦西”。這個一片漆黑的地方﹐真就是浦西﹖多叫人失望 。   那正是中國國慶日前夕﹐外灘的燈已經點上﹐迎接我的是幢幢高樓﹐好像新加坡河 畔的那些銀行大樓。離開南京東路的邊街﹐陰暗暗的﹐朝裡走幾分鐘﹐就有點緊張。前 後左右張望著﹐擔心有人跟梢。最後﹐我放棄了冒險犯難的念頭﹐趕蝠S氐醬蠼稚希□? 覺安全些。德士司機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腔﹐他問得越多﹐我就越隱藏自己的身份﹐生 怕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狠狠痛“宰”。   一個月後﹐我出差到孟買﹐飛機落地時﹐當地時間已是晚上八點半。出了機場﹐戰 戰兢兢地坐上一輛機場外的德士﹐飛奔而去。司機的英語難懂﹐一路上﹐到處一片漆黑 ﹐車裡沒有冷氣﹐我搖下窗子﹐一股異味傳來﹐車子跟行人擦邊而過。街上的一群人不 時朝車裡望過來﹐我握緊右手的皮箱﹐左手趕緊又搖上窗子。   我當時的感覺是﹕上海和孟買﹐沒有多大差別。 十年之間 刮目相看   2001年﹐我再度來到上海﹐並且定居下來。孟買﹐因為工作的關系﹐從上海又去過 好幾次。十年﹐不是一個短時間﹐尤其對中國和印度兩個力求發展的國家來說﹐是兩個 五年計劃。到這時﹐就明顯看出上海和孟買的差距。   從機場開始﹐就連虹橋機場也比孟買機場要強﹐浦東機場就更不用提了。孟買也是 到處在建設﹐但高架橋工地不像上海那樣用綠色塑料網遮住。在空盪的工地上﹐可以看 到工人們工作的情況﹐沒有工作服和工作鞋﹐還看到穿著傳統紗厘服裝的女性﹐穿梭其 間。除了危險之外﹐工人也不像上海人那樣賣力。上海的土木建設速度之快﹐有目共睹 ﹐就連新加坡人也有感嘆。而孟買的一些工程﹐像處於停頓狀態﹐不知道是否還會繼續 施工。 印度式的民主   印度式的民主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極端。一個是每個人的生存權利不容抹殺。這 就是為什麼當博帕爾聯碳農藥發生泄漏事件後﹐到底有多少居民受影響一直無法統計清 楚﹐要求賠償的居民沒迓黤A恕5□牽□《熱瞬19揮醒□秸飧黿萄擔□裉旎箍梢鑰吹焦? 廠的周圍蓋了許多“違章建築”。   另一個極端是﹐任何一項工程﹐隻要影響到一些人的利益﹐他們都要提出訴狀。隻 要訴狀成立﹐工程就馬上停止。所以﹐在印度到處可以看到停建而未竣工的道路。正因 為此﹐外國投資者對印度的基建工程望而卻步。   印度人是否能忍受這些極端呢﹖至少和我交談的工商界人士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 ﹐有什麼改善的方法呢﹖答案也都很肯定﹐印度極需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這樣的領導 者是否存在呢﹖據說有幾個省的省長﹐用辦企業的手段處理省內事務﹐幹凈俐落﹐很得 人心。為什麼不把這些省長輪調﹐這不就把各省的狀況都平均提升了麼﹖這就談到了印 度的民主體制。   首先得了解印度的政治運作。28個省、7個邦﹔省有省長﹐邦有邦執行長﹐雖說都是 選出來的﹐但無論省還是邦﹐還有總統指派的總督。究竟是選舉的省長、執行長權大﹐ 還坅I概傻淖芏餃u螅□揮忻魅返拇鳶浮S屑父鍪【□吮J兀□〕□謊□芤壞痹俚薄S? 實行共產制度的﹐也有遵行伊斯蘭教義的省﹐也沒人埋怨。有完全免稅的省﹐也有禁酒 的省。在彭地切裡﹐還有在當年法國殖民地時的公務員﹐退休後繼續領取法郎作為退休 金﹐去年改用歐元﹐退休金的幣值也相應更改﹐也沒人說不公平。   但是﹐想想這樣既摻雜了英、美、法各國的體制﹐又加上自身因襲的社會等級制度 的限制﹐和十五種官方語言﹐數百種方言﹐真要有些作為﹐還頗為困難。印度人對賄賂 也不太在乎。隻要能辦事﹐不讓他拿些錢﹐好像說不過去。政黨政治所依附的種種弊病 ﹐在歐美國家已層出不窮﹐印度自然難逃劫數。甚至連最新崛起的台灣式民主﹐亦如出 一轍。 民主集中制   如果分析中國目前實行的制度﹐綜合出來的現象﹐大概不會比印度少。但是﹐中國 社會給人的感覺是朝氣蓬勃的。碰到一些不合理的事﹐都可以“還需要一點時間”珘i? 帶過。兩國共有的現象是﹐尾大不掉。中國讓人感到﹐政府是在做事﹐而印度則有“政 府在哪裡”的疑問。   據說印度前總理英地拉‧甘地﹐有理想﹐也有實力﹐可惜英年早逝。如果不指望有 抱負的政治家的改革﹐那麼﹐印度的希望在那裡呢﹖出乎意料的﹐和中國一樣﹐印度的 飽戮蝔懃W嚴M□旁謔爛匙櫓□希□銜□灰□□朧爛常□《鵲墓□諂笠刀嫉糜朧瀾綹□? 企業一起競爭。屆時﹐必然會加速印度的政治改革。   印度尤其把中國當作最大的競爭對手﹕中國地大物博﹐印度一樣﹔中國內銷市場大 ﹐印度也大﹔中國人才資源豐富﹐印度也不差﹔中國想作全世賬l納□□□兀□《紉蠶? 。   經過改革開放﹐中國成功地把外資引入﹐這個勢頭會持續到2010年﹐也就是在奧運 和世博會之後。80年代印度曾是外資的焦點﹐但由於民族主義和民主制度的制衡﹐外資 大多轉成內資或撤出。   這20年的發展﹐顯示出中國“民主集中制式”的民主﹐或者用中國領導者慣用的名 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比印度采納歐美各國制度的結果﹐要強得多。印度 的有識之士放棄了發自內部的改革﹐寄望於進入世貿後由外部壓力而產生的改革動力。 先撇開這種危機意識是否適合印度﹐果真如願﹐印度還得先想好﹐究竟要繼續歐美式的 民主﹐還是要學習中國﹐重新建立起一套適合印度發展的民主。 競爭還在後頭   至少以今天來評斷﹐印度比不上中國﹐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國有好一陣子 擔心連印度都不如。那時﹐印度式的民主﹐可比中國式的民主要強。今天的中國可能已 不再把今天的印度放在眼裡。    仔細推敲﹐中國的政治改革何嘗不是經過了相同由外而內的歷程。中國改革開放﹐ 把經濟建設朝前推進了一大步。無可否認﹐外資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但也產生了許多老 百姓對變化的不適應。這些都說明了﹕民主政治的實行﹐實際上包含了由下而上的訴求 以及由外而內的國際化歷程。兩者交互運用﹐相得益彰﹐否則就會亂。可以預見的是﹐ 中國的國力會在今後十年到達一個高峰﹐而社會穩定度也會面臨最大的挑戰。   中國和印度曾經同是熟睡的獅子。中國已經醒了﹐印度還在沉睡。未來﹐能與中國 一較長短的仍舊是印度。中國必須繼續保持清醒﹐順應內部和外部的潮流﹐適時地修正 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別落入龜兔賽跑的寓言陷阱中。 ‧作者是新加坡公民﹐現定居上海 文章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www.zaobao.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6.111.12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