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申明,我一定會把史實、評價與詮釋分清楚,大家也都應該 對我的習慣很熟了。再來,我使用了中國這個詞,是偏重在文化面、歷史面,我先澄清一 下,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自從五四運動以來,『儒家文化』就被蒙上污名,成了中國1842年以來內憂外患下的 代罪羔羊。沒有錯,一連串對外戰爭的失利,深深刺激了中國人民對亡國滅種的焦慮感。 清廷改革不力,也徹底讓人失望。進入民國以後。外患並沒有隨著政體的改變而減輕,那 麼,中國到底哪裡出了錯呢? 在這裡我要先岔開一下,說說楊慶堃的看法。楊老師的著作《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已 經是西方漢學界認識中國的必讀之書了,他最大的創意就是站在涂爾幹的基礎上,擴大了 宗教的內涵。他把宗教分成兩種,一種叫做制度型宗教,一種叫做發散型宗教。制度型宗 教很好理解,例如佛教、天主教、甚至是白蓮教,這都算是制度型宗教。而發散型宗教就 比較隱而不宣,,它可以是一種意識形態,也可以是一種價值觀。例如孝道,就是中國人 的政治核心價值觀。在這裡我要澄清一下,我不是說其他地方的人就不講孝道了,但是, 『只有中國人把孝道帶進了政治領域』,這是世界政治史上的孤例。我們可以看到漢朝的 皇帝諡號幾乎都會加個『孝』字。王國泰的碩論《論「以孝治天下」與兩漢政治、制度》 在這一點有很好的說明。 制度型宗教在中國並不如大家想得那麼興盛。楊老師以地方志為材料,發現其實在明 清,一般寺廟的財產非常少,而富裕的大型寺廟少之又少。一般士大夫即使不排斥佛教, 至少也可以說沒那麼親近。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清初揚州名人汪懋麟重建平山堂後,在 他的文章〈平山堂記〉(收錄在百尺梧桐閣集卷三)中說: 『堂下為公講堂,左鐘右鼓,禮樂巍然,所以防後人不得奉佛於斯也。』 由此可見有些士大夫對佛教的極端排斥。 歐洲也好,中東也好,制度型宗教主宰了他們的精神生活;而在中國,除了上述的發 散型宗教外,另一個主宰人們精神生活的,就是政府,或者我們稱它為「朝廷」更適當。 不過朝廷是很後來的規模了,至少殷商的時候還不能算朝廷,只能算是雛型的政府。大家 可以參考 Anthony Yu的《State and Religion in China》。總而言之,中國自殷商以來 ,政府一向擁有強烈的「宗教性」(religiosity)(記住,不是religion);殷商的領 袖是與祖先靈魂溝通的祭司;歷代皇帝透過對民間信仰的神祇進行冊封來取得人王對超自 然世界的掌控;不僅如此,它還會挑選符合政府意志的學說來進行傳布。別忘了,所謂的 儒家,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鐵板一塊,也必須面臨政府的篩選,例如朱熹被斥為偽學之首, 王守仁死後被打為偽學,嘉靖年間還有大臣提議要革去孔子的素王之位等等,即為明證; 如果看看佛教,「三武一宗」的發動全由官方主動下手。由此可見,中國的傳統政府,一 向具備了它類似宗教的功能,所以一旦它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反噬是相當可怕的 ,就好比在對付一個不靈驗的木偶,尤其是在人民失去理性的時候。滿清無法抵禦外侮, 那就推翻它;民國以後,三民主義不靈,人民就迅速選擇了共產主義。到了文革,人民想 「打倒孔家店」完全是可以想像的,因為覺得孔子根本不靈!人在非理性的情形下常常會 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是十分悲哀無奈的循環。 大致上新舊秩序間的兵荒馬亂之後,新的政府幾乎會對舊秩序的文化徹底重估,重新 挑選符合新政府意志的素材,所以中國各朝的服裝一眼即可認出。明成祖為了裝飾自己得 國的合法性,因此大力推動武當山的真武大帝信仰。滿清剛入關就強制漢人配合『薙髮令 』,就如同強迫你入教一樣。到了文革,手拿紅寶書就表示你是「毛夫子」的教友。 即使是在北宋以後,以「儒家文化」來理解傳統中國,恐怕也是以偏蓋全。主要是因 為中國的士大夫階層並不是像大家想得一樣,只有接受儒學。像道家,也一直擔任著士大 夫心靈的避風港;像法家,對法家的涉獵也是進入官僚系統前的必備功課。像佛教,不論 對佛教友不友好,對佛教一定程度的認識是士大夫學術生活的一部分;像道教,有些皇帝 本身就信奉道教,例如宋徽宗、明世宗。況且儒家、道教、佛教,從兩漢、魏晉、隋唐、 宋、元、明、清以來,其派別之多,著作之盛,面貌之複雜,非細談不足以知之。這種對 『儒家文化』的誤解,一來是受到五四運動以來誤解傳統的影響;二來又為Anthony Yu的 立論找到一個新例子,「儒家文化」不靈,我們就不要你!只是人在非理性的情形下常常 會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實在是十分悲哀無奈的循環。   這幾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積極推動儒學熱、國學熱,顯然在改革開放後,他們決 定挑選新的價值來填補人民的精神生活,他們找到了儒學。而在台灣,從國民黨早期鼓吹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到這幾年本土意識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無敵的宗教,(至少大部分的台 灣人已經不想跟對岸馬上統一了。)關於這一點,我必須承認,兩岸的政府真的很具「中 國」特色,總是代替人民挑選精神生活的信條。 --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58.65 ※ 編輯: assistking 來自: 118.161.58.65 (04/06 23:35)
oodh:你只是描述了中國的現象,不是中國的「特色」118.231.112.121 04/06 23:36
oodh:以政領教並不是中國的獨有;日本也是118.231.112.121 04/06 23:37
oodh:英國也是 要說的話 喀爾文也是,他找了一塊118.231.112.121 04/06 23:37
assistking:我的老師也有提到日本的情形 118.161.58.65 04/06 23:38
assistking:不過這裡就只談中國  不然太大了 118.161.58.65 04/06 23:38
oodh:地方實驗自己的新政教思想。 阿扁帶台灣信118.231.112.121 04/06 23:38
assistking:喀爾文太小了 呵呵 118.161.58.65 04/06 23:39
oodh:本土意識教;布希帶美國人信 反恐怖攻擊教118.231.112.121 04/06 23:39
oodh:我覺得你只是描述了中國古代政府和各國一樣的118.231.112.121 04/06 23:39
assistking:英國的部分  我老師李若庸 118.161.58.65 04/06 23:39
oodh:一種現象、屬性;而不能說「政府帶人民信仰」118.231.112.121 04/06 23:39
oodh:就是「中國的特色」118.231.112.121 04/06 23:40
assistking:有文章發表在新史學  他這幾年 118.161.58.65 04/06 23:40
assistking:一直在做 118.161.58.65 04/06 23:40
assistking:我這篇文章 主要是在反駁以儒家文化 118.161.58.65 04/06 23:41
assistking:來指涉傳統中國這個觀點 118.161.58.65 04/06 23:41
assistking:主要是針對您在推文中對儒家文化 118.161.58.65 04/06 23:42
assistking:四個字的使用 118.161.58.65 04/06 23:42
assistking:我現在不妨用您的話 這是中國的現象 118.161.58.65 04/06 23:44
assistking:那麼在這現象下  儒家文化 118.161.58.65 04/06 23:44
oodh:不太了解你反駁了什麼 你的意思是宋以後世人118.231.112.121 04/06 23:44
assistking:是否仍然是罪魁禍首呢 118.161.58.65 04/06 23:44
oodh:對儒家文化的了解 其實都不是真儒家文化嗎?118.231.112.121 04/06 23:45
assistking:我還是發文吧 在推文不清楚 118.161.58.65 04/06 23:47
※ 編輯: assistking 來自: 118.161.58.65 (04/07 10:21) assistking:轉錄至看板 CrossStrait 05/07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