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信人: zhengzn (zhengzn), 信區: Taiwan 標 題: 黃佶論對台政策(轉自中國研究) 發信站: BBS 水木清華站 (Tue Feb 10 18:29:39 2004) 應該正確解讀台灣局勢 黃佶 內容提要 1﹐支持陳水扁﹐不等於支持“台灣獨立” 2﹐競選綱領不等於執政綱領 3﹐大多數台灣人民希望統一 4﹐大陸方面應該加強解釋、說明工作 5﹐朱熔基前總理能不能請台灣記者喝一次茶﹖ 6﹐大陸的文化界、傳播學界應該成為統一事業的先頭部隊   我於12月16日至20日應邀赴台灣參加學術會議和相關活動。其間了解到一些情況﹐覺 得兩岸之間存在極大的誤解。這一誤解是兩岸之間緊張局勢的原因之一。化解這一誤解﹐ 正確解讀台灣局勢﹐有利於避免兩岸局面失控﹐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1﹐支持陳水扁﹐不等於支持“台灣獨立”   台灣島上選民的基本情況目前是﹕大約三分之一支持國民黨和親民黨組成的“藍色聯 盟”﹐三分之一支持陳水扁的民進黨﹐另外三分之一是中間選民﹐沒有確定自己的票投給 誰。   支持陳水扁的選民﹐支持的理由並非完全是因為想搞台灣獨立。   有的是因為和陳水扁屬於同一地區﹐於是無條件支持陳水扁。即使陳水扁的競選綱領 是“盡快和大陸統一”﹐他們仍然會投陳水扁的票。   有的是在“賭爛票”──投賭氣票﹕你叫我不要投陳水扁的票﹐我偏要投﹗我又不是 小孩子﹐你憑什麼對我指手畫腳﹖﹗   因此﹐台灣島上支持台獨的人少於支持陳水扁的人﹐更不是象大陸的人們所感覺的那 樣﹕台灣大多數人支持台獨﹗   一個采訪了十年台灣新聞的馬來西亞華人資深記者告訴我們﹕隻有願意為台獨而死的 ﹐才能算真正的台獨分子﹔台灣島願意為台灣獨立而死的人有幾個呢﹖隻有兩個半﹗   因此﹐大陸方面對台灣的實際情況應該有深入細致的了解。不要盲目地喊打﹐不要把 中間選民推到陳水扁那裡去。對支持陳水扁的人也要具體分析﹐了解他們為什麼支持陳水 扁﹐是因為讚同台獨﹐還是因為經濟利益一致﹐或者僅僅因為欣賞陳水扁的個人魅力﹗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鬥爭中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分化瓦解對手的陣營”﹐這一傳家寶 不能丟。 2﹐競選綱領不等於執政綱領   熟悉台灣政治的台灣學者反復告訴我﹕競選是一件技巧性很強的事情﹐陳水扁非常善 於競選遊戲。   大陸的人遠離選舉﹐所以對選舉中發生的事情往往會錯誤解讀。   例如﹐最近“藍色聯盟”宣布不反對台獨﹐“台灣獨立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這實 際上很大程度是為了競選﹐為了分化和拉攏因為支持台獨而支持陳水扁的選民(他們可能 不滿意陳水扁的其它執政理念)﹐也是為了反擊陳水扁利用他們支持統一的立場﹐攻擊國 民黨和大陸勾結﹐“抹紅”藍色陣營的企圖。   我們常常批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客﹐在競選時大開空頭支票﹐上台後卻不兌現。 因此﹐我們也沒有必要對台灣政客在競選活動中的言行太過敏感。如果反應激烈﹐反而中 了陳水扁的姦計。   現在的局面是﹕陳水扁玩弄台獨話題﹐大陸方面強烈反應﹐不斷施加壓力──政治壓 力、軍事演習等﹔這些壓力又被陳水扁利用﹐煽動台灣民眾對大陸的不滿﹐吸引更多選民 聚集在他的旗幟下面。由於陳水扁主導了競選話題﹐藍色聯盟處於被動局面﹐於是也來玩 台獨﹐力爭奪回話語主導權。但大陸方面誤讀﹐產生更大的不滿。   實際上﹐大陸隻要明確宣布“隻要台灣宣布獨立﹐就必然發動戰爭”﹐然後就隨便台 灣政客去玩。一旦“台獨”話題沒有了實用價值﹐不再有助於競選﹐陳水扁就不會那麼熱 衷於這個話題。反對黨、在野黨也就可以利用其它話題攻擊民進黨。這才是陳水扁最害怕 的。   陳水扁害怕的話題很多﹐例如經濟問題。還有一些是我們根本想不到的。   我在台灣的電視節目裡看到﹐代表台灣島原住民的女“立法委員”﹐就民進黨不關心 原住民﹐大力批評陳水扁﹐指出“政府沒有錢”這一借口不能成立﹐“沒有錢﹖那為什麼 還要買那麼多軍艦﹖﹗”她指出﹕大陸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如台灣﹐但是少數民族工作卻做 得很好。她還以“獨”攻“獨”﹐在率領原住民遊行時﹐高呼“某某民族獨立了﹗”── 言下之意﹕你要從中國獨立出去﹐我為什麼不能從台灣獨立出去﹖   台灣學者指出﹐陳水扁還有一個策略﹕把政治這件事情搞得很爛﹐讓台灣民眾厭惡政 治、不來投票。由於支持他的選民比較穩定﹐那麼﹐在投票率低的情況下﹐他就比較有可 能獲得多數﹐從而當選。   因此﹐大陸方面應該正確解讀競選時期發生的事情﹐不要因為表面現象而使自己的決 策失誤。 3﹐大多數台灣人民希望統一   據台灣學者介紹﹐大多數台灣人民希望統一、願意統一。一個旅店的老板說﹕“誰不 願意作一個大國的國民﹖”一個餐館的老板直言﹕“如果大陸經濟搞得不好﹐廣東也會獨 立﹔但是經濟搞得好﹐誰不想和大陸統一﹖”“台灣太小﹐自己在台灣沒有辦法發揮才能 ﹔大陸很大﹐可以幹大事業。”據說這都是很普遍、很典型的觀點。 4﹐大陸方面應該加強解釋、說明工作   除了經濟﹐台灣人對大陸的民主問題也很關注。希望自己能夠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 制度下﹐當然這也是合情合理的願望。   大陸由於種種原因﹐在民主制度的建設上﹐還處於相對初級的階段。對於這個問題﹐ 簡單的回避不僅不能消除台灣人民的誤解﹐反而會成為影響統一事業的新因素(由於大陸 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因素對統一事業的負面影響已經大幅度降低)。   大陸方面除了努力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民主化建設﹐也應該努力向台灣人民說明 情況﹐特別是為什麼現在不能進行一步到位式的政治制度改革。   在會議上﹐有台灣學者指出﹕因為大陸還比較窮﹐就不能實行民主﹐這種觀點是站不 住腳的。美國建國時﹐也很窮﹐但是實行了民主制度。   我發言解釋﹕散掉容易﹐聚起來難﹔並以會場上的學生聽眾為例﹕告訴他們可以自由 退場﹐很容易﹔然而一旦他們離開了會場﹐各奔東西了﹐再把他們集合起來﹐就困難多了 。大陸有十幾億人口﹐因此在改革政治制度時﹐要特別慎重﹐雲雲。   散會後﹐一台灣學者告訴我﹕“散掉容易﹐聚起來難”這一說法給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非常有道理。   大陸要充分利用傳播學理論的研究成就﹐在傳播學理論的指導下﹐遵循傳播行為的客 觀規律﹐真正了解目標對象﹐尋找有效的傳播口徑﹐改變台灣大眾的觀念﹐使之向有利於 統一的方向轉變。   大陸應該大力拓寬面向台灣民眾的傳播渠道。大陸目前主要使用官方傳播渠道﹐這一 渠道不能直接接觸台灣民眾﹐必須經過台灣的傳播媒介轉載﹐因此傳播的內容和強度都受 到限制(未必是出於敵意﹐畢竟台灣傳媒沒有理由免費作別人的傳聲筒)。   大陸可以充分利用台灣的言論和出版自由﹐支持台灣的出版社、報社或其它傳播媒介 出版書籍、創辦報刊雜志等﹐傳播有利於統一事業的聲音。大陸也可以利用台灣的政治自 由﹐幫助那些支持統一的人士﹐成立“統一黨”(或其它名稱)。也許短期內執政無望﹐ 但可以充分利用大選機會和其它合“法”(台灣法律)途徑﹐宣傳統一思想﹐聚集不支持 台獨、希望保持現狀、或向往統一的民眾﹐對陳水扁、民進黨或其它台獨勢力展開政治鬥 爭。   大陸應該積極支持、至少不阻撓大陸的學者赴台進行學術交流。大陸學者中幾乎沒有 支持台獨的﹐在和台灣學者進行交流時﹐隻會宣傳統一思想。大陸學者和台灣學者、民眾 、輿論等等接觸﹐也可以真切地、深入地了解台灣人民的思想情況﹐加強兩岸的理解。   比“三通”更重要的是“思想通”。思想通了﹐其它的“通”就比較容易了。   筆者這次赴台﹐原定14日(星期天)晚抵達台灣﹐15日(星期一)起參加會議。但是 直到12日(星期五)下午才拿到批文﹐待填好表格、開好介紹信﹐趕到出入境管理處﹐那 裡已經下班了。隻能13日星期六去。但是到了那裡才知道﹐星期六“隻受理、不辦理”﹐ 必須到15日(星期一)下午才能拿到通行証。   星期一下午我帶著行李早早地去了管理處﹐但是一直等到管理處下班前一分鐘才拿到 通行証。我立即去買機票﹐連夜飛香港、16日(星期二)上午飛台北﹐直到星期二下午才 趕到會場。會議的主要部分隻趕上一個尾巴。   我很不理解國台辦為什麼要這麼作﹖為什麼要到最後一刻才發出批文(這不是孤立的 偶然現象)﹖這是大陸政府的官方意志呢﹖還是具體辦事人員工作低效拖沓﹖   如果是政府意志﹐那就說明政府還沒有認識到兩岸學術交流對統一事業的積極意義。 在兩岸交流的問題上﹐大陸方面不要太敏感﹐要自信一點、灑脫一點。不要老是擔心“出 事情”﹐不要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很多事情是回避不了的﹐現在的無所作為 隻會在以後產生更大的麻煩。   如果是辦事人員的個人行為﹐那他們的行為實際上阻撓了兩岸的交流﹐損害了祖國統 一事業﹐政府應該嚴查並糾正。   據台灣學者粗略估計﹐大約有不到一半、但超過三分之一的台灣民眾來過大陸地區。 這使得台灣民眾對大陸相當了解﹐筆者認為﹐這是大多數台灣民眾願意統一的重要原因之 一。   兩岸交流對統一事業有百利而無一弊。台灣方面對大陸學者發出了入境許可﹐大陸方 面卻百般阻撓﹐真是令人費解﹗ 5﹐朱熔基前總理能不能請台灣記者喝一次茶﹖   2000年台灣大選前夕﹐朱熔基總理嚴辭提醒台灣人民不要選舉台獨分子陳水扁上台。 結果被台灣民眾誤讀﹐以為朱熔基在教訓他們﹐要幹涉他們的投票自由﹐於是很多人一氣 之下﹐偏偏去投了陳水扁的票。   轉眼又到台灣大選﹐朱熔基先生作為退休的政治家﹐作為一個關心祖國命運的普通老 人﹐能不能請一些台灣記者喝喝茶﹐解釋一下自己當年看見台獨分子利用台灣人民行使民 主權利的機會﹐企圖把台灣引向歧途﹐因此心裡很急﹐講話時比較激動﹐但內心是為台灣 的前途和命運擔憂﹐是為了台灣人民的利益。   同行的台灣學者認為如果真的這樣﹐台灣的電視台也會反復播放這一講話的鏡頭﹐這 將大大緩解台灣人民的情緒﹐使陳水扁失去很多選票。 6﹐大陸的文化界、傳播學界應該成為統一事業的先頭部隊   在統一事業中﹐除了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我們更應該注重文化手段。使台灣大眾 ──特別是青少年──了解和熱愛中華文化﹐使台灣大眾了解大陸的善意﹐理解大陸的各 種做法﹐等等﹐這對於抑制台獨、爭取統一﹐是非常重要的。   達到以上目標﹐在技術本質上﹐和現代傳播活動中的廣告、公共關系等是一致的﹐可 以充分利用其成熟的經驗和技巧。   在這次會議上﹐台灣的一位“立法委員”圍繞“台灣大學畢業生將面對大陸大學畢業 生的競爭”這一話題﹐談了很多。我在發言中就強調﹐台灣的年輕人不要把自己和大陸的 年輕人對立起來﹐而應該把大陸看作自己發揮才能的大舞台。顯然﹐這種說法可以淡化台 灣青年對大陸青年的對立意識﹐可以增強台灣青年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 | | | Oooo | +---------------------- oooO---( )---------------------+ ( ) ) / \ ( (_/ \_) [36m※ 修改:‧nizy 於 Feb 10 20:16:49 修改本文‧[FROM: 166.111.65.*][m [m[34m※ 來源:‧BBS 水木清華站 http://smth.org‧[FROM: 166.111.142.*][m . -- 歡迎訪問﹕ http://www.smth.edu.cn/bbsdoc.php?board=Taiw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6.111.65.77
totorro:第三項就有問題-_- 推 218.34.247.133 02/11
nightwing:而且是非常大的問題 推 210.58.43.112 02/11
nightwing:那這篇研究算是.....XD 推 210.58.43.112 02/11
NizyCola:第三點文中隻寫了四行話.. 推 166.111.65.77 02/11
NizyCola:應該是大陸民間學者觀點吧... 推 166.111.65.77 02/11
ylty:有沒有過民意調查?為什麼要主觀判斷呢? 推 218.86.33.74 02/11
houting:經濟? 貴國應該看看競選廣告內容.... 推 61.62.150.89 02/11
Devour:台灣支持跟貴國統一的會多?別笑死人了好嗎 推 218.166.57.120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