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inobilis (工作壓力大,精神崩潰)》之銘言: : 厲害!災鬧成這樣 : 台灣很有錢 怎麼不弄些先進設備預防災害 : 土共沒什麼錢 設備落後 : 尚且還知道撤離百萬人避災難 : 看到電視裡台灣人都站到二樓三樓等船來 : 那台風預警等工作都誰在做的 : 台灣是不是沒有應急預案來著 兩方面看, 首先和錢沒甚麼關係. 第一點是颱風這種災害的特徵, 臺灣之所以有這個問題, 是因為臺 東地區直接面臨太平洋, 以及颱風本身的反應速度快. 可以比較的是二零零五年美國新奧爾良風災, 該次風災的死亡人數 達到一千四百人以上. 不僅大規模摧毀當地的公路網, 通訊和公共 建築, 而災區的治安也因此而完全崩潰, 整個陷入搶劫, 群體暴力 當中, 不僅如此, 當地民眾更向搜救人員開槍, 增添了更多困難. 這次事件也顯示了現代社會在面對天災時, 抵抗力並不如我們想像 中頑強. 第二點是現代政府官僚體制的基本缺憾, 就是必須透過第一次災害 才能夠有反應能力. 長江一帶從九十年代開始就連年水災, 可以看 到對抗水災的能力有改善, 但是一旦面對另一種災害, 例如地震, 就要重新學習. 香港也經歷過多次颱風之後才學會跟颱風相處, 但香港的某些區域 , 例如南區, 大嶼山, 或者元朗平原, 他們面對災害的時候也一樣 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此外, 在九十年代初期, 香港經歷過一次大規 模的雨災, 結果產生了「暴雨警報系統」. 颱風跟地塌有很大的關 係, 香港被視為天然良港, 本身就和香港的地形有關, 因為那是世 界罕見的雙山丘圍著中央的深水港, 而周遭地理上, 則有臺灣和菲 律賓減弱到達香港的颱風, 以及沒有地震. 這是當年英國人相中香 港的原因. 我第一次經歷雨災的時候, 我的學校在山上, 在雨災下變成了瀑布 一樣, 我當年回到學校, 只有六人成功回校. 有不少人直接被水沖 下山, 是那次之後香港政府才理解到暴雨也可成災. 面對世界的氣 候轉變, 現代政府的反應其實不快. 香港也發生過因為颱風而導致 土石流衝進家居將人活埋, 以及颱風塌樓, 塌樹殺人的事件, 政府 當時的效率決定了能從那些事件中得到多少經驗. 事實上人類也太過低估工業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巴黎在近代因為經歷過大規模火災, 在日後重建時才懂得大城市不 能用木造結構, 必須建立防火牆. 而東京大地震也使東京在城市規 劃上有了很深的教訓. 臺灣今次顯示的, 也是此類經驗不足導致的低估. 既然臺灣的政府 未能發展成能夠未雨防範的地步, 自然就得承受這樣的災害. 大自 然是不留情的, 任何時候都不應該低估它. 學會跟太平洋相處, 是 當一個海洋國家的起點. 未來隨著全球氣候的惡化, 會產生更強力的天災, 是可以預期的, 重新架構城市規劃, 通訊網絡. 事實上, 要防範的也不僅是風災, 雪災, 雨災, 旱災, 海嘯, 在將來也必然會比今天更嚴重, 應該要 有心理準備.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編輯: chenglap 來自: 123.202.83.230 (08/10 11:48)
weq:或者應該說年年颱風反而讓政府疏忽了...沒料到 61.225.205.17 08/10 11:50
weq:這次的雨破五十年來的紀錄(三天內下一整年的量 61.225.205.17 08/10 11:51
chenglap:天災會越來越嚴重, 哪處都一樣. 123.202.83.230 08/10 11:51
weq:很多建設都會考慮汛期洪水期,但這次遠超過設計 61.225.205.17 08/10 11:52
weq:時所預設的量... 61.225.205.17 08/10 11:52
chenglap:那證明之前的預測要推翻, 一切重新來過. 123.202.83.230 08/10 11:53
amperp:現在面對過去沒有的異常氣候,過去記錄沒用 210.69.152.253 08/10 11:53
weq:呵..的確如此 (去年台中就發生過一次了) 61.225.205.17 08/10 11:53
amperp:過去100年沒有溫室效應與冰原崩解 210.69.152.253 08/10 11:54
panoply0921:是兩天,不是三天 219.84.63.154 08/10 12:39
panoply0921:以後幾年都有機會下這種暴雨~~ 219.84.63.154 08/10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