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嗯 : 寫這篇文章的人 : 應該是比較沒有實務經驗的文人 : 嗯 : 該怎麼說呢 : 思考一件事 不能從單方面去想的 : 要去想 如果西藏出了事 : 那住在上面的漢人要怎麼活下去 : 依賴觀光業的西藏 : 如果因為暴動 鬧的觀光客不敢來 : 那麼 沒有像樣的產業的西藏 失業率一定會上升 看事情不應該只看眼前 發展觀光犧牲的可能是對環境生態的破壞 高壓政策可能是對文化的無情摧毀 沒有文化和自由的生活會快樂嗎? 以不丹為例 這個被稱為「喜馬拉雅山下香格里拉」的地方,在一九八○年代對外開放前,幾乎是生人 止步。直到三年前,全球六十四億人,一年只有○.○○○一%,約六千人,有機會親炙 這塊神秘土地。 但在二○○五年,這神秘小國,卻成為全球各大媒體的目光焦點,從《紐約時報》、英國 《經濟學人》雜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到日本NHK,一年內超過兩百篇的報導。 他們熱切的討論著同一件事:這個小國的施政主軸——「國家快樂力」(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GNH成了二十一世紀先進國家眼中的「新」觀念,諷刺 的是,不丹默默推動GNH逾三十年了。 根據英國萊斯特大學在去年七月所公布的研究「世界快樂地圖」(World Map of Happiness),不丹的快樂,在全球排名第八。不丹人均國民所得僅一千四百美元,卻比 人均所得三萬一千五百美元的日本高出八十名,也比四萬一千八百美元的美國高出九名( 編按:本文人均所得均為經CIA購買力平價調整。 這麼窮的不丹,為何這麼快樂?當《商業周刊》於去年初注意到這個特殊國家,計畫採訪 時,內部有著不同的聲音:「會不會是無知的窮開心?」然而,當採訪團隊走下飛機,踏 進首都,再深入偏遠村落,十六天採訪期間,記者看到與其他低所得國家迥然不同的景象 。 這裡土壤貧瘠,地勢險峻 卻有九七%的人民表示「快樂」 不丹,街上沒有乞丐、遊民,暗巷沒有娼妓、毒梟。眼目所及,是如瑞士般的優美谷地, 從城鎮到鄉間,這裡沒有超級豪宅,也看不到破爛不避風雨的房子。 首都廷布到處是可以上網連結世界的網路小店;偏僻的鄉間,農夫用手機開心的講著電話 。一對無法生育的美國夫婦來到這裡,想收容孤兒,等了大半年無以如願,才驚訝的發現 ,不丹鮮有孤兒。 男女皆著國服,男性是一件式的裙裝,長度及膝,稱為幗(Gol),女性三件成套,長度 及足踝,稱為旗拉(Kira)。當全球化力量讓各國地方特色難以保存,不丹人的獨特性卻 強烈鮮明。 接受採訪時,無論生意人、大學生或勞動階層,有一句話反覆出現在口中:「我很滿足。 」根據不丹人口普查局最新調查,九七%的人表示「快樂」。這是全世界最快樂的窮國, 人均所得僅台灣二十分之一的山間小國。 是得天獨厚、土地豐饒,造就這個世外桃源嗎? 事實不然。 這裡,地瘠多險。不丹平均海拔三千公尺,九八%國土為山地,二○%土地終年白雪埋覆 。地瘠加上高地氣候,當地主食稻米年僅一穫。馬鈴薯種了好久,也只有掌心大;再看外 交,列強環伺。一九六○年代,中共軍隊踏進他們的北鄰西藏,七五年印度併吞與不丹接 壤的錫金。 讓不丹轉型成全球「最快樂的窮國」的關鍵人物,是剛卸任的國王吉莫˙辛吉˙旺楚克( Jigme Singye Wangchuck)。 三十五年前,老國王英年病逝。他,十七歲倉卒返國繼位,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國王。加 冕典禮,不丹首次開放國際媒體進入,相關報導多以「童話王國裡的英俊國王」描述他。 但童話表象底下,他卻是經歷過身為繼承人的嚴峻考驗。當吉莫才八歲大,同齡孩子還黏 在母親身邊撒嬌,他已經被送往印度就學,十歲轉往英國,十四歲進入牛津大學。 這裡不以經濟發展為優先 為全球第一個以快樂立國的國家 牛津學業雖未完成,但國外求學經驗卻深深影響吉莫。吉莫目睹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 ,一路經歷戰爭、污染、高失業與犯罪,人民所得增加了,卻不快樂;物質享受提高了, 親情卻疏遠。 他帶著對西方國家「以經濟發展為優先,對嗎?」的質疑回到不丹。人民到底需要什麼? 不丹這個窮困的小國該往哪裡去?年輕的吉莫花了兩年,步行全國,探訪民情。 「他(國王)想了解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夢想……旅行回來,他發現,不管是住在首都, 或鄉村的人民,都有相同的夢想,就是『快樂』。」內政部長吉莫.廷禮(Lyonpo Jigme Y. Thinley)說,當時,吉莫國王還沒有明確喊出「國家快樂力」的口號,卻已發 現,政府該替人民追求的是整體的幸福感,而不光只是物質上的滿足。 一九七四年,他執政的第三年,提出「國家快樂力」取代「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GDP)——讓不丹成為平等尊重與平衡發展的國家。這是全球 第一個提出「快樂立國」觀念的執政者。但,一個窮國有什麼條件談幸福?他該如何突破 資源稀少的困境? 這裡不養軍隊,不買武器 人民卻享有免費醫療、免費教育 資源配置是關鍵! 今日不丹,醫療(一二%)與教育(一八%)預算,合計占國家總預算三成,其比率是台 灣的二.三倍。如此安排,勢必擠壓其他預算,吉莫的策略是以「外交合作」與「經濟合 作」換取「零國防」。所謂的零國防,指的是自己不花錢養軍隊與購買武器,仰賴印度。 因此,在外交上,不丹與印度站在同一陣線,讓印度得到一張鐵票。緊密合作,確保不丹 主權獨立。更重要的是,國防預算是零,讓全國極為有限的資源全用在民生上。 因此,吉莫得以展開三項重要變革:一,不丹的免費醫療體制在他手下完成,讓每個國民 有平等的生存權;二,過去貧賤的佃農,也在他掌政下擁有自己的土地;三,免費教育, 讓每個國民,不分貧賤,都有平等的發展權。 教育,最能彰顯因平等而快樂的不丹。 一般低所得國家最常見殘破教室、上不了學的孩子,在不丹都看不到。 不丹把最多的政府預算投入教育,從幼稚園到十年級是義務教育,就學免費。偏遠地區, 連文具都由政府提供。影響所及,這國家的人民致力追求的,不是做生意賺錢,而是受更 好的教育。 參加全國檢定考,若成績在全國前十名,政府會送他出國留學。高等教育,從大學到出國 深造,也是免費。以二○○三年為例,不丹約有一千餘位公費與自費留學生,在歐洲、美 國、印度進修。 「不丹經驗提醒我們,快樂不是隨機降臨在人們身上,它來自選擇的結果。」一九八九年 自願進入不丹從事教職,並嫁給不丹人的加拿大教師潔米.惹巴(Jamie Zeppa),是少 數持續親眼目睹不丹過去十八年來變化的外國人,她在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指出。 不丹今日成果,來自他們清楚「要」與「不要」兩大選擇:他們「要」追求「平等」,他 們「不要」因為追求經濟發展,而出現「失衡」的社會與環境。 所謂的「不要」,從他們對待大地的態度最能看出。 不丹多數山區,梯田垂直落差極大,農民在梯田上,常見冬、夏雙屋,依氣候移居,夏種 稻、麥,冬種馬鈴薯。以多樣性的作物,維持地力的自然循環,他們不靠人工施肥、灑藥 的惡性循環。 不丹是全世界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法令明定森林覆蓋率,必須在六○%。在不丹 發展現代化過程中,曾經一度讓覆蓋率跌破六成,但目前已快速回升,到達七二%。「我 們不把森林視為經濟資產。」不丹內政部長吉莫.廷禮強調。 四世國王吉莫對於經濟與環保,以及經濟與文化的平衡觀念,比許多先進國家更先進。他 為了復育森林,特別推動修法、甚至入憲。喜馬拉雅山系是年輕地質,十分的脆弱,但在 不丹,放眼望去,卻一片蒼翠,猶如置身古老地層的歐洲瑞士,因為全國規定不准砍伐樹 林。 為了保育林相,貧窮的不丹不惜放棄開採山中的珍貴礦石。甚至連在山中溪裡釣魚都是非 法的,為的是保存稀有的喜馬拉雅山系魚種。 不丹人愛惜山、不砍伐樹木,甚至連水力發電廠的興建都為此而遁入地下。 這裡擁有得天獨厚景觀 卻限制觀光客人數,不急功近利 這個廠自八六年開始商業運轉,目前七二%電力賣給印度。現場主管拉姆說:「透過經營 效率的提升,現在丘卡廠每年上繳給政府的稅額與盈餘,是一九九二年的十倍以上。」苦 盡甘來,電力轉變為國家歲收,讓更多的不丹孩子能免費上學,不丹人民能得到免費醫療 照護,同時,美麗的大山也得到了完善的保護。 不丹中部甘唐(Gangtey),秋季的梯田,綠一塊,紫一塊、褐一塊,深深淺淺,將這片 田,彩繪成全國最美麗的谷地。這裡一到冬初,瀕臨絕種的黑頸鶴,遠從西伯利亞來此地 避寒,牠們性極敏感,很容易受驚,為了保護這群嬌客,不丹禁止電線拉入這片淨土,也 因為這樣,當地農民使用的是政府提供,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設備。 梯田中央,高級旅館Amankora藏身其間,只能有八間房,因為想在這裡經營旅館,必須接 受不丹政府嚴格的環境保護規範,除了自備發電系統,旅館產生的廢水,也必須經環保處 理後,才能排放入自然界。 這裡沒有人炫耀財富 國王皇宮甚至比許多民宅小 強調平等與平衡,讓不丹人對自己國家充滿自信,而不是像其他貧窮國家,視自己的文化 為落後象徵,只想丟棄。 這些年,國王吉莫大力保存傳統建築與服飾。走在不丹的城鎮或鄉間,沒有違章建築,到 處都是白牆與深色的不丹傳統木製櫺窗,即便外來的高檔旅館阿曼(Aman)集團都要符合 政府規定。 「不管從外頭看、從裡頭望出去,每一扇窗都顯示了不丹的特色;而且,你很難從建築物 去發現超級有錢人,因為大家都差不多。國王很重視平等。」當地的嚮導尼曼指出。包括 ,皇宮都反映同樣價值。 在不丹那十六天,我們多次要求希望能看看國王的皇宮。最後,嚮導勉為其難的答應。我 們穿梭於稻穗摩梭的梯田之間的小路,迂迴前進,最後來到一處森林,蒼翠林道盡頭,好 遠、好遠處只見一間小屋的屋頂浮現。 這地方不准拍照,其實即便拍照也看不到什麼,因為國王的住所只有一樓高,就是棟白牆 、木櫺窗與鐵皮屋頂的傳統平民小屋,「比很多不丹人住的還小。」嚮導說。唯一區別的 只是從屋子所在升起的白幡旗才能辨識屋主的身分。 從國王到富人,沒有人炫耀財富。這裡沒有精品LV、沒有勞斯萊斯;同樣的,不管你是全 世界多有錢的企業,一旦進入不丹,街頭廣告招牌都齊頭式大小。因為,沒有高物質慾望 、沒有貪婪,相對的,犯罪率也低。一如晉朝詩人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 這裡是精神和文化的富國 九九%留學生學成後選擇回母國 不丹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不丹水力發電廠最大的承包商——Yarkay集團執行長迪青說: 「以前,看到先進國家的介紹,覺得一切都很美好。」十八歲就遠赴歐洲留學五年的她說 :「但人真的到國外,才發現當地社會深層,也是問題重重,我還是喜愛不丹的生活。」 : 那麼 : 失業的藏人該怎樣活下去 : 有些事情不要太意識形態 : 意識形態不能治國的 : 能治國的 是融合思想跟實務的黑貓白貓論 : 也就是說 達賴是其次的 他不重要 : 重要的是藏人跟漢人要好好相處 : 觀光業要搞好搞大 這樣藏人跟漢人的生活都會改善 : 生活好了 就不會鬧了 : 至於手段的部份 不管是黑貓 或白貓 : 只要能夠達到西藏人民生活變好的手段 : 都是好手段 : 其他也都是其次的 : 這樣講可能有點殘酷 : 但政治的存在 : 常常要處理的 本來就是兩難情境 : 因此 領導者能做的 : 往往只是在兩爛中挑個較不爛的結果 : 被罵是一定的 : 而後世 往往是肯定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9.242.96.49
itrose:哦,原來你們心目理想的西藏是這樣的 218.28.117.234 04/02 11:30
Aguero:比起不丹,難道中國大陸要放棄國防投靠一個 61.249.253.18 04/02 14:05
Aguero:大國,那為了爭奪這個肥肉還不鬧出來WW III 61.249.253.18 04/02 14:05
esse21:西藏可以放棄國防與中國同一陣線 但應該讓 89.242.96.49 04/02 19:44
esse21:他們過想要的生活,人家想吃的是蘋果,你卻 89.242.96.49 04/02 19:46
esse21:不斷的遞橘子,物質富裕不等同於精神富裕, 89.242.96.49 04/02 19:49
esse21:經濟不是唯一的指標,人各有志,能追求自己 89.242.96.49 04/02 19:53
esse21:理想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幸福 89.242.96.49 04/02 19:56
※ 編輯: esse21 來自: 89.242.96.49 (04/02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