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cpb (土狼)》之銘言: : 可是西部呢,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 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 真所謂“東部建的像歐洲,西部建的像非洲” : 為一部分的利益犧牲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 : 真不知道是國家戰略需要還是一種陰謀呢? 其實經濟就是為一部份人的利益犧牲另一部份人的利益, 這點 是無容置疑的. 如果經濟不是這麼複雜的動物, 計劃經濟就不 會失敗了. 沿海的發展並非透過犧牲西北而得來的, 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 地理, 資源, 文化, 政府的特質. 我們首先要清楚, 經濟的本質, 是「交易」, 也就是「交換」 , 經濟活動就是交換. 不論是資訊的交換, 物質的交換, 還是 更多不同概念的交換. 如果交換本身困難, 或者根本不存在渠 道, 則經濟也難以發展. 自由市場和政治自由之所以能夠刺激 經濟, 並非說人有了自由就會勤力工作, 而是指當人有需要交 換些甚麼時, 他會遇到最少的阻礙. 經濟的首要條件是交通, 內陸地區普遍需要鐵路, 但沿海地區 只要有良好的港口, 就能夠進行海運. 如果我們觀察人類的聚 居情形, 可以很簡單就知道, 人類居住和經濟發展的地點, 都 是集中在河流和海岸. 並非說那些內陸地區是不能發展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 不論空 運還是陸運都變得可行. 但人類是先發展水運的, 而且跟運載 的貨物比例看, 水運相當的合乎效益. 這註定了只要是經濟發 展, 一定是交通方便的地方, 也就是海岸和河道的附近, 具有 優先權. 其次就是地緣優勢, 所謂地緣優勢, 就是指和其他交換對象的 距離. 首先因為法律和軍事的規限, 國家本身就是限制了全球 經濟的自由, 但在一個限制當中, 處於多個交易對象的中心點 的, 就具有成為交易中心的條件. 例如廣東和上海. 日本是亞洲最接近美國西岸的聚居地, 對於 採礦成業的美國而言, 他們需要日本開國作為貿易的起步點. 所以打開日本國門的是美國, 而日本開國之後, 日本就成為了 日美經濟圈的中樞點, 直接導致了上海的受惠. 一方面這是通 往日本的理想地點, 另一方面這也連接南洋經濟圈. 附加這是 長江口, 能夠使中國的貨物從這裡入口和出口. 廣東則是中國地區, 南洋經濟圈的主角, 南洋經濟圈指的便是 東南亞和印度. 而這些是當時英荷殖民地的集中地, 出產很多 重要的原材料, 如果這些有需要供應日本和美洲的時候, 廣州 就變得很重要. 另一方面因為嶺南和中原的交通困難. 這使即 使中國的國內貿易, 也需要華北與廣州之間的海運. 在這些交易中心附近和交通相連的地區, 就擁有造出貨品出口 , 以及容易入口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工具的優勢. 倒過來說, 即 使同樣造出了一輛汽車, 你要在上海運出去美國, 和在烏魯木 齊運去美國, 成本是差天共地遠. 因為一個你只需要直接裝去 貨船, 另一個卻需要多番不同的運輸工具, 甚至根本就沒有良 好的道路接駁, 即使你的質素和那上海製造的相等, 可是從燃 料和人力你已虛費不少, 結果價格反而變得極其昂貴. 當然, 這是雙面的, 通常離市場越遠的地區, 離原材料 (例如 貴金屬) 就越遠. 但最終的成本取決於你對外和對內分別的需 求有多大, 特別是, 輸入原材料比輸出成品容易. 因此很多時 都不介意在遠處輸入原材料, 而在經濟中心附近才製造. 這點已是沿海和內陸, 決定性的分別. 建國之後上海喪失其應 有的經濟地位, 是共產黨政策的結果, 但是西北和內陸的經濟 問題, 卻不是共產黨的責任. 當然你可以說為何不一早建造鐵 路去解決這問題, 但這明顯地不合乎成本效益. 西北的開發, 是在蘇聯解體後才可以實行的, 因為這使中亞地區比較有貿易 的空間, 否則在蘇聯的鐵幕下, 新疆在經濟上有如孤島. 然則, 我說的只是狹義的經濟政策. 舉一個反例, 根據上述的 理論, 拉斯維加斯豈非不應存在? 這明顯是不合乎現實的, 但 這文章太長了, 有興趣知道我才繼續說.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52.90.21
uncleliu:讚長文,受教受教:) 123.112.39.79 11/18 14:43
chenglap:謝了 218.252.90.21 11/18 14:48
dannyxx:有看有推 221.127.175.85 11/18 19:43
zyomez:推一下﹛繼續說吧~~ 140.119.149.87 11/18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