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chenglap的原文在八卦版﹕ ●20430 29 1/20 chenglap R: [新聞] 中國經濟前景樂觀將先於美國恢復 我在本文最後也做了引用﹐因為實在太長(佔本帖篇幅的一多半)﹐所以不便放在前面。 1 先說幾句題外話。 原文很長﹐鄭老師的文章一貫很認真﹐有很多好文我也從中受益良多﹐ 但也有很多文章──尤其是涉及到大陸的社會現實的文章問題非常多。 通常﹐鄭老師在文章開始會用很長的篇幅來舖陳一些正確的觀點(A)﹐ 但卻很容易就自己迷失在這些長篇幅的文字當中﹐ 然後峰回路轉突然就到了B(大陸的社會現實)﹔ A固然正確﹐A到B卻缺乏必要的論証﹐ 而且B當中通常還包括很多由於不了解事實而產生的誤判。 這也是我打算回這篇文章的原因﹔本來在八卦版說回文﹐ 但八卦版readonly了﹐我就在這裡回一下。 2 鄭老師下筆萬言﹐其實概括成一句話﹐就是﹕要促進消費必須提高收入﹐ 大陸人提高收入之不可能﹐所以無法靠內需來發展經濟。 這前半句是一個正確的廢話﹐而後半句卻缺乏必要的論証。 “內需”是一個宏觀經濟學的術語﹐因此政府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就是 重要的討論對象﹐財富的分配體系(包括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討論 也是必然﹐原文卻完全無視這一點。大陸的內需不足﹐重要原因之一是 貧富差距過大﹐比如七億農民的消費能力很低﹐又比如西部地區相對落後。 要啟動內需﹐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就很重要﹐甚至包括讓財富從富人流向窮人。 因此﹐政府的4萬億拉動內需﹐很大一部分是投到中西部﹐還有農村﹐ 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以及提高收入。又比如增加社保(社會保障﹐社會福利)﹐ 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也是在財富的二次分配方式上向低收入人群傾斜。 在貧富差距之外﹐第二點是“國富民窮”﹐所以要啟動內需﹐需要國家(政府) 把錢給人民(包括民營企業)﹐不與民爭利﹐叫作“發展成果與民共享”﹐ 這包括免稅、減稅、發錢﹐提高社保也有這方面的意義﹐等等。 當然﹐內需市場的擴大﹐即使能見效﹐也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眼光要放長遠﹐多一點耐心。能迅速見效的方法﹐則是政府投資這一塊。 3 內需(國內需求)按其定義﹐包括三方面﹕第一政府財政購買和政府投資﹔ 第二﹐企業投資﹔第三﹐家庭消費。這三方面其實都是與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分不開的。長期看還是要靠後兩方面﹐但政府投資見效快﹐在緊急時刻也是需要 且有其作用的。通常﹐我們把凱恩斯主義理解為(投資)拉動需求的理論﹐投資有 乘數效應﹐在西部地區搞一個基礎建設(如高速公路、鐵路)﹐可能推動當地的建造行 業﹐進而又促進其他行業﹐並可增加當地人的就業與收入﹐進而促進消費﹐進而帶動 當地的其他行業。 消費也有其乘數效應。正是由於乘數效應﹐所以消費信心就很重要﹐ 良性的循環很重要。 反過來說﹐惡性的循環就很可怕。比如經濟危機﹐實際上就是一種惡性循環﹐像 多米諾骨牌一樣。第一張骨牌是虛擬經濟體系的崩壞﹐然後沖擊第二張骨牌﹐造成 消費信心的喪失﹐再沖擊第三張骨牌﹐消費全面下降﹐再沖擊第四張骨牌﹐ 企業破產﹐再沖擊第五張骨牌﹐失業﹐再沖擊第六張骨牌﹐消費下降﹐ 從而形成消費下降的惡性循環。 反過來振興消費﹐就需要形成另外一種循環。消費信心並不是一個虛的東西。 提高消費信心﹐最根本的是提高收入﹐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視。 提高收入﹐也可回到我上面所述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其他因素﹐還包括幫助企業﹐推動就業﹐提高社會保障程度﹐等等。 大陸社保不足﹐這個問題尤其嚴重。醫療、就業(失業)、教育等方面很多國民未能擁有 必要的社保福利﹐結果導致消費信心不足﹐不敢花錢。 所以要促進消費信心﹐提高社保尤其重要﹐前面在多個方面也提到這一點。 最近大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 大陸要提高內部消費需求﹐"藥方"就是── "將社會保障基金提高兩倍﹐立刻﹗啟動私人養老基金改革﹐立刻﹗ 建立全國性的社保網絡﹐立刻﹗" 立刻提高兩倍﹐估計財政可能會破產﹐很難﹐但可以盡快推動。 除提高收入外﹐這是提升消費信心的必要的保障。 4 在貨幣政策方面再多說一句﹐比如近期大家都預期人民幣要持續貶值。 其實通貨膨脹也是促進消費促進內需的常用方法。降息的空間不多了﹐ 然後就是通貨膨脹。增加的貨幣供應可以繞過不願放貸的銀行直接進入 某些有助於擴大消費的環節﹐貨幣政策可以通過向農村金融、中小企業融資、 消費信貸等領域注資﹐來有針對性地擴大消費和啟動內需。 另外對企業來說﹐面向內需市場也需要根據市場做調整。比如大陸推的“家電下鄉”﹐ 彩電、冰箱、洗衣機在城市已經普及﹐但在7億人的農村普及率還不高。 政府就推了一個政策﹐對家電下鄉的企業進行補貼﹐對農民購買家電進行補貼。 同時要面向這個市場的話﹐調整得當、能推出更適合農村市場的家電產品的企業 更能勝出。 5 最後就chenglap原文所強調的所謂“模型”做一個評論。 chenglap的觀點即貨幣的流動量大﹐則經濟活絡﹐反之則蕭條。 這又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正確的廢話。 這個問題就是經濟學上的所謂“流動性”(Liquidity)。 前兩年﹐大陸一直在討論的是“流動性過剩”(Excess Liquidity)是否存在以及如何 解決。同時﹐流動性過剩導致經濟過熱﹐也要細致看﹐比如大陸很大程度僅是局部過剩﹐ 房地產、基建這些領域過剩﹐其他一些部分則可能是不足﹐是一個流動性的轉移。 這些問題才有討論價值。 6 最後小結一下。 要促進消費並由此擴大內需市場自然很難。chenglap的結論大致也不錯﹐ 但雖然洋洋萬言﹐卻缺乏有針對性的討論和有價值的論証。 要分析﹐就要從大陸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入手﹐ 從這些政策能否產生效應、可能的阻力入手﹐ 比如4萬億人民幣擴大內需﹐分析其構成可能實際真正落實的僅有5000億其他是虛數﹔ 又比如我前面說的砍斷多米諾骨牌的鏈條而建立良性的循環﹐ 能否有效﹐推力與諸如社保不足、失業擴大的阻力的比較﹔ 政府對民營企業的稅收政策和信貸政策的調整﹐是否夠有力﹐對企業的助力有多大﹔ 又比如說財富分配上的調整與傾斜﹐能否落實﹐是否依然是讓利益集團為主要獲益方﹔ 又比如地方政府的財政問題﹐被這些年過熱的經濟部門(如房地產和基建) 所綁架﹐能否解套﹐解套後有無財政能力去實現擴大內需的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在國際金融體系下的影響﹔ 甚至包括外部環境﹐比如能源價格﹐俄羅斯、OPEC和歐美在這個問題上的博弈﹐ 價格會否再上漲到某個程度﹔ 等等等等…… 說中國大陸的內需市場潛力巨大﹐七億農民的內需市場潛力巨大﹐ 盡管“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但這個方向是對的。 結果如何﹐看中共的智慧與魄力﹐企業家的應變與調整﹐以及國人共努力了。 ************************************************************** chenglap的原文中我所針對的段落附在下面﹐直至文末﹕ ************************************************************** 這個說法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這是我雖然不想一天寫太多文章, 但 我還是先寫完這篇. 第一是儲蓄率的問題, 我想有一點必須留意的, 就是「儲蓄」的本質 , 很多人認為儲蓄就是錢留下來不用, 儲蓄在經濟上是一種浪費. 但 這個隻是幻覺, 儲蓄本身可視為一種借貸, 是存戶對銀行的借貸, 而 銀行得到這些存蓄, 本來就是用來作信貸或投資的. 也就是說, 不論儲蓄與否, 這些錢都是在市場流動的. 隻是流動的方 式不同, 如果不儲蓄, 就是錢成為了直接的消費. 如果儲蓄, 就是錢 間接地透過投資, 最終還是變成了消費. 如果儲蓄率高, 市場上流動的資金就會較多成為投資, 也就是作生產 力上的增強流到企業身上, 如果儲蓄率低, 則這些市場上流動的資金 就會以銷售額流回企業手上. 在十六世紀人們便知道. 經濟是一種交換, 我們把社會分成兩層看, 一層是「消費勞動者」, 另一層是「企業」. 生產這個動作會使企業手上的貨幣流到「消費勞動者」手上, 而消費 這個動作, 則會令貨幣流回企業手上. 這樣生產就可以不斷持續, 但 這是理想的情況. 而消費勞動者追求的是安全感, 所以他們並不見得 就會將所有所得之貨幣消費, 他們就會留下貨幣, 這樣, 市場上的貨 幣流動就會越來越減少. 使企業得到貨幣越來越困難, 而當企業欠缺 了貨幣無法再支薪, 就不能生產. 如果這個對流過程, 貨幣流動量減少, 則經濟就會蕭條. 這並不是「 有錢」「沒錢」的問題, 而是流動量的問題, 所以一個沒甚麼錢不富 有的地方也可以經濟活絡, 隻要那僅有的資本能夠不斷流動. 一個很有錢的地方也可以經濟蕭條. 即使那資本巨大, 但流動量日益 減少的話. 但現實上「全生產全消費」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此就產生了金融產業 , 金融產業的生產力, 正是把所有儲蓄間接變成消費. 如果把貨幣放 進你家的枕頭下, 那是不會發揮任何作用的, 但如果把貨幣放入銀行 , 雖然也是儲蓄, 但是銀行會將你的儲蓄以其信用判斷, 重新以投資 的方式流入市場. 也就是說, 如果儲蓄是指銀行裡的儲蓄, 那本來就是在市場上的. 至 於大家覺得那些不是在市場流動的錢, 是放在農家的枕頭下的. 或者 有人藏在泥土裡插一個牌子寫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 但是,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 降低儲蓄的比例, 增加消費, 並不會大 幅改變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 而隻會使流通的方式改變, 方式就是由 「勞動者 -> 銀行 -> 企業 -> 勞動者」, 變成以「勞動力 <> 企業 」的對流方式. 而這個流動要能持續下去, 有一個基本的條件. 那個條件, 就是勞動力所產生的報酬產值, 能夠相等甚至大於他的消 費產值. 說穿了, 就是他的收入要能夠承受得住他的支出. 聽起來很理所當然 的事情, 但這件事情卻展示了問題的嚴重性. 以及為何內需是不可行 的. 內需之所以不可行的原因, 就是在中國大陸, 甚至台灣, 香港, 不幸 地, 大家所生產的商品, 都是以壓低了的勞動價值, 去創造利潤的. 先是香港, 然後是台灣, 跟著是中國大陸, 都成為了世界的輕工業基 地, 因為他們都發展過勞動密集的產業. 而這些勞動密集的產業, 本 身就是建立在勞動者的「刻苦」之上. 刻苦就是低消費, 高工時的生活, 因為過低消費, 高工時的生活, 勞 動力的成本就低. 而這個勞動力成本低, 雖然產品的質素並非一流, 但中間創造了足夠的利潤空間, 讓我們建立起出口型的經濟. 一旦我們改用「內需」去作為市場, 那就意味著, 我們的工人需要消 費回他們所生產的產品. 如果他生產的是球鞋, 他就穿球鞋, 如果他 生產的是電視, 他就看國產電視. 聽起來很理所當然, 沒甚麼困難. 但現實是, 這樣的話, 產品要怎樣標價? 在賣去外國, 會產生很多附 加價值, 例如品牌(好像球鞋加個 NIKE) , 而對方也付得起, 所以利 潤亦從中而成立. 但這前提就的確是對方是付得起的, 而這就是建立 在對方平均高薪的現實上, 使他們可以大量地進口對你來說是奢侈品 的工業品. 而消費得建立在商品價錢和收入的比例上. 就算你再瘋也好, 你不可能每個月把你的薪水都來買一件相當於你薪 水全部的產品. 如果你完全地這樣做, 聽起來對經濟是好事, 因為你 真的在刺激內需, 但那又有甚麼結果? 就是整個經濟會變得更危弱, 因為你把你所有的錢都花光, 一旦失業, 你接下來的一個月隻怕立即 就去搶劫銀行了. 問題是, 經濟的任何改變, 都難免會出現企業的倒閉, 工人的裁撤, 當然在經濟良好時, 就會有新的行業去吸引工人, 但當經濟不好時, 則倒閉就倒閉, 不會有任何彌補. 如果你減少了儲蓄率, 動用作為消費, 增加了內需, 這社會就難以承 受任何經濟上的改動. 這不僅是因為你儲蓄率下降, 你能承受失業的 時間會減少, 更因為整體社會的消費增加, 使儲蓄的功用下降. 現實一點的消費角度, 永遠是量入而出的, 這就產生另一個問題. 就 是, 如果是一個理性的理財, 非日常生活必然的消費, 永遠都隻會建 立在一定比例上. 那就是收入的比例. 靠內需保持生產, 那意味著甚麼? 那意味著銷售額不能下降. 因為一 旦銷售額下降, 就是証明市場已不能支撐起來. 而要保持銷售額, 就 必須保持消費量. 說一個故事,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例子, 說兩個推售員來到中國, 一個 看到中國人都不戴睡帽, 就覺得在這裡賣睡帽沒前途, 另一個覺得中 國人都不戴睡帽, 所以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現在大家都是在當 後面的那一個人, 但前面一個人的情況, 卻可能更接近事實. 比起中國人不需要睡帽, 更可能的是, 他可能也能夠接受睡帽, 可是 他擁有的貨幣有限, 要不, 就是你用一個便宜不能牟利的價錢賣給他 , 太貴他寧可不買. 問題就在這, 大家應該清楚, 目前中國大陸的薪金是甚麼水準. 而消 費力, 就是建立在這個額度上, 這是有數可算的. 而他所生產的商品 , 有些他已經在消費(例如豆腐, 米), 但我們要他們購買的是, 是他 們目前不能消費的商品. 那些價錢他們都會視為「很貴」, 例如要二 十元新台幣一個的即食面. 他們一向隻消費四元一個的, 你現在要做 的是要他們不再消費四元一個的, 改消費二十元一個的. 你要他消費, 隻有兩種做法. 第一, 就是增加收入. 也就是薪資. 第二, 就是減低商品價格. 偏偏, 這正是市場最不願意出現的結果, 如果勞動力的價格上升, 則 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就會下降. 因為對於勞動密集的輕工業而言, 相對 性價比會大幅下降. 如果商品價格下降, 則企業從商品得到的邊際利 潤就會大幅減少, 甚至企業本身的經營將會變得不成立. 如果兩樣都不做, 用強行或誘騙的方式要他們降低儲蓄率, 那就是改 變消費習慣. 說穿了, 就是增加奢侈浪費的風氣, 那有甚麼結果? 那 就是讓經濟變成站在一條鋼線上, 中國並不是美國, 美國過度消費有 全世界借錢給他, 中國如果是因為擴充消費, 結果隻會使外匯快速的 流失. 當然這是美國樂意看到的成果, 但對中國而言這有甚麼結果? 中國基 本上是不能承受壞賬連環爆破的, 但增加消費就是在增加制造壞賬和 爆破的危險性. 一旦擴張的消費是很難再縮減的, 日後中國能否承受這點? 就我從天 涯的資訊看, 根本就不必日後, 在今時今日, 薪金已經在下降. 如果 出現這現象, 這個所謂內需的遠景, 根本就隻是不負責任的美國人一 廂情願要大家所建立的幻覺. 將大家最後的積蓄也倒在市場上, 最後 各自收手離場. 難道大家看不到 AIG 那邊, 一方面要美國政府救亡, 另一方面卻立 即用「挽留人才」的名目將錢發放出去? 那就是根本大家心裡明白, 在這個時候最實際的就是現金. 而不是任何許諾的所謂新興市場或者 投資機會. 最後一個建立內需的方法, 就是經濟泡沫, 也就是說, 既然消費和出 口都是不可行. 唯有用樂觀去塔救, 憑著大家以資訊構成的價格上升 曲線, 誘使大家去擴張, 消費, 借貸了. 但前幾年的中國大陸, 早已陷入一個經濟泡沫當中, 這個經濟泡沫當 然還可以弄得更大, 但如果減薪潮已經開始, 我相信這泡沫慢慢變得 不靈光. 薪金的波動是很老實的, 那會告訴你未來市場就是有多少的 力量, 薪水減少內需增加, 那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要活在假象中, 那薪水應該還在增加, 但即使薪水增加那已可能 是假象了, 何況根本就是在減少? 那就是連假象都難以維持. 我在五六年前在大陸工作時, 已經聽過很多人說這種「消費推動巨輪 」的理論, 我當時是半信半疑, 現在是嗤之以鼻. 超額的消費最多隻 能推遲問題, 卻會使問題更嚴重, 因為大家最終都得為自己多浪費了 的資源, 付出代價的. 靠浪費去推動市場, 是永遠敵不過環境和社會 的承受極限. 很多所謂用內需推動經濟的成功例子, 背後都是外面有一個更廣大的 市場存在, 而不是真的是靠內需的. 要不, 就是國家開下很多空頭支 票, 最後要用「非常手段」去將這些支票「兌現」. 面對現實, 事情早晚要發生的. 如果你相信奇跡, 那麼你得想想你願 不願意把你現在用的 LCD 用十元的價錢, 賣給樓下的收買佬. 如果 你自己也不願意, 憑甚麼覺得別人會願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39.45.17
headmaster:我笑了 222.182.93.254 01/22 21:17
Aadmiral:鄭老師是誰? 59.112.173.121 01/22 21:24
dreampop:chenglap 我剛又看了一遍略改了幾處筆誤 125.39.45.17 01/22 21:25
yuanshen:鄭老師也是你們叫的?給偶閃一邊 222.70.138.22 01/22 21:47
dreampop:叫鄭老師比較親切 對(某些)文不對人啊 125.39.45.60 01/22 21:54
Aadmiral:倒底是誰? 59.112.173.121 01/22 22:13
上面回答你了﹐而且有上下文啊 另外你可以看id chenglap顯然很可能姓鄭 ※ 編輯: dreampop 來自: 125.39.45.60 (01/22 22:16)
lkcs:太長,直接end,純推認真 211.139.147.52 01/22 22:21
有一多半是文末引用的chenglap的原文﹐ 另外我所講的幾點主要是針對原帖當時推文中說到的點
headmaster:google baidu chenglap 知道很多 222.182.93.254 01/22 22:27
※ 編輯: dreampop 來自: 125.39.45.60 (01/22 22:30)
lkcs:立兄的文基本上我是不怎么看的,更別說回應了 211.139.147.52 01/22 22:35
我跟鄭老師有過msn的交流﹐我欣賞其認真以及在一些問題上的觀點和態度﹐ 但我還是得說出我的看法﹕鄭老師對大陸的了解是很膚淺且容易自以為是的。 本文有些語氣可能不太好﹐本來也不太想寫﹐ 昨天在八卦版因為有被要求寫成回應﹐所以回復一下﹐ 比較直接地說出我真實的想法 不當之處﹐見諒~
chenglap:其實不看是最好的選擇. 218.252.90.21 01/22 22:37
※ 編輯: dreampop 來自: 125.39.45.60 (01/22 22:54)
dreampop:筆誤太多 又改了錯別字 流行性->流動性 125.39.45.60 01/22 22:54
oday:推!XD 218.1.233.214 01/22 23:21
bluewzy:可以不買一個20元的,改買4個5或者2個10221.222.127.241 01/23 08:57
※ 編輯: dreampop 來自: 125.39.45.3 (01/23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