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Strai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灣棒球史(五) 曾文誠 08-26 13:24 -------------------------------------------------------------------------------- 在本地台灣人陸續接觸棒球之後,有一支特別的隊伍是值得特別介紹的,那就是位 於花蓮的「能高團」,1920年花蓮市有位熱愛棒球的球迷林桂興,他召集附近的山 地少年,讓他們試一試投球和接球,沒想到他們一下就會了,其中有位名為「查屋 馬」的少年投的球非常快大家都比不上他,所以林桂興去找誰可以接查馬屋球的人 ,結果一位叫「辜茂得」的人可以接他的球,林桂興就以這兩位少年為中心,將當 地的原住民少年組識起來名為「高砂棒球隊」,並且常與當地的日本人在花岡山棒 球場舉行比賽。 之後這批會打棒球的少年進入甫成立的「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正巧此時有位日 本人梅野清太因為承造東部鐵道工程、花蓮港工程及臨海道路等三大工程而來到花 蓮,加上當時花蓮廳長江口良三郎,他們兩人認為山胞尚有出草的習俗,所以為了 防止山胞滋事,維持良好的治安,於是在教化功能下將原先的高砂棒球隊中的少年 組成以能高山為名的棒球隊「能高團」,之所以他們會有組棒球隊帶有教化功能, 這可以從江口廳長在能高團成立時所說的一段話可以觀察出,他說:「教生蕃(原 住民)打棒球,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我是為了要來矯正他們與生俱來傳統兇 暴血統,及為了讓蕃人體驗運動的真正精神所在,並且也要對外廣泛地讓世人知道 ,對於蕃人的教化已有實質的成效,基於這些用意成立能高團的。」 1924年9月能高團往台灣西部遠征,這在交通相當不便利的1920年代是非常重大的一 件事,而且同行的還有「全花軍(全花蓮港棒球代表隊)」 而能高團所屬的花蓮港 農業補習學校也有六十名原住民學生隨行,一方面幫自己的棒球隊加油兼任啦啦隊, 一方面也藉此當做畢業旅行的參觀之旅。 這一次能高團遠征西部,在台灣棒球史可以值得注意的有幾作事。第一是他們從基 隆打到屏東,在七個地方和九支不同球隊交手當中,獲得五勝四敗成績,雖然勝多 敗少,但在台北的三場比賽卻是全敗的結果,所以台北棒球水準在全台之上再一次 獲得証明。 第二,能高團的第三戰對手為自稱職業隊的「大正職業隊」,可惜這方面史料不多 ,無法証明其為台灣第一支職棒隊。 第三比賽統計紀錄完整地被保留,以這三場對台北地區的球隊比賽,能高團留下的 攻守紀錄為打數150、安打21(合全壘打2、三壘打1、二壘打4)盜壘14,三振14,四 壞球12、雙殺4,失誤20,一支訓練才一年多的球隊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尤其 是四次雙殺,14次盜壘都顯示這一支球隊不錯的攻守,尤其在在展現出原住民原具 有的投打跑的爆發力,令觀者莫不動容。 第四是能高團西部遠征的比賽,均吸引眾多的觀眾前往觀戰,在9月21日首戰和台北 高商交手時,現場竟來了7千名球迷,而對「大正職業隊」也有5千人擁到球隊,而 且多數為能高團加油,形成極有趣現象。 1925年7月3日能高團再接再厲由基隆港出發遠征日本,以為期兩個月的時間在東京 、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及廣島等地比賽,7月9日能高團首戰迎戰豐島師範棒 球隊,日方因不知能高團實力為何,因此第一戰派出實力不佳的豐島隊,結果能高 團僅在第四局就以二十八比零領先,逼得日方緊急叫停,趕緊換上實力強一級的早 稻田中學隊來出賽。 接著他們又按照計畫在日本各地比賽,所到之處不但吸引很多觀眾前往觀戰,而且 有趣的是多數的日本球迷還幫能高團隊加油,而能高團在日本的成績雖然是三勝四 敗的成績,但他們比賽中每每表現出優異的體能條件,使得他們的傳球又快又準, 擊中的球又高又遠,且充滿了慓悍的鬥志,都是讓日本球迷印象深刻的。 投打跑樣樣行,還具有天生的體能條件,不論是東征日本或西征台灣西部,這一支 原住民球隊都表現出他們是最適合打棒球的民族特性,也因此引來了日本球探的注 意,在日本京都的平安中學棒球隊,為了挖角這些棒球好手,不遠從日本而來,最 後在一番遊說之後,拉攏了阿仙(改日本名為稻田照夫)、羅道厚(改日本名為伊 藤次郎)、羅沙威(改日本名為伊藤正雄)、紀薩(西村嘉造),而這些選手在加 入京都平安中學很快地成為該隊主將,並且在1927、1928年參加甲子園大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0.2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