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oss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三、荷、西殖民統治下之躍進:荷、漢分工,打造新臺灣(一六二四-一六六二;一六六四 -一六六八) 雖然最早活躍於臺灣的是華人與日人,但最先在臺建立政權的卻是來自歐洲的荷蘭人、西 班牙人。從此臺灣搭上文明列車,由史前時代直接躍入大航海時代後的近代初期世界,並以飛 快的速度進步,成為東亞最進步的地區之一。其所以致此,應歸功於荷蘭人與漢人之分工 ,各扮其角色,互補不足,即荷蘭人定政策,漢人執行,因而共同打造出一個新臺灣。當然 ,兩者之間亦有競爭關係與矛盾衝突,從而引發漢人反抗事件以及日後鄭成功之攻臺。 (一)荷蘭人、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及其南北相抗 十六世紀中葉前後,葡萄牙水手經常航行經過臺灣至日本,目眩於其壯麗之景色,不禁驚 呼Ilha Formosa(美麗之島),此後西方人即稱之為Formosa。然而,葡萄牙人對臺灣無何興 趣,只有遇到海難時才短暫逗留,如一五八二年左右遇暴風雨而發生之船難。據稱一五九 ○年,葡萄牙水手曾在北部建立一個據點,但不久即離去,並未建立政權。 首先覬覦臺灣的當是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推動海外擴張政策,一方面西向征朝鮮 ,一方面向南發展。一五九二年諭降「高山國」(臺灣),但無結果。一六○九(萬曆三十 七)年,德川幕府派有馬晴信來臺調查。一六一六(萬曆四十四)年,又命長崎代官村山等 安率軍侵臺,亦失敗。最後,派兵征服臺灣,成功建立政權的卻是荷蘭與西班牙。 一五九八(萬曆二十六)年,荷人出現於遠東,建商館於印尼萬丹(Bantam)。一六○○ (萬曆二十八)年,荷船首航日本要求通商。一六○二(萬曆三十)年,建立東印度公司(E ast Indian Company),其後轉往巴達維亞(今雅加達),以此為總部,經略東亞。為拓 展與中之國貿易,一六○四(萬曆三十二)年,公司派提督韋麻郎(Wijbrandvan Waerwijck) 率軍占領澎湖,但為明將沈有容諭退,未能達成使命。 一六○九(萬曆三十一)年,在平戶設商館,開始對日通商。由於中國地大物博,乃利之 所在,荷人更是急欲通商。當時菲律賓已為西班牙統治,華人多前往貿易,荷蘭人為對抗商 敵,必須取得較近中國的商業據點。一六二二(天啟二)年,提督賴耶爾孫(Cornelis Reij erszoon)率軍攻澳門,但為葡人所敗,乃再占領澎湖,以求通商。但明朝不允許,一六二 四(天啟四)年,總兵俞咨皋攻澎湖,最後雙方協議,荷人遷往臺灣,明朝則允許華人前 往貿易。於是,荷蘭首任臺灣長官宋克(Maarten Sonk)入據大員,即今日臺南安平,此後 即開始荷蘭治臺時代。 荷蘭人入據大員後,從中切斷中、菲貿易線,對西班牙形成新威脅。原來西班牙早在一五 七一年即攻占呂宋,建造馬尼拉城塞,漢商應召來此貿易,甚至形成一華人社區(parian, 澗內),此外,日商亦聚集,馬尼拉乃日益興盛。如今政敵荷蘭占臺,從中攔阻,自不能容 忍,於是在一六二六年,派兵占雞籠(Santisima Trinidad),築一城堡為據點,名為聖撒爾 瓦多(San Salvador)。一六二八至一六二九年,又占淡水,築聖多明哥(Santo Donmingo )城,亦招華商前來貿易。如此一來,荷、西南北對峙之局形成。 荷蘭人無法坐視西人勢力之擴大,屢次欲予以驅逐。終於在一六四二年,派兵北上,西人 不敵,乃退出北臺,十六年之短暫統治告終。至此,荷蘭人取得全臺統治權,直至一六六一- 一六六二年,鄭成功攻臺方結束。 兩國治臺期間均致力於貿易與傳教,但荷蘭人成就較大。 (二)臺灣重商傳統之啟動:荷人、漢人分工模式 荷蘭人來臺之目的是以臺灣為據點,進行國際轉口貿易,其施政乃以當時盛行的重商主義 (Mercantilism)為核心,因而啟動了臺灣的重商傳統。其後為增加收益,進一步發展產業 ,更引導臺灣走向經濟成長之路。而其所以有如此之成果,不能不歸功於荷人、漢人之合作 ,發揮互補功能。 在轉口貿易方面,因當時東亞最具貿易價值的商品是中國的絲、日本的銀、南洋的香料, 臺灣位於三地之中央,乃以之為轉口貿易的據點。為了經營貿易,一六二四年入臺時即在臺 南安平設立商館,築奧倫治(Orange)城,一六二七年改名熱蘭遮(Zeelandia)。荷蘭人利 用季風,以帆船進行南北貨物之運銷。夏季南風盛行時,運南洋貨北上,約四、五月間, 自巴達維亞經暹邏、柬埔寨至臺灣卸貨,再分銷中國、日本。冬季則利用北風南航,將中、 日商品運至巴達維亞,再運荷蘭、波斯、歐洲等地。主要商品為中國絲、日本銀、南洋香料 、臺灣鹿皮。 華商是荷蘭人的主要貿易夥伴與競爭對手,因中國貨最重要而不易取得,通常要透過他們 取得。李旦、許心素、鄭芝龍等乃重要商業伙伴與商敵,尤其是鄭芝龍。一六三五年前後, 因明朝海禁更為開放,航行安全,雙方合作愉快,大員貿易大盛,荷蘭人獲利率極高,達百 分之一百以上;至一六四○年,達高峰。但一六四一年後,因中國戰亂連綿,絲品供貨不穩 定,而且鄭芝龍在日本市場也與荷蘭人競爭,轉口逐漸衰落。不過,荷蘭人轉為出口糖、茶 等至波斯、日本,並向漢人多徵稅收。無論如何,荷人之經營相當成功,獲益甚佳,在一六 四○至一六五三年間,純益由一萬三千盾(gulden,荷蘭幣)猛增至三十三萬八千盾。在亞 洲商館中,其獲利亦僅次於日本商館。 除了商業外,荷蘭人也發展農業,因來臺後,發現臺灣地形、氣候適合種植甘蔗製糖,而 糖乃當時具有國際市場的商品。然而原住民無種蔗製糖技能,荷蘭人如何開創此一新產業呢 ?考其成功之秘訣,在於與漢人分工,互補不足。其方式是:荷人為漢人創造良好的經營環 境,如派遣船隻載運移民、提供土地與資金、興修水利、武裝保護漢人拓墾之安全等;而漢 人則提供勞力、技術,甚至資金,從事實際開墾與製糖工作。為有效執行拓墾工作,荷人實 施王田制,提供土地並僱用漢人耕種;但亦容許漢人墾戶取得土地,自行開墾,以加速開發 。在此一雙方各盡其力、各取所需的分工體制下,農業發展相當順利,首先是蔗糖業,其後 是稻米業。 在蔗糖方面,荷人原先自華南輸糖至臺,再轉銷日本、中東、歐洲,其後在臺生產。一六 三○年後,荷人開始派出船隻赴大陸載運移民,漢人墾民大增,蔗糖業也快速發展,臺南附 近之砂糖產量由一六三六年之一千二百四十四擔激增至一六五八年之一萬七千三百擔,產量 最後竟超過爪哇,並取代鹿皮成為主要出口貨,臺灣商館之獲利亦有賴糖之出口。在米方面 ,原本臺灣糧產不足,依賴日本、暹羅接濟,但由於移民之種植,糧產漸增而能自給。一六 四二年,產量約達四千擔,至遲在一六五六年已有餘米可出口。此後以米、糖為重心之農業 決定了往後三百餘年之臺灣經濟性格,直至一九六○年代。 此外,漁業、狩獵業亦有發展,荷蘭人同樣有賴漢人漁民、獵人及商人,其中最常被採用 的方式是「?」。「?」臺語bak,源於歐洲之"pacht",意為承租包辦。荷蘭人對漢人廣行「? 」制,以減少行政支出,並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如為取得番地產品實施「?社」制,即每年 由漢商競標,由得標者包辦番社交易。 總之,由於荷蘭人的政治力與漢人的經濟力之分工與結合,臺灣經濟發展之列車開始啟動 ,此後貿易導向成為臺灣的傳統,米糖也長期成為臺灣經濟之骨幹。 (三)荷人之政教 荷人來臺之目的主要是商業利益,因此政治方面實施精兵簡政之策以減少開支。其駐臺兵 員僅有一千人左右,而所雇用之行政人員亦極為有限。 荷人在熱蘭遮(Zeelandia, 安平)設商館,置一長官與評議會,為臺灣最高行政機構,以 管理統治下之臣民。至於對原住民的統治,則成立四個地方會議區,即南部、北部、淡水 (北臺地區)、卑南(東部),由原住民各社頭目選出長老,受長官之命,執行其政策。此 乃歐洲封建制度的變型,亦為一種地方自治組織,大大減少行政人力之需求。 如此少量之官與兵如何有效統治呢?除上述之自治組織外,其秘訣是藉助傳教士。荷人常 以傳教士兼理行政事務,一者以其有傳教熱忱,忠於職守;二者以其通土語,有助溝通意思 ;三者可減輕行政費開支。同時,重視並資助傳教士之教化工作,即傳教與教育合一,以感 化原住民。至一六三○年,西部海岸平原各地已建有基督教教堂、學校,傳教士以原住民為 助手,進行基督教教育。 著名的傳教士有Candidius、Robertus Junius等人,自一六二七年後先後來臺傳教。他們 以南部平埔族為主要對象,尤其是新港社,以拉丁字母創出新港西拉雅語文,用以譯祈禱文 、十誡、教義問答、新約等。一六四一年,Junius偕同臺灣商館館長視察各社,眼見土著儼 然已成基督徒,出入教會作禮拜,且尊敬荷人,頗驚愕其成果;估計全島受洗者達四、五千 人。可見傳教相當成功,而新港西拉雅語文在荷蘭人退出後仍使用至十九世紀之清嘉慶年間 ,用以與漢人訂立契約,此即臺灣史上有名的「新港文書」、「番仔契」。 (四)西班牙人之經略北臺(一六二六-一六四二) 西班牙人於一六二六年占領北臺後,亦推動貿易與傳教工作。然而一六二五年後,與日本 之貿易中斷,而淡水開港後,中國來船亦有限,對抗荷蘭人的目的未能達成。 在傳教方面,據稱一六三○年有信教者三百餘人,一六三四年有三百二十人;Esquivel神 父亦以拉丁字母編「臺灣島淡水語辭彙」、「臺灣島淡水語基督教理書」等書,以為傳教之 助。但雖有某種程度成果,終究不如預期。此外,一六三三年日本禁教後,以臺灣為跳板對 日傳教之願亦幻滅。 收支嚴重不平衡是一大問題,商館不但未獲利,反而必須仰賴馬尼拉當局補給方能維持。 自一六三五年後,西班牙人對臺政策轉趨消極。土著之反抗是另一大困擾,一六三六年,原 住民曾攻擊淡水Santo Domingo城,造成三十多個西班牙人之死難。馬尼拉當局乃於一六三八 年撤退淡水守軍,僅留雞籠,以減少兵力與開支。 荷人對西班牙之占臺原本即不安,乃伺機進攻。一六四二年荷蘭人派軍北上,攻陷淡水、 雞籠,逐走西班牙人。荷人並在淡水舊城堡近鄰重建新城,此即今日紅毛城(The Dutch For t)之原型,亦設一商館,企圖與日本、福州貿易。然而,情況不理想,貿易重心仍在南部 。 (五)漢、荷衝突與鄭成功之驅荷戰爭 荷蘭人、漢人間有一種相生相剋的關係,也存在愛恨交集情結。荷蘭人仰賴漢人發展農業 、漁業等產業,漢人亦因荷蘭人之協助方能大量移民臺灣,解決生活問題,彼此有互利關係 。然而,二者間亦有緊張關係。原因是漢人文化較高,有其民族尊嚴,自不甘久居人下;荷 蘭人之苛捐雜稅亦難忍;而至一六五○年代漢人人口多達三萬人以上,遠超過僅一千多之荷 蘭人,有實力推翻其統治。在此情況下,二族之間遲早必發生衝突,一六五二年之郭懷一事 件乃其引爆點。 郭懷一乃臺南永康市一帶的華人領袖,一六五二年九月七日,號召一群同志,決定於中秋 節(九月十七日)邀荷蘭官員飲宴時,乘機起事。然而消息外洩,當夜聚集一萬六千人提前 起事。荷蘭調兵並徵召原住民助戰,郭懷一戰死,其餘退守二層行溪以南,相持半個月後被 敗,死者在四千人以上。戰後漢人勢力大減,但族群對立因而更激化,伏下日後迎接鄭成功 攻臺之機。 結束荷蘭在臺統治的是鄭成功之東征。東征之遠因是,第一,鄭家起於海洋,對近在咫尺 的臺灣不可能長久任其置荷人統治之下。第二,鄭家與臺灣關係特別密切。據傳鄭芝龍於一 六二四年至一六二八年曾活動於臺灣,降明後仍有部屬居臺,這些眾多的閩人頗不服荷人統 治。一六五二年郭懷一之事雖被平定,但兩族之猜忌益深。近因有二。第一、鄭成功在大陸 抗清失利,一九五九年北伐金陵兵敗,侷促金、廈,糧餉、兵源均不足,必須另覓出路。其 次,何斌之獻圖定計。何斌為通事,因代鄭成功在臺徵稅,或稱侵用荷蘭人公款二十餘萬兩 ,有被偵破之虞,乃密繪鹿耳門水道,於一六五九年向鄭成功遊說攻臺。 一六六一年四月,鄭成功自金門領軍二萬五千人,先攻占澎湖,三十日黎明自鹿耳門攻入 臺灣。先占領漢人占多數之普羅文遮(Provintia)城鎮(今赤崁樓一帶),再包圍熱蘭遮( Zeelandia)城。經九個月之苦戰,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荷蘭人終於被迫投降,離開統治 多年的臺灣。 綜上所述,荷蘭、西班牙治臺時間雖不長,但在臺灣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在政治上,結 束無國家時代,開啟外來殖民統治之端;在經濟上,打破孤立,逐漸加入世界市場,建立影 響後世之重商傳統;在社會上,開始漢人大量移民,伏下取代原住民而成為主體民族之機。 從此,臺灣由封閉性轉為開放性,由東亞孤島蛻變為世界島,由內陸文化走向海洋文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