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ryst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odwhereami (無聊男)》之銘言: : 冰紋似乎不是專有名詞,我想是大家針對結構的變化部分發展出來形容這個 ^^^^^^^^^^^^^^^^^^^^^^^^^^^^^^^^^^^^^^^^^^^^^^^^^^^^^^^^^^^^^^^^^^^^^^ 的確 這是以前版友使用的名詞 我是因為有人以此發問 我才以此回答 一般我會用羽狀裂紋 雲霧狀包體等名詞。 : 變化部分的名詞,我針對這部分提出問題點,希望能幫忙解答一下: : 礦化劑應該也不是專有名詞吧,好像沒這東西,如果是維持水晶繼續生長的東西 ^^^^^^^^^^^^^^^^^^^^^^^^^^^^^^^^^^^^^^^^^^^^^^^^^^^^^^^^^^^^^^^^^^^^^^^^^^^^^^ 這個字是由「mineralizer」一詞而來,是在地質系的岩石學中有出現過的名詞, 是指水、CO2、還有一些火山氣體。這個名詞是用來解釋為何偉晶花崗岩會產生出 巨大寶石晶體。在偉晶岩中會有上述的mineralizer,這些成分會扮演一個類似於 助融劑的角色,在岩漿庫(magma chamber)中促使各種寶石晶體生長,一般的環境 是無法長出直徑20公尺的水晶單晶的,唯有這種特殊的火成岩中。 : 那我覺得有點怪,因為水晶並不像鐘乳石一樣,是單純經由液態累積成固態的, ^^^^^^^^^^^^^^^^^^^^^^^^^^^^^^^^^^^^^^^^^^^^^^^^^^ 恩 但是水晶會溶於這些物質 或因為這些物質降低熔點,在某個岩漿庫中,慢慢長出。 人工長晶原理不也是類似嗎! ^^ : 基本上,水晶只要累晶的方式(空氣中二氧化矽或溫壓)有變動,經過長時間就會形 : 成所謂的鱷魚皮水晶,晶中晶,和多晶體型態,最常見的是數個水晶柱共生在一個基 : 石上,這些都可能為地殼變動或大氣和環境中二氧化矽變動造成的,所以共生的水晶 ^^^^^^^^^^^^^^^^^^^^^^^^^^^^^^^^^^^^^^^^^^^^^^^^^^^^^^^^^^^^^^^^^^^^^^^^^^^^^ 您說的比較籠統,其實數個水晶柱長在一個母岩上是單純晶種的問題吧,所有的SiO2 都依附在單一個晶種上救會長出單晶,但是母岩的表面往往不是這樣的情況,所已變成 很多水晶叢生的晶簇(SiO2依附不同晶種生長)。 通 : 常不透明居多我覺得這能解釋晶體中部分雲霧狀的問題,如果晶體在成長中有某個因素 : (累晶成分改變或單位時間累積量的改變)都會使晶格造成變化,而有各種形狀的東西分布 : 在水晶內部,基本上,最常出現的是晶片與白霧狀帶,其實,那些部分只是結晶角度 : (晶格)與其他部分方向不同造成,晶片就是這樣,想像一堆小晶片分布在水晶內 ^^^^^^^^^^^^^^^^^^^^^^^^^^^^^^^^^^^^^^^^^^^^^^^^^^^^^^^^^^^^^^^^^^^^^^^^^^^^^^ 先前版友所提的冰裂紋其實應該不是單一種情況,一種是雲霧狀的包體,這很有 可能只是生長過程中包入周圍的物質(包含水溶液與圍岩或其他礦物等情形), 人工長的晶體也會有類似情形。另外有一種是有類似裂紋的片狀包體,但是 好像雲霧狀這樣而非完整的面狀,這有可能是我上次所說的後來又癒合的情況。 天然的包體成因研究並不多(因為賣水晶的不會做這樣的事,礦物學家又不削 研究這種小題目),我之所以提出那樣的觀點是因實際上寶石學中有類似的「人造 包體」。早期檢驗天然藍寶石最重要的是其中具有羽毛狀(或是指紋狀)包體,但是 後來發現將藍寶石燒到高溫再突然降溫使其產生裂痕後,丟入助融劑中加熱 就可以使得裂紋局部癒合成為類似「羽毛狀」或是「指紋狀」的片狀裂紋(非 單純裂面),這種稱為「假指紋」。依我看,天然水晶的裂紋有可能是類似的 情況下產生,只是它的裂隙不是萃冷造成,而可能是晶面交界或是其他天然因素。 : 的情形就是白霧帶狀,其實另一種模式,就是與礦皮相接的水晶部分,如水晶內 : 含礦物的部分,礦物與SiO2的邊緣通常就有不規則的結晶角度,所以也常有霧狀 : 分布在。 -- 歡迎大家訂閱免費珠寶電子報喔...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a/s/asdiamon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