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ultureShoc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c 大的觀點很不錯,解決了在下一部分的疑惑 我覺得 c 大的角度來切入,會有這些觀點是合乎邏輯的 只是社會的發展跟演進,是很複雜的過程,變因也很多 所以在下不完全同意單純只用這個角度切入 在下的看法是這樣的 1. 中國人好比較的心態並不是因為共產跟馬列主義 工業革命之後,隨著全球化的趨勢各國更頻繁的交流 各種文化或多或少都會碰到與自己民族本身的文化或價值觀衝突的狀況 演進的越激烈、衝突的也就越厲害,各種偏激的狀況也比較多 包括自大跟自卑的心態 我不同意的地方是 中國重視比較與超越的價值,並不完全是因為共產馬列主義 而是許多東方民族快速西化的特徵 跟中國人本身的民族性 怎麼說呢 以日本來看 從大化革新、明治維新,到之前大久保利通主張的全盤西化 每一次的革新與社會改變,就是新舊價值觀的衝突 今天被日本視為國技的相撲 曾經被大久保利通認為是野蠻不文明的活動而全面禁止 每當我到日本,看到了傳統神社跟社區、商業大樓融入的調和而感到驚奇的時候 仔細去研究才發現這些背後的衝突,是經過了幾十年才有今天的光景 日本人的民族主義背後,何嘗不是曾經認為英國是進步的 而日本很多制度導入引用英國,所以是亞洲國家裡最先進的國家呢? 用國力、GDP 來衡量先進與否 這跟現今許多中國人的思維不是一樣嗎? 中國自古以來的民族性也是這樣 讀了落落長的歷史,中國從以前開始何嘗不是這樣看其他國家的呢?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全是化外之民的番邦 文成公主嫁吐蕃、蒙古建立元朝、女真建立清朝 政體朝代上或許有所改變,但文化上始終是一個多元的主體 只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與晚近歐美列強的侵略 中國從文化輸出國變成輸入國 心態調適不過來罷了 而現在,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的興盛 又把 "中國文化" 當一個商品包裝 享受文化輸出國的虛榮感 歐美因為想投資中國而靠攏罷了 人家是來研究你這個文化好賺錢的,是入境隨俗 而不是吸收中國文化去改進自己的文化 清朝後期的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以夷制夷"這些主張 就是中國文化跟其他文化的衝突跟融合 可是這種融合畢竟走不久 因為很多方法徒具其型,不具其神 科學的研究跟技術開發是講求精準的 也是講求背後嚴謹的邏輯與思考方式 跟中國崇尚的陶淵明 "好讀書,不求甚解" 的態度 以及傳統士農工商社會制度底下,技術研究的人長期受輕視 相去甚遠不是嗎? 就是後期發現沒辦法融合 全盤西化之後,接受了西方的制度,才有了單一比較的度量標準 才會有超英趕美的思考方式,這不完全是因為中國變成共產國家社會主義而開始的 蘇聯也是共產國家,是社會主義行不通導致政體改變才變成極權 中國也是如此,"具有中國特色的共產社會主義" 其實就是以共產黨為首的菁英極權計畫主義 畢竟極權與計畫經濟是經濟發展最有效的方式 即便台灣今天是民主的政體 也走過極權與計畫經濟這一段,不然十大建設換個時空今天蓋 喔..只怕會引起更多抗爭、更高的成本跟更久的時間 文化的融合本來就是這樣 既有的文化跟民族主義越強,改變的抗拒力量也越大,融合的難度也更高 不是單純因為中國擁抱馬列思想才造成的 2. 文化大革命比馬列主義對中國文化與價值的影響更大 某種程度來說,中共是採取打掉重練的方式來看待文化的 也就是在於,諷刺的因為內戰而遷移的台灣 反而保留了比較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資產 因為文化大革命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太慘烈了 光一個破四舊跟紅衛兵 鬥的多少文化的知識菁英從此不敢認同與研究中國文化 (看了很多紀錄片很心酸) 下一輩、甚至下下一輩的年輕中國人 也不完全認同中國文化 因為那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殘破的、沒有效果的、老舊陳腐的 想創新又走不出舊包袱 簡體字就是在這個概念之下的產物 加上一胎化的影響 中國新一代年輕人幾乎沒有兄弟姊妹 很多基於家族為主的傳統文化自然會變淡 3. 亞洲的教育方式助長競爭與比較 亞洲國家的教育方式,本來就是在群體主義底下 主張一個制度裡的競爭 從科舉取才就是如此了,不是因為中國導入社會主義才這樣 歐美的教育,相對重視個體差異與自我發展 而在中國一個制度的教育裡,很多競爭的指標都是可以量化的 考試的分數、背的單字多寡、公式應用的多寡、賺的薪水等等 以這方面來看,只要類似的國家都會有比較的心態,不只是中國 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皆是如此的狀況 4. 公民的教養才是進步的表現 今天許多時下的中國憤青或菁英被詬病的地方 除了自卑轉自大,愛以比較的方式來凸顯自己的價值之外 最糟糕的是基本的素養與對不同立場見解包容與尊重遠遠不夠 提升普遍國民的教養、水準、公德心 這需要時間累積跟正確的教育方式 自我文化認同矛盾、跟自卑轉自大的表達方式 某些程度來說都是文化衝突的產物 許多菁英被詬病的是 骨子裡是認同歐美文化 卻要在表面上否認、甚至掩飾這種心態而裝得更愛國 都只是 "利用" 中國文化、民族主義跟集體的力量罷了 就好像反日的價值觀 二次世界大戰過後都幾十年了 對,德國人真心感到歉意,也真的用行動來贏得其他國家的原諒與尊重 每當日本人因為遮遮掩掩 又參拜靖國神社、利用右翼民族主義挑撥是很要不得 但中國政府何嘗沒有鼓吹助長這股風潮呢? 一堆憤青不分青紅皂白的就被挑撥了 許多中國"菁英"可是擺明著利用這一點歧視攻擊別人 是非立場不分的 反觀今天在台灣,普遍的素養跟包容是有的 不是所有民族主義為出發點都會引起是非不分的共鳴 張銘清在台灣被推倒 跳車的、推人的、喊爽的畢竟是少數被意識形態蒙住雙眼的深綠 絕大多數的民眾是反對暴力跟支持人權的 即便兩國交兵也不斬來使,不是嗎? 況且,假設所有深綠的支持者都不加節制找機會給他個一拳一腳 我想張銘清也回不去中國 畢竟推的只有那一個,也受了普遍的公論譴責,不是嗎? 只是要搞清楚的是,支持民主、人權與普遍的價值 不代表多數台灣人願意犧牲民族主義跟主權 還是很多台灣人聽到 "誰理你們!!" 第一個反應會罵幹的 而且還很會大聲 (不管是心裡或是言語上) 聽到 "台灣是中國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會想招呼對岸王八蛋政府的列祖列宗 只是許多人不知道怎麼節制 又不知道怎麼表達抒發這種無力的不爽感 才會造成推人打人的憾事 雖然膚淺的說只是幾個不入流的政客 為了拉攏選票所做出的考量罷了 最後就是 請所有來自中國的朋友了解 面對一個用上千枚飛彈對著我們 把我們剔除在 WHO 之外 外交上吃盡台灣這個主權獨立國家豆腐 又口口聲聲說我們是一家人的政府 這是很正常的反應 很怕扯遠了...唉唉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我盡量不談及政治, 從文化來談. 可惜這話題實在很政治性, : 很難拿捏. 我只能盡量. : 其實有一點我會有異議的, 兩岸的教育是不太一樣的, 臺灣的 : 教育是傳統式的中華教育, 固然, 那是強調中華的思想, 優越 : 民族的思想. 雖然這也會構成某種沙文主義, 但我要說的是, : 這和大陸的不完全一樣的. 因為臺灣的是很基本的民族主義教 : 育, 可是大陸的並不是真正的民族主義教育. : 因為大陸受的教育不是中華教育, 而是馬列主義的教育. 雖然 : 也會構成某種自大心理, 但跟臺灣真的不會完全一樣. : 民族主義教育是從民族的文化傳統出發的, 也就是說, 民族主 : 義教育是有著尊古, 崇尚傳統的特質, 民族主義很重視的民族 : 的根源, 因此民族的一切, 從傳統的服飾, 文字, 節日, 文化 : , 思想, 歷史, 一步一步的營造一整個自身民族是獨特的觀念 : , 所以你可以看到, 注重民族主義的, 或者法西斯主義國家, : 都以強調自己的傳統精神為主. : 例如日本在軍國主義時期的武士道, 德國在日耳曼時期主張的 : 第三帝國, 以及所謂的阿利安人, 全都是這些. 因此, 會對傳 : 統有非常強烈的認同, 這是民族主義教育的特質. : 但大陸並不一樣, 大陸對傳統是有一半懷疑的, 比方說, 繁體 : 字, 有些人當然是接受了, 但很多人都覺得是「太複雜」, 「 : 很難看」, 「用繁體字是走回頭路」, 「就算繁體字很好看, : 但現在大家都用簡體字了, 回復是多餘」, 先不論這些看法是 : 否正確. : 但有一點很重要的是, 這些想法並不是在民族主義教育下產生 : 的, 日本人民族主義的表現, 是寫那些他們覺得很艱深的漢字 : , 而不是用他們平時覺得方便的假名. 也就是說, 民族主義教 : 育會令人認為尊重和使用傳統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很樂意做額 : 外的事情, 去回復傳統. : 如果是民族主義教育, 對於這些傳統往往是自豪, 而且傾向熱 : 切的立即用於生活和現代當中. 大陸在這點上遊離, 是因為大 : 陸的教育是馬列主義教育. : 要了解大陸和臺灣同是天朝大國思想基本不同的地方. 是必須 : 先了解馬列主義教育是怎樣的, 馬列主義教育本身是製造一種 : 價值觀, 那種價值觀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 最基本的想法不複雜, 馬列主義認為, 人類的社會, 是由原始 : 社會開始, 然後會演進為封建主義社會, 去到資本主義社會, : 然後成為社會主義, 最終會變成共產主義. 也就是說, 人類的 : 社會發展, 是一條火車軌, 有一定的發展規律. : 因此, 不同的社會, 都是殊途同歸的. 所以社會跟社會並沒有 : 類型的分別, 而只有「先進程度」的分別, 不同形態的社會只 : 是有些走得比較快, 有些走得比較慢. 而最終大家都會走到同 : 一個階段, 而人類的社會是只會前進, 不會後退的. : 可見, 這個邏輯是, 人類最終也會全部達致共產主義的世界, : 只是快和慢的分別. : 所以, : 他們會說自己「和英國差二十年, 和美國差五十年」這樣的說 : 法, 臺灣人很少這樣說, 是因為這種能把社會發展用年份作為 : 差距度量衡, 是建基在「社會發展是一條單軌」上的. : 所以他們也不覺得英國, 美國, 跟中國會有甚麼分別, 因為他 : 們只是比中國走先了一步, 至於思想文化上的不同, 也只是時 : 間的差距. 也就是說, 今天的英國人有禮, 而中國跟英國差二 : 十年, 那中國二十年後的人也會跟今天英國的人同樣有禮, 如 : 果今天中國的人無禮, 只是因為中國落後了英國二十年. : 所以也會經常說, 解放前的中國是個封建時代, 解放將中國從 : 封建時代解放出來, 因為馬列主張資本主義時代之前就是封建 : 時代, 明明中國之前的制度跟封建完全扯不上邊. 但因為馬列 : 這樣說, 那唯有說, 民初是「資本主義」時代, 清朝或之前是 : 「封建」時代, 而解放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級」, 改革開放 : 則是「承認還未到社會主義, 唯有再從資本主義開始」. : 這講解不知大家是否容易懂? : 這邏輯引伸下去, 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 如果你了解這邏輯, 就能夠理解一件事, 這個邏輯最終會導致 : 的, 是產生一整個世代, 強烈的比較心理. 事事比較的原因, : 是因為有比較的度量衡, 本來這東西是不存在的, 我們怎樣比 : 較「土耳其和西班牙誰比較好? 」, 「美國和日本誰比較好? : 」, 用民族主義的角度是大家根本不能比較的, 但用馬列主義 : 的角度卻是可以比較的. : 如果將很多東西由不能比較, 變成能比較, 那自然就會事事比 : 較, 這種比較風氣從上而下, 在上大家比軍力, 比國土, 比各 : 項國際排名, 比 GDP, 下的話, 則比大家誰擁有較多錢, 較多 : 薪金. 總之事事都比, 因為這馬列主義教育, 將人與人, 國與 : 國的分別, 都傾向放在「一直線」上. 人與人之間的分別並非 : 「不同」, 而是「優劣」, 如果我不是比他「優」, 那我就是 : 比他「劣」. : 事事比較, 結果是甚麼? 不是自己覺得很多事比人好而自大, : 就是很多事比人差而自卑, 但, 又會常常覺得, 我們成長的速 : 度比那個比我們好的人快, 如果是一條單軌的話, 後面跟著的 : 開得較快, 前面較慢, 終有一天會超越前車, 對否? : 如果看到有東西, 看來和別人差不多, 或者更好了, 例如旅遊 : 區, 高樓大廈, 就會產生一種我們已在追上對方的感受. 而不 : 會覺得「東京鐵塔, 巴黎鐵塔, 東方明珠」是不同的東西, 他 : 們會覺得, 大家都是鐵塔, 誰高誰贏. : 所以去到日本, 談東京鐵塔有多高時, 總會有人扯上海甚麼塔 : , 這些事對於外面世界的人, 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但對馬列 : 主義教育下成長的人而言, 他們時刻都會想著比較這件事. : 但這只是事情的基本, 之後的就更複雜, 是因為在馬列主義的 : 教育後, 又提倡「民族主義」. : 這結果產生了甚麼? 也就是說, 有一大堆所謂民族主義者, 卻 : 並不是在完整的民族主義教育下產生的, 民族主義教育裡重要 : 的, 強調傳統的絕對正當化的部份, 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接觸過 : . 但民族主義中最不需要學習的部份, 也就是「民族與民族的 : 比較」, 卻被完全吃了進去. 民族主義本身是向後看, 而馬列 : 主義卻是主張向前看, 兩個完全矛盾的思考, 為了政治的理由 : , 卻在現實被硬么在一起. : 所以一整個邏輯異常的混亂, 既要民族主義, 卻又對傳統抱著 : 懷疑, 既要覺得人類終要進入無國界的共產社會, 卻又堅持自 : 己是與眾不同的中國人. 既要主張中國在某領域落後 n 年, : 卻又認為自己有與眾不同的國情. 一方面主張自己在崛起, 另 : 一方面又說自己貧窮. 一方面說自己和平不暴力, 另一方面又 : 說臺獨就進攻臺灣. 一方面提倡愛國, 另一方面卻拿著外國護 : 照. : 兩者結合, 就產生了你們所看到的思想. 因為硬要結合矛盾, : 就產生「相左的東西也接受」的心態, 結果就失去了抵消原則 : , 比方說, 愛國的人不能持有外國護照嗎? 比起放棄護照, 他 : 們反而會強調自己愛國來證明自己既有外國護照又愛國. : 結果是, 矛盾的事情混和沒有變成抵消, 而是分別向兩大激進 : 方向進發. : 我不想寫這篇文章, 因為大陸人看了可能很反感, 但我想, 至 : 少我是在架構回邏輯的根據, 我是不希望大家以一種「生於大 : 陸的人就會變成那樣」的想法去看他們, 就算會被大陸人說我 : 胡說八道, 我也想說, 這是教育方向所引致的, 並不是先天生 : 出來的. 有很多人並不完全受教育影響, 但讀過書的人很難不 : 受這種被安置的邏輯影響, 要脫離是不容易的. : 這結果是兩害共取其弊, 是兩者的壞處同時都學起來了. 就像 : 一堆顏料混合起來變成了一團灰色一樣, 方向不完整, 導致了 : 不倫不類. : 我希望這能解釋你的疑問, 也希望你會理解, 這是體制引致的 : 教育問題, 是教育導致的個性, 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轉變為民 : 族主義國家的矛盾, 而不是民族的劣根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6.151.253.67
twowugs:推 馬列主義或許有其影響,但不至成為主因,反而是中國在 10/24 07:08
twowugs:經過百年的文化失落,而近二十年經濟成長又帶來某種自我膨 10/24 07:10
twowugs:脹的矛盾 10/24 07:10
neuroforbes:十大建設那種東西 若在今天有人亂鬧是利益分不平 10/24 08:49
neuroforbes:要不然台灣人還蠻愛硬體建設的 而且迷信硬體建設 10/24 08:51
Realthugz:酷喔~ 10/24 09:43
tantamount:大推 此篇真是深得我心 推調適不過來+不夠包容尊重他國 10/24 10:04
tantamount:我覺得中國自卑自大的心理來自於文化&歷史,放不下身段 10/24 10:08
abcc:關鍵是要對著哪呢?導彈朝下,美國人會抗議麼? 10/24 10:57
Ashang:推 有解釋到 寫的也不錯! 10/24 13:25
asity:我覺得你寫的比C大好 10/24 14:22
PUNXAZ:GJ! 10/25 02:11
jajakang:我也推這篇! 但我比較好奇,何謂"民族性"? 10/25 04:13
LilacSnow:推最後一段 XD 10/26 14:22
blackwong:很好的文章!! 10/26 19:02
catherinewu:推最後一段~XD 10/27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