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ultureShoc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但網路上找到他的原文是這樣 (也是來自 Wiki) : : "2007年1月22日,台灣媒體報導,教育部的網路成語辭典將 : 《三隻小豬》當成成語[3],並因此批評教育部。當天,杜正 : 勝參加「全國教育局長會議」時說,教育部網路版《成語典》 : 納入「三隻小豬」、「睡美人」等童話故事,是要大家活用 : 童話故事的典故,因為語言是活的,每一個童話故事的背後 : 都有典故。並說:「『三隻小豬』怎麼樣造句?這不是造句, : 是你講話時要如何引用。當我教小朋友,我看到小朋友很偷 : 懶,作業都不寫完,馬馬虎虎、草草率率,我說:『你不要 : 像三隻小豬的老大,三隻小豬的故事你要想一想。』這就是 : 運用成語了!」教育部成語典編輯召集人李鍌表示,「三隻 : 小豬」絕非成語,而是「參考語料」,放在成語典附錄純供 : 參考[4]。不過,杜正勝對此事件,不以《三隻小豬》是附錄 : 辯解,反而以教育部長身份堅持《三隻小豬》作為成語並無 : 不當[5],並發言「用成語會讓人變得懶散、思想混沌、一知 : 半解,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6], : 而引起輿論譁然。" : 在下不同意的是這兩點 : 因為第一點是在於共通的文化資產 : "To be, or not to be" 來自哈姆雷特 : 莎翁那時候的英文到現在都有影響,所以是英文語系的共通文化資產跟背景 : 而三隻小豬並不是來自中華文化的定義跟共通資產 : 台灣說的是中文,用的是繁體中文是事實吧 : 不在這個定義裡面的,當然不能叫成語 我想,您對共通文化資產的定義可能有待商榷, 三隻小豬的故事的確是是發生在外國豬身上,而不是中國人身上, 但卻屬於台灣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雖有若干天資聰穎或是混血的台灣小孩 是以英文、法文...讀到這故事,但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翻譯接觸到它。 既然如您也主張,台灣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份,閱讀漢字、說的是中文, 則自然在這個文化裡面被普遍閱讀與接受的東西,日子久了就屬於「這個」文化的一部份, 即便是外來的。正如來自外來佛教翻譯經典的成語。 既然如此,「這個」文化現在發展出一種來自外來童話翻譯經典的成語,如三隻小豬, 也沒什麼當然不可能。因為文化是活的、由人的生活與使用來延續的並持續創新的。 而不是被封閉在某個地方、某個歷史時代、某群人之中的,才有資格叫做中華文化。 如果您認為這個文化中所發展出的特殊色彩,已經有別於某種「正統、傳統」 的中華文化,例如把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也當成語實在不倫不類至極, 那麼您最好承認,「這個」文化在與各種外來文化的大量混血、雜交下, 已經出現了十分不同的新風貌,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勇於包容、勤於創新。 如果您認為成語是只屬於過去封建時代、在中原正統文化中、由士大夫帶頭使用下孕生, (其實您並沒清楚說出過,這裡是我代為揣摩指出)必須由國家 (哪個國家才能代表正統中華文化?我想您會在這裡遇到一些問題) 的教育部頒佈嚴謹的定義,才能視之為成語,那您自然就不認為成語可以有新的內容。 但甚至是從正統的那些成語在使用中的逐漸遺失本意,我們也可看出,成語的使用 從來就不是固定的、死的。 何謂成語?事實上,教育部國語辭典中對成語的定義就表達了台灣文化的 創新與包容特色,因為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對成語的定義: 一種語言中簡短有力的固定詞組,可作為句子的成分。形式不一,以四言為主。 一般而言都有出處來源,與引申的比喻義,而非單純使用字面上意思。 如「矛盾」、「綿裡針」、「勢如破竹」、「篳路藍縷」等。 所以,如果您把成語的使用固定住了、框限住了,成語就是「那些成語」, 僅能「那樣」被使用,那麼您對成語的看法以及它的使用,就會是「懶惰的」, 不僅懶惰,而且是扼殺語言與文化的活力,形同謀殺台灣文化在中華文化及文字基礎上 的創新可能,也是毫不包容的想法。 針對外來文化的包容與吸納這件事,我認為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全球化時代中, 必須特別去思考、面對的,因為尤其在這個時代中(事實上在任何時代都是) 一個文化要完全拒絕外來文化的影響,根本是不可能。乃至於對外來文化的包容與吸納, 正是文化要能維持活力的唯一辦法。中華文化是什麼?它包容異文化的程度如何? 方式是什麼?是什麼種下來中國在清末的失敗?五四那些人在批判什麼? 這些是相關的有趣問題,但我們的討論範圍其實還及不到這裡,就不多說了。 : 至於語言是新的,會不會影響演化等等,我之前的看法並沒有說甚麼呀 : 第二點則是在於,你要有一定程度的語言理解能力 (某種程度來說是對文化的認知) : 才能使用成語,就好像不是每個會講 ABC 的都聽過也耳熟能詳莎翁小說的對白 : 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不是懶散的象徵,也不是無限上綱 : 把楚門的世界也當作成語 : 因為定義是甚麼?背後的文化共通意涵在哪裡?並沒有啊 怎麼會沒有啊,有啊有啊。楚門的世界就是說,混淆真實與演出的世界, 真假不分的世界。大家都知道的啊,真的有啊。 : 況且古文之所以是文化資產 : 就是因為他停滯在那個時候 : 我們當然可以把一些台灣大家約定俗成的意涵加入成語 : 但在我來看使用成語絕對不是偷懶的象徵 這四句話在我看來,不大通,就不回了。 : → alavie:單純回一句 個人認為三隻小豬已經是成語了 我想您根本不知 10/26 00:24 : → alavie:道自己說話有多麼沒有道理跟邏輯吧 : 我倒很希望能虛心請教 a 大,自己的邏輯謬誤在哪裡? : 文化的定義是這樣 : 文化實際上主要包涵器物、制度和觀念三個方面, : 具體包括語言、文字、習俗、思想、國力等。 : 成語隱含文字使用背後的共通意涵,當然是文化裡很重要的一部分 : 錯誤的引申、使用跟解讀,不正是某種層面對文化的傷害嗎? 到這裡我要誠心跟您道歉,實在是自己涵養不夠,才會在公開場合這樣說人不是。 感謝您的大器不計較:) 何謂錯誤的引申、使用跟解讀?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比如說經過媒體一番改造,三隻小豬已經成了笑話人說話顛倒、毫無道理的意思, 這絕對是錯誤的引申、使用與解讀所造成,它傷害了文化的哪個層面? 回您的文章中,我已經粗略地把自己想法說過一遍,當作是對自己失言的彌補。 在BBS上和人做這種程度的抬槓,對我來說其實是不大有趣的,何況也與版旨不符。 因此我就不再花時間、精力繼續回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