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J_K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丁蔭蓀 身兼中廣流行網「娛樂e世代」、「東京放送」,及有線電視台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的吳 建恆,除了每天固定的工作外,一個月至少還得主持五場以上的國內外歌手新片發表記者 會。現今多元的音樂環境下,吳建恆已然建立起自己的風格,這條「音樂之路」,他是如 何走出來的呢? 父親是牧師,母親是鋼琴老師,吳建恆從小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琴鋼琴,也參加過合團 ,接觸的都是宗教音樂、古典音樂、藝術及民謠歌曲等,從來沒聽過流行歌曲。國中時, 同學都在唱<秋蟬>、<月琴>,而他卻只會唱<踏雪尋梅>、<散塔露琪亞>,落差很 大。到了高中之後,才從電台、電視台的音樂節目中,接觸流行歌曲,吳建恆還將聽到的 流行歌曲彈出來,和同學一起唱,而且還跟著同學一起「追星」呢! 從中廣「青春網」助理做起 從小就愛在眾人面前表演的吳建恆,曾參加過許多歌唱比賽,也在唱片公司當過助理,很 有機會當歌手,但也就是越接近核心,他發覺自己不並適合這個行業。就在中廣成立「青 春網」招考助理時,吳建恆被網羅了。這段期間,他有機會跟在知名主持人身邊學習,也 有機會聽到大量的歌曲,一路從助理、企製,到小單元主持人,「這段期間,點點滴滴所 累積的基礎,才能讓我有今天的成積。」吳建恆非常感念曾經給他機會、教導過他的人。 為了了解更多的音樂資訊,早期中廣黃介文、羅小雲、陶曉清主持的音樂節目都是他必聽 的;電視節目「綜藝100」,有國語歌曲排行榜的介紹,也是他必看的節目。「每週的榜 單都會作筆記,而且還加以分析統計,等季排行公佈時,拿出來和電視上播報的結果作個 比較,很準呢!」吳建恆說,正好那時「青春網」加重國語歌曲的播放比重,他對國語歌 曲的熟悉度立即派上用場。至於西洋歌曲的部分,他只能發揮「背」的功力,把十年前的 榜單拿出來加以分析消化、熟記,才不致於「輸給聽眾」。 另謀出路開發東洋市場 為什麼又轉走東洋音樂的路線呢?「有線電視的音樂台大都由『ABC』(在美國出生的華 人)回來主持,他們接觸西洋歌曲較早,有那樣的生長背景,主持起來自然生動,我這個 土生土長的人,當然就遜色多了。」吳建恆說,與其在別人後面追著跑,倒不如另謀出路 。就在這個時候,政府開放東洋歌曲,他也發現台灣有很多人迷戀日本歌手、歌曲,管道 卻相當有限。「如果我能夠提供一個平台,提供相關的訊息,來滿足這群人,也是另一種 特色。」於是,吳建恆開始補習日文,再度拿出背榜單的精神,強記過去所不知道的,來 開發這塊東洋市場。 作為一個音樂節目主持人,吳建恆每個月至少要花一萬元購買CD,而且唱片公司每個月至 少也有上百張的CD宣傳片到他手裡,「每張CD我都會聽,而且還會作點重點記錄貼在上面 ,以備日後選用時參考。」吳建恆說,他出國時,除了CD外,還會帶一對小喇叭,讓飯店 的房間裡,隨處充滿音樂,回國時,免不了也會多帶幾片當地的CD。 曾經跟在大牌主持人身邊當助理的吳建恆,現在自己也成了知名主持人,他並不想成為大 牌,卻希望自己能稱職,做為聽眾及唱片公司、歌手之間的橋樑,讓雙方互取所需,也各 有發揮。由國內外歌手的專訪,都以吳建恆的節目作為優先選擇看來,他的確是個稱職又 受歡迎的主持人,而且樂在其中。 圖說:日本知名歌手小田和正(右)接受吳建恆專訪。 【2004 二月的聲活月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9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