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民進黨內部的黑金及派系政治 趙永茂 國政基金會內政組特約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隨著台灣政治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1986年黨禁解除後,民進黨與新黨相繼成立,新政 黨政治形勢已對傳統地方派系產生重大衝擊。由於都市化的快速發展,造成都會政治效應 及反省、反對政治的鼓舞性擴張。尤其商人政治(businessmen politics)、金錢政治(m oney politics)及黑道政治(mafia politics)的興起,以及1997、2000兩年以後民進黨 在地方與中央的連續執政,已肇致政商關係以及原有政治與社經關係的重構。使原來雙派 系結構(bifaction structure)及對單一威權政黨的依侍結構(patron-clientele struc ture)產生異化,而導致多元分歧派系結構與兩黨半依侍關係(semi-patron-clientele) 或新依侍關係的形勢。 值得重視的是,在國民黨與地方派系之間所發展出的派系、黑金結合及派系一黨化的結構, 已經逐漸產生二黨化或三黨化的發展趨向,但是究竟親民黨、民進黨與庸俗化的黑金結構 之間的關係為何,仍有待加以檢驗。以高雄縣的民進黨派系而論,由余家班的派系領導到 多頭化或三頭化的派系領導,由於余家的長期執政,使地方的黑派已經發展成余家班或非 余家班(主流或非主流)的地方派系,余家班包括岡山的余雅玲、橋頭的余政憲、余政道 等人,岡山的余雅玲是以前的泛美麗島系,橋頭的余政憲等人則為民進黨中央的正義連線。 在非余家班的黑派人士則尚有新潮流的楊秋興、戴正耀、陳啟昱和獨盟(獨立國)的尤宏, 其他還包括徐志明和戴金吉(目前已退出余家班)。由高雄民進黨的黑派的發展過程來看 ,已經深深納入台灣地方派系的結構中,發展出如同黑派主流、非主流派系或多元派系的 發展方向,並出現重組、結盟的現象。其中有某位曾任鄉民代表、鄉長及縣議員,現任中央 民意代表的黑派人士,事實上有若干背景顯示其與黑道關係密切。 根據一項研究的訪談資料顯示,在高雄縣方面,鄉鎮長選舉的花費約四千至八千萬不等, 小鄉鎮(如旗山地區)約四千萬左右,大鄉鎮(如鳳山地區)則必須起碼要八千萬左右, 甚至更多,平均一次鄉鎮長選舉要花上五千至六千萬元。通常國民黨或無黨籍人士會花得 較多,不過,民進黨人士也不會相差太多。 立法委員方面,民進黨人士大概要花上三千萬元左右,也有人花費不到兩千萬元,不過也有 人花費較多,超過一億元;而國民黨方面,則保守估計一定要花上一至二億。不過,因為 立委選區較大,加上各鄉鎮的樁腳為了使其所負責的當地選票開得漂亮,通常也會自己掏 錢買票,而這類的情形則很難估計,通常都未列入候選人的競選開支部分,因此,選區越 大則越難估計競選經費。 此外,就民進黨的地方派系而言,民進黨的中央派系地方化,自從在地方陸續執政後,便 有逐漸地方化的趨勢。以彰化縣為例,在立法委員、鄉鎮市長選舉上,民進黨在該縣的派 系正走向以姚嘉文及周姓立委為首的福利國派系以及以翁姓立委為首的新潮流派系,兩派 對立化的趨勢。此正象徵著民進黨的派系已地方化並融入國民黨先前所發展出的派系化生 態架構,成為派系化的另一個脈絡和系統。 就地方派系的權力均衡結構而論,以彰化縣等實例似乎多少驗證地方派系有漸由紅、白雙 方步入多頭派系,產生多元均衡或多元不均衡的現象,如此在選舉提名與動員上將更為困 難。民進黨也將面臨類似的問題,雖然民進黨有黨內民主提名制,但由於執政效應及派系 對立的情勢,高雄縣黑派已面臨分裂,原來由余家及美麗島主政的結構已形成泛美麗島、 正義連線與新潮流多頭對立的派系架構,未來的動員、整合也將更為困難。而彰化縣則仍 處在新潮流與福利國兩元對立的派系架構,整合已屬不易。 綜合而言,民進黨已漸由原來理念型派系轉為接納黑、金力量與人士,成為庸俗化派系的 現象,正逐步鑲入原有地方派系生態的一環,其中部分是因為人頭黨員的效應,部分則可 能是金錢政治的壓力、派系擴張、招降納叛等新依侍(或依附)主義、政經結盟效應所致 。 http://www.npf.org.tw/monthly/00104/theme-047.htm --- 不知道有沒有op...U_U...為什麼我記得姚嘉文是美麗島的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