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些日子有機會跟逼近適婚年齡的數位女性交換意見, 想從他們身上瞭解女生看低出生率的觀點。 結論是: 1.儘管有法律的保障,他們對於產後的職場發展抱持著悲觀的態度, 畢竟公司總是以其他的手段。 2.傳統家庭以女性為主要勞務負擔的陰影 3.養兒的高價與相關羈絆 這幾個女性當然不能代表台灣生育年齡女性的心聲, 但是應該有點接近現實, 不知道有沒有社會政策有研究的版友可以提及一些解決之道? 感謝! -- 出操號聲響,操場練刀槍 不怕烈日曬,那怕風雨狂 戰技求精進,戰術求發揚 練膽又練力,生鐵練成鋼 莫懈怠莫慌張,要努力要堅強 烈日象徵光明,汗水散發信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74.78
danieljaw:能想到的就是生育補助...不然就是準備迎接... 61.225.69.15 03/21
danieljaw:老年化社會 做好老人福利吧...唉... 61.225.69.15 03/21
danieljaw:提升女性在法律上及社會上的地位... 61.225.69.15 03/21
danieljaw:至於為了愛台灣而生育 這種口號很難有共鳴吧 61.225.69.15 03/21
DonaldDuck:留職停薪 畢竟對職場上打拼的女性誘因不大吧 61.59.121.186 03/21
DonaldDuck:如果繼續給付薪資 可能會有較多女性願意犧牲 61.59.121.186 03/21
DonaldDuck:時間 暫時離開工作崗位 61.59.121.186 03/21
Pan:假如繼續給付薪資 我看台灣的老闆根本不會雇用女員工 140.112.230.57 03/21
lalaysky:生育補助也太杯水車薪了吧…(笑~) 不如大幅調高 140.112.232.30 03/21
lalaysky:直系"卑"親屬的免稅額效果說不定好些… 140.112.232.30 03/21
twsam:之前讀一本書,其中有一句話:140.113.126.209 03/21
twsam:"很少有婦女會為了愛國而生育"140.113.126.209 03/21
> -------------------------------------------------------------------------- < 作者: hctib (怒向刀叢覓小詩) 看板: a-bian 標題: Re: [討論] 低出生率的問題 時間: Mon Mar 21 00:54:24 2005 ※ 引述《VRC174 (邁向社會化的過程)》之銘言: : 前些日子有機會跟逼近適婚年齡的數位女性交換意見, : 想從他們身上瞭解女生看低出生率的觀點。 : 結論是: : 1.儘管有法律的保障,他們對於產後的職場發展抱持著悲觀的態度, : 畢竟公司總是以其他的手段。 : 2.傳統家庭以女性為主要勞務負擔的陰影 : 3.養兒的高價與相關羈絆 : 這幾個女性當然不能代表台灣生育年齡女性的心聲, : 但是應該有點接近現實, : 不知道有沒有社會政策有研究的版友可以提及一些解決之道? : 感謝! 偷偷轉貼駱教的文章 你可以參考一下 原文網址在這邊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akatos/3/1239622352/20040705141059/ 2004/7/3 駱明慶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 長期來看,台灣婦女的生育率,確實是持續下降中。20年前,我國新生兒的數目為38萬3千 人,其後新生兒數目持續下降,2003年的出生數降至22萬7千人。另一個最近常被用來描述 生育狀況並做跨國比較,但是沒有被完整瞭解的指標是「總生育率」。20年前,我國的總 生育率為2.2人,10年前降至1.8 人,2003年更降到1.2人,大約是全世界倒數第四。不少評 論便以為我國婦女一生只生1.2人,並以此議論「少子化」對「人口老化」的影響,甚至認為 未來可能會因勞動力不足而阻礙經濟成長。 但是,「總生育率」所衡量的是什麼?總生育率1.2真的表示婦女終其一生平均只會生1.2 個小孩嗎?「總生育率」指是衡量生育狀況指標之一,它假設某一年度所有15-49歲育齡婦女 的生育情況,可以代表所有婦女的生育史,並以此計算一生的預期生育數。但是,所代表 的是誰或是哪一個世代的婦女,其實並不清楚的。 由婦女完整生育歷史的角度來看,即使一生的總生育數不變,如果婦女由於晚婚而將生育 時間延後,現在衡量到的「總生育率」就會下降,而這正是近年來我國總生育率下降的主要 原因。1993年25-29歲女性有偶的比例62.3%,2003年已經降為41.4%,減少了20.9%。婦女有 偶比例的快速下降,則是 10幾年來我國大學教育機會擴張的結果。1993年25-29歲的婦女, 教育程度為大學以上的比例為10.8%,10年之後,同年齡婦女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已經大 幅增加至23.8%。 因此,總生育率並無法真正描述婦女的生育情況。不過,我們仍然可以由歷年各年齡組的 生育率,來追溯不同世代婦女完整的生育數。舉例來說,雖然各世代婦女的總生育數逐漸減 少,到了1963-67年出生的世代,其40歲以前的生育總數仍然還有2人。即使是受到教育機會 擴張影響,就學機會大增的1968-72年出生,生育歷史尚未完成的婦女,其35歲以前的平均生 育數也還有1.6人,也比以2003年總生育率1.2人所描繪的生育數高出許多。 至於其他更年輕的世代,主計處「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的資料也顯示,各世代婦女心目 中的「理想子女數」雖然逐漸減少,但是即使到了1973-77的出生世代,其理想子女數仍有2 人,而1978-82的出生世代,理想子女數有還有1.9人。換言之,對年輕世代的婦女而言,雖 然他們因就學就業機會的增加導致晚婚,而晚婚現象也確實造成總生育率的極端下降,他們 的理想子女數仍然有2個左右。 總的來說,由年輕世代女性教育程度的持續提高,以及高教育程度女性有偶比例下降的趨 勢看來,未來幾年我國20-29歲婦女的有偶比例應該還會持續下降。這部分的變化會導致總生 育率還會繼續往下探底。但是,當晚婚的世代逐漸步入30-39歲的階段,並進入婚姻生活時 ,她們20幾歲時所延緩的生育數,應該會在未來的生育統計中顯現出來,到時候總生育率 就會停止下降,甚至增加。 想討論 可以去他的後台問他 關於家庭經濟學方面 我想台灣沒有人能出其右了 -- 沒錯,我們被無從選擇的 無知與恐懼所吞噬, 反而墜落那些沒有被踩中的東西 才稱為命運的濁流之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6.188.120.146
lalaysky:這篇分析的超中肯!!! 不能同意他更多了~ 140.112.232.30 03/21
leespeng:我對此篇滿有興趣的,他的後台是? 219.68.146.196 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