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amatobar (B'z控之王XD)》之銘言: : 1.我反對大量的外來移民 以上面為契子,以下面的導讀來舉出個人簡單觀察: [在仇恨學院裡當間諜] http://socialforce.org/phpBB/viewtopic.php?p=301322#301322 (請同時參考上下文;若有時間,應參考整系列文章) [危險女人]--從難民到國會議員:賀西阿里的故事 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viewtopic.php?p=300096#300096 請特別注意以下兩段: ----------------------------------------------------------- 在許多方面,荷蘭的案例對歐洲來說都極為重要。因為環繞著移民的議題 是如此嚴峻。例如,左翼的多元文化擁護者,以及贊成自由市場的保守派 ,最喜歡宣揚的經濟論點是:認為移民將會為老化的人口帶來新活力,提 供新的勞動資源,以及產生企業化的活動。這些,在荷蘭都沒有發生。自 從1970年代早期,低技術性的勞力被引進荷蘭,所帶來的人口結構的改變 ,對荷蘭完全沒有經濟上的效益。據阿姆斯特丹大學都市社會學的保羅謝 弗(Paul Sheffer)教授,也是一位主要批評多元文化主義的學者說,至 少有百分之六十的第一代土耳其與摩洛哥移民是處於失業的狀態。他說: 『每個人都可以看出來,這是完全的失敗。』 ----------------------------------------------------------- ----------------------------------------------------------- 賀西阿里發現她自己所面對的,是荷蘭社會組織的主要特色,稱之為 「擎柱理論」的。(pillarisation) 擎柱理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七 世紀,當時阿姆斯特丹是全歐洲最繁忙的商業中心,而且當時的阿姆 斯特丹商人與市民都有的一個共識,就是如果生意要興隆,就要把宗 教岐異放到一邊,而且把不同性質的團體分離開來,分開處理。荷蘭 憲法的第二十三章,就是保障這項權利的成文法律,保障設立不同學 校與機構的權利,此一章節本身可謂荷蘭所有制度的中心思想。而且 ,到了1960年代,被順理成章地解釋為新多元文化社會的正統與標準 --官方的說法是:「融合並保有自己的獨特性。」就是在這個面向 裡,荷蘭社會發現自己似乎與新穆斯林移民相處得非常和諧,而穆斯 林移民從1970年代起就開始從海外來到荷蘭--部份從前殖民地的蘇 里南,大多數則是從摩洛哥及土耳其。穆斯林社區希望能夠有自己的 學校以及清真寺,荷蘭政府慨然應允,甚至出錢資助。就好像荷蘭曾 經有過的天主教、新教、或者世俗化(secular)的「擎柱」一樣,當 然有一個伊斯蘭「擎柱」也沒什麼問題。 ----------------------------------------------------------- 請將摘錄下的第二段「就是如果生意要興隆,就要把宗教岐異放到一邊」, 將其中的「宗教」代換為「政治」。各位有沒有什麼體悟? 我個人對於移民問題尚未有主見, 但關心移民是否能融入及適應社會。 無論這裡的移民是指外省,中國或其它外籍人士。 荷蘭的問題值得台灣持續關注。 -- 政治的文章版權開放,看喜歡的可以直接拿去用,不用等我答應。 「用」的意思是,如果我寫的東西偶爾有一點料, 你可以把其中的某幾段拿去放進自己的文章,當做是自己講的, 有事也是自己負責。當然我保留權力知道被怎麼用,用在什麼地方, 以及允不允許被用。四、五百字的小片段就直接用,不用講了。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