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VRC174 (心冷了!)》之銘言: : 從近日沸沸揚揚的京都議定書, : 不禁讓人想起台灣陸上交通結構。 : 從目前的建設看來, : 台灣的路上交通顯然是在滿足小轎車的發展, : 從大量的東西快速道路、各級道路的拓寬等, : 然而在汽車的內然機系統遭到徹底淘汰之前, : 擴展的公路網只會加重台灣的CO2排放與能源依賴。 : 雖然高鐵、高雄捷運都是政府的軌道運輸計畫, : 但感覺起來並非是在扭轉陸上交通的趨勢, : 比較像是局部的政策。 : 敝人以為, : 台灣適合的陸上交通模式, : 應該是雷同於日本或瑞士等小國的方法, 你說的沒錯~~我們應該學習日本模式 因為台灣跟日本都是地狹人稠~~ 我一個同學有跟我討論這樣的問題~~ 他的大意是說現今交通部的顧問(或是官員)都是留美的居多 而美國是典型的道路主義國家 我們應該多一些留日的交通人才!! : 即以軌道或大眾運輸為主, : 私有汽車交通為輔。 : 除了能源與環保的考量, : 更可以減少交通事故所產生社會成本。 : 這是敝人淺見, : 還請不吝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43.184
VRC174:沒錯!很多事未必是美國最好! 61.62.74.73 02/17
TaiwanJunior:不過..日本的鐵道交通發展,算是長久的歷史렠 192.192.35.238 02/17
TaiwanJunior:累積..以現在政府的財政狀況,以及民間的投렠 192.192.35.238 02/17
TaiwanJunior:資意願來看..只能求軌道交通和公路交通建設 192.192.35.238 02/17
TaiwanJunior:的比例能夠平衡點,當然..軌道交通運輸最重 192.192.35.238 02/17
TaiwanJunior:要的是吸引乘客搭乘的周邊配套... 192.192.35.238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