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現在板上正好有一個最好的例子 每次都有泛藍的支持者拿著國民所得的例子來宣稱民進黨執政有多爛 但是仔細研究他們提出的資料 就會發現根本不值一駁 例如宣稱韓國在 2000 年時只有 10xxx 但是當時台灣有 14xxx 所以民進黨執政很爛 blah blah blah 問題是這些人舉出的網頁 就已經說明為什麼差距會縮小了 他們卻完全沒有知覺 1997 年的時候 韓國是 11,238 元 台灣是 13,556 元 隔了一年 韓國是 7,477 元 台灣是 12,307 元 兩個國家都下降 但是韓國的跌幅足足是台灣的 3.5 倍強 1998 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 因為這一年標示出兩個國家面對金融風暴時 不同的危機規模與不同的處理方法所得到的差別 韓國用的是震盪療法 一次到位 從 1998 年後除了 2001 年網路泡沫受傷 韓國的數字都是穩定上揚 病情輕了很多的台灣 走的是溫和療法 所以我們的數字不會暴跌三分之一 但是會起起伏伏 尤其是民進黨執政後 為了拆除國民黨留下的金融呆賬不定時炸彈 取消金融機構的營所稅讓他們處理呆賬 加上 2001 年網路泡沫化 數字才會從前一年的 14xxx 跌到隔年的 12xxx 會因為這樣就宣稱民進黨執政很爛 不是存心誤導 就是不懂得看數字背後的意義 經過三年療傷後 今年會是台灣經濟從新起飛的一年 --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各一兩。扇子斗方五錢。 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 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 年老神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 鄭板橋潤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0.51.132 ※ 編輯: taligent 來自: 211.20.51.132 (04/12 01:50)
antilian:推一把! 220.131.6.142 04/12
tsetse:+1 218.184.144.40 04/12
terrorist219:+1218.164.107.234 04/12
ccl007:推一把 把症狀延後而已 用的方法不同 目的是一樣 61.230.133.133 04/12
ttcr:推......... 61.230.11.56 04/12
KaneNod:推一個140.128.142.253 04/12
smallin:推一把 我爸也用這種論點罵民進黨 一模一樣耶 140.112.30.41 04/12
ruvm:推~~ 59.104.96.171 04/12
ninachen:推~~~~~~ 140.120.11.249 04/12
> -------------------------------------------------------------------------- < 作者: lamar (幹一堆瘋子) 看板: a-bian 標題: Re: 淺薄的論證 時間: Tue Apr 12 02:08:02 2005 當渡過時的上揚,會非常明顯 台灣不敢直接放給它爛,由政府硬撐硬拉,當然漲幅就沒韓國好看啦 如果台灣當時放給它爛,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03.71
antilian:好結論 220.131.6.142 04/12
taligent:Well, 台灣是缺乏凝聚力的淺盤經濟 這樣搞會出 211.20.51.132 04/12
taligent:什麼事情 沒人知道 但是歷來沒有政府願意去冒 211.20.51.132 04/12
taligent:這樣的風險 國民黨執政時也不敢 211.20.51.132 04/12
> -------------------------------------------------------------------------- < 作者: eslite12 (recta sequi) 看板: a-bian 標題: Re: 淺薄的論證 時間: Tue Apr 12 12:58:15 2005 工商時報 07/經濟教室 2005/03/13 經濟觀察 採新版國民經濟會計制 台灣每人GDP可領先南韓10%? 依新制,軟體費用、金 融機構服務費等將不再全數視為中間消費,不必自生產總值扣除,南韓採新制編算的GD P即升高10%至15%,我採新制後,能否有同樣效果,仍很難說…… 【于國欽】   一九三○年代美國大蕭條的驟然出現,經濟指標未能及時預警,透露國民所得統計的 編算有明顯瑕疵,美國經濟學家顧志耐(Simon K uznets)與英國經濟學家史東(Richard Stone)因此投入國民所得統計的研究,顧、史二人結合商品流量法、複式會計借貸原理 ,有系統的建立了今天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編算基礎。   一九四○年代以來,美、英、法陸續依顧、史二氏的方法編算國民所得統計,聯合國 遂在一九五三年研訂國民經濟會計制度(SNA)供各國做為編算GDP的參考,並於一 九六八年修訂,我國目前即採此此一版本編算。   GDP係指一國人民在一定期間(一年)運用各種生產要素所創造的附加價值(value added),許多人也許會問:「為什麼不以生產總值來衡量一國經濟?」原因很簡單,這 就如一家生產總值很高的企業並不意味獲利高,極可能是中間投入的成本太大所致,因此 沒有人會拿生產總值來評估一家企業的經營績效。同樣的,衡量一國經濟的表現,自然也 應以生產總值扣除中間投入後所呈現的附加價值加以評估。   依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二○○三年我國生產總值雖達台幣二十一兆,但扣除「中間 投入」後的附加價值(即GDP)約十兆,較一九九○年約成長一倍,顯示近十餘年來台 灣經濟仍有可觀的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依一九六八年版的SNA,只有「有形的生產性資產」才被視為投資 ,「無形的生產性資產」則悉數被列入中間投入(企業消費),例如電腦軟體費用、金融 機構服務費、礦場探勘費用都被視為中間投入(企業消費),在計算GDP時須從生產總 值中扣除。惟一九九三年版的SNA認為軟體費用、礦場探勘支出一如機械設備支出一樣 ,雖是「無形的生產性資產」,但仍應視為「企業投資」,無需自生產總值中加以扣除, 生產總值少扣一筆金額,算出來的GDP自然會擴大許多。   至於金融機構服務費,依一九六八年版的SNA,悉數被視為支應生產活動的中間投 入,在計算GDP時,必須自生產總值全數扣除,但新版的SNA認為金融機構除了服務 企業外,也同時服務家庭及政府,因此這筆費用並非全數用於企業,不應全數視為中間投 入而自生產總值扣除,如此一來,GDP自然又會再擴大一點。   自聯合國公布一九九三年版的國民經濟會計制度(SNA),英、法、德等歐盟國家 在一九九九年率先改採新制,美、日也在二○○○ 年底完成改制,南韓隨後在二○○三年 跟進,這些國家採用新制後都出現一些GDP擴大效果,其中特別是南韓採用新制編算出 來的二○ ○○年至二○○二年GDP較舊制高出一○%至一五%。   在新制的GDP擴大效果下,南韓在二○○三年的每人GDP(人均所得)也同步上 升至一萬二千六百美元,與台灣的差距已不到一百美元。面對南韓的節節逼進,我國官方 認為:「這是因為南韓採行新制,我方仍沿用舊制所致,一旦我方也採新制編算,我國人 均所得仍可領先南韓一○%。」   我國官方這一說法是有幾分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每個國家採用九三年SNA 後都可以像南韓一樣出現這麼可觀的GDP擴大效果。南韓GDP擴大效果之所以達一○ %以上,主因南韓近年來通訊、軟體產業發展快速、軟體費用支出龐大,去年底國際數據 資訊(IDC)發布資訊社會指標顯示,南韓名列全球第八,居亞洲之冠,是以南韓採取 新制遂使得人均所得扶搖直上;反觀台灣在IDC僅居第廿,採取新制後,台灣人均所得 能否領先南韓一○%,目前恐怕誰都說不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35.238
taligent:所以得實際算算才知道 不過韓國資訊社會排第八 61.222.127.130 04/12
taligent:我很質疑 他們城鄉差距之大非我們能夠想像 61.222.127.130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