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Xellose (阿土)》之銘言: : 又比中國人努力,而且不會抗爭,沒有政治壓力 : 問題就是出在自己本身的不求上進, : 像是國家公營事業的臺鹽, : 它不是把鹽巴這種低收益的產品外放在中國還有中南美洲, : 反而是把它的附加價值提升了幾百倍 : (是真的) : 同樣的工資啊,同一家公司啊 : 還是幾萬塊啊,員工一樣多啊, 說到台鹽這個我一定要好好的推一下,當初泛藍的不是在那邊批什麼阿扁政治 酬庸嗎? 看看他是怎麼讓台鹽這個當初在藍軍手中亂七八糟的公司起死回生 ==== 點鹽成金:台鹽公司的台灣傳奇 在許多的民主國家中,國營企業民營化是時勢所趨,但也是個棘手問題,面對舊的體制、 組織與人事,常常讓改革者一籌莫展。然而,台灣的台鹽公司於2002年由鄭寶清接任董事 長以來屢創奇蹟,不但把可能虧損三億的窘境轉為倒賺五億。更可貴的是─公司在整頓過 程中沒有裁員、沒有減薪,還高比例分紅,創下公司和員工雙贏的佳績,台鹽因此被公認 為是台灣國營企業的模範生、民營化的典範。 脫胎換骨 台鹽三年成績傲人 鄭寶清,原本是個活躍於台灣政壇的民意代表,卻臨危受命的投入製造業,轉換跑道的 鄭寶清如何接下台鹽的重擔。從政治領域跨足陌生的製造業卻依然如此出色,他與台鹽是 如何創下這些奇蹟?「從政治轉到商界,大概心態是一致的。都是為人民服務。政治是要 替百姓講話,企業界希望替消費者講話。消費者需要什麼產品,公司就是要提供。但是處 理方法上有些不同的,以前主要是監督,主要去立法監督,現在是必須負起所有行政責任 ,所有企業經營責任都在自己肩膀上,所以責任比較大一點。」台鹽董事長鄭寶清說出他 的概念。 2002年3月剛接掌台鹽公司時,鄭寶清正好面臨國營企業要民營化的壓力,以及公司即將 虧損三億的窘境,面對這雙重的壓力,鄭寶清以開源、節流打開僵局。「我們在民營化前 先進行企業化,換句話說:一方面開拓更大市場,一方面減少公司虧損,二帖藥一次用下 ,希望公司能獲取更大利潤。」鄭寶清笑著說。「就這一年我們反而沒有虧三億,倒賺了 五億,2003年更好,賺了十億,EPS賺了四塊錢,2004年到10月份我們又打破台鹽52年歷 史紀錄,創歷史新高,我們賺了十二億。」 短短不到三年之間,台鹽竟有如此傲人佳績,換個董事長整個台鹽體質就像「脫胎換骨 」一樣。 南台灣的長白山─台鹽七股鹽山 截彎取直 台鹽徹底改造陋習 「我剛來台鹽的時候,陸上運輸很沒有效率,因為我們鹽巴的運輸是轉彎的。」鄭寶清 說到當初台鹽的情況。「怎麼轉彎?鹽巴下高雄港,從高雄港上卡車,用卡車運到倉庫下 卡車,再從倉庫上卡車,卡車送到高雄火車站下卡車,再從高雄火車站上火車,用火車送 到台南火車站下火車,再從台南火車站上卡車,卡車送到我們倉庫下卡車,又從我們倉庫 上卡車,用卡車送到經銷商倉庫下卡車,再從經銷商倉庫上卡車送到消費家裡下卡車,這 樣繞一大圈,得花掉一個禮拜時間。後來我們改成直接運送,只需要一個小時,一年的運 費就省下了六千多萬。」 原本隸屬 於國家管理體系下的台鹽,背負了官僚限制與陋習,而且欠缺活力,竟然可以 載著鹽巴繞來繞去的浪費成本而渾然不知,鄭寶清一舉將「拐彎抹角」的運輸工程改成點 對點的直接運送,不僅省下時間、省下成本,也宣告台鹽從國營走向企業化經營。 「官僚體系是創新的最大殺手,我來就要去掉此一體系,激發員工更多創意、更多創新 。我沒有來之前,很多政府官員都說,台鹽公司不是要民營化,是要關門化。關門之後員 工生活就要受到很大傷害,所以為了讓員工有更大未來,激發他們能夠真正的讓台鹽公司 從國營到真正民營化,到企業化的過程中,我付出所有心力,跟員工一起努力,經過二年 多蛻變之後,看起來台鹽公司己經站穩腳步,當然有人說台鹽公司己經成功,我一直跟員 工講說,台鹽公司成功,在昨天、在今天都沒有,台鹽在明天才會成功,為了明天成功, 今天只有埋頭苦幹。」台鹽成功不是偶然的,「只有今天的苦幹,才有明天的成功。」董 事長挽起袖子與員工一起打拚。 以客為尊 台鹽開創核心價值 通常國營事業的服務人員總是擺出一副愛理不理的老K臉,台鹽卻是「服務至上,顧客至 上」的實踐者。「台鹽核心價值就是以客為尊,超越顧客要求,不但要寵愛顧客。顧客的 抱怨,是天使的聲音,抱怨的顧客是公司親密的愛人。」鄭寶清說。「台鹽在要求員工切 實執行這核心價值和核心理念,所以特別訂定了一個太陽不下山原則,太陽下山之前,一 定要讓顧客滿意,工作一定要做完,如果工作做不完,顧客不滿意,今天太陽就不會下山 ,這就是台鹽公司太陽不下山原則。」 「換句話說,我們讓員工知道台鹽公司就剩下二個資產,一個叫員工,一個叫顧客,員 工要照顧,顧客要服務。讓員工知道把顧客服務好,公司才有能力反過頭來照顧員工。」 面對逆境,率先士卒的鄭董事長戮力改革。面對抱怨,不再墨守成規的員工們以客為尊、 微笑以對。 台鹽在民營化過程中從最基本的節流著手改革,省下大量成本,進而建構以客為尊的台 鹽文化。一個五十年來除了賣鹽還是賣鹽的台鹽公司,如何另闢財源?甚至發揮創意變出 新花樣,讓台鹽從傳統製造業搖身一變成為生物科技公司與觀光景點。這種180度的大改 變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還要有魄力。 對台鹽而言,「產鹽」「賣鹽」早已是虧本的行業,閒置的鹽場也是一種負擔,鄭寶清在 最短時間就果斷的把一個沒人要的鹵水池蛻變成「不沉之海」,把堆積如山的鹽山稱之為 台灣的「長白山」,為台鹽帶來龐大觀光人潮與商機。 從免費到收費 台鹽「點鹽成金」 「這就是一個創新,這個地方本來是一個鹵水池,是泡腳用的,免費泡腳,但是像消防 用水,因為很髒,沒有人去。後來我們了解到這水是台鹽公司曬鹽之後剩下的鹽水,有高 濃度鹽的成分,又因為水分蒸發之後,海水留下礦物質非常豐富,它泡完之後不但可以殺 菌又可以去角質讓皮膚變得更細緻,更重要的是他泡完之後可以減肥。這麼好的東西我們 不應該給他浪費掉,就把它改成不沉之海。 」鄭寶清提到點鹽成金的創新。 不沈之海請員工做的時候,員工第一個反應是這個董事長腦筋有問題,為什麼以前沒有 錢都沒有人要泡,現在收200塊誰要來。「不收錢,沒人願意來,收了錢卻是車水馬龍。 」這就是董事長經營奧妙之處,整個鹽場變成觀光勝地,連老外都絡繹不絕。 台灣唯一的不沈之海,每年吸引大批觀光人潮 「去年觀光客達到一百三十萬,是台灣三大遊客最多的地方,比阿里山一年80萬遊客遠 遠超過60%左右,不是只有台灣人去,現在是全世界的人都來,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來, 最主要是全台灣有一千個一萬個游泳池,只有我們的池子是睡在水面上不會沉下去,所以 歡迎大家有空回台灣來參觀。」鄭寶清邊講著還不忘推銷一下。 跨業經營 台鹽「點鹽成鑽石」 台鹽另一項創新產品─綠迷雅化妝品,更是大舉突破民眾對台鹽的刻板印象。而且促銷 廣告不用漂亮明星代言,而是首開先例的以台灣不同黨派立法委員作為代言人,不僅省下 大筆廣告費,更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讓綠迷雅很快的打響名號。 「綠迷雅本身是由法文」Lu-miel「這邊來的,法文意思就是亮麗,自信的意思。」鄭寶 清說明台鹽品牌的含意。「當初我們截斷很多立委利益,立委要修理我們,說我們膠原蛋 白是麵粉加水去賣的,所以為了表現我們的創新,我們就請資深立委去做代言,這個效果 非常突出。現在更是成了台灣當紅炸子雞,台灣市場每5 個女人裡面至少有1人是用我們 的。」 就像綠迷雅所代表的亮麗自信,鄭寶清信心十足的表示:台鹽的產品完全符合「鑽石理 論」,沒有賣不出去的道理。「台鹽的鑽石理論就是要以最低價格,最好品質,最快服務 以及最大特色,透過創意來完成,用鑽石的四個角去跟全世界做競爭,希望能夠相對在低 價上面有競爭力。在品質上面我們實施六個標準差,讓品質大幅提升,良率達到每百萬次 只能容忍3、4次誤差,造就最好品質。在最快服務上面,我們要求一通電話全面服務。為 什麼綠迷雅在短短時間之內能夠變成台灣領導品牌,我們就是創造最大特色,我們是全世 界唯一一家無效可以退錢的公司。什麼叫做無效可以退錢,用完3天用完一個禮拜無效退 錢,用到剩空瓶子,只要消費者認為無效就可以退錢。」 改革、創意、通路 蛻變的美麗的蝴蝶 無人敢打包票的「無效退錢」的品質保證,台鹽以鑽石理論作基礎,鄭寶清以自己當實 驗品,台鹽做到了。可是,光有好品質,不能自己賣,這也等於是幫別人打天下,於是台 鹽又開創了自己的通路,包括直營店與加盟。 全面提升品質、塑造品牌與開創通路,台鹽全體上上下下的團隊精神為公司締造了良好 業績,也為自己開創了美好未來。沒有抗拒改革、不再因循守舊,台鹽員工配合轉型,與 鄭寶清一起為台鹽完成了「點鹽成金」這不可能的任務。「我很謝謝我們台鹽員工,非常 優秀,幫助台鹽做了很好轉變。對公司奉獻犧牲無怨無悔付出表示最誠摯的感謝。」鄭寶 清最後感謝地說著。 改革、創意、通路,讓台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不須裁員、減薪,不需產業外移。台鹽 為國營企業做了成功的示範,也為政府後續的改革吹響成功的號角。「點鹽成金」既不是 故事、也不是傳說,而是台鹽公司真實的努力成果,期望經過蛻變的台鹽能像美麗的蝴蝶 翩然飛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136.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