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是把之前在板上的一個討論延伸出來寫的。 結論草率,但是我想表達的大部分都有寫出來了。 前幾年,有一個分居的三代家庭,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大家庭的家長爺爺是個農夫,一輩子都住在嘉義鄉下的鹽水務農。 第二代的爸爸是一家塑化工廠的科長,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 第三代的兒子在師範學院選讀語文教育,剛剛畢業。 自從台灣開放東南亞的稻米以及農產品進口之後,爺爺的務農生涯 就不停的受到挑戰。東南亞的農產品既便宜品質又不錯,爺爺逐漸 年老體衰,無法操持龐大的田業,收割的每公斤稻米,賺不到一塊 錢。 有人勸爺爺把田地賣了,改作其他的營生。可是爺爺一生只會務農, 賣了田之後能做什麼呢?把田地改建房舍,改行當包租公嗎?這可 不行,爺爺一輩子住的是三合院,根本不懂怎麼改建,管理新型的 房屋。而且農地還在,總種得出養淂活自己的穀物。農地賣了,風險 未免太大了,一但投資失敗,就血本無歸了。 那麼把田地拋荒著如何?反正即使努力務農,也賺不到錢。可是這 中間又有難處。首先田地荒廢了,日後要重新耕耘,要花不少的力氣。 其次爺爺向來是每年向農會借貸金額,下去買種子,維修設備,然後等 收割之後賺了錢還錢的。就在這麼一借一還之間,爺爺可以挖東牆 補西牆,手上暫時的擁有一筆錢。如果不耕田了,就沒辦法向農會 借錢了,以爺爺微薄的存款,不久就會坐吃山空。 同一時間,第二代的爸爸被工廠資遣了。只拿得到微薄的資遣費, 離退休還差幾年,拿不到豐厚的退休金。工廠的老闆為了節省人力 成本,將工廠移到人力便宜的東南亞,把大多數員工都惡性資遣了。 當然有少數員工可以留下來,甚至跟著工廠搬到東南亞去。不過那些 不是老闆身邊的佞臣,就是學習適應力良好的年輕人。像爸爸這樣, 年紀較大,又不特別受寵的老將,幾乎都是遭到資遣的命運。 被資遣之後,媽媽憂心的從家庭主婦的身分改為打工人員的身分, 去拿了家庭手工回來作。 爸爸也想過再就業,經營職場第二春。怎奈他在這十幾年的生涯中, 已經習慣了工廠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生活,習慣了自己的工作內容, 腦袋裡實在裝不下其他的工作方式。 爸爸去職業訓練所試過一次,卻鍛羽而歸。首先,他學不會新的工作 技能,就連7-11的進銷存跟結帳他都學得很痛苦。其次,他眼 看著跟他一樣年紀的人都在當主管,卻只有他是從頭學習起。自卑, 不滿,痛苦盤據了他的心,讓他沒幾天就放棄了,最後只好回到家裡 幫媽媽作家庭手工。至少,這樣不用出門讓人看見自己丟臉的模樣。 他的臉色日益陰沉,媽媽看在眼裡是無盡的憂心,卻也勸不開爸爸 的心結。 兒子終於要從師範學院畢業了。不過這幾年政府教育經費不足, 加上社會上出生率下降,小孩子變少了,所以各級中小學紛紛減班。 而老師是一門像鐵飯碗一樣的工作,幾乎沒有多少老師要退休。 師範學院畢業的他,本來滿心以為可以得到教職一展抱負,卻沒想到 即使他得到了教師資格,卻要跟數萬人競爭幾十個位子。 台北市X湖國小今年徵選教師兩位,報名者高達一千一百人, X淵國小徵選教師一位,報名者一千五百人....他一所學校一所學校 的報名,一年半了,考了36場,卻連一個實習教師的職位都沒有 應徵上。他開始覺得後悔,當初為什麼要進入師範學院就學。 以前長輩們不都訴說著教師多好多好,可以不用繳稅,工作九個月 領十四個月的薪水,終生鐵飯碗.... 可惜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他大學時代學會的只有「語言教育」「中文」 「教育心理學」「教案設計」這些東西。論起職業技能,他甚至可能 比不過任何一個認真學習的高職學生。就算現在想改行作別的,他又 能做些什麼,會做些什麼呢?夜深了,明天又是一家國小教師的甄試。 他在燈下翻著已經翻爛了的書跟筆記,悲從中來,好想好想忘了明天 的考試,好好的大哭一場.... 這一家三代同時面臨著可悲的命運。可是他們都是好人,而且是很 勤奮的人。爺爺年輕的時候是最勤勞的農夫,爸爸雖然有點笨拙, 卻是全工廠最負責最拼命的科長。兒子更不用說,既聽話又品學兼優。 這是政府施政的過錯?這是上天的折磨跟考驗?讓他們面臨這樣的 困境,到底是為了什麼? 上個世紀末,有一個詞彙突然熱門起來,這個詞叫做「全球化」。 在廿世紀以前,每個國家,地區,大陸都比較像是獨立的個體, 但是步入廿世紀以後,整個地球就慢慢的變成了一個整體。 所有的大都市蓋起了一模一樣的摩天大樓,南美洲跟亞洲的電影院 上演著一樣的電影,Sony這種國際品牌從曼哈頓到漢城都一樣 風行,每個國家都採用了類似的議會與元首制度,黃土高原濫種 帶來的飛砂影響了越南的經濟民生。 是的,世界變小了。經濟上也是一樣,運輸業與通訊業的發達,讓 「跨國公司」真正得以成立。微軟的客服部門可以設在人力便宜 英語素質又高的印度,日本韓國台灣的輕重工業廠商紛紛往馬來西亞, 印尼等地前進。 這種革命對人們來說,既新鮮又令人惶恐。而在商業公司的人力管理 政策上,就明顯的就是派遣制,責任制以及彈性工時這三點。 對大公司來講,既然工廠可以搬家,客服中心可以搬家,那麼為什麼 要拘泥於任用當地人來當公司職員呢?把這個邏輯想得更深一層, 那就變成了:公司為什麼要養那麼多的職員呢?公司只要聘少數 真正會參與高層決策的人就好了,這些人才值得用年薪與福利牢牢抓住。 其他的各種技術人員,何不用外包的方式請外面的人來作呢? 那麼,公司就只需要在他們工作的時候才付薪水,更不用考量他們的 福利與保險問題了。 於是坊間相應的出現了專門整合這些有各種專長的人,並在適當的時候 把他們派到需要的公司去的行業,也就是「人力派遣公司」。這,就是 派遣制。 而所謂的責任制則是:公司不再要求員工朝九晚五上班,而是要求員工 「完成公司分配下來的那份工作」。完成了工作,就有薪資與獎金。 沒有完成工作,就請你走人。 最後是「彈性工時」。也就是不再以日班、夜班區分員工的工作時間, 而是讓員工排班,以避免聘僱固定數量的日夜班職員,卻造成某些時段 人力過剩的問題。以公司的角度來看,排班制度是真正能夠節省人力 資源的做法。而且落實彈性工時以後,旺季可以要求員工加班,淡季可以 要求員工減班,自然節省了更多的支出。 這三種公司政策,有的人會覺得聽起來很有道理,有的人則會覺得這是 剝削員工的制度。不管這個制度是善是惡,許多的公司都漸漸的往 這種制度發展。這種制度後面隱藏的思維就是:「這是全球化的時代, 也是高教育化的時代。公司需要的人才到處都有,甚至可以在別的國家找到。 與其聘僱固定的職員,寄望於他們渺不可知的『忠誠度』,還不如 把勞力直接論斤論兩的販賣。」 還記得之前舉的三代家庭的例子嗎?他們為什麼會過得這麼不愉快? 他們唯一作錯的事情,其實就是信仰了不合時宜的價值觀。 對爺爺來講,他信仰的是農業時代的價值觀:人是依賴土地過活的。 只要土地還在,就可以種出足堪溫飽的糧食。即使得到土地的是不懂 耕田的人,在農業社會中,也會慢慢的自主學習耕田技術。耕田技術不是 秘密:農村裡其他的人都是用一樣的種植方法,祇是差別在誰勤誰懶而已。 信任土地,付出勞力,並且獲得回報,這就是農業時代的價值觀。 對爸爸來講,他信仰的是工商業時代的價值觀:人是靠著自己的那份「工作」過活的。 他認識的親朋好友,如果是工人,大多數就是終生都從事某種行業。 如果是職員,那就是忠於公司,為公司付出,並在公司取得回報。 工商業時代的人們追求穩定的工作,也因此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眷戀與信心。 而對兒子來講,他的價值觀跟父親其實如出一撤,甚至還更保守些。 他極力信仰「教師」這個行業的穩定性,因為教師數十年來都是如此, 而且每一個畢業了的學長姐,幾乎也都去當了老師。 可惜我們剛剛說過了,這是一個「全球化」的年代。 在全球化的巨輪推動下,所有的舊式價值觀通通都難以生存。 依賴土地的農業社會成員,將會發現航運業可以輸送世界各國的便宜農產品進口, 而資訊迅速傳播的結果讓泰國可以種出能夠符合台灣人口味的稻米。 他所依賴的土地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在市場上完全失去競爭力。 依賴公司的人,會發現自己即將被公司給拋棄,因為公司在不停惡性競爭 的狀態下,必然會逐漸走向派遣制,責任制與勞動工時的方向。 公司不再是「老闆跟員工合力打造出來」的,而是「資金跟臨時工」 堆砌出來的。對公司付出忠誠無異緣木求魚,因為公司根本不要你的忠誠。 依賴自己的技術的人,會發現同樣的技術外勞也會,居住在外國 利用網路來張羅生意的外國人也會。如果他只會一門技術,那麼馬上 就面臨要削價競爭的困局。搭鷹架,塗水泥....哪一樣泰勞不能做? 台灣的軟體專利工程師一樣要面對印度人的考驗:即使對方可能 要透過網路來執業。 依賴國家的人,面對的挑戰也是最殘酷的。政府機關是鐵飯碗這樣的 想法日後將逐漸失效,只因全球化之後政治、經濟的變化幅度加劇,未來充滿了 「不可預測性」,所以鐵飯碗將不再那麼穩當。 新的職場工作倫理,說穿了就是不再依賴土地、公司、職能、國家, 人在新時代的洪流中,所能依賴的只有自己。 掌握資訊變成了最重要的事。單一才能的專業人才必須同時掌握多方面的 資訊,才能決定接下來每個階段的人生規劃,不至於因為所處的公司 無法適應時代潮流倒閉時,自己卻不知所措。以前文故事中的兒子為例, 他沒能掌握教師缺額的就業資訊,就貿然投入了四年制的教師訓練, 所以才會被迫面對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終身學習則成為每個人的課題。全球化以百倍的速度加快了技術的研發, 也讓每個人在學校學到的技能成為容易褪流行,失去功用的沙堡。 終身學習以保持競爭力,是在不同職場轉換中的必要訣竅。前文中的爸爸 雖然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卻沒有在工餘學習其他的職業技能,也因此 在職訓所中必須從零開始,成為全球化下的犧牲品。 個人理財則是第三個不可輕忽的重點。爺爺掌握著田產,但是卻保留在農業 時代的思惟邏輯,因而無法善用這筆田產在資本主義市場中的價值, 可以作為我們的殷鑑。即使是一般上班族也必須拋開領退休金這種讓公司 照顧的邏輯,試著將自己的薪資做適當的理財規劃,才能真正的避險: 畢竟,這個年代的公司已經轉型了,不可以依賴公司。 自私:這是最後的結論。在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影響下,沒有人有必要 要為自己的職業或公司投入過多的熱情。相反的,既然只能靠自己,那麼 在工作之餘的自私心態,就顯得格外重要。這並非道德上的缺陷, 而是一種新的工作倫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48.62
VRC174:說的不錯!雖然感覺這似乎是資本論的延長 61.62.149.74 06/14
leespeng:於心有戚戚焉。 61.59.158.209 06/14
shiningstarL:寫的好應該m起來,不過根本版有何關係 140.112.218.76 06/14
> -------------------------------------------------------------------------- < 作者: hrma (認真讀書嚕) 看板: a-bian 標題: Re: [閒聊] 新職場工作倫理 時間: Tue Jun 14 12:18:47 2005 ※ 引述《Bluetease (布魯踢死)》之銘言: : 於是坊間相應的出現了專門整合這些有各種專長的人,並在適當的時候 ^^^^^^^^^^^^^^^^^^^^^^^^^^^^^^^^^^^^^^^^^^^^^^^^^^^^^^^^^^^^^^ : 把他們派到需要的公司去的行業,也就是「人力派遣公司」。這,就是 ^^^^^^^^^^^^^^^^^^^^^^^^^^^^^^^^^^^^^^^^^^^^^^^^^^^^^^^^^^^^^^ : 派遣制。 ^^^^^^^ 雖然實行結果不知道會如何? 但單從法條字面上來看,台灣的勞退新制, "看起來"是挺不錯的東西........ 對整個社會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反過來說,故事中的那個老爸衰了點,太早被資遣, 不然應該也領的到"月退俸"(幹到科長....應該都 超過15年了吧)............. 也不需要再去學啥進銷存貨了.... : 而所謂的責任制則是:公司不再要求員工朝九晚五上班,而是要求員工 : 「完成公司分配下來的那份工作」。完成了工作,就有薪資與獎金。 : 沒有完成工作,就請你走人。 : 最後是「彈性工時」。也就是不再以日班、夜班區分員工的工作時間, : 而是讓員工排班,以避免聘僱固定數量的日夜班職員,卻造成某些時段 : 人力過剩的問題。以公司的角度來看,排班制度是真正能夠節省人力 : 資源的做法。而且落實彈性工時以後,旺季可以要求員工加班,淡季可以 : 要求員工減班,自然節省了更多的支出。 : 這三種公司政策,有的人會覺得聽起來很有道理,有的人則會覺得這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95.241 ※ 編輯: hrma 來自: 61.231.195.241 (06/14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