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五月勞動影展: 敬邀觀賞 "看山的人--芎蕉坑之歌" 2005。5。20,晚上6點半入場(6點45分放映),新竹縣立文化局演講廳。 芎蕉坑一個已經在許多人的記憶中沉默的鄉村,居民為了守護好山好水,簽下百年不賣 地的同意書。今晚讓陳榮顯的鏡頭帶我們走進這群老人的心中的芎蕉坑。也讓我們透過九 讚頭文化協會理事長陳文政的眼中,一探農村的另一出路。 聯絡人:新竹縣產業總工會彭桂枝0937-989482 好山好水,不賣地!芎蕉坑的台灣傳奇 文‧謝淑芬/圖‧張良綱 -------------------------------------------------------------------------------- 苗栗縣大湖鄉的芎蕉坑,有十戶居民為了維護地方環境、營造社區,共同簽署不賣地協議 ,首開國內先例。 一個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山坳上的客家小聚落,近來共同簽署了一紙「不賣地協議」,倒不 是為了近日山坡地建物安全問題,更不是等著增值。 小小的芎蕉坑,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入夏,中部山區照例進入雷陣雨時節,但是,今年的雨水似乎特別豐沛,從六月中開始, 就連日下著大雨,讓盼望有個好日頭的芎蕉坑居民憂心不已。老天保佑,六月二十二號一 早,風雨停了,陽光破雲而出,住戶李平的院子裡,大白天裡竟開出一朵火紅色的曇花, 像團彩球掛在門邊。 被雨水沖刷下來的泥土,把狹窄的山路弄得泥濘不堪,但居民們仍懷著辦喜事的心情,陸 續來到在山腰草坪上搭建起來的帳棚。這一天,芎蕉坑的十位住戶要在這裡共同簽署下「 不賣地協議書」。 協議書指出:近年來因工商業發達,財團、商人對土地的炒作,以及濫墾、濫建等不法行 為,對於自然景觀、水土保持的破壞日益嚴重。為保護珍貴自然生態環境,並有計畫適度 開發地方資源,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因此共同約定在民國一百年前不出售自家土地。 在有塊地往往就代表一輩子不愁吃穿的現代台灣,這項創舉因此請動了文建會主委林澄枝 、台灣省長宋楚瑜前來當見證人。看到芎蕉坑居民的熱情歡迎,以及當地山明水秀的環境 ,宋省長還詩興大發,用客家話吟出:「苗栗的確好風光,山明水秀好地方。芎蕉鄉親好 遠見,青山綠水千萬年。」 對國人來說,這是創舉;對芎蕉坑居民而言,「這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大事,將來說給子 孫聽,多有光采啊!」平日靦腆內向的居民們笑逐顏開的說。 原本生活平靜的芎蕉坑居民,因為近年辦的幾次活動,知名度大增,吸引不少人前來拜訪 。 從台北搬來的畫家李平,圓了自己的田園夢之外,也因緣際會地成了芎蕉坑的靈魂人物。 香蕉谷 芎蕉坑位在苗栗縣大湖鄉境內,中央山脈從苗栗縣右邊的泰安鄉陡然而降,到了南部的大 湖鄉逐漸收勢,因此,大湖鄉境內多山地和丘陵。 大湖鄉的原住民為泰雅族人,最早來大湖地區墾殖、開發的漢人為客家族群,曾以煉製樟 腦興盛。日據時代,這裡開始養蠶,以及種植香茅草來萃取香茅油,作為化妝品的原料。 光復前後,化學工業發達,發明了許多取代香茅油及樟腦的產品,同時,養蠶事業也逐漸 沒落,大湖的經濟因此大受影響。 民國六十年代末,大湖以草莓重振聲名。如今每年二月到四月草莓盛產期,沿著後龍溪谷 兩側開闢的草莓園裡,遊客絡繹不絕,使大湖鄉莓農的收入在全省名列前茅。 比起大湖鄉的繁華,芎蕉坑卻顯得避世許多。芎焦坑是後龍溪邊的一個山谷,隔著河谷平 原與大湖市鎮相望。谷中有一條溪澗蜿蜒而下,匯入後龍溪,這條無名的溪澗也成了芎蕉 坑與外界的主要區隔,據說,芎蕉坑即因當地略微內凹的山谷樣貌,像一根彎彎的香蕉得 名,「芎蕉」就是「香蕉」的客家音。 芎蕉坑的經濟形態,早期也不脫大湖地區的發展模式。現年六十四歲的居民涂明海說,他 的父親早年就以種植香茅草、生產香茅油,白手起家而致富,他記得當時的香茅油都是外 銷出口的,價格最好的時候,在期貨市場上比黃金還搶手。 在青山綠谷間,驀然出現一座高壓電塔,使得芎蕉坑居民踏出聯合捍衛環境的第一步。 遺落在草莓王國之外 香茅草的景氣過後,芎蕉坑的農地便紛紛改植一度當紅的桂竹,此外,也有柑橘、甜柿、 梅子、李子、龍眼等果園,唯獨芎蕉坑地勢陡峭、雨量過多,不適合種植草莓,使得芎蕉 坑沒趕上大湖的草莓熱。 如今「竹子的價錢越來越便宜,水果受到進口產品的影響,也越來越不好銷;在山裡耕作 ,因為地勢高,不能用機器,大多要靠人力,更使成本高漲,」涂明海指出芎蕉坑面臨的 經濟困境,再加上無法預防的天災、意外,隨時都可能讓農民長年的辛勞毀於一旦。去年 ,他的桂竹林就遭到賀伯颱風災害,全年收入只有二、三萬元。 經濟情況不佳,促使不少芎蕉坑居民外移。曾經當過村長的古琳富記得,十幾年前,芎蕉 坑還有百餘戶人家;如今,在芎蕉坑設籍的只剩五十六戶,約二百人。然而,有些人設籍 於此,卻因工作等原因而不住在這裡;實際居住、生活在這裡的,僅二十多戶,其中也大 多只留老年人和一、兩對中年夫婦維持祖業。 類似芎蕉坑的處境,在台灣其他地區也並不少見。傳統經濟形態沒落,人口外流,已成為 當今台灣鄉鎮的主要問題。至於它們的命運,運氣好一點的,被財團相中、收購,整片夷 平作高爾夫球場、遊樂區或住宅區,地主變財主後,外移他鄉;剩下的,就只能任其逐日 荒蕪。 芎蕉坑的居民卻還保留客家人勤勞作息、節儉持家的美德,使得當地的農作大致還能維持 榮貌。 忙了一日農事,晚上把盞小聚,討論的則是社區發展等事宜,輕鬆中也有嚴肅。 陌生女子 五年前,住在山腰的古先生,因為年逾八旬,無力耕作,眼看田產房舍都日漸傾頹,無法 安居,不得已之下,將近四公頃的農田、果園,連同房舍一起賣了,到生活比較便利的大 湖街上另買房子定居。 不久,附近鄰居發現買古先生房產的,竟是一位白淨文秀的年輕女子。不久,他們聽說這 位女子是從台北來的、是畫畫的、她名叫李平、她不會講客家話、也不拜天公、她是外省 人、信洋教(天主教)……。 李平如一顆石子,攪動了芎蕉坑原本平靜的生活。居民不但對她的身分感到好奇,也對她 捨棄繁華台北,搬到這個窮鄉僻壤的企圖感到懷疑。由於她的田產正好位於山腰,居民上 下往來常會經過,不時就來探看這位台北女畫家在做什麼。 不久,他們發現她外表看來文靜,可是個性爽直開朗,容易相處,她雖不諳客家方言,也 不時比手畫腳、嗚哩哇啦一番的和人聊上老半天;她雖然是畫家,可是白天都在田裡工作 ,上上下下滿山跑,沒多久,人就晒得黑黑的、勞動得壯壯的,和當地農婦一個樣兒。 他們還察覺,她似乎特別熱心,哪裡有活動都自動參加。坑裡居民每年要辦兩次拜拜,祭 祀天公以祈福還願,信天主的李平每次都不請自到。農會辦研習班,她也來當學員。 三年前,李平在大湖鄉公所看到一份公告,一個由文建會和苗栗縣立文化中心主辦的「社 區總體營造研習營」在招收學員,她不但自己報名,還拉著鄰居古政業、黃金虎一起參加 ,去聽了三天課。 回來後,就見到李平開始策動芎蕉坑居民出錢出力,舉辦「我家住在芎蕉坑」文藝季活動 ,活動在她家停耕的梯田草坪上展開,三個帳篷分別展示了芎蕉坑的農產、藝品和美食, 像青梅、桂竹筍、繪畫和客家麻薯、炒米粉等,當天免費供應的二千份客家美食,都被來 自大湖各地的居民一掃而空。 「外來人」李平,正是「不賣地協議」的發起人。 從事木工裝潢生意的古政業,雖然在大湖街上有住家、店面,但他還是喜歡芎蕉坑自然寧 靜的生活。 天堂就在這裡 想到與芎蕉坑的因緣,李平覺得既不可思議,卻又好像非常理所當然。 居住在台北的她,會搬來芎蕉坑,是為了圓夢。曾經讀過農校的她,非常嚮往農家生活; 日後學畫,也想尋找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隱居、畫畫。五年前,在從事貿易工作的先生支 持下,開始尋找理想之地。 「第一次來看現場,就愛上了它,」信任直覺、行事爽快的李平回憶道,當時正是清晨, 站在正對山谷的門前,陽光自蓊鬱的山谷裡冉冉而升,四周充滿鳥語花香,她感動的叫出 來:「天堂就在這裡!」立刻就決定買下來。 搬來以後,從來沒有在鄉下住過的她開始面對現實。山裡沒有路燈,入夜後,到處漆黑一 片,讓過慣燈火通明夜生活的她,感到寂寞與恐懼;郊野的房子,防不了蜘蛛、蟲、蛇入 屋,更常把她嚇得魂飛魄散。 讀過農校的她,原本自認可勝任農事,實際體驗之後,卻發現農家生活不如想像中的悠閒 恬適;而和居民的深入接觸往來後,也讓她逐漸了解當地問題。 但促使她並未因此打退堂鼓,回歸繁華都市,可歸因於家傳淵源。原籍大陸北平的李平, 祖父在家鄉曾從事抗日地下活動,父親服務於空軍,一家人都有北方人好強、不服輸的個 性。加上篤信天主教,從小就積極參與教會活動,培養出急公好義、樂於助人的個性,因 此她能打入一般認為較保守、排外的客家族群。 去年,台灣電力公司計畫在芎蕉坑鋪設高壓電塔,李平基於環境安全的顧慮,挺身抗爭。 最後,逼得工程包商拆除一組電塔。 「看到問題時,只想去找辦法解決,而不願意逃避,」李平說自己的個性。前年參加的「 社區總體營造研習營」便是她想為芎蕉坑找出路的積極作為。 芎蕉坑盛產可煉製香茅油的香茅草(左上圖),但自從香茅油為化學品取代後,價格一落 千丈,香茅草也漸成台灣作物史上的一頁。龍眼、竹筍,是芎蕉坑現今主要的作物之一( 左下、右圖)。 產業結合文化 「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在民國八十三年,由當時的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提出,用以解 決地方鄉鎮面臨的產業、文化沒落問題。 留日多年,親眼見證日本社區運動的成就,陳其南認為,不論人們關心的是一個地區或一 群人,都可以稱之為「社區」。「總體」,指的是對日常生活中所有事情進行息息相關的 全面性思考。「營造」,則強調大家必須同心協力、一起動手來做,才可能達成目標。 簡單的說,就是聚居於同一地區的左鄰右舍、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大家團結起來,共同 為居住地創出新局,使得生活變得更好的一個過程。 凡事認真的李平認為,這樣的概念相當符合她在芎蕉坑的經驗。「當初我雖然是以外來客 的身分進入,可是長期相處下來,如今我已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他們也不把我當外人了, 因此大家面臨了共同的問題,應該一起動手來解決。」如今畫作內容幾乎都以芎蕉坑田園 景色和人物為題材的李平說。 對於城鄉差距造成的許多問題,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陳其南認為,解決方式是「產業文化 化、文化產業化」。台灣鄉村地區的各種初級產業,在工業化的衝擊之下,已經逐漸沒落 ,大部分的鄉鎮又未必有條件走向工業化、都市化的道路,而且也不必要。因此如果要繼 續維持生機和活力,恐怕都只能往「文化產業」的方向來開發。 「地方上,不論原來是何種類型的產業,傳統的農漁業、土產特產業、觀光遊憩業,都可 以加上文化性的設計,使得這些產業類型,因為轉型成為文化的一部分,而增加其吸引力 和價值,」陳其南指出。 另一方面,傳統的和創新的地方文化特質,也可以走向「產業化」,而增加經濟價值。例 如,傳統建築和古蹟、手工藝品、藝術人才資源、民俗廟會活動等,都可以加以整合,建 立地方特色,成為推動地方性產業活動的基礎。 近年,這樣的理念已透過各地方文化中心推展開來。以苗栗縣文化中心為例,除了舉辦多 次的研習活動,去年九月初也成立了「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小組,選出五個社區做為協助 營造的示範。 「芎蕉坑因為『我家住在芎蕉坑』文藝季活動,展現了社區民眾結合的力量,因而獲得苗 栗縣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小組認同與支持,被列為示範社區之一。」苗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 徐洪勳表示,文化中心因此提供經費協助芎蕉坑居民這次的「不賣地協議」活動,以提升 芎蕉坑的能見度,也進一步凝聚當地居民的向心力。 好山好水,搭配豐澤的鄉間物產,來提高經濟價值,讓戀鄉的年輕人不需遠走城市,是芎 蕉坑未來的希望。 商業化的危機 國立聯合工商工程科專任講師王本壯,在教授社區營造課程時結識李平,認為芎蕉坑頗具 社區營造的潛力,因而協助李平規劃「我家住在芎蕉坑」文藝季活動。 去年芎蕉坑獲選為示範社區後,王本壯正式進入芎蕉坑做田野調查,更確定芎蕉坑的自然 風景、農產作物和人文風俗等資源豐富,有發展地方產業文化的機會。但是,根據他以往 的工作經驗,唯一擔心的是:「一旦計畫發佈,財團或投機的商人可能聞風而至,反而破 壞了本地的特色。」他舉例,「三義的木雕造街活動成功後,一棟房子的價錢從兩百多萬 ,飆漲到六百多萬。」 早年因為煤礦開採而聚居成型的九份是另一個例子,在煤業蕭條後,九份曾經沒落。近年 ,卻因國際知名的電影導演侯孝賢在此拍攝《悲情城市》而聲名大噪,那份寂寥的山城煤 鄉風味,吸引許多遊客前去懷古思幽。九份日漸知名之後,不少外地人也來此投資餐飲、 旅宿,結果,雖然重振了地方的生機,但外來的建築樣式和過度的商業化,也沖淡了九份 的原味。 「九份其實具有活化石般的歷史價值,應該像古蹟一樣,規劃出永久性的保存計畫,可惜 ,商業的腳步老是跑得比政府快,」王本壯痛心的說。 這些經驗促使他思考:有沒有辦法可以兩全其美?「要防止財團和外人來炒作,我最直覺 的想法就是:那就不要賣地嘛!讓土地炒作者沒有管道進來。」他說。 這個構想提出後,並沒有想像中的難行,他們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去拜訪說服,就獲 得了九位住戶的支持。原因除了李平的熱心和受鄰人信任外,最重要的是,這個構想深獲 人心。「很多住戶聽了以後表示:其實他們也不想賣地,尤其是老一輩的居民,多有安土 重遷的觀念,他們反而深怕守不住土地,而對不起祖宗,」王本壯說。 譬如,家臨芎蕉坑口的林德衛,擁有一‧五公頃的桂竹林,因為農耕所得入不敷出,十幾 年前就放棄耕作,到陶瓷廠工作,如今他的三個兒子也不願繼承祖業,但是,他們並沒有 搬出芎蕉坑,一來覺得外面的房價太高;再來也喜歡這裡清靜、自然的環境,他的傳統三 合院落式住家,被一片桂竹林包圍著,儼然唐詩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 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次的不賣地協議,雖只獲得包括李平在內共十戶人家支持,但他們持有的土地總數有四 十三公頃。芎蕉坑的土地總面積約三百公頃,但其中大多為公有土地,只有六十公頃土地 屬於私人擁有。所以,這次協議其實已囊括了芎蕉坑近七成的土地。 「其餘少數沒參與的住戶,有的是不敢保證自己能夠遵守約定;有的則是家中土地所有權 的持有人多而分散,有些人又居住外地,沒辦法在短期內獲得共識,」居民古琳富的兒子 古政業說,他們父子倆都加入了簽約行列,他還協助李平去說服鄰居。 「在從事苗栗縣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工作之前,有人告訴我,客家族群排他性比較強,不大 關心公共事務。此外,有些人覺得客家人碰到和自己利益有關的事物,會爭執得很厲害, 導致縣內一些重大建設遲遲無法進行,」王本壯說。 實際工作後,他卻發覺,假如從一開始就和地方民眾做很好的溝通,表明立場,讓大家可 以儘量發表意見,客家人團結的特性,反而可以讓他們不計較任何利益,出錢、出力的推 展工作,因此,這個特性反而成了最大的助力。 這樣愜意的鄉間生活,在台灣已越來越少見。社區總體營造為芎蕉坑帶來新契機,也成為 當地居民的新功課。 不賣地,要賣什麼? 然而,不賣地協議並不能就此解決問題,改善芎蕉坑居民生活。 在大湖鄉土生土長、服務於大湖鄉公所二十二年的民政課長玄冠英就質疑:「這個約定, 立意很好,但是,萬一真的生活不下去了,怎麼辦?」對於農民來說,賣地畢竟是最快的 賺錢方式,可以立即幫助他們脫離貧窮與辛勞,改變生活形態。 「這只是計畫的開端,顯示出居民們獲得了初步共識,」王本壯表示,最重要的還是日後 工作進展,在他的構想中,他計劃將芎蕉坑的農產品建立起品牌,採直銷的方式販售,以 減少中間商剝削和營運成本,提高附加價值。 以芎蕉坑的自然風光條件,也可以發展觀光事業。「這裡的農家可以開放民宿,讓外人來 度假、體驗鄉間生活,順便也可以銷售農產品。」他說。 簽署不賣地的居民雖然很樂意合作,也期望芎蕉坑得以重振生機,然而,專家的計畫與居 民的需求之間仍存有差距,需要克服。「我們目前遭遇最嚴重的問題是山裡的公共建設不 足,像防止山洪災害、水土流失的排水溝、山溝措施,不然,大雨一來,連土都沖走了, 哪裡還生產得出農產品來賣?」居民林珠京認為,最急迫的是改善公共設施。 有人對開放民宿的點子,反應也不如預期熱烈。「我們田裡的工作都忙不完了,哪有時間 來服務、招待客人?再說,那些客人都是陌生人,怎麼可以隨便招到家裡來住?」涂明海 也很不樂見觀光客在自己家中進進出出。 差距需要溝通協調、構想需要行動驗證,這些都必須假以時日。但眼前而論,芎蕉坑已讓 人刮目相看了。古政詩,古政業的弟弟,他雖然不像父兄在芎蕉坑擁有土地,也不住在當 地,但近來芎蕉坑舉辦的幾次活動,他都回家幫忙,這種地方人士共襄盛舉的場面,讓他 回想起許多早年的生活情景。 「我們客家人每逢婚喪喜慶,鄰里都會互相幫忙;農忙時,大家分工互助,這不就是社區 意識嗎?為了維護灌溉溝渠,大家會組織團隊去巡視溪水、義務清掃道路,這不就是保護 環境嗎?」古政詩認為,這幾年的活動,等於延續了過去芎蕉坑居民的生活方式,讓他的 鄉土情懷越來越濃厚,並以做為芎蕉坑子弟為榮。 -- 請按一下下面網址,內有馬英九現在的照片和健康時的照片, 希望您看看... http://www.ettoday.com/image/i901502-b.jpg
下面網站是馬英九家屬的控訴和怒吼: http://210.62.72.247/olenew/boomach0.wmv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3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