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an/5/today-fo14.htm 世界12土綱 台灣有11綱 〔記者魏錫賓╱台中報導〕 台灣土壤多樣化讓國外專家感到驚訝,不過土壤酸性化及土壤流失等問題,則讓本土研 究人員擔心,無不希望民眾與政府能共同減少污染、謹慎開發,一起維護我們美麗、多 元的國土。 美國農業部於一九七五年建立新的土壤分類系統,將世界土壤分為十二土綱,農委會從 一九五○年代即開始進行台灣土壤調查研究,以目前廣泛採用的美國分類方式,台灣擁 有其中的十一土綱,雖然種類多,不過台灣西部沖積平原上的土壤大都歸屬於淋溶土綱 及弱育土綱,農委會研究人員指出,這兩種土壤的特性是土層深厚,質地粘且緊密,呈 大塊狀或柱狀構造。 根據台大農化所的研究資料,台灣平地農耕地最多的土即是弱育土,約佔一半,其次為 淋溶土,兩者合計約七十三%,將台灣所擁有的十一土綱再劃分為一般常用的土壤單位 ,至少可細分為一○五二種土系,其中屬於平地農耕土壤有六百二十種,坡地土壤有四 百三十二種,如果加計正進行的森林土壤調查,種類更多。 農委會研究員郭鴻裕指出,以台灣面積計算,台灣擁有不同種類土壤的密度,比其他國 家高出許多,這也是台灣土壤最大特色。 郭鴻裕說,台灣土壤種類雖多,不過一直在改變,除了受氣候等一般自然環境改變影響 ,密集開發也是主因,特別是山地開發造成土壤不易維護,容易流失,連帶影響到動植 物的生長,值得進一步關注。 農委會目前也針對台灣土壤進行大規模化學分析,每隔兩百五十公尺就鑽孔取樣進行研 究,希望全面了解國土的土壤狀況,以利農民了解農地,並進行改良管理,研究人員指 出,截至目前的研究發現,廿年來,台灣西南平原的土壤含酸性已愈來愈強,不利於植 物由土壤中吸收足夠成份,對農業發展影響很大,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