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hi-on.org.tw/article0.asp?Serial=9742&Class=台灣觀點 土地公還是比人會種樹 [ 2002/10/28, 陳玉峰 ] 當納粹發起百餘位科學家聯名「證明」愛因斯坦是錯誤的,愛因斯坦聞訊只答:「如果 我是錯的,一個人說就夠了,何需百餘人。」自稱林業專家者以及先前系列針對筆者歷 來作為,作近乎人身攻擊的「批評」,在此簡覆如下: 一、筆者山林研究廿七年,從事環境運動相關事務大約十六年,從來只就公共政策提出 批判與建言,心胸、格局不在乎跳樑小丑的扭曲攻訐,而聞過則喜、有錯必改,歡迎天 下人批評指教,筆者一本初衷,但求善盡當代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 二、台灣由於地震、造山運動,出海迄今數百萬年(筆者傾向認定二百五十萬年),經 海進海退或冰河時期引渡東喜馬拉雅山系生界,天悠地久演化,形成文明開發之前的鬱 鬱蒼蒼,是謂福爾摩莎,也就是綠色海洋的森林。由於過往的伐木、開礦、農業上山、 山地造鎮、工程揮弋而毀山搗水,導致今之土石橫流、天災地變,生態災難層出不窮。 筆者歷來運動教育撰文數百萬言,集結成書數十冊,在此不再贅言,但仍需重申,一切 根源即在森林開發,台灣山林資源今後總政策宜以「減法、消去法」,降低人造孽為圭 臬。 細節簡答: (一)土地公比人會種樹,土地公比擬為土地自然力,大化流轉根本道理,也包括自然 演替。筆者與台灣傳統林業者的觀念不同之一,即筆者認為經營管理山林,不是去管那 棵樹必須長在那個位置、不是規定松鼠尿尿必須朝東仰角三十度,而是經營、管理人在 山林中的行為。維生系統的穩定從來藉由自然演替來達成。 (二)台灣進口木材達使用量之九十九%以上,根本原因是全球木材價格、自由經濟的 結果,如果世界木材昂貴,台灣還是會自產。政府應考量者,輔導木材加工業者轉行, 因為木材使用很大的一部分只是在台灣加工,製成品再行銷國外。台灣不宜再消耗外國 木材過鉅。 (三)請將全國土地依實際狀況劃分為真正能生產木材的經濟林地與保育林地,而非紙 上作業、空口白話。造林就是要造在經濟林地上,而且要求是成功的造林。目前造林的 盲點之一即無人追蹤其結果,筆者在前文建請林政單位依經濟原則,計算歷來投資報酬 率,政府應詳加檢討,再研提新思維。 (四)棲蘭山區等扁柏林為全球殘存唯一之大面積台灣扁柏原始林,林業單位將之改變 為人造林,保留一些大樹,伐盡林下闊葉樹及原生草本、灌木,改變棲地,改造生態系 ,基於世代倫理、自然平權、經濟成本與效益、國土保安、文化保育等,民間發起搶救 孑遺,歷來申論甚多,今後民間仍將討伐一切不當的破壞。 (五)靜宜生態所發表的台灣杉近純林並未告知存在地區,林務局曾向發現人楊國禎教 授索取明確地點。該地大約一千三百公頃。 (六)筆者倡導的「生態綠化」並非林業界的「生態綠化」。 (七)林務局主動請託筆者調查研究全國檜木林,時值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期間,為免 於林務局承受壓力,筆者將生平唯一承辦林業系統的研究經費,以支票退還林務局,何 偉真局長再退給筆者,歷來林業界攻訐本人者即此案。筆者另有申請國科會計畫(迄今 約二案)及其他單位委託案,但廿七年研究調查案例繁多,最主要來源為友人支持。謝 謝林業界對筆者的批評。研究個案不同,筆者仍將以自費研究成果提供政策參考。 台灣山林破碎,今後絕不可能安寧,國家若不能痛下檢討,只一味重用文過飾非的舊思 維系統,終將摧毀千秋萬世的立基之地。社會人格的鼓吹、大開大合的前瞻,必須奠基 在真正的檢討與智慧的明辨。全國林業相關人士何止數千,歷來筆者因運動、批判,想 必「得罪」很多人士,而對本人作人身攻擊者俯拾即是,過往不願回應,今後更不必隨 之共舞。 感謝歷來敵視本人者對個人的批判,也幫本人加封了一大堆名相,凡此,可形成本人的 逆增上緣,過盡千帆難道真的只有二艘船?數學家M.Kac說:「證明是叫講理的人信服 的方法,嚴謹的證明是叫不講理的人信服的方法。」台灣需要更寬容的理性,筆者同情 執迷不悟的人,但國家、全民該思考的是相對正確的公共政策,至於研究人員仍然是腳 踏實地的做誠實事、說誠實話。 (作者為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