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pu.edu.tw/~gec/news89.htm 台灣山地災變解析—21世紀台灣主流的土石亂流 陳玉峰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生態所所長 殆自1989年銅門災變以降,台灣每隔2~3年即發生1次以上重大災變,最根本關鍵在於原 始森林之伐木,繼之以農業上山,同時,山基腳被長年砂石開採淘空,礦業、開路、遊 憩、宗教、新造鎮等向天搶地的龐雜開發,總成摧毀百萬年來穩定的平衡系統,五十年 經建成長的代價,今後將不斷被追訴社會總成本、世代總成本,且至少超過一個世紀不 得安寧,假設停止目前一半的土地利用模式! 筆者可能係台灣撰述、預測此等災變最頻繁的人,一、二十年來能講、該說的殆已寫盡 ,可嘆的是,即令納莉狂捲全台之後,台灣人、政權並無稍有覺悟,災變後更恐怖的復 健及釀災的工程、全民造林,又將再度創造未來更大的不幸!台灣人迄今不知讓自然還 歸自然,讓大地自我療傷,是最佳的根治途徑! 桃芝災變後,謹以3篇各角度短文,略述筆者對此等災變的些微見解。 連番災變後談國土規劃 現今談國土規劃其實已晚了四、五十年,正因為太遲了,更應積極從事。 原住民時代的人地關係遵循自然律,且因人口低密度,放火燒山、游建聚落甚為頻見, 而台灣土地及原生生態系尚可忍受、承載;文明人入侵之後,由於政權更替頻繁,東、 西霸權、重商主義之以次殖民地之姿駕臨支配芻狗,政策一夕數變;清朝領台212年, 更採封山閉關,聽任游民無政府式地蠶食鯨吞原住民地域,且閩粵、漳泉械鬥猖狂殘暴 ,「違法而就地合法」成為台灣國土暨資源利用的最大特徵與「傳統」。 筆者長年進行「自然資源開拓史」的口述史調查,化約歸納全台各地土地資源利用的模 式,20世紀最濃縮的結論即在於:百年來台灣土地及自然資源的生產利用,從來不是為 了島上生民及生界的永續發展,而是取決於政治政策、島國外貿取向,以及短暫近利心 態。20世紀前半葉,以「農業台灣、工業日本」及「南進基地」為圭臬;20世紀下半葉 ,以「以農林培養工商」及「反攻跳板」為圖騰,更且,以大陸性平原及溫帶生態系的 經營管理方式、技術及知識,施加於國土危脆的高山島生態系,更因20世紀末工技主義 (現代神權)、工程至上的迷信,完完全全否定250萬年台灣島演化的和諧、秩序與穩 定。 日治時代三大林場及終戰前的軍用材濫伐,導致8.7及8.1水災,中國來台的有識之士 ,於1960年代前後,如于景讓教授等,力主中、高海拔等山地森林禁止開發,類似今之 封山主張,可惜諤諤智慧難敵過客主流,之後,有史以來最愚昧的山林政策,包括「林 相改良、林相變更」及伐盡檜木天然林,是今日土石橫流、旱澇交煎的根源。日治時代 「不要存置林野地」之鼓勵人民申請墾植,伐樟取腦腦丁及林場僱工等,於國府接台後 ,就地落籍,形成今之山地造鎮的始祖,大約一甲子以來,歷經3代生齒繁衍,等比級 數拓展墾地,且尾隨國家欠缺國土規劃及環境保護基本母法,農林政策隨時、隨國外需 求而搖擺不定,從香茅草、蓖麻、香蕉、油桐、梅李、檳榔、茶園、夏季菜蔬…之大規 模墾植,每隔短暫數年,土地即全面翻變,相當於多次伐除作用,山坡地肉摧殘再三, 水土流失後,政府當局施行攔砂壩,放任墾植製造土石下瀉,攔砂壩則蓄積盈溢崩積, 一次大颱風豪雨,啟動潰爛之板機,於是土石長流、摧枯拉朽,是謂「零存整付、外加 複利」的災變機制,接著,重建、復建工程成億成兆,再度投入「造災運動」,創造更 多災難源,等待「天災」前來驗收。賀伯之後的重建工程,八、九成在桃芝報廢,今之 「重建」正是最恐怖的殺手,世人只知土石流可怕,卻不解土石流是「受難者」,要知 1公分泥土之化育,動輒千年、萬年,台灣繼「國在山河破」之後,即將全面進入「有 國無土、有鄉無土」的世代矣! 依個人見解,任何改革只能奠基在既成事實與現實,現今台灣沒有海市蜃樓的夢幻遠景 可規劃,只能面對殘酷歷史的結果作興革,但絕不能欠缺理想與遠見,以下僅針對「災 區重建」,作一針見血的綱要建言,細節、技術從略。 一、全國山坡地、國有、公有、私有林地必須於短時程內,完成土地總分類,首先區分 為經濟地及保育地兩大類,區分標準、原則,取決於生態條件、地體地質或地形等總體 評估。所有目前論及「重建」、「造林」及所謂「永續發展、利用」的措施或事務,限 於在經濟地考慮;保育地徹底留給自然演替與演化去療傷,在保育地內,「專家不死, 土石流不止、污染不除」! 二、土地總分類之後,保育地範圍凡屬現行墾植地者,終止租約或分區、分期斥資收回 ,經費來源由每年「治山防洪」、「全民造林」、「重建經費」,以及考慮由水費徵收 「國家維生生態系成本稅」編列。 三、經濟地範圍,現今墾植地,模仿類似「市地重劃」,將災區各條小溪谷地開口兩側 聚落、零散住戶,重新調整空間規劃,至少考慮2代人以上的預留,依總量管制、文化 、生活習慣、生活型態…,由中央政府跨部會規劃之。兩大原則︰1. 危地及相對安全 地的區隔;2. 住宅與耕地的區分,然而,再美好的規劃,一旦落入鄉鎮基層「民代」 、「派系」等黑金系統,必將面目全非,故而配套措施由法務部定區掃黑,且設計公民 社會機制,以「以民治民、以民制民」始有成功機會。 四、上述「山地重劃」可考慮以集水區系為單元,例如陳有蘭溪或更小的神木溪、筆石 溪、十八重溪等實施之,先期作業可採遴選危險地區試驗,必要時強制執行。早實施、 晚實施,台灣終歸要面對不得不實施,更且,下游平原區必將受連帶波及。 五、最緊急危機四伏地區,請慎重考慮以台糖國有土地,設置「國家生態育苗新村」系 統,由國家斥資興建國宅,安頓強制遷村人民,賦予育苗固定收入之工作,培育全國適 地適種、真正多元的生態綠化苗木庫,且分階段作轉業規劃,漸進式完成適應社會新生 計。 上述調查、研究、規劃經費,建請行政院由921重建委員會經費調撥之,現今重建會之 「治山、治本、生態工法」等噱頭,早已淪為農委會轄下,科技官僚小家子氣的枝梢末 節文宣,不久的將來,即將成為新政府的包袱及危機。至於全盤國土規劃,非短文能交 代。 山區開路與災變 關於土石流、崩塌、沖蝕等,之與台灣山區道路的關係,謹就筆者長期於「災區」(註 :現今世人所稱災區,僅指人員傷亡、財物受損的地區,事實上過於狹隘,較恰當的意 涵或該涵蓋原生生態系潰決地域)觀測、調查的若干思考與歸納結果,簡約提供參考。 其一,一般省、縣道穿越的山區,無論順向坡(地層面的傾斜坡)、反插坡或崩積地形 ,通常並非造成土石流的主因或直接原因。此等山路效應之與地體表層的關係,應先區 分選線問題、開路過程的施工作業,以及通車之後的影響分別探討之。 選線問題方面,歷來新中橫最被詬病的「錯誤」是順向坡,例如同富至神木路段,然而 ,整條新中橫穿越線,究竟有多少百分比係順向坡地段,應由地質專業全線計算、統計 ,且比對其地滑發生頻率,之後,才予「譴責」始稱公允。與其怪罪選線錯誤,而不檢 討當年人治決策的因果,殆屬本末倒置、輕重不分。台灣的大弊病之一,即頻常陷入技 術性枝梢末節之爭,而不直探結構根源。 事實上台灣山區無論選什麼線,道路造災效應只是程度問題,該檢討的是國土規劃、區 域分配、安全承載量、人員及品質的管理,過往人治、泛政治、酬庸分贓的全國道路網 系統,新世紀、新政權應予進行綱要計畫總檢討,一舉確立21世紀之發展,且刪除不當 之計畫,筆者懷疑,到底台灣的開路計畫,做了何等的總體評估!? 施工作業以及全部設計等技術性問題,只要在山坡上挖掘坡面,無論何種坡,一定切斷 坡腳、截斷原有水流系統,迫令順向坡易生地滑、反插坡頻常崩塌、堆積地形更易陷落 ,其中,尤以炸藥開炸為害嚴重,好似沿線創造分散式焦點強烈地震,震斷岩層、破壞 結構,產生無法預測的大小裂縫,提供地面降水滲漏、侵蝕、切割的空隙或水路,賀伯 及9‧21大震全面性動搖坡面之後,各類地變頻繁、強度累積加成、連鎖發生,據筆者 調查,桃芝只是「小攤」,但殺人之凶戻卻甚恐怖,人謀不臧、工程殺人恐怕是主因。 最不可原諒者,橋樑設計殊為不當,夥同攔砂壩、擋土牆、堤防施工,將行水區霸佔泰 半,土石流下注立即因橋樑橋墩堵塞,翻滾暴漲,排山倒海灌注旁側民宅,聚落瞬間慘 遭掩埋,桃芝災變之筆石橋9戶27人之慘死,很可能即此工程殺人的重大案例,筆者目 前正在調查現地,不排除提出控告國家的警惕,悲哀的是,賀伯災變的經驗中,此等摸 式櫛比鱗次,賀伯復建工程卻一再重蹈覆轍,迄今為止,卻不見國家公權、監察糾舉單 位提出檢討,真不知政府更替「有啥路用」! 再者,同一山坡面開鑿2條或以上道路,或S型蜿蜒盤旋而上者,其殺傷坡面程度尤烈, 中橫青山上下線,以及全國眾多同坡面高密度道路案例,崩塌現象不可勝數。而直接相 關土石流來源者,以開路廢棄土之任意傾倒最為顯著,筆者在新中橫開闢之際曾予搜證 ,賀伯之後媒體採訪肇因,答之:「此乃新中橫總驗收」。 通車之後,由於施工創傷,車輛不等程度震動及變化性壓力,夥同邊坡農業上山,豪雨 涇流經年累月干擾,依據筆者觀察,新中橫自施工期間迄今,所謂開路之後,到達相對 穩定或安全的時程至少10年,不幸的是,賀伯、921之後,諸多路段等同於重新開路, 舊創未癒、新創更加,今後勢必永無寧日;過往,我們質疑南橫數十年來通車幾日、社 會成本與運輸效益幾何?從而反對、批判所謂「新國道南橫」,且此間龐多特權人士合 縱連橫、炒作土地,欲陷國土、生態體系於萬劫不復。 「新中橫」通車後,筆者連續追蹤10餘年濫墾、濫伐、濫建,1991~1993年發動多次運 動、封山示警,眼見茶園(由政府農業單位鼓吹、獎勵)、檳榔、芥茉、菓園、建物、甜 柿…無任擴展,運動抗爭引來各層級政府單位檢討、痛責、取締,雷聲響徹雲霄,然而 ,試問迄今為止,除了就地合法、舊地擴充的「德政」之外,改善了什麼!!換句話說 ,「山中無政府」的管理問題,正是山區道路之癌!最最可怕者,主線一通,無法無天 的農路系統,蛛網交錯、密若蜂窩,山不倒是奇蹟! 其二,農路系統及基層建設殆為土石流主因之一,但主導、主謀皆是「政府」及其縱容 !此系列農業上山、向山搶地的所謂農路,基本上是「無法可管」,且為將山坡農產收 成、運搬,「蝸牛車道」縱橫交織,每逢驟雨則蝕溝載道,水土流失不言可諭,配合賀 伯、921至桃芝,乃至日後隨時天雨,潰決實乃司空見慣。 基層建設之道路鋪設,歷來罕見實施地質鑽探或研究調查,且因好大喜功、浮誇不當的 擴大工程,因而隨建隨毀,連帶拖垮坡面者比比皆是,遑論偷工減料。最有名的烏龍道 路即在筆石附近對岸,一條中央補助款500萬元,開在天然崩塌坡面上的特權農路,除 了驗收之際以外,再也沒有任何一部車通過。 筆者歷來多次撰文呼籲,期待政府得以依據全島地理環境、生態條件,總體檢討全國道 路系統,破除無限成長、工程至上、人定勝天的迷思,尤其穿越台灣龍骨的所謂「橫貫 」公路系列,偏偏「政府」總愛配合「專家」放言:「以今日之技術,土石流可以解決 」之類的殘暴,不要忘了,再偉大的工程仍得蓋在地肉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道路無 道,任何災難必將接踵發生。台灣該封山的,絕對不止是中橫而已! 「人定勝天」 台灣山體地表的穩定性從來皆是相對程度性的現象,此乃因沈積岩層或其他變質岩系列 (較堅固、穩定),在板塊擠壓過程中,斷層不斷產生,山體不斷碰撞、破裂,加上風 雨及任何物理、生物、化學作用,自無永恆不變的「穩定」,但此乃就百、千、萬年時 程而論,由1697年郁永河來台的記錄,1694年的多次地震,曾讓淡水河畔的台北盆地經 歷滄海桑田的鉅變,歷來頻繁的地變,921逆衝斷層似乎衝破世界記錄的地層抬舉,的 確可說明台灣先天的脆弱本質。然而,相對於1996年賀伯、1999年921大震、2000年象 神,以及2001年桃芝,引發的地滑、山崩、沖蝕,以及土石流等現象,不應歸咎於台灣 的先天條件,因為在先天的變遷下,才產生全島的鬱鬱蒼蒼。所謂「福爾摩莎」的美麗 之島,基調就是綠色海洋而絕非土石橫流。 1989年之後,每隔2~3年發生一次大災變,此即百年開發成果的總驗收序幕開揭,換句 話說,20世紀之前的大規模天災地變,發生的週期係百、千年以上,局部地區例如中橫 西段、三義火炎山、頭嵙山、九九峯的週期最短,約50年至200年不等,其中不確定因 素的主角之一係天然火災,但全部的「天災」,絕大部分的間隔時程在50年至百年以上 ,此乃筆者研究台灣植被25年累聚下來的結論,因為森林喬木族群的年齡結構,正可反 映台灣地體的變動記錄,長期變動的模式,即台灣森林更新與傳承的模式,謂之天擇演 化的結局。 百年之前,台灣地體及其他災變叫做「天災」;20世紀後半葉謂之「天人合一」;1989 年之後殆屬「人定勝天」,絕大部分的災源盡屬人禍。1980年代前後,筆者傾全力批判 林業、搶救天然林、反對系列橫貫公路、反對林地農用,抨擊的主要項目如下: 1. 砍伐天然林,山林唯用論。 2. 農業上山,超限利用。 3. 政府的謊言,以及產官學共犯結構的神話: (1).引進大量外來草種、樹種造林,謂之「水土保持」。 (2).治山防洪(註:該治療的是人心、慾望、錯誤觀念,而山愈〝治〞病愈深)。 (3).原始林尚存73%(註:魔術數字,玩弄天然林、次生林、原始林的定義,欺負台 灣人不懂森林)。 (4).樹木會老死,不砍白不砍。 (5).台灣檜木林「生病」,正在滅絕,必須砍伐、造林。 (6).雜木(先前林官將低價的闊葉樹叫雜木,要砍光,改種高經濟價值的樹木)。 (7).林相改變、林相變更(註:事實上是愈改愈不良,巧立名目將原始林幹光的化名 詞。試問演化百萬年以上的自然林木,被視為雜木、病木,要砍除,換上整齊劃 一的柳杉、高價林木,你可認同?) (8).砍伐天然櫸木林,美其名「研究試驗」。 (9).「植伐平衡」、「多造林、多伐木、多繳庫」的三多政策。 (10).鼓勵、獎助山地開發。 (11).森林法(註:即開發大惡法)。 (12).台灣森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13).保安林應該適度經營(註:歷來營林者處心積慮,就是要消滅自然林)。 (14).處理原始林(闊葉林),作林下補植(例如郡大林道)。 (15).殺盡原始林,復育「珍稀」物種。 (16).產業東移、北水南引、水庫、截彎取直…。 (17).專家宣稱:「台灣林業上造林之成就,已擠入世界之林…」;「今日台灣林業 經營可謂已接近最高利用境界…」;「台灣擁有全世界最領先的水土保持技術 與成果… (註;2001年最新版本,即重建委員會大言不慚的「世界首創一格的自然工法 」、「緊急治本工法」)。 (18).森林一定要經營;天然林一定要經營。 (19).因為森林砍伐、經營幾十年,才有今天偉大的國家公園的美麗資源。 (20).山葵與林木共存,上下都利用;利用每一吋土地。 …… 筆者一、二十年來的土地山林示警,書寫不下數十、百萬言、幾十本書,上述僅止於零 散問題,1990年以降,鑒於大地反撲開張,銅門、紅葉災變之後,1991~1993年連續進 行農林土地關懷運動,計算茶農每淨賺1元,台灣要付出37~44元的社會成本,發動封 山新中橫,不斷預測、告急大災難即將到來(另如1994年3月12日在中時晚報宣稱:… 檳榔、茶園…將在5~10年後,以生態鉅變來報復…維生系統的惡化,加速潰決中;甚 至於措詞強烈的抨擊「李、連政權必須為21世紀台灣的生態災難負責」),然而,直到 新世紀桃芝災變,學者、專家在媒體上喋喋不休爭辯的還是天災或人禍! 「見山是山、見山非山、見山又是山」,台灣土地歷經百年開發,山地殆已徹底潰爛, 筆者哀號呼籲一、二十年的維生系統潰決已然發生,如今,山林捍衛地土的功能已消失 ,災難直接取決於颱風豪雨,因而今後的災變不必再辯論天人之爭,又回到徹底的「天 災」!而全球氣候變遷傾向於,短時程連續暴風雨的頻率開低走高,所以氣象局成了池 魚之災,預測準確度成了代罪羔羊,至於「原始林摧毀」這條元兇,依據人間法律規定 ,二、三十年未被定罪執行者,一概不必追溯,此之謂「人定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