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456804.shtml 梨山、阿里山、清境農場 景點逐漸消失 (這是哪個智障下的標題?,跟本文有關係嗎?) 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01/12 03:31 行政院院會今天將通過「國土復育條例行動綱領與方案」, 明定國內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高山, 禁止任何新開發,既有建物、設施也將限期拆除,既有作物限期廢耕並進行復育。 梨山、清境農場及阿里山等著名高山農業與觀光景點將逐漸消失。 經建會表示,目前國土破壞較為嚴重的地區,集中在幾條橫貫公路沿線, 包括北橫、中橫梨山地區、台十四甲清境地區、新中橫陳友蘭溪一帶、 玉山、台十八阿里山沿線及南橫等地, 未來將以這些區域作為重點處理工作。 在原住民聚落方面,經建會規劃,位於安全地區的原住民部落不會受到影響; 但坐落於危險地區者,政府會帶頭退出福壽山、清境及武陵等三大高山農場, 提供平坦、安全的地區給原住民申請整體遷建之用, 並保障原住民在山區的優先就業權,與相關的就學、就養等生活照顧福利。 為順利推動各項國土復育計畫, 政府將成立總額約一千億元、為期十年的「國土復育基金」以為支應, 基金財源來自於政府公共建設經費移撥, 及自來水與電力事業繳交的「國土復育費」。 「國土復育條例綱領與方案」草案, 主要保育範圍在高山地區,並以不同海拔高度為界, 分成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山區,一千五百到五百公尺之間的中海拔山區, 及五百公尺以下的山坡地。 其中高海拔山區,未來將禁止農耕、採伐林木及其他各項新開發, 區域內既有建物、設施應限期拆除,作物應限期廢耕並進行復育, 合法者限期十年內完成,非法者則不得超過五年; 但經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 中海拔山區一樣禁止任何型態的新開發行為,但允許既有的合法業者繼續經營。 至於非法行為或超限利用者,則是限期於五年內拆除、禁止使用或回復原狀。 低於五百公尺的低海拔山區,雖然仍可維持新開發行為, 但必須通過事業主管機關的嚴格審查、取得開發許可後才能進行。 在海岸部分, 明定全台沿海平均高潮線至第一條省道、濱海主要公路及山脊線之間的區域, 一律視為海岸敏感地區,以保育為主、禁止一切開發, 例外情況必須通過中央主管單位審查。 此外,政府將對高海拔山區中的既有合法建物、設施或作物, 因為被強制限期拆除或廢耕所遭受的損失提供補償。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456417.shtml 張景森:高山農業 不再有經濟貢獻 記者許玉君/專訪 01/12 03:31 負責規劃「國土復育條例行動綱領與方案」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 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指出, 政府必須痛下決心,在總體環境保育與山區居民生計間作抉擇。 張景森說,國土復育將台灣高山分成高、中、低海拔及沿海地區, 愈高海拔的地區,愈要做嚴格的保護, 因為投入的道路建設及公共投資愈多,未來受災害波及的範圍也會愈廣, 相關的救援活動愈困難,人命傷亡愈大。 此外,他表示,從這次南亞大海嘯啟示,政府將沿海地區列入國土保育範圍之內。 他認為,從經濟上看,以農業為主的山區開發不再對台灣發展具有明顯貢獻。 例如,全台卅九個山地鄉農業總產值,一年不過七十八億, 卻對台灣珍貴的山區資源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國家每年花在山區救助與設施維護的費用平均高達一百七十億元, 投入與產出的比例懸殊。 更何況人命無價,連帶產生的社會成本更難估計。 張景森說,以位於中橫的梨山與谷關為例, 梨山地區砍掉三千公頃的原始林,開發成為果園及菜園, 一年的平均總產值不過廿六億元; 但下游的谷關靠著觀光旅遊業,一年產值就有十三億元。 他說,國土復育條例是為協助山區居民的生計而制定,因此也具備優厚的人道考量。 未來將「管理從嚴、補償從寬」、「速刑嚴罰」。 他認為,只要復育條例通過, 以後就算這些山區農路不修復,居民也不會因此遭受損失, 因為政府可以依法提供這些居民應有的補償與協助, 徵收不再有農業利潤的田地,提供合理的補償、或是協助危險地區住民遷居, 未來的就醫、就學、就養都有政府從旁輔導。 由於轉型需要財源,所以條例明定籌措一千億元成立國土復育基金, 希望在以後的十年內,盡力挽救台灣高山。 他說,政府對原住民的照顧一點都沒減、反而增加, 只是改變給付標的, 將以往用來亂闢農路、救災援助額度,全數轉移到發展生態旅遊觀光, 對原住民、對整體社會都好。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2456466.shtml 農民問政府 「能搬到哪裡」 地方新聞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01/12 03:31 行政院院會今天可能通過國土復育條例綱領和方案, 令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山區經營民宿的業者和農民人心惶惶。 梨山果農吳裕生說,政府如沒有配套措施就推動強硬措施, 魯莽的人可能一把火就燒掉幾公頃林地。 未來要花長時間來復育,付出多大成本,這樣對嗎? 南投縣信義鄉農會茶葉產銷班第二班班長張慶村表示, 信義鄉草坪頭先民比國民政府更早到台灣, 成立台大實驗林時,未經當地農民同意,即將農地劃入林區,農民被迫繳租金多年, 如今國土復育條例又要收回祖先留下的產業。 請政府告訴茶農們能搬到哪裡去? 在南投清境農場附近經營民宿的施武忠說, 「政府當初放領土地安置滇緬義胞,很多義胞在清境農場附近有土地、建築產權, 怎能說拆就拆,要廢就廢? 如果這成為事實,我將帶頭抗爭。」 在武陵農場附近經營「山谷裡的家」的民宿業者黃俊雄說, 限期拆除讓人無法心服口服,沒有配套措施就做,引起的反彈非常大,勢必難以收拾。 山上超限利用及坡度過大的土地,政府可以收回, 但應把山上的地換成台糖等國營公司在平地的土地。 南投縣大鞍林業生產合作社監事主席張登陸指出, 竹山等三個林業合作社近幾年放領的林地,主要作物孟宗竹是依法造林所種, 卻可能列入限期砍除項目,這不是保護國土而是破壞水土。 新竹縣五峰鄉「山上人家」民宿負責人龍振榮說, 台灣能吸引國際觀光客的唯有山川林野, 如把旅遊命脈切斷,想要「二○○八觀光客倍增」,就像癡人說夢。 --- 國民黨惡搞台灣山坡地50年, 山坡地問題還不只這些, 一些土地管理權亂七八糟的, 還有違法開發就地合法的,這些既得利益者豈能如此輕易放手? 相關未來問題還會越爆越多,不是這樣就能解決的。 -- 第9號簽名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