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台灣人現在有點像是「自行其是、自我封閉、自己玩自己」的感覺,我想我 原先的解釋,寫得不是很好、很清楚,容我再補充說明一下: (1)政治上:台灣人主張提昇台灣認同,有人追求獨立,不過大家的底限多是至少 保持現狀的自主 不過大陸人主張的是中國統一,台灣是中國和平崛起後的無差別部分 而美國追求的則是美國利益至上,不希望台灣偏離太遠引爆東亞危機 (2)經濟上:台灣人希望三通、開放經濟,但同時又擔心喪失了經濟獨立性、故又 設下諸多技術細節上的限制 大陸則是希望能三通最好,但是兼於大陸漸漸往成為如美國一般的強 大經濟體,未來若繁榮,不見得會再重視台灣是否參與中國經濟 世界各國看中的是中國的市場和資源,雖然知道中國經濟環境體質不 良,但是仍拼命投資,想營造先佔者優勢 (3)文化上:台灣人追求新的、有別於舊中國遺留的台灣文化 大陸人則認為台灣自始至終不管怎樣都是中國文化的一支 許多國外學者則認為中國傳統價值保存得最好的地方是台灣,而大陸 現有的中國文化已經遭到共產主義入侵,深層內涵已被打碎退化了, 尚待重建或重新提昇 ----------------------------------------------------------------------- 在政治上我們台灣人爭取台灣認同、甚至台灣獨立,其目的都是為了保證我們自 身的民主制度與經濟安全,我們當然可以說:「為何凡事要以中國觀點、外國觀 點來打壓台灣的本土化與認同?」因為我們生活在此,有太多的悲情與壓抑,以自 己多愛些自己的想法來想、來行動當然無可厚非。不過政治並非獨角戲,必須同 時考慮到對手和第三者,如果想要以「本土化本來就是正常的」這種想法來排拒 ,那麼就會落入自我激勵的迷思。因為沒有軍事力的搭配、沒有國內和諧團結的 氣氛,那麼談再多的「基本人權」、「愛台灣乃人對土地認同的自然表現」,終 究會被政治現實壓垮。自九一一之後,國際主流必然從談普世價值轉向談反恐、 和平。我們台灣若是仍以追求獨立為住民的基本社群權,一昧推動獨立、自主而 無相應搭配的實力條件的話,那就只有如同沖天炮在最高點爆炸成美麗的花般炫 爛的危機了。政治與軍事是一體兩面,當我們追求台灣認同的強化、絕對化的過 程中,大陸同樣也在追求中國認同的民族主義化、民粹化。用「追求自身尊嚴有 何不對?」的邏輯去追求台灣正名、台灣優先,同樣的邏輯套在大陸上亦是大有可 為。對照國際上歷來追求國際均勢、大國利益、國際現實的歷史,熱心投注於台 灣意識,雖正義、正當、合理,也是不免於政治上邊緣化甚至啟動戰爭的風險。 像波士尼亞、科索沃那樣殘破的獨立好嗎?別忘了更多的是如庫德族般追求獨立不 成復又分裂相殘的例子。 在經濟上,我看商業的書,談到中國佔有全球10%~20%的人口,而其背後意味著龐 大的經濟市場與商業利益。今天中國願意給台商登陸經營,但是明天呢?互相日益 敵對的台灣與大陸勢必最終演變成經濟角力,那時候我們台灣要如何切入中國經 濟?中國經濟繁榮是應該的,現狀這樣是因為歷史的戰爭與侵略造成的。我們是否 要追隨大陸抵制綠色台商、綠色藝人般抵制大陸貨、抵制大陸品輸入?我們應該繼 續保持不完全三通的經濟政策?也許為了軍事眼光不宜全面開放以免大陸的經濟入 侵,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其未來對台灣是否仍採取友善的經濟姿態, 也值得我們深思。我個人認為(我沒有數據)今天的台灣經濟除了依賴美國、日本 和歐洲,很大程度上也必須倚靠中國的市場。我們如果玩台灣意識玩過頭,玩到 經濟領域來,那麼在經濟上若遭受中國突然的經濟孤立,那會得不償失。台灣的 科技舉世聞名,但是科技中國可以自行研發、可以向歐美移植、可以乾脆向外國 買現成產品,我們台灣是否有辦法應付這種中國單向地禁止「中-臺間貿易」的經 濟封鎖?這在未來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把台灣徹底打爛再從大陸移民填實重建也許 會更好」的論調出現的中國大陸而言,我想不是不可能有蠻幹經濟戰的可能的。 在文化上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去中國化的運動、回歸台灣主體的運動。我們要用跟大 陸用不一樣的拼音方式嗎?地名、路名、行政區名要不要改回原來的名字而非國民 黨所強加的?今天中國乃漢文化之大宗,我們要不要放棄一些矜持以與之接軌呢? 把台灣地名回歸原本的名字當然可以提昇本土文化,但是也別忘了這許多的老地名 形成當時台灣正就是中國的一部份,也就是說十足的傳統中國文化的。這事實並不 會因為地名是閩南語還是客家語發音舊有所改變。今天國外對於華人市場是以「大 中華區」來區別,若我們台灣想與中國劃清界線,堅持拼音方式、堅持獨立的台灣 文化,那麼只會自絕於世界而已,因為外國人雖知道台灣與中國有差異,但並不清 楚台灣與中國的華人的差異到底在哪裡。外國人並不會因為台灣特設一個「台灣區」 ,而是跳過台灣直接擁抱「大中國」。為了一個2300萬人的市場設置一個區分,還 不如為了一個十幾億的市場來努力,因為這兩者之間的同質性甚高,結果只會出現 台灣越追求文化上的自主,就越有在華人文化圈中邊緣化的危險。 ----------------------------------------------------------------------- 大陸的城鄉發展差距很大,但是不要忽略大陸的高速公路也一條條在建設。鄉村中 國讓人不忍卒讀,共產黨的貪腐讓人大開眼界,但是別忘了中國歷史的週期循環, 已經脫離了低迷期,而是走向全盛期了,我們台灣人若是繼續以中國的民主比台灣 幼稚、初階,中國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假數據與剝削人民的基礎上而來的......諸如 此類的論調,拒絕看中國進步之速、之廣、之強,那麼我們就會在本土意識蓬勃、 軍力對比失衡的外強中乾情況下凋零。只見主張「自己有追求自由、有政治獨立、 有認同本土化運動」的合法權益的同時,卻不見這些合法權益的磐石乃軍事力、經 濟力、盟國支持之強度的背景條件,那麼縱使理由再怎麼充分,如何不落入「台灣 人有點自己玩自己的」這種說法? ----------------------------------------------------------------------- 中國市場吸引全球投資者,而其本身也強不斷擴大與強化自身競爭力。中國文化乃 華人文化之源,亦華人文化之最大主體。如果我們不能認清這點,勢必要在商業上 被排除於外商「大中華區」的經營範圍,在文化上被排除於「簡體字/拼音/中國標 準乃華人主流標準」的體系之外。雖然我們自己知道追求「台灣認同/本土意識」 是多麼得來不易、多麼值得珍惜,但是如果我們不懂得除此之外還要搭配發展相應 的「實力」與「友善氣氛(敵人的與朋友的)」的話,那麼何以說我們台灣不是在 「自行其是、自我封閉」? 我仔細想想我朋友和我說的話,整理如上,希望能夠對台灣似乎有走進「自己玩自 己的」危機這概念,能有較清楚的說明。 ------------------------------------------------------------------------ 我的朋友對於民進黨頗有怨言,因為他認為已經不是當初他所力挺的有理想、有擔 當的民進黨了。他認為既然執政了,為何不做些提昇台灣整體綜合國力的事情,反 而在本具有正當性的本土化工作上落入了去中國化的非議?怎麼沒有讓國人了解到 大陸即華人主流、華人化標準的事實,而堅持國外學者縱採用了亦沒有經濟效益無 法與中國與大華人世界接軌的文化標準?為什麼要跟著國民黨和親民黨搞政爭跟內鬥 虛耗?我想事實如此,我們追求台灣獨立與和平繁榮的願景畢竟只是我們的願景,不 是世界的,在台灣,若無政治上引證台灣獨立國外亦不泛前例的政治目的,有誰會 真心支持巴斯克、魁北克、庫德族、巴基斯坦的獨立?同理世界各國亦無義務也沒有 辦法深刻瞭解我們的願景,以這個角度來看,我想擔心台灣漸漸走向「自己玩自己 的」的危機不是沒有道理。能夠利用中國之大作為台灣發展的因藉,跟堅持台灣本 土價值這兩者之間,應該不是沒有交集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91.53
balaking:檯面上說的很漂亮 實際上還不是為了選票 218.168.95.232 09/19
sampt:佳文。你指的是以色列還是巴力斯坦解放軍 140.112.250.199 09/19
pel:能否請"我的朋友"自己說說? 211.74.229.132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