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To x11板友: ※ 引述《x11 (澡雪精神)》之銘言: : 那位投稿者因為沒有標準答案的出現而感到焦慮 : 其實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跟髮禁的問題有異曲同工之處 : 長期以來在威權體制的教育體制之下 : 統一的髮式 統一的教育題材........... : 這樣樣板的不斷複製 : 結果就是在這種體制長大下的人 : 大多數還是無法接受多元文化的思維 基本上我覺得您的論述很好,但是我之所以回文是因為您下 面這段批判: 「但是現在看到不少的論述 竟然是跟威權體制下的心態差不多」 這種批判看來合理,但卻預設了些隱含的假設。也許您本身 並未做出這些預設,而是我個人閱讀之後的「過度感受」, 但是這種把報紙上的讀者投書說成「竟然是跟威權體制下的 心態差不多」,我想在如此批判他人時,應該也想想投書者 是否只是單純地「無法適應新的教育制度」而已。請不要隨 便就替別人打上「緬懷或類同威權體制」的烙印。 當然,我並沒有看過那篇讀者投書,就輕率地認為您「隨便 就替別人打上刻版印象」,對於這點我覺得有必要先跟您說 聲對不起,也希望您能夠對那篇報上投書提供適當的連結或 原文,謝謝。 ---------------------------------------------------------- (2)To gamer板友 ※ 引述《gamer (^^)》之銘言: : 學過一點點,所以考試很不友善。我不禁想問你,那為什 : 麼你不準備多一點台灣史?五、六年的時間難道不夠讓你 : 準備台灣史嗎? :   我是不是可以說,你這是「屎放不準,怪屎桶歪?」 :   會說出一綱多本缺乏標準答案這種話,我很不客氣的 : 說,你根本就在胡扯!一綱多本不存在的不是標準答案, : 而是「標準考題」!因為沒了標準考題,讓這些學校老師 : 不知道該怎麼猜題,不知道該怎麼樣改變他們過去那種用 : 題目來教學的方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   你說這些是「遭遇過度或失敗的教育改革之調適不良 : 」,也許吧,也許你說的是對的,但是這些是不是也有可 : 能是「失去既得利益者的怨天尤人」呢? 對於x11板友我覺得很抱歉,因為我似乎是過度放大了他批判 報上投書者竟然仍抱持威權奴隸心態之過時的感嘆,這點我 深感抱歉。 不過對於gamer板友,您的對我批評我覺得有點刺激性,所以 我決定針對您的部分批評做出回應。我希望能跟大家做有水準 的討論,所以我會很努力寫出我的看法。當然我的意見和舉例 不一定是對的,還望大家見諒。 回歸正題。 第一,五、六年的時間夠不夠準備台灣史? 我個人的答案是不太夠,因為我不知道典式委員出題的口味在 哪裡。我畢業後是先去當兵,接下來是邊找工作、邊做工作、 邊準備高考考試的。我個人準備高考的時間是兩年,並非五、 六年,這是我個人必須說明的。為何我會提出五、六年的數字 呢?因為我認為民進黨執政至今差不多這個時間,而我也感覺 到許多的改革確實是在這幾年之間發生的,所以我提出這五、 六年的數字。五、六年的時間夠不夠準備台灣史?不夠,絕對 不夠。因為台灣史的範圍也不小,更糟糕的事情是台灣史並沒 有有系統、架構清晰的史傳。有些版友質疑我「既然自己要考 試為何不自我加強台灣史的部份呢?」對於這質疑我想回應一 下。到坊間書店看看,台灣史的書一大堆,哪本才是比較好的 本子呢?這是我第一個質疑。西班牙時代的台灣最近開始變的 火熱,正說明了台灣史本身並非一個透徹研究的學科,那麼要 怎麼自修呢?再來就是工作之餘準備考試是很辛苦的,不是每 個人都能無憂無慮地去準備台灣史,這時候若想要準備考試, 對於一個有工作的人來說,他在學校時代所學習的舊東西就很 重要了,如果那套東西突然變得沒有價值,這種震撼是很強烈 的。我並不care歷史考試偏重台灣史,因為我對歷史的涉獵很 廣泛,不差台灣史。但是我想要說的是歷史考試如果還是喜歡 搞以前那套「記憶、背誦」的老路的話,那麼無寧仍然是一種 「新四書五經」的作法,背誦水圳的名稱、背誦哪年哪月有什 麼事變,這跟我閱讀歷史時愛去探討數字比例、望族結構、權 勢演變之理的習慣差很多,而我覺得歷史不應該只是背誦而已。 第二,關於一綱多本。 請讓我用數學的方式來說明一下我的意見。(也許只是偏見^^>) 令 學科A的內容={a,b,c,d,e,f,g,h,i,j,k,l,m,n,o...} 其中高中教育所需學習的部份={a,b,c,d,e} 好了,現在不妨假設很單純的一綱兩本的情況 以及只有推薦甄選這種甄選模式 再令 甲本教科書的內容={a,b,c,d,e,k,m} 乙本教科書的內容={a,b,c,d,e,j,m,o} 就上述的假設之下,看倌您以為學生要學習的是哪些內容 呢^^? 會不會變成{a,b,c,d,e,j,k,m,o}啊 比起{a,b,c,d,e}是不是多了{j,k,m,o}這些東西呢? 探討教育改革的時候,不應該只討論設計制度之初所引頸企盼 的「崇高教育理想」,也要討論在執行此制度之後,所引發的 副作用。學生在面對推薦甄選的考驗時,絕不會想說只要把高 中生應該知道的弄清楚就夠了,因為他永遠無法預知面試者會 問些什麼問題,更不知道其他考生會不會多學一點額外的、超 出高中生知識範圍的東西。所以最保險的作法就是學習超額知 識,一綱多本的多元化美意,會被學生與家長的忖度而扭曲。 制度在設計之初如果無法預期這些可能的副作用,那麼本意再 好也是惘然。 第三、失去既得利益者的怨天尤人 基本上,到報紙上投書的讀者,以及像我之類在ptt上po文章 的人,要說成是「既得利益者」^^?會不會太樂觀了點?如果 我是既得利益者,我會大力支持所有的教育改革,或者悶不吭 聲,因為我家有錢絕對不怕所有改變,以不變的高額財富來應 付萬變的改革新方案,對我沒什差啊。也沒必要報紙上投書或 上ptt來po文章,因為我可以直接找高層協調一下。很抱歉我 只是個被貼上「失去既得利益者的怨天尤人」、「既然有五、 六年時間,既然要考試就應該努力準備」標籤的不用功考生。 oh,我沒有那麼大的資力喔,我也沒那麼多美國時間專攻台灣 史,行政法比台灣史更難搞,我希望歷史考科和國文考科能夠 正常一點,我個人淺見是有些國考、升學考的考題根本就是在 走偏鋒,而非真正的「生活化、本土化」。我支持改革,但反 對「為改革而改革」,這是我個人的淺見,還望見諒。 ---------------------------------------------------------- (3)關於建構式數學 很感謝大家給我的批評與指正,我確實不懂啥是建構數學。我 也只是隨意地拿「建構式數學和台灣史地」來做例子。對於舉 例上不嚴謹的錯誤,僅此致歉。 看了大家對建構式數學的討論,我的印象是,建構式數學是一 種有啟發性的數學教學方式,在好老師的帶領與小班級的制度 之下,可以引起年幼學子對數學的興趣並涵養其獨立推理的能 力。不知道這樣的說法對不對喔^^?有錯請指正。 如果建構式數學「只是一種」有啟發性的數學教學方式,那麼 我們就有必要完全否定「填鴨式、重編準答案」的教學方法嗎? 除了建構式數學,就沒了其他的教學工具嗎?是誰規定建構式 數學就是最有啟發性的?這就是我認為「建構式數學是目前數學 領域的新四書五經」之認識的第一層:為何獨尊建構式數學? 第二層,建構式數學的教學方式,我們的社會資源和文化環境 到底跟不跟得上呢?如果師資不足、大班制無法順利轉換成小班 制、甚至還有秘密的能力分班存在,那麼,建構式數學也許就 有檢討必要。 第三層,如果台灣目前的軟硬體環境無法跟的上建構式數學所 需的條件,那麼其所引發的「副作用」,是否會變成另外一種 「重視背誦」的新四書五經呢?我們都知道孔子的儒學教育是 博學知禮,後世的科舉則是只考四書五經。如果建構式數學的 本意是在於啟發學生,而其制度實施之後卻變成「照著教科書 上的步驟來寫答案」,那麼稱之為新四書五經並不為過,這就 是新四書五經第三層的意思。 由於我並不懂建構式數學,所以如果我說的是妖言惑眾,趕快 封印我吧,我會很感謝的^^b ---------------------------------------------------------- (4)是否要否定標準答案的存在? 我認為沒必要。很多事情是有標準答案的。當然也有很多事情 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過去的威權教育強調標準答案,現在的教 育改革則是強調多元化,兩者相比當然過去是不好的,然而現 在的也好不到哪去。 用數學模型來觀察「一綱兩本、單一升學方式」的情形,就可 以知道在升學經濟效率的算計之下,缺乏完善的配套,教育多 元化的美夢會被扭曲成學生超額學習的負擔。現實的情況更複 雜,是「一綱多本、多元入學、有標準答案也有自由題、師資 容量不平均、家長資歷階差、重視主科的社會風氣」。要說一 綱多本跟標準答案沒關係的話,那麼憑什麼就可以說一綱多本 就可以跟多元化、生活化有關係?我們生活上面對的問題有固定 解也有變化解,只強調標準答案跟只強調靈活應對,同樣都是 不健康的。這就是我對於「批評習慣標準答案的人其想法是跟 威權體制下的心態差不多」的講法,不願意太過給予正面喝采 的原因。標準答案就跟捷徑一樣,可以省時省力,可以多出時 間讓人去煩惱沒有標準答案的課題,標準答案的好處是有的, 不應該被完全屏棄掉。 ---------------------------------------------------------- (5)我個人最後的一點抱怨 我對於教育改革的一些怪象,提出批評。不過有的版友認為我 只能說改革的新制度不好,只是單單說新制度不好,是不負責 任的說法。很抱歉我不是教育官員或學者喔,我的能力沒那麼 強,強到可以提出通盤解決的完美方案。還有我個人認為,提 出問題本身跟提出解決方案的價值是一樣的,沒有孰好孰壞。 對於我這麼個教育外行人來說,能夠提出問題就夠累人的了, 拜託請其他人來提出建議方案吧,就此我是完全不行,這弱點 我承認,我是真的不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78.199
x11:我想如果我沒寫錯的話 但是現在看到不少的論述 竟然140.109.191.180 07/28
x11:是跟威權體制下的心態差不多' 底下是舉例說明 如果你140.109.191.180 07/28
x11:要拿來跟我第一段的契子解讀的話 我也沒什麼好說的140.109.191.180 07/28
x11:我想我那一段應該是拿來跟舉例說的髮禁相連結的吧140.109.191.180 07/28
asbak:所以我後來想想還是得向您說聲抱歉^^> 218.167.78.199 07/28
x11:至於原文請看我貼文當日的聯合報吧 至於相關連結很抱140.109.191.180 07/28
x11:歉 我並沒有 因為我是在早餐店吃早餐順便喵一下的140.109.191.180 07/28
x11:不好意思囉140.109.191.180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