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P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台灣社會運動再出發 地 點:台北市NGO會館 主持人:吳玉祥(台灣勞工陣線理事長) 與談人: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李健鴻(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良榮(北海道大學法學博士) 白正憲(台灣勞工陣線理事、大同工會前理事長) 賴萬枝(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整 理:孫友聯、鄭天睿 台灣的勞工運動,從解嚴後開始蓬勃發展,在民進黨執政之後,許多 全國性的勞工組織也紛紛成立。勞工運動的進行可以說是社會民主運 動的主要力量。在這幾年來,台灣的勞工運動遭遇了怎樣的問題?面 對政府、資方,勞工運動的困境是什麼?而台灣的勞工運動又需要進 行怎樣的改變,才能夠真正達到社會民眾推動的可能性? 座談會主持人台灣勞工陣線理事長台灣的勞工運動吳玉祥在活動開場 時提到,社會大眾都非常關心台灣社會的變化,民眾透過電視媒體來 了解社會的變動,但是,台灣社會真正的變化,從媒體中很難找到真 正的答案。 勞工運動受政治經濟環境影響 台灣的勞工運動,經歷了工資、工時以及週休二日的調整。勞工們, 組織全國產業總工會、全國銀行聯合會等全國性的團體。但是,這些 組織的成立,是法外施恩的結果。整體來說,近年來,勞工運動僅僅 促成了片段的修法,勞工組織沒有真正明顯的進步。 許多勞工運動團體,僅僅依著政府的法令政策而走,沒有辦法先於政 府提出對勞工最有利的政策。更有不少工運團體,彼此鬥爭讓人心寒 。究竟台灣的勞工運動要怎麼走,要怎麼檢討,都是需要透過大家的 力量進行思考與討論。 座談會中目前為台灣勞工陣線理事的前大同工會理事長白正憲表示, 台灣的勞工運動,受到台灣政治經濟環境很大的影響。 過去勞工運動之所以能夠發展,是經過解嚴後,才開始了大量的勞工 組織運動。而台灣經濟政策的改變,使勞工運動受到很大的衝擊。外 勞的大量引進,名目上是表示台灣勞工不願意就業,然而事實上是資 方希望使用更低廉的勞動力。外勞的引進,再加上製造業的產業外移 ,造成台灣嚴重的失業問題。失業問題日益嚴重,以台灣民營產業工 會為主體的勞工運動,也開始慢慢走下坡。雖然還有公營事業工會的 存在,但是公營事業工會,所關心的議題與一般民營勞工是相距甚遠 的。 台灣缺乏真正的左派政黨 而在這樣的結構底下,勞工隨時可能遭遇失業的問題。在資本主義社 會之下,資本家為了最大利益的取得,會採取各種手段來控制勞工。 在工作可能無法維持生活困難的狀況下,要讓勞工出來參與勞工運動 是很困難的。 勞工運動的進行是離不開政治的。然而台灣社會,缺乏真正的左派政 黨,台灣政黨多與資本家合作。台灣的政治經濟體系需要進行根本的 改變,無論勞基法、就業服務法、稅制或是產業政策,都需要更多人 直接以行動來支持與改變。台灣勞工運動的前景是好的,但是需要更 多的人加入,這樣台灣勞工運動與社會運動才會有新的做為。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賴萬枝提到,台灣的勞工運動最大力量 是工會,而台灣的工會運動,花費了很久的時間才真正正常化。在舊 有的工會法之下,要成立全國性的工會是不可能的。過去為了成立工 會,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與政府訴訟,而資方也趁機進行了許多打壓 手段。 以銀行工會來說,近年來是銀行業的寒冬。政府的經濟改革政策,合 併了許多銀行,銀行合併後,工會就被消滅,許多人也因為銀行合併 而失業。銀行工會的勞工運動,進行了許多討論,會員是工會實力的 基礎,沒有實力的工會沒有辦法真正為勞工做什麼。而工會是不是太 過本位主義?因此銀行工會開始討論,最後讓,合作社或是其他類似 產業,也能夠加入銀行工會,幫助更多勞工,也增加工會的實力。 勞工的保護政策 似是而非 勞工運動,會受到政治經濟極大的影響。政府與財團是影響台灣政治 經濟最主要的因素,而台灣的政府與財團的關係是曖昧不明的。在政 府官員的思維以及政治取向沒有改變之下,不能夠太過於依賴政府。 台灣的經濟政策導致資本快速的流動,而勞工的保護政策又是似是而 非。面對這種狀況台灣的勞工該怎麼做?雖然還有許多工會在運作, 但是勞工團體的勞勞相爭一直沒有減少,如果工會體質不健全,要怎 麼進行勞工運動?又怎麼可能參與社會運動? 要讓勞工能夠參與社會運動,要從工會本身進行改革。工會幹部需要 更嚴密的訓練,掌握位置之後要真回饋勞工,工會的基礎組織工作還 需要改變,勞方資方以及政府都需要改善,社會才會有良善的循環。 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健鴻認為,台灣勞工運動的問題可 以從議題、以及群眾組織面來進行思考。 以勞工運動的議題來說,這幾年來,主要關係的是勞動三法的議題, 但是勞動三法並沒有根本的改變,反而是就業安全相關政策突飛猛進 的成長。勞工運動關心的議題是否需要改變?或是要重新討論推動的 策略? 從群眾組織面來說,工會組織雖然有蓬勃發展的趨勢,但是彼此間的 關係不緊密,反而消減了勞工團結的力量,工會的力量越來越分散, 勞工運動在進行談判時力量不集中也不一致。而部分有力量的工會也 在慢慢的消失、慢慢減弱。台灣工運越來越少向外結盟的行動。工會 對於社會結構的變動是否足夠了解?現在的工會究竟是未誰而努力? 是為工會會員?還是所有的勞工?過去台灣勞工運動所關心的對象是 典型工作者,但是目前非典型工作者逐漸增加,派遣契約工也越來越 多。勞工運動是否要思考如何與非典型工作者結盟,讓勞工運動的群 眾與組織向外擴散。 政府與政黨採取兩面手法 台灣政府在面對勞工團體時,大多採取懷柔的態度,美其名說是進入 新國家統合主義時代,但是根本沒有建立正式、?通的勞資溝通管道 。資方與政府在面對勞工議題時,彼此都有共識,互利共生。政府與 政黨在面對勞工議題時,大多採取表面上不表態私底下進行溝通壓制 ,而資方目前都採取慈善的態度來自我包裝。這樣的狀況,使勞方在 沒有良好的法律政策之下,難以施力。 勞工運動的問題,很大一部分需要思考,勞工本身是否有跟上社會的 脈動與變遷。 台灣非典型工作者越來越多,典型工作日益萎縮,但是勞工運動所關 心的議題還是以典型工作者為主軸。在全球化的狀況之下,彈性化工 時與非典型工作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勞工運動需要思考,工會 是不是要吸納非典型工作者?而勞工運動對於彈性化之下的就業安全 政策提出意見與看法?勞工團體對於派遣人員的態度又是甚麼? 被遺忘的長期失業者 另外,對於台灣目前的失業問題,政府主要關注的是特定對象的失業 問題。部分特定對象如果失業,享有豐富的就業訓練資源。然而長期 失業者,確沒有受到應有的幫助,永遠無法脫離貧窮。勞工運動面對 這樣的問題,立場又是甚麼? 面對外勞問題,如同前幾位與談人所提,外勞的引進會嚴重衝擊台灣 勞工的權益。而目前在台灣的結構之下,越來越多的外勞不是在製造 業工作,而是在服務業工作。勞工團體需要去深入了解,製造業外勞 的減少原因是什麼?需要從整體國際競爭的觀點來進行思考。 勞工運動如果不希望成為社會快速變遷下的局外人,就要更深入了解 社會結構發生什麼變化,而不是用舊有的概念進行思考。 民進黨執政八年 沒有核心的勞工政策 北海道大學法學博士林良榮很痛心的提到,民進黨執政的這八年來, 台灣的勞工運動是失敗的。民進黨政府號稱要推翻威權,但是並沒有 核心的勞工政策,也沒有工會政策。在整個政黨運作的過程之中,工 會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所以政黨不需要真正關心勞工運動的議題, 只需要關心是否能夠維持過去的關係。台灣的勞工運動、工會,都還 在發展中,工會沒有力量,是因為工會在政權形成時沒有基礎。而且 工會的發展在工會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工會的協商與抗爭行動 都是在企業內發生的,如果沒有法令保護,資方能夠很輕易的將勞工 的力量瓦解。 面對許多政治層次的問題,勞工都沒有力量,工會也沒有力量。工會 沒有政治資源就不會有政治力量。勞工的福利預算的編列,其實都是 政治問題,都是政治鬥爭的過程,而且是在不平等的狀況之下形成的 ,所以很難形成真正跟勞工切身相關的議題。應該讓不公平的結構、 法令、福利進行改變,工會力量、勞工運動的力量才可能蓬勃發展。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一直以來,台灣的勞工政策都是錦 上添花的政策,沒有真正雪中送炭的政策。台灣勞工運動與工會的發 展面臨很大的問題,工會所能夠聘任的專業組織者或是政策論述者都 是非常有限的。簡單來說,從組織層面來看台灣的工會發展是停止甚 至倒退的,台灣工會並未普及,沒有更多人加入工會或組織工會,而 產業工會組織力也太過薄弱,這是未來可以發展的部份。 而勞工運動跟政治相關的訊息,從國民黨到民進黨,台灣工會一般停 留在很扭曲的狀況。台灣工會還是以職業工會為主,職業工會很難真 正代表勞工。民進黨執政後,在政策上還是往職業工會靠攏,並未真 正幫助勞工。 勞工運動下一步怎麼走?不想看到政黨下野後才認為自己是左派、才 往社會民主的方向走,左派不是在野黨的宿命。勞工運動需要重新定 位找出重新發展的目標, 才可能進一步影響政府的政策,重新定位 在國家政策發展光譜上的位置,找出一個方向。 台灣勞工運動面臨三大斷層 與會者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系博士林宗弘發表意見認為,台灣的勞工運 動發展,從工會來看是有三個斷層:解嚴後、製造業轉型服務業、製 造業的改變。工會很少有年輕的理監事,而許多年輕人參與工會但是 不知道工會在做什麼,也有許多高科技產業並沒有工會。 工會幹部跨需要切割線,以及理解現代年輕人的結構,許多製造業的 年輕人是工會接觸不到的。這樣的狀況妨害了工會組織的擴張,這些 問題都需要深入思考。 台灣勞工陣線理事的前大同工會理事長白正憲提出對於派遣員工的看 法,非典型工作者的權益是需要保護的,但是,要在以勞基法為基準 的方式,針對所有類型的勞工,都有其基本的保障,進行對勞工最有 利的政策設計。 而目前台灣勞工運動,面臨最的問題,是生存的問題。勞工團體只能 在行有餘力之下進行勞工運動。而最根本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勞工團 體需要跟政治結合。政黨不會主動關心弱勢團體,勞工團體需要更深 入的與政治結合。台灣存在著左派政黨的可能性,但是需要等待最適 切的時機。 在座談會的最後,主持台灣勞工陣線理事長台灣的勞工運動吳玉祥總 結表示,台灣的政治人物下野了才開始選擇往左靠,就已好開車一樣 ,只有超車一樣,只有超車時才會靠左邊,超車後就急速再靠右,政 治人物也都還沒有覺醒。台灣的勞工運動要走到怎樣的方向,需要有 更新的視野,更開擴的眼光,掌握局勢的動向,重新思考,創造勞工 運動的前景與未來。 文章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NGOTW/75810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5.1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