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類似的問題可能是攝影學習者剛起步時容易遇到的情況 在下就拋磚引玉回一下~ 依照過往的慣例..這篇文應該會又臭又長.. = =" ※ 引述《HowToDo912 (HowToDo)》之銘言: : 以前買數位相機 一直覺的不夠用 : 現在有機會買DSLR了(D50+N1870,預計補sb400,借廣角) : 卻總有一點拍不出預期的感覺 : 拍不出主題啦 路邊掏出大DSLR就很引起別人側目 : 路邊拍路人 焦段數不夠高也容易驚動 覺得你是怪人 : 路邊有可愛的小孩想拍 又怕家長覺得奇怪 : 在商店亂拍 又被以為是敵人商店來觀察敵情 : 想用特別角度(蹲or趴)拍 又一整個很誇張 : 後來就只能拍拍同學 拍拍風景 拍拍聚會 但又很難避免俗套 : 最後就是人像來個景深 風景來個構圖 室內聚會來個控制光圈+快門 : 頂多調調光圈控制景深 雖然覺得拍出來跟DC比很讚 但是就是俗套 : 就很難有板上各位拍出的"感動"的照片 : 翻了蠻多的書 講的也大同小異 自認美學還OK : 但是不知道各位大大在出遊或一般生活如何克服這些問題 : 或是用怎樣的心情去拍照 有哪些大原則或方法 : 自己的一些小瓶頸 希望各位過來人給些經驗分享囉 謝謝 看完整篇文章 大致上可以發現您的問題有三種層次.. 1.如何進行街拍? 2.如何尋找題材? 3.如何拍出感覺? 如何街拍的問題前面已經有不少人回覆過了 基本上我不是一位絕對道德者 我不太從街拍的合宜性去切入討論這件事 可是我通常都會問..為什麼拍? 是因為那個畫面有特殊的趣味性..故事性..張力點...etc.. 還是單純因為這些"他人"對我們有新鮮感? 又是免費的MD? 這個問題我總是時時放在心中 前面看到你說"只能"拍拍同學... 這真的沒什麼不好 你的家人..同學..朋友..都是你最熟悉的人 對你的接近拍攝"最容易"沒戒心的人 甚至你對這些人的了解遠高於街上那些擦肩而過的過客 假若拍攝這些人時都無法在影像中投入感情 補捉他們最生動的一面.. 街拍也會像是在蒐集沒人味的紙娃娃 我在論壇評圖的經驗 很多人拍生活照是最有感覺的(比起其它作品) 可是各大論壇都沒告訴他們.. 生活照可以是作品 可以很生動 即便許多街拍空洞..不知所謂 論壇的教育讓他們認為"那是攝影".."那是作品".. 這是很可惜的事~ 如果你對生活照還是抱持著某種平庸的印象 推薦你看這幾位攝影師的相簿 http://www.dacafe.org/photograph/ http://www.flickr.com/photos/jaime_monfort/ http://www.flickr.com/photos/akihirofuruta/ 題材的問題是個大哉問 我以前會跟社團的學弟妹說.. 攝影是你觀看世界的方式 看得見 你就拍得到~!! 找不到題材的時候 不見得週遭沒有精采的題材 常常是我們視若無睹 或不認為那是題材 有兩種可能的原因: a.你的視覺雷達未經訓練..不夠敏感..或是被大眾視覺文化定型了 b.你的人生歷練還不夠 缺乏情感的厚度 我自己的解決方法是 拍不出東西時就儘可能少帶相機 新手特別容易產生的另一個問題 就是讓"拍攝"的比重超越"觀看" 往往觀看的目的變成是為了完成拍攝的動作 以至於逐漸限縮了觀看的角度..面向..焦點..範圍.. 下意識地尋求最容易創造作品的觀看模式 放棄了對萬千世界探索的各種可能 大家應該在觀光地區常常見到一種攝影者 老遠地跑到一個觀光地區.. 挑選好具代表性的地點(通常是常出現在媒體上的或是有字的 ex.日月潭石碑) 拍幾張照片 收工~ 是不是忘了從其他角度去瀏覽這個地方 忘了享受自然的寬闊 忘了瀰漫空間中的鳥語花香 忘了多吸幾口新鮮空氣 那麼照片中會有自由..會有慵懶..會有開闊等等感受嗎? 不可能 就是一張明信片照片 差別只是有你跟親友 然後是用自己的相機帶回來的 有時候你要忘掉手中的相機 才會拍得更有力量 除此之外 閱讀攝影史跟攝影集 是最直接地創作觸發 讓自己知道..原來這些事物也有這麼特殊的一面 也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觀看它 就好像陳BB這個作品...(沒記錯的話他拿下攝影新人獎的就是這系列)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stfanchen&book=5 看過之前我也不知道石頭上的鳥糞可以表達出這樣的感覺 當然更好的方法是廣博地接觸各種領域的美學..知識 旅遊..換工作..留學.. 增加對生活中事物的理解觀點與欣賞角度 如果一直都只接觸國內某些大型網路攝影論壇..只有型錄跟使用手冊功能的雜誌 拍出的東西就會一直是那一套 不要以為不甩什麼阿哩不搭的理論就能自成一格跳脫框架 各種相關理論固然不是絕對的路徑 卻也沒必要在接觸前就排除了一種可能 (BTW.. 請不要將Tips跟理論混為一談 構圖原則跟視覺心理是差距很大的東西..) 多元觀點才會是創新的來源~ 有多元觀點跟情感厚度之後... 還需要表達到影像中 觀摩他人的表達方式依然是一種好方法 不過千萬要避免3秒鐘下價值判斷 好照片:進入宗教催眠模式; 壞照片:上一頁 你是在欣賞在感受 不是在當球賽裁判 覺得不錯的照片..花時間去咀嚼和思考 他為什麼要拍這? 為什麼這樣拍? 為什麼把這個元素放進來? 有的作品表達之內涵並非單一而直接的 透過重複..不同時點的觀看... 能夠逐漸地探知作者藏匿影像中的複雜脈絡 從而了解如何去安排自我的思路 也有的作品....根本禁不起咀嚼.. 然而比起花時間觀看他人的作品... 很多人都忽略了花時間看自己的作品 其實我個人認為觀看自己作品是很有效的學習方法 把喜歡的照片一直看重複看..看到不喜歡..看到缺點畢露 就是一種觀察力的進步 相反地剛拍攝完感受不明確的照片.. 也有可能愈看愈喜歡 愈看優點愈多 放在這段談..是因為我自己的經驗來講.... 多看自己的照片能夠有助於找出屬於自己的表達系統 找出來後..就可以再做延伸 亦或是批判解讀 善於表達 照片才會有"感覺" 你說是吧~ 技術與器材操作相關的知識能夠協助你完成心中的影像並提升品質 但永遠也無法幫助沒感覺的人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所以與其有事沒事去調整光圈快門 不如用P mode去拍 多給自己感受以及思考影像的空間 要不就是好好釐清調整那些東西對影像有什麼作用 自己學習攝影至今的一些心得 希望有幫助~ -- http://www.flickr.com/photos/boy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8.82 ※ 編輯: Boyen 來自: 59.126.8.82 (08/11 16:47)
HighTemplar:有看有推 08/11 16:56
HowToDo912:受益良多 完整的建議與經驗分享 非常感謝B大 08/11 16:58
tookouw:看完了 請舉牌 10分 (舉) 08/11 17:01